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石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933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石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建筑石膏冷却装置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石膏粉生产过程中对产出的石膏粉进行强制陈 化冷却用的冷却装置。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石膏在生产初期,其石膏粉都不进行冷却,在存放过程中让其 自然冷却,或进行简单的冷却后,便直接用于建筑石膏的生产。由于石膏粉中 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无水石膏和二水石膏,物相组成不稳定,内含能量较高, 分散度大,吸附性高。从而出现熟石膏的标准稠度高、强度低、凝结时间不稳 定现象。为改善这种现象,在产出石膏粉后,设立冷却装置,对石膏粉进行强 制快速冷却,进行料性改善。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产出石膏粉后进行强制快速冷却提供一种建筑石 膏粉冷却装置。它能对石膏粉进行强制快速冷却,以改善料性;且结构简单, 冷却效果好,易操作,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冷却机壳,在冷 却机壳内腔中固定有通风隔板,通风隔板将冷却机壳内腔隔成上下两个腔上 腔为冷却腔,下腔为风腔;冷却腔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冷 却腔的上端与收尘装置连通,冷却腔内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隔板。风 腔设置有与鼓风装置连通的进风口 。
通风隔板的结构结构很多,可采用布风板。收尘装置可采用布袋式除尘器, 也可采用其它形式的除尘装置。
需要冷却的石膏粉由进料口加入,冷却用的冷风由鼓风装置吹入经通风隔 板将石膏粉扬起,进行冷却和吹干再由出料口排出。在冷却机壳内设置隔板, 这样,石膏粉从进料口加入后,在隔板与进料口之间的空腔是先进行一次冷却 吹干,然后经过隔日板与通风隔板之间的间隙进行隔板与出料口之间的空腔 进行再一次冷却吹干,实现强制快速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冷却时被冷风带 起的石膏粉,由收尘装置回收; 一是减少石膏粉的损失,二是避免了环境污染。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对石膏粉进行强制快速冷却,以改善料性;且结构简
单,冷却效果好,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为产出后的石膏粉进行强制冷却、 改善其料性创造了条件,以利于石膏粉的使用。
四、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含有冷却机壳l,在冷却机壳l内腔中固 定有通风隔板2,通风隔板2将冷却机壳1内腔隔成上下两个腔上腔为冷却
腔3,下腔为风腔4;冷却腔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 5、另一侧设有出料口6,冷 却腔3的上端与收尘装置7连通,冷却腔3内在进料口 5与出料口 6之间设置 有隔板8。风腔4设置有与鼓风装置连通的进风口 9。本实施例的通风隔板2 采用布风板,收尘装置7采用布袋式除尘器。
石膏粉由进料口5加入,在隔板8与进料口5之间的空腔中,被由鼓风装 置吹进的冷风,在布风板的作用下扬起冷却、吹干。再进入隔板8与出料口6 之间的空腔内,再一次被扬起吹干,从而实现强制冷却;然后由出料口 6排出。 冷却后的空气则在收尘装置7中收集被空气携带走的石膏粉。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对石膏粉进行强制快速冷却,以改善料性; 且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为产出后的石膏粉进行强 制冷却、改善其料性创造了条件,以利于石膏粉的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石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冷却机壳(1),在冷却机壳(1)内腔中固定有通风隔板(2),通风隔板(2)将冷却机壳(1)内腔隔成上下两个腔上腔为冷却腔(3),下腔为风腔(4);冷却腔(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5)、另一侧设有出料口(6),冷却腔(3)的上端与收尘装置(7)连通,冷却腔(3)内在进料口(5)与出料口(6)之间设置有隔板(8),风腔(4)设置有与鼓风装置连通的进风口(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建筑石膏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隔板 (2)为布风板。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建筑石膏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尘装置 (7)为布袋式除尘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石膏生产过程中对产出的石膏粉进行强制陈化冷却用的冷却装置。包含有冷却机壳(1),在冷却机壳(1)内腔中固定有将内腔隔成上下两个腔进行的通风隔板(2)上腔为冷却腔(3),下腔为风腔(4);冷却腔(3)的一侧设有进料口(5)、另一侧设有出料口(6),冷却腔(3)上端与收尘装置(7)连通,冷却腔(3)内在进料口(5)与出料口(6)之间设置有隔板(8),风腔(4)设置有与鼓风装置连通的进风口(9)。石膏粉在冷却腔(3)中被强制快速冷却,具有可对石膏粉进行强制快速冷却,以改善料性;且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为产出后的石膏粉进行强制冷却、改善其料性创造了条件。
文档编号C04B11/00GK201006860SQ20062016191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
发明者任绪连, 伊迎东, 孙善坤, 宋庆海, 曹志强 申请人:山东泰和东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