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547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辅助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送纱装置是安装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床头厢的部位的,又由于床头厢位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的两侧,因而被业界称为侧送纱装置,由侧送纱装置将由纱盘上直接引出的纱线或者将由送纱器送出的纱线引至编织机构编织,纱盘上引出或送纱器送出的纱线的数量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时所需不同颜色的纱线的数量相适应,以便编织出色彩、图案丰富的织物。由此可知,一个纱盘或一个送纱器只引出一种颜色的纱线,即一根纱线,并且侧送纱装置的数量也与所要编织的纱线的数量相等。
[0003]由纱盘上引出的纱线或自送纱器送出的纱线通常在依次途经嵌设在床头厢顶部的导纱圈(通常为陶瓷圈)、与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连接的挑线簧和过渡导轮后进入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由编织机构编织成织物。对此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102191623B和CN102191625B等。前述的导纱圈、过渡导轮均为侧送纱装置的结构体系的导纱部件。
[0004]前述侧送纱装置的结构决定了纱线的走向并且长期以来已为业界形成共识,尤其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与之相异的信息并且也未闻业界提出质疑的相关报导。特别是作为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生产厂商和使用厂商,普遍认为侧送纱装置的结构是基本合理的,于是将编织过程中出现的过于频繁的断纱原因归咎于纱线自身的质量(构成纱线的纤维的张力、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编织环境的空气干湿度等。然而,经本申请人在汇集了来自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使用厂商的大量信息后,并且经反复的分析、模拟推演试验,结果发现,引起纱线断裂的因素除了前述纱线质量和编织环境外,在很大程度上因侧送纱装置的结构有失合理所致。因为纱线在途经属于侧送纱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相关部件如前述的嵌设在床头厢顶部的导纱圈和过渡导轮时,纱线基本上呈90°改向,也就是说纱线自纱盘或送纱器至编织机构至少存在两个大角度改向,而拐角愈大,则纱线所受的阻力愈大并且摩擦力也相应愈大,断裂的几率便相应越高。
[0005]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改进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少纱线在向编织机构输送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而藉以保护纱线并且避免断裂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侧送纱装置,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并且对应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的侧部的床头厢、设在床头厢上的侧天线台、设在侧天线台上的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与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连接的挑线簧,所述的侧送纱装置包括嵌设在所述床头厢的顶部的导纱圈和设置在所述侧天线台的下方的过渡导轮,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送纱装置还包括有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和纱线引出阻力消除机构,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以腾空于所述导线圈的上方的状态设置在用于支撑所述床头厢的床头厢支撑连接横梁上,而纱线引出阻力消除机构在对应于所述过渡导轮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纱线引出阻力消除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而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包括左挡盘、右挡盘、滑轮、挡盘连接螺钉轴、连接螺钉轴支臂和支臂固定架,支臂固定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床头厢支撑连接横梁上,连接螺钉轴支臂的下端与支臂固定架的上端固定,左、右挡盘的大小彼此相同并且相互面对面设置,在左挡盘的上部并且朝向右挡盘的一侧具有一左挡盘腔,在左挡盘腔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自左挡盘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左挡盘轴孔,在右挡盘的上部并且朝向左挡盘的一侧具有一右挡盘腔,在该右挡盘腔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自右挡盘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右挡盘轴孔,滑轮位于左、右挡盘之间,并且该滑轮的左侧探入左挡盘腔内,而右侧探入右挡盘腔内,中部与所述的导纱圈相对应,在该滑轮的轴向中央嵌设有一轴承,挡盘连接螺钉轴依次穿过连接螺钉轴支臂的上端、右挡盘轴孔、轴承和左挡盘轴孔后由螺钉轴螺母限定在所述左挡盘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右挡盘的一侧构成有一导纱挡纱脚,而在右挡盘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导纱挡纱脚的位置开设有一自右挡盘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导纱挡纱脚探入孔,导纱挡纱脚的末端探入到导纱挡纱脚探入孔内。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挡盘和右挡盘之间保持有滑轮槽道空间,在所述滑轮的中部形成有供纱线挽及的滑轮槽道,该滑轮槽道与滑轮槽道空间相对应,而滑轮槽道空间与所述的导纱圈相对应。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轮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轴承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左垫圈,而在对应于轴承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右垫圈,左垫圈的左侧面与所述左挡盘的左挡盘腔的腔底壁贴触,右垫圈的右侧面与所述右挡盘的右挡盘腔的腔底壁贴触,所述的挡盘连接螺钉轴穿过左垫圈以及右垫圈。
[0011 ]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垫圈和右垫圈为橡胶垫圈、尼龙垫圈或聚四氟乙烯垫圈。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纱挡纱脚的形状呈之字形。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挡盘连接螺钉轴的基部套设有一防松退垫圈,该防松退垫圈与所述连杆螺钉轴支臂接触。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松退垫圈为金属垫圈,所述的金属垫圈为金属弹簧垫圈。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挡盘和右挡盘的几何形状呈扇形。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挡盘和右挡盘由金属板冲压制成。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效果在于:由于在对应于导纱圈的上方的位置并且以用于支承连接床头厢的床头厢支撑连接横梁为载体设置了一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由该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使由纱盘或送纱器引出的纱线以垂直于导纱圈的导纱圈中心孔的状态向下输送,消除了已有技术因纱线作90°拐弯而产生的阻力,避免纱线与导纱圈的剧烈摩擦而引发断裂的情形;同样由于在对应于过渡导轮的下方的位置并且以机架为载体设置了纱线引出阻力消除机构,因而使出自挑线簧的纱线得以以水平状态向编织机构输送,消除了已有技术因纱线作90°拐弯而产生的阻力,避免纱线因与过渡导轮剧烈摩擦而引发断裂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0020]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3]请参见图1,示出了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结构体系的机架1、设在机架1上的并且对应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的侧部的床头厢2、设在床头厢2上的侧天线台3、设在侧天线台3上的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4、与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4连接的挑线簧5。示出了属于侧送纱装置的结构体系的嵌设在前述床头厢2的顶部的导纱圈6和设置在所述侧天线台3的下方的过渡导轮7。由于前述的这些部件属于成熟的已有技术,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例如可重点参见上面提及的CN102191623B、CN102191625B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对其展开说明。
[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侧送纱装置结构体系还包括有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8和纱线引出阻力消除机构9,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8以腾空于前述导线圈6的上方的状态设置在用于支撑前述床头厢2的床头厢支撑连接横梁21上,而纱线引出阻力消除机构9在对应于前述过渡导轮7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1上。
[0025]由于前述纱线引出阻力消除机构9的结构是与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8的结构相同的,仅仅是设置的角度存在形式的差异,因而只要通过申请人在下面就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8的说明,便可得到充分理解。
[0026]在图1中还示出了一送纱支架10,该送纱支架10以腾空状态对应于前述床头厢支撑连接横梁21的上方并且与床头厢支撑连接横梁21固定,上面提及的纱盘、送纱器(也称储纱器)设置在固定于送纱支架10上的载纱板(图中未示出)上,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8对应于纱盘或送纱器的下方,由纱盘或送纱器引出的纱线率先途经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8后再进入导纱圈6 (通常采用陶瓷圈)。
[0027]请参见图2和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纱线引入阻力消除机构8包括左挡盘81、右挡盘82、滑轮83、挡盘连接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