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_2

文档序号:980538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近连接装置的棉制品卷绕轴的底端与喇叭形流体导流罩5相连接,流体导流罩5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器4,能够有效过滤退浆工作液和循环流体混合液中含有的沉淀杂质。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4优选为布满50-2000目微孔的单层或多层板状材料。
[0042]棉制品卷绕轴的轴身采用特氟龙或非导热性材料制作而成,或其内外表面采用特氟龙或非导热性材料制成,防止了棉制品卷绕轴因一定温度的退浆工作液和循环流体混合液流过而产生过热损坏的现象,延长了棉制品卷绕轴的使用寿命。
[0043]退浆釜2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流体出口7,循环流体出口 7与带循环装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系统相连接。退浆液储存釜I和退浆釜2通过上述的循环流体入口管和循环流体出口 7实现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系统的连接。
[0044]加工时,将退浆工作液添加到退浆液储存釜I中,流体分布器3的两个循环流体出口管的管口置于退浆工作液中,生坯棉制品6则呈松式状态平整地卷绕在棉制品卷绕轴上,并在卷绕棉制品的最外层套上一层无缝网状包布,然后将其置于退浆釜2中,且使棉制品卷绕轴的开口端向下与流体导流罩5进行良好连通。
[0045]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方法,其中,待处理棉制品6的质量为2g,具体步骤如下:
[0046]A、将0.1g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溶于体积比为1:4的1mL乙醇和40mL水的混合溶液中,即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的浓度为2g/L;
[0047]B、将20ml双氧水添加到醇类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其中双氧水的量根据单位质量生坯棉制品(g)对应1ml双氧水的比例添加,并搅拌至澄清,制得退浆工作液;
[0048]C、将退浆工作液2置于退浆反应器的退浆液储存釜I内,将生坯棉制品6卷绕在棉制品卷绕轴上,并置于退浆反应器的退浆釜2内,退浆液储存釜I和退浆釜2密封连接形成双氧水退浆装置,将双氧水退浆装置置于带循环装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装置中,或将双氧水退浆装置经循环流体入口管和循环流体出口 7与带循环装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系统相连通;双氧水退浆装置保证棉制品卷绕轴的开口一端与退浆工作液液面保持45cm的距离,以防止因流体分布器3的搅拌和流体的夹带作用使退浆工作液与生坯棉制品6发生直接接触;
[0049]D、密闭所述处理系统,启动循环装置,在反应温度为90°C,压力为16Mpa,处理时间为70min,流体循环和静止处理的时间比为1:10的处理条件下,对生坯棉制品6进行氧化退浆前处理。
[0050]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通过退浆液储存釜I内的管状流体分布器3与退浆工作液充分混合,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微乳液,双氧水被转移进入疏水性流体中,并进而流进棉制品卷绕轴内,通过通孔与卷绕在棉制品卷绕轴上的生坯棉制品6发生作用,完成退浆处理。
[0051]双氧水退浆完成后,流体停止循环,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系统进行减压,利用外接分离回收系统对退浆工作液及循环流体进行分离与回收。减压结束后开启连接装置,取出经双氧水退浆处理后的棉制品。退浆液储存釜I内残留的混合溶液可进行回收,或经补加组分后进行续用。
[0052]对双氧水退楽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进彳丁测试,失重率和毛效值是退浆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失重率通过织物退浆前后质量的损失来直观的表示浆料去除的多少;毛效值可表示织物的吸水能力,待处理棉制品上浆料去除的越彻底,织物的吸水能力越强,毛效值也越大。
[0053]其中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方法如下:
[0054]失重率测试:退浆前处理完成后取出棉制品样品,用水清洗2-3次后,将棉制品置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105°C的条件下干燥120min,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平衡24h以上,秤量其重量;取相同大小的未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以相同的方式处理,通过对比退浆前处理前后棉制品的重量,得到棉制品的失重率。
[°°55] 毛效值测试:参照纺织行业标准FZ/T 01071-2008棉制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取退浆前处理后的棉制品,在ZBW04019型毛效测试仪上进行测试,时间为30min。
[0056]经测试得到结果,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3.9%,毛效值为12.8cm。
[0057]实施例二
[005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其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步骤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温度为75°C。
[0059]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4.7%,毛效值为14.4cm。
[0060]实施例三:
[006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其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步骤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温度为60°C。
[0062]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2.7%,毛效值为11.3cm。
[0063]实施例四:
[006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其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步骤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压强为14MPa。
[0065]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2.4%,毛效值为6.3cm ο
[0066]实施例五:
[006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其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步骤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压强为18MPa。
[0068]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4.8%,毛效值为12.4cm。
[0069]实施例六:
[007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其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步骤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压强为20MPa。
[0071]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2.4%,毛效值为8.9cm ο
[0072]实施例七:
[007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其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步骤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对单位质量织物(g)的双氧水体积为12mI,使用双氧水(质量分数30 %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为24ml ο
[0074]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4.8%,毛效值为10.8cmo
[0075]实施例八:
[007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棉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其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氧水退浆前处理法步骤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对单位质量织物(g)的双氧水体积为8ml,使用双氧水(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为16ml ο
[0077]本实施例经退浆前处理的棉制品的失重率及毛效值测试结果为:失重率为3.8%,毛效值为9.9cm ο
[0078]实施例九:
[007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