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遮盖至少一个铺板边缘的型材轨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遮盖至少一个铺板边缘 的型材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EP 1 837 454 A2已知一种带有磁性紧固装置的设备,该磁性紧固装置用于 遮盖接缝或倒棱。这种设备具有基轨和护轨,这些轨道相互之间可以调整。在此,基轨固定 设置在天然地基上,而护轨则搭接于铺板边缘。为了护轨固定在基轨上,在基轨和护轨中设 有永磁铁,该永磁铁相互吸附。这将使得,护轨通过预应力拉向相邻的铺板。此外,出于安 全方面的考虑,固定装置是不可见的。这种装置在实际运用中被证实是有效的并且构成本 发明的出发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已改善 的功能性。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用于遮盖至少一个铺板边缘。在此,铺板由 任意的材料制成,例如复合地板、木材、木地板、聚合物、天然石或人造石。然而,材料并不仅 限于所列举的,所列举的材料仅仅是一些示例。当型材轨道系统仅遮盖一个铺板边缘,则其 作为边缘终端或前沿。然而可选地,型材轨道系统也可以遮盖多个铺板边缘,从而其设置在 两个铺板之间,尤其是设置在两个不同铺板之间的膨胀接缝或铺板过渡区中。型材轨道系 统不仅可以应用于地板铺板、墙体铺板和屋顶铺板,也可以作为基座边框或楼梯边缘型材 来使用。这些也仅是示例,不应理解为仅限于此。型材轨道系统具有一基轨,其优选固定在 天然地基上。为进行固定优选采用螺栓、销或粘合剂连接。然而,在天然地基上的固定并不 强制要求。例如,基轨可以搭接具有支板的相邻铺板,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基轨的固定。 此外,型材轨道系统具有护轨,其可以相对于基轨进行调整。优选地,护轨相对于基轨进行 调整,以使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护轨的高度匹配于各个相邻铺板的厚度。为实现铺板 的有效连接还设有至少一个永磁铁,其将护轨拉向基轨。该永磁铁尤其可以在护轨上施加 拉力,以使得该护轨拉向相邻的铺板。然而,不利的因素在于,这种拉力要通过两个相互吸 附的磁铁实现。根据型材轨道系统和基轨与护轨之间相对的位置的几何形状,通过这种方 式体现出区别很大的磁场强度,这样的磁场强度在特殊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磁铁彼此排斥。 这种存在的问题尤其会导致,磁性的型材轨道系统至此而不能遮盖铺板边缘。为了解决该 问题,放弃相互吸附的磁铁,取而代之的是将基轨与护轨都在部分区域上形成可磁化的。这 会使得,永磁铁在功能上既不属于基轨也不属于护轨,而是一种两轨力配合连接的固定装 置。通过这种方式,基轨或护轨始终不依赖于各个轨道几何形状而是被磁化为永磁的,这就 能够实现在护轨的调整路径上护轨相对于基轨的同样较高的拉力。因此,用于护轨的磁性固定系统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能够反映出其特别的优点。尤其是,固定系统相对于螺栓连接 而言从外部是不可见的。再者,护轨相对于突出的插塞连接而言仅仅是力配合而不要求形 状配合,则护轨通过克服固定力能够毫无问题地从基轨上取下。通过这种方式,护轨之下的 空间能够轻易进行触及。这对于修正作业是特别重要的。因此,护轨下方的空间能够毫无 问题地作为电缆通道使用,其中在型材轨道系统完工之后还可以插入或更换电缆。通过护 轨的磁性的固定方式,护轨的固定机构丝毫不会有疲劳迹象,这种疲劳迹象众所周知的是 例如松动的插塞连接件。作为用于基轨或护轨的可磁化材料,证实铁磁体材料是适宜的,因 为该材料相对于永磁体的材料可以实现事实上更高的矫顽磁力。优选可以使用铁、钴和/ 或镍以及由其制成的合金。因为多种铁磁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所以难以进行加工。另 外,这些铁磁体材料会受到腐蚀。基于上述原因,当整个基轨或整个护轨都由可磁化的材料制成,由于不利于进行 加工而存在缺陷。根据权利要求2,当基轨或护轨分别由至少两段构成时,可以有利地替代 原方案。在此,这样的轨道具有至少一个非铁磁体的型材轨道,在该型材轨道上固定有至少 一个铁磁体板条。由此,可磁化的材料不必出现在型材轨道的通常较复杂的形状中。由铁 磁体材料制成一种较薄或稍薄的板条带就足以应付所需。在此,型材轨道可以由一种易于 变形、铸造或挤压的材料制成,从而能够成本合理地制造出复杂的形状。这种制造方法对于 铁磁体材料而言不必花费可观的费用就能实现。由铁磁体材料构成的简单板条带可以相对 地毫无问题地以较少的成本制成。根据权利要求3,为简单实现一方的铁磁体板条与另一方的型材轨道之间形状配 合的连接,在型材轨道具有至少一个咬边的固定件,在该固定件中插入铁磁体板条时,是有 利的。这种固定件可以例如由两个垂直的腹板构成,该腹板在相互对立的侧面上是咬边的。 这种腹板与基轨的基础支板一同形成一袋状部,铁磁体板条固定在该袋状部中。通过固定 件的咬边,铁磁体板条也能够经受住由永磁铁释放的拉力。永磁铁的固定系统的实质问题是洛伦兹力对磁铁一方和铁磁体材料另一方之间 的间距的依赖性。这种力以间距的三次幂而减小,从而在固定设置的永磁铁中仅在非常狭 窄的高度调节范围内才能实现足够的固定力。根据权利要求4,为解决上述问题,永磁铁在护轨的不同位置中与基轨和护轨形成 接触的联系时,是十分有利的。这可以以最简便的方式实现,其中永磁铁可以在基轨和护轨 之间自由地调整。可选地,永磁铁也可以可转动地设置,然而这种方式通常并不需要。通过 这样的措施,一方的永磁铁与另一方的护轨或基轨的相对间距始终为零,从而在护轨每个 位置上的永磁铁相对于基轨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力效果。这将确保较大的高度调节范围,该 范围能够通过型材轨道系统遮盖所有实际中存在的铺板类型。根据权利要求5描述了永磁铁的接触联系的简单实现方式,其中永磁铁与基轨或 护轨呈锐角设置。因此,永磁铁通过改变其相对于基轨或护轨的调整角度而始终与基轨和 护轨保持接触并且发挥所期望的拉力。根据权利要求6,为进一步改善永磁铁和基轨或护轨之间的力效果,在永磁铁与基 轨或护轨的接触位置形成倒圆时,是十分有利的。这种倒圆用以扩大永磁铁的有效作用面。 这种作用面在永磁铁刀锋般的边缘上是相对较小的,因为永磁铁在那时仅能确保一种线型 的接触并且业在一方永磁铁及另一方基轨或护轨之间的相互间距通过接触线的小间距而急剧地增大。相对的间距增大则通过永磁铁的倒圆的设计而多倍地降低,从而有助于相对 于磁通量而围绕接触线的明显更大的面积。通过这种方式而提高了洛伦兹力,该洛仑兹力 与磁通量的横截面成比例。如果护轨可以调节高度并能够转动,根据权利要求7是有利的,即该倒圆是球形。 因此,由此实现了二维数放大磁通量的横截面,从而永磁铁可以围两个轴转动。因此,一方 面能够设定高度,并且另一方面能够设定围绕护轨纵轴的角度位置,而不减低永磁铁的力 效果。尽管采用了上述用于提高磁通量横截面的措施,但是该横截面与平置的永磁铁相 比很小,因为始终仅仅是一小部分的可支配的磁力面能够被使用。出于这种原因,或者优选 大量的磁铁,或者优选具有更高的矫顽磁力的磁铁,例如钴-钐-磁体。如果这种磁铁平置 于铁磁体材料上,则该磁铁在使用不构成破坏的力的情况下实际上不能与铁磁体分开。因 此,在装配型材轨道系统时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永磁铁平置在铁磁体材料上。根据权利要求 8,为了完全确保避免上述困扰,在基轨或护轨局部由非铁磁体材料覆盖时,是有利的。这些 非铁磁体材料可以例如是塑料、铝、铜或类似的材料,其中材料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所列 举的材料仅仅是一些示例。这样的覆盖防止了永磁铁平置在铁磁体材料上,从而在装配型 材轨道系统时,护轨和基轨之间的固定力也保持在合理的界限内。可选地或附加地,铁磁体 材料对永磁铁的贴合面也可以设计为非平面的。该贴合面可以例如是拱形的或倾斜的。根据权利要求9,为实现型材轨道系统的简单结构的设计方案,当永磁铁在其与基 轨或护轨的接触位置上具有彼此相反的磁极时,是合适的。因此,永磁铁的全部长度用于相 对于基轨来调整护轨。
12固定件
13铁磁体板条
14型材轨道
15护翼
16导向边条
17固定件
18铁磁体板条
19咬边
20永磁铁
21锐角
22圆柱形的倒圆
23球形的倒圆
24非铁磁体材料
25接触位置
26接触位置
27纵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遮盖铺板3的两个边缘的型材轨道系统1。型材轨道系统1具有 基轨4和护轨5。基轨4具有基础支板6,该支板固定设置在天然地基7上。出于该目的,基础支板 6具有多个通孔8,其可以由螺栓(未示出)穿过。在此,基轨6或直接与天然地基7螺纹 连接、粘接或者间接地通过销固定设置在该天然地基上。基轨4还具有两个垂直的导向边条9,其限定了护轨5的侧向运动并且通过这种方 式简化了型材轨道系统1的装配。对于所示实施例也可以可选地考虑一种变体,即无需采 用导向边条9。在基轨4的基础支板6上还设有固定边条10,其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咬边11。这 些固定边条10构成了用于铁磁体板条13的固定件12,该板条能够插入到固定件12中。也 可以可选地考虑,固定边条10之间最窄的间距设计为仅略小于铁磁体板条13的宽度,从而 铁磁体板条13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从上方卡入到固定件12中。优选地,这种情况使得 固定边条10的咬边11在尺寸上特别小。基础支板6连同导向边条9和固定件12 —起构成一型材轨道14,该型材轨道在 所示的实施例中作为压铸部件一件式地制成。该型材轨道14连同铁磁体板条13构成基轨4。护轨5具有两个护翼15,该护翼覆盖住两个铺板边缘2。护轨5还具有两个导向 边条16,其与基轨4的导向边条9进行协作并且实现导向效果。在导向边条16上设有用于另一铁磁体板条18的固定件17。该固定件17与基轨 4的固定件12相同具有咬边19。咬边19能够以与基轨6的咬边11相同的方式设计。尤 其是可以考虑,铁磁体板条18设计为可插入或可卡入固定件17中。
6
为了实现铺板边缘2通过护翼15有效的遮盖,重要的是,护翼15被拉向铺板3。 拉力通过多个永磁铁20实现,这些永磁铁与基轨4呈锐角地设置。这些永磁铁20在型材 轨道系统1的长向上分布设置,其中在图1中仅能看到一个永磁铁20。永磁铁20在与铁磁体板条13、18的接触区域上构成倒圆,以便于通过这种方式增 大磁通量的横截面,并由此而提高永磁铁20的力效果。在与基轨4的接触区域中,构成了 圆柱式的倒圆22。在此,该倒圆是否被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形或其它圆柱形,并不重 要。在与遮盖支板一侧的铁磁体板条18的接触区域中,永磁铁20具有球形的倒圆23。 这种球形的倒圆23相对于圆柱形的倒圆23而言,可以使护轨5以型材轨道系统1的纵轴 偏转,而无需在每一点上减少磁通量的横截面。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可选地考虑, 永磁铁20的两个接触区域都造型为圆柱形或两者都是球形。在永磁铁20的球状倒圆23 中实际的形状基本上也是无关紧要的。永磁铁20在球状倒圆的区域中可以具有球形、椭圆 形、抛物线形或其它形状。为了防止永磁铁20在现有结构中平置在铁磁体板条13、18上,则铁磁体板条13、 18局部由非铁磁体材料24覆盖。因此,永磁铁20的冲角不再会降低到数值零,从而在可以 容纳永磁铁20的每个位置中提供了与铁磁体板条13、18基本上线形或点状的接触。在铁 磁体板条13的非平面表面的情况下,以形状限定而排除了永磁铁20的平置,从而可以摒弃 非铁磁体材料24。接下来根据图2或3的截面示图来说明型材轨道系统1的功能,其中相同的附图 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从该图示中可以看出,永磁铁20对于铁磁体板条13具有线形的接 触位置25。对于铁磁体板条18,接触位置26在由永磁铁20的球形设计方案限定的区域中 则是点状的。从根据图2和3的图示中可以明显看到,围绕接触位置25、26的相对大的区域在 一方永磁铁20和另一方铁磁体板条13、18之间具有极小的间距。在该区域中相对地设定 了高的磁通量,其结果是带来相应加强的力效果。这种力效果将试图翻转永磁铁20,从而 缩小角度21。这样就在护轨5上提供了持续产生的、指向基轨4的拉力,该拉力使得护轨5 压向地板铺板3。在此,铁磁体板条13、18可以相互移动。通过图2和3相互的比较可以看出,接触位置25、26的大小基本上不依赖于角度 21和在护轨5和基轨4之间的相对间距。这在两种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永磁铁20的大致相 同的力效果,从而护轨5不依赖于铺板3的厚度而以几乎恒定的力拉向地板铺板3。图4示出了根据图1沿方向IV来看的型材轨道系统1的视图。相对于图1至3的 示图,在此护轨5以纵轴27偏转。这种偏转可以补偿在型材轨道系统1的两侧上不同高度 的地板铺板3。通过永磁铁20的球形的倒圆,护轨5的偏转根本不会影响到接触位置25的 大小。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将确保,永磁铁20的力效果基本上不依赖于护轨5的翻转位置。与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护轨5也可以仅具有一个护翼15。在这样的情况下, 型材轨道系统1被用作铺板3的边缘终端。还可以考虑设置不同长度的护翼15,以便于通 过这种方式来补偿相邻铺板3之间较大的高度差,作为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护轨5的偏转来 实现。最后也可以考虑,多个护翼15相互呈角度地放置,以使得通过这种方式促成一种楼梯边缘轮廓,用于楼梯的装修。
权利要求
一种型材轨道系统,用于遮盖至少一个铺板边缘(2),其中所述型材轨道系统(1)具有至少一个基轨(4)和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基轨进行调整的护轨(5),所述护轨通过至少一个永磁铁(20)拉向至少一个基轨(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基轨(4)和至少一个护轨(5)在至少部分区域上是磁化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轨和/或所述护轨由至少 两部分构成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非铁磁体的型材轨道(14),在所述型材轨道上固定有至少一 个铁磁体板条(13、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轨道(14)具有至少一 个咬边的固定件(12),在所述固定件中插入和/或卡入至少一个铁磁体板条(13、18)。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20) 在所述护轨(5)的不同位置中与所述基轨(4)和所述护轨(5)形成接触的联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20)与所述基轨 ⑷和所述护轨(5)呈锐角(21)设置,其中所述角度(21)通过所述护轨(5)和所述基轨 (4)之间的相对间距来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20)与所述基轨 (4)或所述护轨(5)的接触位置(25、26)形成倒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倒圆(23)是球形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为避免所述永磁铁(20)平置,所 述基轨(4)和/或所述护轨(5)局部由非铁磁体材料(24)覆盖和/或在面对于所述永磁 铁(20)的侧面上具有非平面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20) 在与所述基轨(4)或所述护轨(5)的接触位置(25、26)上具有彼此相反的磁极。
全文摘要
一种型材轨道系统(1),用于遮盖至少一个铺板边缘(2)。型材轨道系统(1)具有至少一个基轨(4)和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基轨进行调整的护轨(5)。基轨(4)和护轨(5)通过至少一个永磁铁(20)以这样的方式相互固定,即护轨(5)拉向基轨(4)。在此,至少一个基轨(4)和至少一个护轨(5)都在部分区域上是磁化的,以实现永磁铁(20)的一种不依赖于磁极的力效果。
文档编号E04F19/02GK101892734SQ20101017804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8日
发明者弗兰克·松德尔曼 申请人:弗兰克·松德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