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36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成型用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浮法玻璃成型锡槽的槽底结构。
背景技术
在浮法制造平板玻璃工艺过程中,玻璃液经流液道以控制速度被输送到锡槽。在锡槽内,玻璃液漂浮在锡液面上,在过渡辊台和退火窑主传动的拉引作用下向前移动。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完成摊平、抛光、拉薄或堆厚并冷却形成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玻璃带,然后被过渡辊台抬离锡液面,以一定的温度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退火。
现有技术中,锡槽是一个由粘土质耐火材料做锡槽槽底砖并与锡槽槽底钢板固定组合而成的锡液容池。按照工艺要求,在锡槽不同部位锡的池深不同。为了防止锡在高温下的氧化,需要在锡槽空间连续充满保护气体。具体讲,锡槽是一个控制玻璃带温降的设备,在锡槽内不同部位布置一定数量的冷却器,以达到对锡槽温降过程的控制;为了保护固定槽底砖的固定螺栓不被锡液侵蚀,还需对锡槽槽底钢板进行连续不断的均匀冷却。一般要实现锡槽槽底钢板的均匀冷却,须布置大量的冷却风嘴,配置大量的冷却风,能耗高,锡槽长度长,设备投资大,不经济。
另外,锡槽槽底砖结构一般采用耐热混凝土现场浇注或是采用粘土质大砖。采用耐火混凝土铺设的锡槽槽底,生产过程中如遇到温度波动,往往会形成大量气泡,严重影响玻璃质量。而采用粘土质大砖铺设的锡槽槽底,长期使用后,由于玻璃中Na+的迁移,与粘土质槽底砖发生反应,形成霞石,由于霞石的膨胀系数要远大于槽底砖基质的膨胀系数,所以往往会因为体积膨胀使砖体表面遭到破坏,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槽底结构布设的不合理,冷却器耗能高,槽底砖的固定螺栓易受侵蚀等弊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的槽底砖被侵蚀,避免因锡渗漏而导致的槽底砖上浮,提高锡槽的冷却强度,节能降耗的浮法玻璃成型锡槽槽底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它包括槽底耐火材料结构及冷却装置,该槽底耐火材料结构由若干块槽底砖与侧壁砖平铺而成,该侧壁砖的高度高于槽底砖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多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分设为纵向冷却管及横向冷却管,所述纵向冷却管与所述横向冷却管垂直交叉布置,且与相邻两行或两列的所述槽底砖纵向接缝及横向接缝密实连接,所述纵向冷却管长度与所述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长度对应设置,所述横向冷却管长度与所述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的宽度对应设置。上述的纵向冷却管设置于相邻两行槽底砖接缝处;槽底砖沿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且向下开口的凹槽,横向冷却管垂直于所述纵向冷却管之上且嵌装于相邻两列槽底砖之间对开的凹槽内。
上述的纵向冷却管与所述横向冷却管的横断面结构相同。
上述的横断面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或扁圆形中一种。
上述的纵向冷却管与所述横向冷却管内通入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或风中一种。
上述的槽底砖与侧壁砖均为电熔β-刚玉耐火材料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熔β-刚玉材质的槽底砖和起支撑槽底砖作用的冷却装置,按照相邻槽底砖之间的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分别冷却的原则,将冷却装置设计成管状。这种冷却管通入冷却介质,直接对其槽底砖的接缝进行冷却,接缝中的锡在到达冷却管前已被凝固,从而避免液态的锡与冷却管接触,造成对冷却管侵蚀的危害。2)冷却管分设为纵向冷却管和横向冷却管,纵向冷却管与横向冷却管垂直设置,且纵向冷却管上管壁与横向冷却管下管壁和槽底砖下表面密实连接,锡液不会渗透到砖的下表面去,不会使砖受到锡液浮力的作用,可以彻底避免“飘砖”的可能性。3)以交叉形式对横向设置的相邻槽底砖之间的接缝进行冷却,同时还起到对槽底砖的支撑作用。4)该结构可有效避免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的槽底砖被侵蚀,产生破坏,导致事故。同时还能够避免锡槽保护气体中氢的扩散,防止微气泡的形成,提高玻璃质量。5)本实用新型不用再另设槽底冷却风,直接将槽底砖的接缝用纵向冷却管与横向冷却管通入冷却水或冷却风进行冷却,一方面可以提高冷却强度,缩短锡槽长度,节约设备投资。另一方面,水还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能源,降低消耗,而且可靠性高。6)电熔β-刚玉砖的特殊安装方式,不必像传统的槽底砖那样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底钢板上,螺栓孔用捣打料捣打密封,而一旦槽底砖不够干燥使捣打料吸水过多,会产生捣打料的鼓起,影响使用寿命,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采用本实用新型,则完全可以消除这一隐患,提高其抗锡渗透及抗碱侵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便于维护。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锡槽槽底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面图图4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向剖面图图6为图5的D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锡槽槽底结构由槽底砖1,侧壁砖11、纵向冷却管2、横向冷却管3、纵向冷却管供水装置21、横向冷却管供水装置31、回水集水器4组成。
若干个槽底砖1平铺于整个锡槽的槽底,四周由若干个侧壁砖11围设而成,侧壁砖11的高度高于槽底砖1的高度,由两者构成一个锡槽的容池;纵向冷却管2与横向冷却管3分别设置为多个,多个纵向冷却管2入口处分别与一纵向冷却管供水装置21相接,其出口处分别与该锡槽槽底结构尾部设置的一回水集水器4连通;多个横向冷却管3分别垂直于多根纵向冷却管2设置,且与若干个槽底砖1的纵向接缝相接,多个横向冷却管3沿浮法玻璃走向的左端分别与一横向冷却管供水装置31相接,其右端分别与一横向冷却管回水装置32相接,横向冷却管回水装置32的出口端与回水集水器4连通;在横向冷却管供水装置31以及横向冷却管回水装置32与多个横向冷却管3两端相接处连通。
槽底砖1与侧壁砖11均选用电熔β-刚玉材质的耐火材料砖,该材料具有如下优异特性其一,由于其显微结构比粘土砖要致密的多,因而取代现有技术中所用的粘土质槽底砖,有效提高了抵抗熔融锡的渗透能力。同时,由于电熔β-刚玉砖中含有一定的Na2O,其抵抗碱的侵蚀能力要远高于粘土质槽底砖,因而,使用寿命要远远大于粘土质的槽底砖。
其二,电熔β-刚玉因其本身的纤维状结构,热稳性非常好,可以抵抗剧烈的温度变化,或是巨大的温差而不破坏。
其三,电熔β-刚玉还具备很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不必象粘土质槽底砖那样做的很厚,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材料,减轻了锡槽重量,更重要的是,散热性能提高,可以提高冷却器的冷却效率,节省能源。
纵向冷却管供水装置21布设于该锡槽底部玻璃液入口部,与其相连的纵向冷却管2分设为有多根,沿其锡槽长度方向且分别位于槽底砖1的行与行相接处安装;纵向冷却管2的安装根数与铺设的槽底砖1的行数对应设置,纵向冷却管2的上表面接缝处与电熔β-刚玉槽底砖底表面相接。电熔β-刚玉槽底砖沿锡槽宽度方向两侧边开设有下开口的凹槽,两块相邻的电熔刚玉槽底砖凹槽对凹槽,形成一个可容下横向冷却管3的管口,以便于嵌装布设横向冷却管3。
横向冷却管供水装置31及横向冷却管回水装置32布设于横向冷却管3的两端,且通过其侧壁砖11开设的凹槽形成的管口嵌装连接,两块相邻的电熔β-刚玉侧壁砖上部两侧壁接缝密实相接。
横向冷却器回水总管32、纵向冷却管2均与回水集水器4连通;纵向冷却管2、纵向冷却管供水装置21、横向冷却管3、横向冷却管供水装置31、横向冷却管回水装置32、回水集水器4形成一个闭合的冷却系统,对若干槽底砖1所铺设成的所有砖缝进行冷却。
如图2所示,电熔β-刚玉材质的槽底砖可以不必象传统的锡槽底砖那样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底钢板上,而是采用铺砌形式将锡槽槽底砖与侧壁砖平铺,这样就可以避免锡液6渗透到固定螺栓处,将螺栓侵蚀,导致事故发生。由于锡槽槽底砖砖缝5的四边分别与横向冷却管供水装置31与纵向冷却管供水装置21紧密连接,装置被强制冷却,锡液6在到达冷却水管之前已完全冷凝,不会渗漏到槽底砖1下面去,从而使槽底砖1受到锡液6的浮力作用,有效杜绝了飘砖事故的发生。
如图3和图6所示,横向冷却管3嵌装于两块槽底砖1之间接缝处的下侧凹槽内,水流方向7从横向冷却器供水总管31经横向冷却管3流入横向冷却管回水装置32。这样布置冷却器的优点是第一,冷却器直接冷却接缝,可以完全避免锡液向下渗透造成漏锡。因为锡的熔点只有232℃,而且粘度非常低,流动性很强。当锡从砖的接缝处渗漏到冷却器附近时,即被冷却成固态,不再具有流动性。第二,纵向冷却管2与横向冷却管3本身也起到支撑槽底钢结构的作用,用以支撑锡槽槽底砖1,而不必再另外设置支撑钢结构。
如图4、图5、图6所示,锡槽槽底砖1的四边分别与纵向冷却管2、横向冷却管3的管壁相接,纵向冷却管2沿锡槽槽底长度方向设置,其长短对应于该锡槽槽底结构设置,其水流方向8由锡槽槽底左端向右端流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锡槽槽底结构的改进,有效避免了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的槽底砖易被侵蚀,产生破坏而导致事故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因锡的渗漏而导致的槽底砖上浮;再就是,能够避免锡槽保护气体中氢的扩散,防止微气泡的形成,提高玻璃质量。
根据工艺制度的要求,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冷却强度进行控制。该实用新型对于延长锡槽使用寿命,防止槽底砖侵蚀剥落,提高玻璃质量和节能降耗具有很大意义。
权利要求1.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它包括槽底耐火材料结构及冷却装置,所述槽底耐火材料结构由若干块槽底砖与侧壁砖平铺而成,所述侧壁砖的高度高于其槽底砖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多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分设为纵向冷却管及横向冷却管,所述纵向冷却管与所述横向冷却管垂直交叉布置,且与相邻两行或两列的所述槽底砖纵向接缝及横向接缝密实连接,所述纵向冷却管长度与所述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长度对应设置,所述横向冷却管长度与所述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的宽度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冷却管设置于相邻两行槽底砖下部的接缝处;所述槽底砖沿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且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横向冷却管垂直于所述纵向冷却管之上且嵌装于相邻两列槽底砖之间对开的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冷却管与所述横向冷却管的横断面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断面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或扁圆形中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冷却管与所述横向冷却管内通入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或风中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砖与所述侧壁砖均为电熔β-刚玉耐火材料砖。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砖与所述侧壁砖均为电熔β-刚玉耐火材料砖。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砖与所述侧壁砖均为电熔β-刚玉耐火材料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它包括槽底耐火材料结构及冷却装置,其槽底耐火材料结构由若干块槽底砖与侧壁砖平铺而成,该侧壁砖的高度高于槽底砖的高度;其特点为冷却装置为多根冷却管,其分设为纵向冷却管及横向冷却管,纵向冷却管与所述横向冷却管垂直交叉布置,且与相邻两行或两列的槽底砖纵向接缝及横向接缝密实连接,该纵向冷却管长度与该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长度对应设置,横向冷却管长度与该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的宽度对应设置。该结构可有效避免其槽底砖被侵蚀,避免因锡渗漏而导致的槽底砖上浮,提高锡槽的冷却强度,延长其锡槽的使用寿命,对提高玻璃质量和节能降耗具有显著的效果,易于推广实施。
文档编号C03B18/16GK2839272SQ20052010415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2日
发明者闵参厚, 谢建群, 李百勤, 李艳云, 张永革, 刘成雄, 姚尚林 申请人: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