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56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把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工作,共同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中,钢筋网格较好地握裹了周围的混凝土,共同承担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荷载;这层握裹的混凝土同时成为钢筋的保护层,防止钢筋的腐蚀和外力的直接破坏。在上下分布的钢筋网格之间填充了混凝土,而只有钢筋网格及周围握裹的混凝土的垂直投影部分的混凝土才能将荷载传递到钢筋网格上,既只有上下钢筋网格之间的薄肋状混凝土才是有效的,而钢筋网格中间区域填充的混凝土是无效的。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中,增加截面高度能提高构件的刚度,但增加了构件的自重;为了较好地发挥材料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减轻构件的自重,人们开发了多种在钢筋混凝土板中使用轻质填充内模的空心板、密肋板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增加的工序环节多、安装不便、造价高、工期长等缺陷,而且较多种轻质内模的使用与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实际力学特性不协调。具体有如下3种现象a.便于安装采用体量较大的轻质填充内模。轻质填充内模在尺度上超过了钢筋网格的尺寸,不能充分利用上下钢筋网格之间的薄肋状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使用管、棒等长条状轻质填充内模制作的空心板,各方向的力学特性有很大差异,相当于空心单向板。
b.采用体量与钢筋网格相近似的轻质填充内模,如何将轻质填充内模定位和固定,采用钢丝网固定和铁丝绑扎到钢筋网格定位的方法施工困难,并且钢丝网阻碍了混凝土的浇注。
c.采用体量较小的轻质填充体,如何将轻质填充体均匀分散的定位和固定,如果不考虑轻质填充体的定位和固定,则成为轻骨料混凝土,整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状有了根本的改变。
另外,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使用的钢筋网通常是手工绑扎,特别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上层钢筋铺设时需要用钢材制作钢筋支架,在混凝土的浇注前要取出,既费时费力费材料、又不稳固且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采用结合在硬质骨架上的轻质填充内模填充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网格间混凝土的“无用空间”,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将轻质填充体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分别用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的、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串并联或用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上的骨架直接串并联连接形成整体,最后与上下层的钢筋网固定;填充体及骨架可以按需拆分,之后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利用变化的组合形式,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把骨架及轻质填充体分解成上下两种相类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的个体,按照钢筋网格的尺寸,将上下个体分类别串联固定在钢丝上,再以相向正交的方法拼插为稳定的整体网片。
本发明构件可工厂预制、生产加工简便、精度高,可拆分或整体、运输方便,应用灵活、适用有复杂配筋的构件,现场组装简便,工期短、造价低、重量轻、隔音隔振隔热;铺装完成的整体网片稳固,直接在上面铺装上层钢筋网,省略了支撑上层钢筋的作业及其工具;构件不影响混凝土的浇注,但需把插入式振捣器改为平板式振捣器。
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于骨架上的填充体以矩阵方式排列,分别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与钢丝串并联或由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上的骨架直接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填充体被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之间。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骨架和填充体上可以预留槽孔、定位突起等定位物,来相互间定位;骨架位于填充体内部或外部或内外部结合,骨架为硬质壳片或钢丝成型或硬质壳片与钢丝的组合;钢丝或骨架端部可进行加工或附件,可直接或用附件进行连接;填充网片之间能在骨架或钢丝的端部进行铰接,使填充网片折叠或卷绕。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填充网片高度正好夹在上下层钢筋网中间,能够承受上层钢筋网的重量及正常的施工荷载,在施工时铺装好填充网片后,可直接在上面铺装上层钢筋网;也可将填充网片夹在预制的上下层焊接钢筋网中间固定,整体运输、安装。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当钢筋混凝土为单向受力结构(单向板)时,所述填充体在垂直于不受力方向连成长条棒状,结合骨架后在上下顶部分别用平行钢丝或直接用骨架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填充网片之间的长条棒状填充体端部可互相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填充体上预制能作用于相邻填充体的定位突起,使填充体排列距离与钢筋网格相对应;相邻填充体的定位突起或定位突起与相邻填充体能够互相连接,形成整体的填充体组合;填充体组合可一次制造成形。
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把骨架以及附着于骨架的填充体分成上下两种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将上下两种个体分类别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串联固定在钢丝上或将两种个体中的能够直接作用在钢筋网上的上下骨架直接串联,分别制成上、下个体串;依次把上填充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到对应的下个体串的个体上,形成填充网片;填充体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之间。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填充体及骨架均可按需要制造成较小的单体,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可用粘合或穿插销钉的方法加固;在互相接触的接合拼插榫卯口边缘作坡口处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当所述填充网片(12)不承受施工荷载及其它外力或填充体的刚度能够承受施工荷载及其它外力时,可使用不能互相拼插接触的上下骨架或省略使用骨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将所述骨架相互连接的端部进行加工或附件,可快速连接;也可将所述骨架的端部互相铰接连接,组成可盘卷的铰接骨架个体串,用于有曲面或狭窄工作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在铰接骨架串的骨架上预制或附加限位销或凸起,铰接骨架的旋转在固定位置受到限制,制成直线展开后具有刚性的铰接骨架个体串。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将所述个体串或组合个体或个体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用硬质或软质的条、带、链、绳索缠结串并联,形成个体串网,将个体串绳网展开张拉到预设尺寸,与其它个体串或组合个体或个体或个体串网插接,在组成稳定的填充网片后可以将条、带、链、绳索拆除;使用水溶性的条、带、链、绳索在接触到含水的混凝土浆时会迅速崩解,不会影响混凝土浇灌。
本发明的特点本发明中采用的轻质填充体由平面、弧面、球面组成的形体,填充在钢筋网格中间混凝土的无效区域,浇注的混凝土硬化后形成封闭的盒子,在垂直方向为空间暗拱结构,在上下两面有钢筋网格及其握裹的混凝土,这些连续的蜂窝状结构组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承担了主要荷载。此外,本发明中的轻质填充体还具有隔音隔振隔热的效果。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将轻质填充体准确地分布在钢筋网格中间,在结合了硬质骨架的填充体上,骨架承担了所受到主要外力;用钢丝定位骨架与填充体或用骨架定位填充体,在骨架与轻质填充体上可以预留槽、孔、突起等定位物;钢丝、骨架与填充体间可用各种方法固定,将填充体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分别用平行的粗钢丝串并联或用骨架直接串并联连接形成整体,成为填充网片,最后与上下层的钢筋网固定。钢丝与骨架周围握裹了部分混凝土,能增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减少和避免构件的裂缝。
填充网片有较好的整体刚度,方便运输。可按设计图在加工厂预制,运输至施工现场,放置在铺装好的下层钢筋网上定位、固定,大尺寸的填充网片的定位、固定工作量相对较少。可在钢丝或可连接骨架端部进行简单加工,采用简单附件或直接与另一填充网片的钢丝或骨架端部方便连接,以增强填充网片之间的整体刚度。填充网片的钢丝或骨架端部可互相铰接,将填充网片折叠或卷绕到一起以方便运输,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再展开。还可在加工厂预制焊接钢筋网,将填充网片夹在上下层焊接钢筋网中间固定,形成整体焊接钢筋填充网片。在下层焊接钢筋固定附着下层钢筋垫块后,即可整体运输至施工现场,吊放在已经铺好的构件模板上,经过检验和必要的工序后浇注混凝土。填充网片与上下层的钢筋网的固定足以在混凝土浆浇注的冲击力和上浮力作用下保持稳定。
本发明使填充网片高度正好夹在上下层钢筋网中间,在施工时铺装好填充网片后,直接在上面铺装上层钢筋网,不必再用传统的焊接钢筋架来支撑上层钢筋,既方便稳固,又节约钢材且精度高。铺装好填充网片除了承受上层钢筋网的重量外,还能够承受正常的施工荷载。填充网片需要有较好的强度,当采用较高强度的填充体时,可在钢丝和填充体间结合小型硬质壳片或钢丝网增加传力接触面;当采用较低强度的轻质填充体时可结合硬质骨架,承受并传递主要外力。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对本发明的组成予以简化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单向受力结构(单向板)时,轻质填充体可沿刚度要求低的方向制成长条棒状,结合骨架后在上下顶部分别用平行粗钢丝或可连接骨架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在长条棒状填充体端部可采用短钢丝及扒钉等方法简单连接,增强填充网片之间的整体性;当填充网片不需承受较大应力或填充体刚度足够大时,可省去骨架;当骨架能直接作用在两层钢筋网的钢筋网格上且骨架直接串并联连接时可省去钢丝。
为了灵活适应施工现场复杂的情况,本发明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的特性,按需要将轻质填充体和骨架制造成较小的单体,单体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利用各单体、组合体的特性和各种变化的组合形式,灵活适应各种复杂情况。单体的接合拼插、咬合接触面越大则接合力越大,可以很好的利用材料的弹性和摩擦力,也可以用粘合或穿插销钉的方法加固;为了使上下个体的接合拼插榫卯口方便的对齐而在互相接触的榫卯口边缘作了坡口处理。
本发明将轻质填充体、骨架或填充体和骨架制造成上下两种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将上下个体分类别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串联固定在钢丝上或将骨架直接串联,分别制成上、下个体串;可以使用特制的机、夹具将预制好的下个体串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排列,钢丝在下,拼插榫卯面向上,依次把上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到对应的下个体上,形成稳定的填充网片。
将能直接作用于两层钢筋网的钢筋网格上的骨架制成上、下两个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上、下骨架,将上下骨架分类别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串联,分别制成上、下骨架个体串;依次把上、下骨架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将填充体或组合后的填充体夹持、固定在上、下个体串中间,形成稳定的填充网片。
当钢筋网格为正方形时,上下个体及其排列间距是完全相同的,个体串特别适合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将上、下骨架端部进行简单加工,可采用简单附件或直接与另一骨架端部快速连接,在施工现场快速组装成为骨架个体串;也可将此种上、下骨架的端部互相铰接连接,组成可盘卷的铰接个体串,由此种类铰接骨架的个体串组装的填充网片适用于有复杂曲面或狭窄施工场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使用个体串现场拼合能灵活适应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中多种复杂的配筋如弯起筋、吊筋、加粗配筋等;在铺装好全部钢筋网和填充网片后发现有破损的填充体或骨架,可立即清除并将填充体或骨架分解成数块,在网片中组合、固定成为新的填充体或骨架。将能直接作用于两层钢筋网的钢筋网格上的骨架在与钢筋网接触面上预制或附加凸起,使骨架与钢筋网定位准确、接触稳固,方便上层钢筋网的铺设;在铰接骨架串上预制或附加限位销或凸起,在固定位置铰接骨架的旋转受到限制,制成直线展开后具有刚性的铰接骨架。
为了增强填充个体串的整体性,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将同类型的填充个体串用绳索缠结串联,形成个体串绳网,将预制好的下个体串绳网拼插榫卯面向上展开张拉到预设尺寸,依次把上填充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到对应的下个体上,形成稳定的填充网片,之后可以将用活扣缠结的绳索拆除。
本发明适用于预制、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也可在构件中张拉预应力钢丝。本发明在建筑物上使用,除了直接降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重量外,还降低了结构体系中相关构件的荷载要求,使建筑物及其基础节约大量钢材和水泥、砂石等物资,既节能又环保。本发明适宜进行工业化生产,减少了工人的手工操作,促进了建筑施工的技术进步。


图1是本发明典型的单元布置三面视2是本发明另一种典型的单元布置三面视3是本发明典型的填充网片立体视4是本发明中多个填充网片互相铰接折叠到一起展开时的立体视5是本发明运用于单向板时典型的单元布置立体视6是本发明运用于单向板时另一种典型的单元布置立体视7是本发明运用于单向板时的一种折叠体的立体视8是本发明运用于单向板时的卷绕体的立体视9是本发明运用于单向板时的一种立体视10是本发明运用于单向板时简单连接的立体视11是本发明的填充体制成上、下两个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几个典型形状的立体视12是本发明中制成的上、下填充钢丝串接合拼插的立体视13是本发明中一种典型的单元接合拼插方式的立体视14是本发明中另一种单元接合拼插方式的立体视15是本发明中一种典型的接合拼插方式的整体立体视16是本发明中另一种典型的接合拼插方式的立体视17是本发明中限位刚性铰接骨架串的两种制作形式的立体视18是本发明中限位刚性铰接骨架串的另两种制作形式的立体视19是本发明中用绳索缠结填充体形成柔性整体网的立体视20是本发明中用绳索缠结填充钢丝串形成柔性整体网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结合附图1标明本发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本发明是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填充体(1)、φ4粗钢丝(2,2’)、钢筋网(3,3’)、混凝土(4)、骨架(5)组成;本实施例的填充体(1)通过硬质骨架(5)在其上下顶部用正交水平分布的钢丝(2,2’)夹持固定并定位在钢筋网格(30,30’)中间,共同被包裹于混凝土(4)中构成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在图中可以看到,本构件中的混凝土充分填充在有效的区域,这部分的混凝土能够参与构件承受荷载,而在两层钢筋网格(30,30’)中间的无效区域则填充了填充体(1),减轻了构件的重量;填充体(1)附着在硬质骨架(5)上而不承受荷载,所以填充体能采用低密度轻质发泡材料,原料来源广泛,降低了价格。
实施例2结合附图2标明本发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本发明是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填充体(1)、钢筋网(3,3’)、混凝土(4)、骨架(5)组成;本实施例的填充体(1)为轻质材料件,通过硬质骨架(5)将其夹持固定并定位在钢筋网格(30,30’)中间,共同被包裹于混凝土(4)中构成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在图中可以看到,本构件中的硬质骨架(5)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3,3’)上,在混凝土硬化前要承受钢筋网(3,3’)传递的荷载并承托上层钢筋网(3)。
实施例3结合附图3说明本发明将填充体(1)以距阵方式排列并在上下顶部分别用平行钢丝(2,2’)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有较好的整体性和刚度;本实施例的填充体采用高密度结构发泡材料,强度高而无须使用硬质骨架。在施工现场将填充网片放置在铺装好的下层钢筋网(3’)上定位、固定,然后在上面铺设上层钢筋并与上层钢筋网(3)固定,形成整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必再用传统的焊接钢筋架来支撑上层钢筋,既方便稳固,又节约钢材且精度高。
实施例4结合附图4说明本发明可在串并联了填充体(1)的钢丝(2,2’)端部进行简单加工后互相铰接,将数个填充网片(12)折叠到一起以方便运输,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再展开,整体性好,定位、固定工作量相对较少。
实施例5结合附图5说明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对本发明的组成予以简化,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单向受力结构(单向板)时,填充体(1)可沿刚度要求低的方向制成长条棒状,结合骨架(5)后在上下顶部分别用平行钢丝(2,2’)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本实施例中的骨架(5)为硬质壳片制造,能承受上层钢筋网的重量及正常的施工荷载,为使骨架(5)与钢丝(2,2’)稳定的定位而预留槽孔(10);工艺简单、造价低廉、适合大批量制造。
实施例6结合附图6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骨架(5)为钢丝成型加工制作,本构件中的骨架(5)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3,3’)上,利用骨架(5)串并联形成填充体骨架网片,不需要用钢丝串并联;在骨架与钢筋网接触面预制或附加凸起(6),使骨架与钢筋网定位准确、接触稳固,同时方便上层钢筋网的铺设。本实施例中的填充体(1)制成沿长度方向为变截面的长条棒状,在钢筋网(3,3’)附近缩小填充体(1)的截面,使钢筋能够充分握裹周围的混凝土,避免产生较大的强度损失。
实施例7结合附图7说明本发明中当填充体(1)制成长条棒状时,在串并联了填充体(1)的钢丝(2,2’)端部进行简单加工后互相铰接,将数个填充网片(12)折叠到一起,减小储运时的占地面积,在施工现场能方便展开。
实施例8结合附图8表示当填充体(1)制成长条棒状且骨架(5)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3,3’)上时,在骨架(5)端部进行简单加工后互相铰接,将数个结合了骨架的长条棒状填充体卷绕到一起,减小储运时的占地面积,在施工现场更方便展开。
实施例9结合附图9说明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对本发明的组成予以简化,本实施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单向受力结构(单向板)且上、下层钢筋网(3,3’)之间只有小的相互作用力时(钢筋网受到稳固的结构支撑或用于墙体),长条棒状的填充体(1)在上下顶部以平行的钢丝(2,2’)直接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12)而省略使用骨架。
实施例10结合附图10说明当填充体(1)为长条棒状时,在填充体(1)端部可采用短钢丝(8)及扒钉(9)予以连接,用简单的方法增强钢丝网片之间的整体性。
实施例11结合附图11说明本发明将填充体(1)以距阵方式排列并在上下顶部分别用平行钢丝(2,2’)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有较好的整体性和刚度;本实施例的填充体预制能作用于相邻填充体的定位突起(6),使填充体排列距离与钢筋网格相同,定位准确方便。
实施例12结合附图12说明本发明将相邻填充体的突起(1)通过定位突起(6)与相邻填充体(1)互相连接,形成整体的填充体组合。本实施例的填充体(1)及预制的定位突起(6)一次成形制造成整体的填充体组合。
实施例13结合附图13说明填充体(1)能制成上、下两个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上下个体的接合拼插、咬合接触面越大则接合力越大,可以很好的利用材料的弹性和摩擦力,也可以用粘合或穿插销钉的方法加固;为了使上下个体的接合拼插榫卯口方便的对齐而在互相接触的榫卯口作了坡口处理;图中显示了几个典型形状。
实施例14结合附图14说明将填充体(1)制成上、下两个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将上下个体分类别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串联固定在粗钢丝上,分别制成上、下填充个体串(13,13’),将预制好的下填充个体串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排列,粗钢丝在下,拼插榫卯面向上,依次把上填充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到对应的下个体上,形成稳定的填充网片。本实施例中的个体串适合机械化生产,能减小储运时的占地面积,在施工现场方便组合。
实施例15结合附图15说明将填充体(1,1’)及骨架(5,5’)制造成上下两个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将上下个体分类别固定在钢丝(2,2’)上,在填充体(1)上预留槽孔(10),对骨架(5,5’)进行定位。本实施例适合机械化生产,在施工现场方便组合。
实施例16结合附图16说明将填充体(1,1’)及骨架(5,5’)制造成较小的单体,单体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利用各单体、组合体的特性和各种变化的组合形式,灵活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填充体分为四部分,而骨架分成六部分,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组合成上下两个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固定在钢丝(2,2’)上;在填充体(1)及骨架(5,5’)上预留槽孔(10),骨架(5,5’)上还附加限位销(6)协助固定填充体。本实施例复杂的多重拼插、咬合接触面较大则接合力也大;在组合的骨架上加工出多重拼插、咬合口,而轻质发泡材料填充体上简单的开了几道浅槽,降低了综合造价。
实施例17结合附图17说明将填充体(1,1’)、骨架(5,5’)及钢丝(2,2’)制成上、下填充个体串,本实施例将预制好的下填充个体串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排列在下层钢筋网(3’)上,钢丝在下,拼插榫卯面向上,依次把上填充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到对应的下个体上,形成稳定的填充网片,然后在上面铺设上层钢筋并固定,形成整体。本实施例中的个体串适合机械化生产,能减小储运时的占地面积,在施工现场方便组合。
实施例18结合附图18说明将串联好的上下层个体(5,5’)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把轻质填充体(1)夹持、固定在上、下骨架中间,本实施例中的骨架(5,5’)上还附加限位销(6)协助固定填充体并增强骨架(5,5’)的插接稳定性;填充体(1)预制了槽孔(10);上下层钢筋网(3,3’)直接作用于骨架。
实施例19结合附图19说明将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同类骨架(5,5’)用铆钉(11)铰接串联,制成可盘卷的骨架串(13,13’);在骨架上需要预留铆钉轴孔(9),另外在骨架上附加限位销(6),使铰接骨架串展开水平到即可具有刚性。本实施例中表示了能水平展开的上下骨架串,在施工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20结合附图20说明将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同类骨架(5,5’)进行加工,在骨架上需要预留异形轴孔(9),配合扁轴(15),另外在骨架上附加限位销(6),当扁轴(15)位于异形轴孔(9)的圆形侧时,可使骨架串盘卷;当扁轴(15)位于异形轴孔(9)的扁形侧时,扁轴无法转动且骨架端部受到限位销(6)限制,可使骨架串具有水平刚性。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水平展开上下骨架串既能现场连接又可预制,在施工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21结合附图21说明可将填充体(1)用纵横的绳索(14)缠结串并联,形成整体柔性网。本实施例中利用为泡沫塑料材料的弹性,将绳索(14)缠结填充体(1),形成柔性整体网;使用时将填充体柔性网展开张拉到预设尺寸,即可帮助填充体(1)快速定位结合到骨架上,方便施工。
实施例22结合附图22说明可将填充体(1,1’)、骨架(5,5’)及钢丝(2,2’)制成的个体串(13),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用绳索(14)缠结串并联形成柔性整体网。本实施例中的下填充钢丝串用绳索(14)缠结串并联,将个体串网展开张拉到预设尺寸,利用长形重物使骨架的接合面朝上,快速准确的铺设下填充钢丝串。当完成稳定的整体网片及钢筋的铺设后,可将用活扣缠结的绳索拆除。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2,2’)、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于骨架(5)上的填充体(1)以矩阵方式排列,分别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与钢丝(2,2’)串并联或由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3,3’)上的骨架(5)直接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12);填充体(1)被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3)和下层钢筋网(3’)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30,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轻质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5)和填充体(1)上可以预留槽孔(10)、定位突起(6)等定位物来相互间定位;骨架(5)位于填充体(1)内部或外部或内外部结合,骨架(5)为硬质壳片或钢丝成型或硬质壳片与钢丝的组合;钢丝(2,2’)或骨架(5)端部可进行加工或附件,可直接或用附件进行连接;填充网片(12)之间能在骨架(5)或钢丝(2,2’)端部进行铰接,使填充网片(12)折叠或卷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轻质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网片(12)高度正好夹在上下层钢筋网中间,能够承受上层钢筋网的重量及正常的施工荷载,在施工时铺装好填充网片(12)后,可直接在上面铺装上层钢筋网;也可将填充网片(12)夹在预制的上下层焊接钢筋网中间固定,整体运输、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当钢筋混凝土为单向受力结构(单向板)时,所述填充体(1)在垂直于不受力方向连成长条棒状,结合骨架(5)后在上下顶部分别用平行钢丝(2,2’)或直接用骨架(5)串并联形成填充网片(12);填充网片之间的长条棒状填充体(1)端部可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1)上预制能作用于相邻填充体的定位突起(6),使填充体排列距离与钢筋网格相对应;相邻填充体的定位突起(6)或定位突起(6)与相邻填充体(1)能够互相连接,形成整体的填充体组合;填充体组合可一次制造成形。
6.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包括上下两层钢筋网、填充及包裹所述两层钢筋网的混凝土、多个以轻质材料制成的置于两层钢筋网和混凝土之间的填充体、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直接支撑在两层钢筋网上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支撑在上下两层钢丝上起固定填充体作用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把骨架(5,5’)以及附着于骨架的填充体(1,1’)分成上下两种相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咬合的个体,将上下两种个体分类别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串联固定在钢丝(2,2’)上或将两种个体中的能够直接作用在钢筋网(3,3’)上的上下骨架(5,5’)直接串联,分别制成上、下个体串(13,13’);依次把上填充个体串以正交相向的方法插接到对应的下个体串的个体上,形成填充网片(12);填充体(1)固定并定位在上层钢筋网(3)和下层钢筋网(3’)所形成的相对应的每一网格(30,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轻质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1)及骨架(5)均可按需要制造成较小的单体,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可用粘合或穿插销钉的方法加固;在互相接触的接合拼插榫卯口边缘作坡口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填充网片(12)不承受施工荷载及其它外力或填充体(1)的刚度能够承受施工荷载及其它外力时,可使用不能互相拼插接触的上下骨架(5,5’)或省略使用骨架。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骨架(5,5’)相互连接的端部进行加工或附件,可快速连接;也可将所述骨架(5,5’)的端部互相铰接连接,组成可盘卷的铰接骨架个体串(13,13’),用于有曲面或狭窄工作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在铰接骨架串的骨架(5,5’)上预制或附加限位销或凸起(6),铰接骨架(5,5’)的旋转在固定位置受到限制,制成直线展开后具有刚性的铰接骨架个体串(13,13’)。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个体串(13,13’)或组合个体或个体按照钢筋网格的间距用硬质或软质的条、带、链、绳索(14)缠结串并联,形成个体串网,将个体串绳网展开张拉到预设尺寸,与其它个体串或组合个体或个体或个体串网插接;在组成稳定的填充网片(12)后可以将条、带、链、绳索拆除;使用水溶性的条、带、链、绳索在接触到含水的混凝土浆时会迅速崩解,不会影响混凝土浇灌。
全文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填充组合体构件,采用结合在硬质骨架上的轻质填充内模填充钢筋混凝土构件内混凝土的“无用空间”,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将轻质填充体在上下顶部通过骨架分别用上下两层平行分布的、起到连接固定作用的钢丝串并联或用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下层钢筋网上的骨架直接串并联连接形成整体,最后与上下层的钢筋网固定;填充体及骨架可以按需拆分,之后通过互相榫卯、拼插、咬合、连接等方法分步重新组合,利用变化的组合形式,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把骨架及轻质填充体分解成上下两种相类似的、能够互相榫卯拼插的个体,按照钢筋网格的尺寸,将上下个体分类别串联固定在钢丝上,再以相向正交的方法拼插为稳定的整体网片。
文档编号E04G15/06GK1782246SQ20041007073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作明, 王力波 申请人:张作明, 王力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