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47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整体移位中用到的移位装置,具有地说涉及一 种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建筑物整体从旧地址移动到新地址主要采用滚动式平移和支 座式滑动平移两种方式。



图1所示,在上滑梁1和下滑梁2之间安装上滚子3,滚动式平移 是用滚子3在钢板或槽钢镶面的上下滑梁1、 2之间向前滚动而将建筑物向 前推移。滚子可以釆用滚轮或滚轴,由子滚轮的制作成本较高,技术要求 也较高,所以目前釆用的多是滚轴。
而滚轴材料则有钢管,中间灌高强砼的钢管以及实心钢棒或外包工程 塑料钢棒。实心钢滚轴及钢管混凝土滚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钢滚轴强度 较高,不容易压坏,刚度大,变形小,摩擦系数小,回收利用率高;但刚 度较大时不易对上下滑道间隙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常出现受力不均的现 象。钢管混凝土滚轴承受较大的荷载时会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能够对上 下滑道间隙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但承载力低,受力变形后会产生一定的 变形阻力,使其与滑梁的摩擦方式变得更为复杂,当滚轴承受的荷载超出 其允许范围时,内部混凝土很容易被压酥,使滚轴发生破坏无法正常使用。 近年国内开始尝试釆用外包高强度工程塑料滚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 集合了钢滚轴和钢管混凝土滚轴的优点而摒弃了两者的缺点,但制作成本 较高。
滚动式平移相对于其他的移位方式的优点是
a, 磨擦系数较小,实际磨擦系数为0.05 0.1之间,需提供的移动动 力较小,对动力系统要求低;
b, 制作简单,易于安装,滚轴不需在上滑梁上设置预埋件与之焊接, 只需在施工时把其放入上下滑梁间即可;
c, 工程造价低,由于滚轴制作费用相对较低,移位时上下滑梁是均布 线荷载,所以上下滑梁所受的剪力及弯矩相对较小,上下滑梁的断面及配 筋较小。
其不足之处是
3a, 易产生平移偏位,移动过程中经常需人工调整钢管位置,从而增加
了辅助工作时间,也不易达到要求精度;
b, 因滚轴与上下钢板接触面为线状,当个别滚轴受力大,应力超过屈 服强度后,钢板被擀压变形,产生弯曲翘曲和伸长,此时必须停工修理。 同时钢板不宜太薄,否则此种状况将成倍增加。
C,滚轴由于滑道不平及上下滑梁不平行引起受力不均,个别滚轴可能 变形或压坏,当压坏时不易置换,从而引起荷载分布变化较大,造成上下 滑梁裂缝,甚至引起上部结构开裂或损坏,因此滚动对上下滑道的平整度 要求非常高;
d,当平移需要换向时,要完成纵、横两个方向的滚轴转换只有釆用锤 击强行换向,或抬升上部建筑,重新安放滚子,这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非 常不利的影响,滚动对于换向移位不太适用。
支座式滑动平移为上下轨道体系间采用滑动摩擦,如图2所示,即在 上下滑梁l、 2之间摆放支座4,支座4釆用钢构件,钢构件与上滑梁l上 预埋的埋件焊接连接,.下滑梁2上设置钢板5,平移时在滑动面上涂抹黄油 等润滑介质。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平移时比较平稳;偏位时易于调整,便于纠偏, 适用于高精度同步控制系统;平移过程中辅助工作少,平移速度快。
但不足之处是磨擦系数较大,磨擦系数为0.12~0.15之间,由于静 动摩擦阻力差异启动时加速度变化较滚动时大,平移需提供很大的顶推力, 所需的上下滑梁及反力装置较多,总造价将提高;对施工时下滑梁的标高、 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当滑脚(即支座4)由于承载过大发生破坏后,由于滑 脚的设计间距一般都较大,将使上滑梁的支撑跨度和相邻滑脚的承载力成 倍增加,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 位装置,用这种移位装置进行建筑物整体移位需提供的移动动力小,对滑 道平整度要求低、平移稳定以及平移速度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釆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曰「种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包括计算机,PLC控制器,间
的数个油泵,所述计算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连接到 各油泵,所述各个油泵通过油管连接各个液压千斤顶。釆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液压千斤顶作为滑移支脚,等于是将整个建筑 物放在若干个液压千斤顶上,根据各点液压千斤顶设计的荷载大小,换算
该点液压千斤顶的油缸压力(Mpa),然后用计算机控制该点的压力不变以维 持平衡,当该点下轨道面抬高时,荷载变大,压力增加计算机立即起动PLC
控制器,通过排油降低油压到原设定数值,反之遇到低洼处则通过加油抬 升,这样建筑物就像飘浮在液压千斤顶上,不受轨道不平的影响,使建筑 物平移获得理想效果,同时千斤顶的内力变化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系统进 行监测控制。因此,釆用这样位移装置平移建筑物具有平移摩擦系数小, 内力可调,对滑道平整度要求低,平移速度快、平稳、质量高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建筑物进行平移采用滚动式平移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对建筑物进行平移采用支座式滑动平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框图4为釆用本实用新型对建筑物进行平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包括计 算机IO, PLC控制器20,数个液压千斤顶30,对应各个液压千斤顶30的 数个油泵40。其中,计算机10与PLC控制器20电连接,以实现计算机 10对PLC控制器20的搡作控制,PLC控制器20输出连接到各油泵40以 控制各油泵40的注油量,各个油泵40通过油管连接各个液压千斤顶30来 调节液压千斤顶30的上升和降低。
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数个(数量足够支撑起建筑物)液压千斤顶 30间隔放置在建筑物的上滑梁1和下滑梁2之间,用液压千斤顶30作为 滑移支脚,这样,整个建筑物等于放在若干个液压千斤顶30上,根据各点 设计的荷载大小,换算该点液压千斤顶30的油缸压力(Mpa),然后用计算 机10控制该点的压力不变以维持平衡,当该点滑道面抬高时,荷载变大, 压力增加,计算机10立即起动PLC控制器20, PLC控制器20内固化有可 编写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主要是控制油泵40通过排油降低油压到原设定 数值,反之遇到低洼处则通过加油抬升,这样建筑物就像飘浮在液压千斤 顶30上,不受滑道不平的影响,使建筑物平移获得理想效果,同时液压千 斤顶的内力变化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系统进行监测控制。
另外,为了减少平移的摩擦系数,在液压千斤顶30下放置滑移板,滑移板通常釆用减摩效果更好的高分子聚合板与不锈钢板71,其摩擦系数低 于传统的滚轴摩擦系数。
采用上述实用新型所述的位移装置平移建筑物具有平移移摩擦系数 小,内力可调,对滑道平整度要求低,平移速度快、平稳、质量高的优点,
具体如下
a, 磨擦系数比传统的滚动还小,磨擦系数在0.02 0.05之间,需提供
的移动动力很小,上下滑梁数量及反力装置较少,土建造价较低;
b, 液压千斤顶在行走时能够自动调整滑脚高度及保持额定反力,对滑 道的平整度要求相对较低,由于支点处内力可控,保证了上下滑梁及支点结 构的安全性;
c, 平移具有滑动摩擦移位时的平稳;
d, 偏位时易于调整,适用于高精度同步控制系统;
e, 平移过程中辅助工作少,平移速度快,可以缩短总体工期。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 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 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 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PLC控制器,间隔安装在上滑梁和下滑梁之间的数个液压千斤顶以及对应每个液压千斤顶的数个油泵,所述计算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连接到各油泵,所述各个油泵通过油管连接各个液压千斤顶。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液压千斤顶下放置滑移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滑移板为高分子聚合板或不锈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力及高度可控式滑动移位装置,包括计算机,PLC控制器,间隔安装在上滑梁和下滑梁之间的数个液压千斤顶以及对应每个液压千斤顶的数个油泵,所述计算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连接到各油泵,所述各个油泵通过油管连接各个液压千斤顶。采用这样的位移装置平移建筑物具有平移摩擦系数小,内力可调,对滑道平整度要求低,平移速度快、平稳、质量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G23/06GK201372578SQ20082015833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徐福俊, 朱启华, 杨吾松, 林其荃, 蓝戊已, 赵殿峰 申请人: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