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清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94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面清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整地平面的机具,特别用于建筑工地平整水泥坪面的机器。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的地坪在施工过程中,例如在浇注混凝土或砌墙等工艺中,水泥砂浆逐渐掉落堆积在地平面上不断地凝固结块,施工结束时清理地坪费时费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行业出现用于清理地平面的机器。例如CN2518958Y提出的一种地面清灰机,它包括锤体、刷体、动力机构和操纵机构,锤体依据底盘前端垂直转动盘带动两端榔头敲击凝结在地面上的混凝土,用底盘下的刷盘刷去未被击碎的混凝土,它的缺点是效率低,清理不彻底,特别是堆积的混凝土层厚时,连杆的一端直接与地面接触从而使榔头体失去作用,无法进行地面清理,再是榔头体冲击力大磨损快,使用寿命短,需频繁更换,圆形刷盘磨损更快,连续工作10多小时就需更换,更换手序复杂,费时费力,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地面清灰机所存在上述缺陷,设计一种效率高,清灰彻底,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的地面清灰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地面清灰机,它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操纵把手和电动机、设在机架内的减速机构,其特征是在机架下设有带滚齿的滚动轮组件,滚动轮轴通过传动链与减速机轴活动连接。
所述的滚轮组件为若干滚齿轮的组合,滚轮外缘为不对称的齿状滚刀,滚轮相互套合在同一滚轴上,机架下两排滚轮组件由传动链条带动,它被传动时既带动滚动的滚刀切绞地表面,也代替驱动轮驱使机器前行。它在前进过程中,将高于设定的平面杂物绞起,它如同割草机一样工作,所到之处将所有水泥灰渣清理平整,因而效率高,磨损少,寿命长,操作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去除机架一个侧面剖视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滚齿轮的正面和侧面视图;图4为蜗轮蜗杆外形立体图。
上述图中,1为电机,2为控制开关,3为操纵把手,4为电机连接轴,5为滚轮轴,6为滚动轮组件,7为传动链,8为蜗轮轴盘,9为电机座,10为机架,11为轴承座,12为滚轮轴套,13为硬质合金刀,14为滚齿,15为滚齿沟,16为蜗轮蜗杆输出轴,17为蜗轮外壳。
实施例描述地面清灰机由电动机1、滚动轮组件6,机架10和操纵把手3组成,图1所示。电动机设于机架10的顶面,机架10内设有蜗轮蜗杆减速器17,其一端与电机连接轴4相连接,机架10的下面设两排由若干滚刀轮组成的滚动轮组件,如图2所示。滚动轮轴5的一端通过传动链7与蜗轮蜗杆输出轴16动态连接,蜗轮蜗杆输出一端为与前滚动轮轴相连的短轴,另一端为与后滚动轮连接的长轴。当电机工作时,通过蜗轮蜗杆变速后由传动链条7带动前后两组滚动轮组件在地面上滚动,它边滚动边向前行,边绞割地面上凝结的混凝土及灰砂,具有直接清理地坪面的功能。控制开关2可以控制电动机动力输出的转速以及前进或后退。本实施例的滚动轮组件由十个轮形滚齿轮组成一排滚动轮,滚齿轮为不对称的8齿以上滚刀轮,每个滚齿14前端固接硬质合金刀,以便绞割坚硬混凝或石块,滚齿14前端的角度变化依据滚刀速度和各种地坪的硬度而定。滚齿轮与滚齿轮之间通过滚轮轴套12相互套合,滚轮齿相互错开,前一个滚轮齿的滚齿14与后一个滚轮齿的齿沟15相对应。再与滚动轮轴紧固。滚轮轴5的二端与机架10上的轴承11连接后通过传动链条带动工作。若用电机为1.5KW,1400转/分时,蜗轮蜗杆减速器的速比为15∶1,电机与减速器速比在10~20∶1之间。本机以滚动轮绞割地面既代替锤击和刷盘扫刷又是驱动轮,使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寿命长,工作稳定,操作简便。
权利要求1.地面清灰机,它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操纵把手和电动机,设在机架内的减速机构,其特征是在机架下设有带滚齿的滚动轮组件,滚动轮轴通过传动链与减速机轴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灰机,其特征是所述滚动轮组件(6)由两排若干滚刀轮组成,滚齿轮为不对称的8齿以上滚刀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清灰机,其特征是滚齿轮与滚齿轮之间通过滚轮轴套口相互套合,滚轮齿相互错开,前一个滚轮齿的滚齿(14)与后一个滚齿的齿沟(15)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清灰机,其特征是滚齿轮的每个滚齿前端固接硬质合金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灰机,其特征是所述蜗轮蜗杆输出轴(16)一端为与前滚动轮连接的短轴,另一端为与后滚动轮连接的长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灰机,其特征是电动机与减速器速比为10~20∶1。
专利摘要地面清灰机,它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操纵把手和电动机、设在机架内的减速机构,其特征是在机架下设有带滚齿的滚动轮组件,滚动轮轴通过传动链与减速机轴活动连接。此滚动的滚齿轮绞割地面,以代替锤击和刷盘以及行进机构,使本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磨损少,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E04F21/00GK2628642SQ0323243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0日
发明者周建龙 申请人:周建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