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30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空心楼板施 工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制作或者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内部预 置一些轻质材料的填充物以减小结构自重和提高混凝土的保温、隔热、隔 音效果,现有的填充物有金属填充管、塑料填充管、水泥薄壁管、水泥薄
壁盒、发泡材料填充块等。金属管或塑料管造价高,且资源浪费严重;发 泡材料填充块重量轻、成本低、形状容易控制,但其本身质软,在运输或
施工中受力过大时容易发生变形而碎裂;水泥薄壁管和薄壁盒成本低,但 强度较差,加工过程中需要专用模具,加工较复杂。另外,现有水泥薄壁 管和薄壁盒的底层强度较差,而且不能与周围的钢筋网搭接,因此其底面 不能直接作为空心楼板下层空间的房顶,现有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在施工 时仍需要在水泥薄壁管和薄壁盒的底面以下铺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制作楼板 的底面,施工比较麻烦。而且为了防止水泥薄壁管和薄壁盒在浇筑混凝土 时浮动漂移,还需要对水泥薄壁管和薄壁盒进行固定工作,但固定效果不 好且容易破坏水泥薄壁管或薄壁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固定方便、使用效果好的空腔 多面体填充块。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 筒体顶面和底面为平面或者凸弧面,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 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筒体空腔内设有或不设与其顶接配合的支 撑体,筒体两端设有预制端板,筒体底面上一体固结有与筒体底面形状配
合的预制底板。
所述预制底板中夹设有钢筋,钢筋的两端伸出填充块两端面。 所述筒体顶面、侧面和底面由胶凝材料层间夹设整块加强筋网叠合构成。
所述筒体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弧连,筒体两端内壁包裹端板外缘。 所述端板为梯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
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的预制板;支撑体为梯形、 长方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 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的预制板或者方形筒、三角形筒、圆形 筒或菱形筒。
所述筒体顶面和底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顶面和底面与支撑体和端板
垂直联接。
所述填充块中间设有与其空腔不连通的竖向浇注孔,或者填充块侧面 设有竖向浇注槽。
本实用新型产品中,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筒体,整 体性强,承力性能好;筒体顶面、侧面和底面可由胶凝材料夹持一整块加 强筋网一体形成,不像现有薄壁盒由多块加强筋网叠合联结,整体性更好, 强度更高;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 组合,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有利于浆料下行包裹填充块联成一体,不会在 混凝土固化后留有间隙,施工形成的楼板强度高;筒体空腔内的预制支撑 体及空腔端部的预制端板与其筒体内壁顶接配合,填充块整体强度进一步 提高;筒体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可以角连(成一定夹角连接)或者弧连(圆 弧连接),弧连有利于提高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底板可固结在填充块的 底面上,加强填充块的底面强度,另外预制底板夹设的钢筋使其直接作为 空心楼板下层空间的房顶,钢筋外伸出填充块两端面,这样在固定填充块 时,可通过固定钢筋将其与周围的钢筋网固定,固定方便且牢靠。
当筒体侧面为斜面时,横贯两侧的纵剖面成梯形,有利于浇注混凝土;
筒体侧面为脊面时,填充块与混凝土结合牢固;筒体侧面呈凸弧面时,有 利于浇注混凝土,强度又高;支撑体和端板可根据需要制成梯形、中部长 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 与斜面的过渡连接,支撑体和端板形状决定填充块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填充块加工过程中,可利用两端设置L形固定板(如角 钢)的弹性板(如橡胶板、薄钢板等)为外模板,在其上涂敷胶凝材料层 或者掺杂加强材料的胶凝材料层或者胶凝材料夹整体加强筋网,在底面胶 凝材料表层放置预制底板,并放置支撑体(及端板),巻接固定,抹缝安装 端盖,养护后脱模即可。预制底板固结在填充块的底面上,所述预制支撑 体和端板可呈梯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 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利用支撑体和端板形状确 定填充块形状,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侧面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l如图l、图2、图3所示, 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顶面1和底面2为相互平行的平面,侧面3为凸弧面, 筒体两侧面3与顶面1和底面2弧连,顶面1、侧面3和底面2构成一体成 型的非圆筒体,筒体两端设有与顶、底面垂直联接的预制端板4,端板4的 形状为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筒体两端内壁包裹端板4的外缘。该筒
体空腔内设有与顶、底面垂直联接的预制肋板支撑体5,其形状为中部长方 形两端凸圆弧形,筒体顶面1、底面2和侧面3由胶凝材料层间夹设整块加 强筋网6叠合构成,筒体底面2中于加强筋网6之上的胶凝材料表层中还 一体固结有与筒体底面2形状配合的预制底板8,预制底板8中夹设有两端 外伸出填充块两端面之外的钢筋7,加强筋网6的材料为玻璃纤维网,胶凝 材料为水泥砂浆。
上述实施例1中的顶面1和底面2也可以为凸弧面,相应的预制底板9 也为凸弧面。
上述实施例1中的侧面3也可以为斜面、脊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 部斜面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1中的支撑体5和端板4也可以呈梯形、中部长方形两端 脊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
上述实施例1中的填充块加强筋网6也可为网格布、钢筋网片、钢丝 网等,胶凝材料也可以为轻质水泥砂浆、硅镁砂浆。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 的不同之处在于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中间设有与其空腔不连通的竖向浇 注孔9,顶面1和底面2及预制底板8上均开有与竖向浇注孔9配合的孔。
上述实施例2中的竖向浇注孔9可以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 的不同之处在于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一侧面设有竖向浇注槽10。使用时,
两个填充块对接后两个浇注槽形成浇注孔。
上述实施例3中的竖向浇注槽10可以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4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 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体5为圆形筒,圆形筒的上下端与填充块的顶、底 面垂直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5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 的不同之处是支撑体5为菱形筒,菱形筒的上下端与填充块的顶、底面 垂直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的实施例6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5的 不同之处在于菱形筒的支撑体5周围设有支撑在填充块的侧面及端面上的 连接板ll。
权利要求1、一种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筒体顶面和底面为平面或者凸弧面,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筒体空腔内设有或不设与其顶接配合的支撑体,筒体两端设有预制端板,其特征在于,筒体底面上一体固结有与筒体底面形状配合的预制底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 板中夹设有钢筋,钢筋的两端伸出填充块两端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筒体顶面、侧面和底面由胶凝材料层间夹设整块加强筋网叠合构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筒体两侧面 与顶面和底面弧连,筒体两端内壁包裹端板外缘。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端板为梯形、中部长方形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 弧形面与斜面的过渡连接的预制板;支撑体为梯形、长方形、中部长方形 两端脊形、中部长方形两端凸圆弧形或者中部长方形两端面为弧形面与斜 面的过渡连接的预制板或者方形筒、三角形筒、圆形筒或菱形筒。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筒体顶面和 底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顶面和底面与支撑体和端板垂直联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其特征在于,填充块中间 设有与其空腔不连通的竖向浇注孔,或者填充块侧面设有竖向浇注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腔多面体填充块,填充块顶面、侧面和底面为一体成型的非圆筒体,筒体顶面和底面为平面或者凸弧面,筒体侧面为斜面、脊面、凸弧面或者上部凸弧面与下部斜面的组合,筒体空腔内设有或不设与其顶接配合的支撑体,筒体两端设有预制端板,其特征在于,筒体底面上一体固结有与筒体底面形状配合的预制底板;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预制底板可固结在填充块的底面上,加强填充块的底面强度,另外预制底板夹设的钢筋使其直接作为空心楼板下层空间的房顶,钢筋外伸出填充块两端面,这样在固定填充块时,可通过固定钢筋将其与周围的钢筋网固定,固定方便且牢靠。
文档编号E04C1/00GK201190364SQ20082007014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2日
发明者黄安刚 申请人: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