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93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合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板的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将混凝土 一次成型的叠合板成型机。
技术背景目前,用于房屋的叠合板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且制作设备比较零散,需 要大量的木模和钢模,其制作工艺是先按照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将木模或 钢模固定在平地上,再将预应力钢筋拉直后放入到模内,然后向模内填充混凝 土,再用人工或机械震动将混凝土捣实摸平,当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拆除, 重复操作,才能制造出大量的叠合板,但因为人工或机械震动将混凝土捣实的 力度不够或不均匀,这样就会影响叠合板的强度,增加了废品率,而且生产效 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制板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叠合 板成型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叠合板成型机,包括主机 架和固定在主机架上的供料机构、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模和推料 装置,所述成型模包括边模、和成型上模板,所述边模、成型上模板连接形成 模腔,所述模腔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叠合销键槽,所述模腔的两侧面为斜面,所 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板和动力机构,所述推料板通过连杆与动力机构连接,所 述推料板与模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推料板的截面形状与模腔的截面形状相 同。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主机架的两侧具有用槽钢制成的边框,所述边框的凹槽内设有若干支 撑柱,所述边框的外侧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和导向轮。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设有曲轴,所述曲轴通过 连杆与推料装置连接,所述曲轴的一端设有链轮。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位于推料 板的上方,所述料斗内设有搅龙,所述搅龙的两端与料斗的侧壁转动连接,所 述搅龙的一端设有搅龙链轮,所述搅龙链轮与设在变速箱的曲轴上的链轮之间 设有链条。所述主机架上设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下方 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器与主机架之间设有缓振胶垫。所述主机架的前端设有前升降器,所述前升降器的下端设有前行走轮,所 述前行走轮上设有牵引钩,所述主机架的后端设有后升降器,所述后升降器的 下端设有后行走轮。所述主机架上设有配重箱、水箱、控制柜,所述振动器、变速箱电机分别 与控制柜连接。所述电机、变速箱的外部设有不锈钢外壳。 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设有推料板,将料斗中落下的混凝土推到模腔中,在推料板 不断往复运动的同时,也将模腔中的混凝土挤压成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 效率。2、 为了克服主机架易变形的缺点,主机架两侧边框用槽钢制成,既增加了 强度,又减小了重量,节约了制造成本。3、 振动器的设置,使混凝土中的砂浆和石子紧密结合,增强了产品的内部 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硬度,缓振胶垫的设置减缓了振动器的振动给整机 带来的影响。4、 行走轮的设置,方便了本实用新型行走顺利,升降器的设置,使本实用 新型在挪移位置时,使主机架能够离地,只通过行走轮移动,节省了人力。5、 配重箱的设置是为了保持整机的平衡,料斗内搅龙的设置既增加了料斗 内混凝土的搅拌,又加快了混凝土的下料,提高了制板速度。6、 本实用新型集混料、挤压、振动、成型于一体,结构简单,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推广 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附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l, 一种叠合板成型机,包括主机架1和固定在主机架上的供料机构、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模6和推料装置,所述成型模 包括边模28、和成型上模板27,如图4、图5所示,所述边模28、成型上模板 27连接形成模腔29,所述模腔29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叠合销键槽34,所述模腔 29的两侧面为斜面35,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板7和动力机构,所述推料板7 通过连杆8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推料板7与模腔29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推 料板7的截面形状与模腔29的截面形状相同,推料板7将料斗中落下的混凝土 推到模腔29中,在推料板7不断往复运动的同时,也将模腔29中的混凝土挤 压成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所述主机架1的两侧具有用槽钢制成的 边框,所述边框的凹槽内设有若干支撑柱31,既增加了强度,又减小了重量, 节约了制造成本,所述边框的外侧设有导向装置26,所述导向装置26包括导向 板32和导向轮33,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4、变速箱3,所述变速箱3上设有 曲轴5,所述曲轴5通过连杆8与推料装置连接。如图2、图3所示,所述曲轴5的一端设有链轮24,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料 斗2,所述料斗2的底部设有下料口 20,所述下料口 20位于推料板7的上方, 所述料斗2内设有搅龙19,所述搅龙19的两端与料斗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 搅龙19的一端设有搅龙链轮30,所述搅龙链轮30与设在变速箱3的曲轴5上 的链轮24之间设有链条25,料斗内搅龙19的设置既增加了料斗内混凝土的搅 拌,又加快了混凝土的下料,提高了制板速度,所述主机架l上设有振动机构, 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器9,所述振动器9的下方设有振动板22,所述振动器9 与主机架1之间设有缓振胶垫21,通过振动器9振动,使混凝土中的砂浆和石 子紧密结合,增强了产品的内部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硬度,缓振胶垫21 的设置减缓了振动器的振动给整机带来的影响,所述主机架1的前端设有前升 降器14,所述前升降器14的下端设有前行走轮15,所述前行走轮15上设有牵 引钩16,所述主机架1的后端设有后升降器12,所述后升降器12的下端设有 后行走轮13,方便了本实用新型行走顺利,升降器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在挪 移位置时,使主机架能够离地,只通过行走轮移动,节省了人力,为了保持整 机的平衡,所述主机架1上设有配重箱10,所述主机架l上还设有水箱ll、控 制柜17,所述振动器9、变速箱电机4分别与控制柜17连接,所述电机4、变 速箱3的外部设有不锈钢外壳18。本实用新型集混料、挤压、振动、成型于一体,结构简单,提高了产品质 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 值。
权利要求1、一种叠合板成型机,包括主机架(1)和固定在主机架上的供料机构、成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模(6)和推料装置,所述成型模包括边模(28)、和成型上模板(27),所述边模(28)、成型上模板(27)连接形成模腔(29),所述模腔(29)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叠合销键槽(34),所述模腔(29)的两侧面为斜面(35),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板(7)和动力机构,所述推料板(7)通过连杆(8)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推料板(7)与模腔(29)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推料板(7)的截面形状与模腔(29)的截面形状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架(1)的 两侧具有用槽钢制成的边框,所述边框的凹槽内设有若干支撑柱(31),所述边 框的外侧设有导向装置(26),所述导向装置(26)包括导向板(32)和导向轮(3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合板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机构包 括电机(4)、变速箱(3),所述变速箱(3)上设有曲轴(5),所述曲轴(5) 通过连杆与推料装置连接,所述曲轴(5)的一端设有链轮(2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板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料 斗(2),所述料斗(2)的底部设有下料口 (20),所述下料口 (20)位于推料 板(7)的上方,所述料斗(2)内设有搅龙(19),所述搅龙(19)的两端与料 斗(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龙(19)的一端设有搅龙链轮(30),所述搅 龙链轮(30)与设在变速箱(3)的曲轴(5)上的链轮(24)之间设有链条(25)。
5、根据权利要求4其中之一所述的叠合板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架 (1)上设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器(9),所述振动器(9)的下 方设有振动板(22),所述振动器(9)与主机架(1)之间设有缓振胶垫(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合板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架(1)的前端设有前升降器(14),所述前升降器(14)的下端设有前行走轮(15),所 述前行走轮(15)上设有牵引钩(16),所述主机架(1)的后端设有后升降器 (12),所述后升降器(12)的下端设有后行走轮(1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合板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机架(1)上 设有配重箱(10)、水箱(11)、控制柜(17),所述振动器(9)、变速箱电机(4) 分别与控制柜(17)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板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4)、变速 箱(3)的外部设有不锈钢外壳(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板成型机,包括主机架和固定在主机架上的供料机构、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模和推料装置,所述成型模包括边模、和成型上模板,所述边模、成型上模板连接形成模腔,所述模腔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叠合销键槽,所述模腔的两侧面为斜面,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板和动力机构,所述推料板通过连杆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推料板与模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推料板的截面形状与模腔的截面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集混料、挤压、振动、成型于一体,结构简单,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B28B3/02GK201015888SQ20062016196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刘京元, 吴俊喜, 王亦德 申请人:山东鸿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