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76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房屋新建和旧楼拆迁过程中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混凝土废弃物。目前对这些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直接运往郊外进行堆放或掩埋,这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另一方面,房屋新建所需的混凝土又完全采用新的水泥和砂石,生产这些资源会致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此,如何科学地利用建筑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废弃混凝土,是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混凝土废弃物的一种再利用途径在国内外均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所谓再生骨料混凝土,就是将旧有建筑拆除所得的混凝土废弃物,经过破碎、筛分、净化等过程,获取大量骨料尺度的颗粒,然后利用其配制而得的新混凝土。但是上述处理不仅过程繁琐,而且消耗大量能源,加之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仍然需要耗费大量水、水泥、砂石和能源,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利用策略。混凝土再生混合构件将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利用从骨料层次提升到块体或节段层次,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方式。然而,从现有的几个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工程施工情况来看,其施工工艺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小型可移动式升降机,将废弃混凝土块体装载提升到待施工楼层外侧,卸料后再由人工运输到作业点进行混合浇捣。这种施工方式一次只能针对一处的混凝土再生混合构件,且受输送能力的限制需要上下反复运送,目前仅能初步应用于楼层边缘再生混合构件的浇筑。若要浇筑楼层内部的再生混合构件,则需要靠人力进行二次运输,这样不仅作业时间长,耗费大量劳动力,而且在人工搬运过程中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加快施工速度,降低人力消耗,又能准确控制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投放量,同时又安全可靠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能准确无误地将块体型废弃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与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料输送到浇筑作业点,且构造简单,使用灵活,装卸方便,操作安全,造价低廉,对大面积推广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工程运用能发挥积极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料斗、渡槽和耳板;每个料斗的外侧设有若干耳板,两个以上料斗通过耳板连接形成联排式料斗;每个料斗的上端设有吊耳,吊耳与起重设备的钢丝绳相连,每个料斗的下端出口上方设有用于阻挡下料的挡板;所述渡槽上部通过铰接方式挂在料斗底部,渡槽与料斗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调节渡槽倾斜角度的拉绳;渡槽的下端出口设有用于控制下料出口大小的挡板。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渡槽通过圆铰挂接在料斗底部。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料斗上部为长方体形状,中部为四棱台形状,下部 为长方体形状,料斗入口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吊耳。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料斗上部的四条侧棱上均设有耳板。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渡槽的两侧边均通过所述拉绳与料斗连接。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用于阻挡下料的挡板为设在料斗下部的抽屉式挡板。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掀起式挡板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渡槽的出口处。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用于控制下料出口大小的挡板为掀起式挡板,渡槽与掀起式挡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该挡板倾斜角度的拉绳。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渡槽横截面为U形。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人力消耗,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再生混合构件的浇筑效率。(2)能准确控制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用量。浇筑前根据再生混合构件的废弃混凝土取代率计算出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用量,装填完毕后一次性准确无误地将浇筑用料吊送到作业点进行浇筑,对同一再生混合构件无需多次垂直运输,同时使楼层内部再生混合构件的浇筑更容易实现。(3)构造简单,使用灵活,装卸方便。根据浇筑需要和起重能力选择合适的料斗大小和个数,然后通过耳板拼接形成联排式料斗。料斗下部的渡槽可以随时安装或拆卸,因此联排式料斗只需配置一个渡槽即可。当某一个料斗内的混合料浇筑完毕后即可卸掉渡槽,然后将其挂接到下一个料斗底部,打开该料斗的抽屉式挡板即可进行浇筑。另外渡槽的倾斜角度也可以调节,方便浇筑。(4)操作安全。避免了人工二次运输时因操作不慎导致的浇筑用料坠落伤人事故。(5)若浇筑用料采用现浇混凝土与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料,则现浇混凝土与块体型废弃混凝土在装填联排式料斗的过程中便完成了初次混合,从而使后续的混合浇捣更为容易。

图I是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如此。如图I所示,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主要由联排式料斗I、渡槽2和耳板3构成;耳板3位于料斗的角部,料斗之间通过耳板3连接形成联排式料斗I ;料斗上部设有吊耳9,吊耳9与起重设备的钢丝绳10相连,料斗内装填有块体型废弃混凝土 11,料斗下部设有抽屉式挡板5 ;渡槽2通过圆铰4挂接在料斗底部,渡槽2的倾斜角度可随调节拉绳6的伸缩进行变化,渡槽2的下端设有掀起式挡板7以控制下料,掀起式挡板7打开后通过拉绳8暂时固定和调节倾斜度。上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中,所述料斗上部的四条侧棱上均设有耳板。所述掀起式挡板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渡槽的出口处。实际工作过程示例浇筑前根据起重能力和浇筑需要等因素确定某一根或多根混凝土再生混合构件为同批次浇筑构件。根据废弃混凝土取代率计算出同批次待浇筑再生混合构件所需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根据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用量选择合适的料斗大小和个数,将其通过耳板3拼接成联排式料斗I。将块体型废弃混凝土 11装填进联排式料斗I内。通过塔吊等起重设备将联排式料斗I直接运送到浇筑作业点。打开联排式料斗I中某一个料斗的抽屉式挡板5,块体型废弃混凝土 11顺着渡槽2下落到掀起式挡板7处,通过打开或关闭掀起式挡板7来控制块体型废弃混凝土 11的下落或截停,以方便块体型废弃混凝土 11与现浇混凝土在再生混合构件内的进一步分层混合浇捣。当前述料斗内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 11浇筑完毕后即可卸掉渡槽2,然后将其挂接到下一个料斗底部,打开该料斗的抽屉式挡板5即可继续进行浇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还可以开发一系列的实施例,如在联排式料斗内装填块体型废弃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的混合料等等。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表述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料斗、渡槽和耳板;每个料斗的外侧设有若干耳板,两个以上料斗通过耳板连接形成联排式料斗;每个料斗的上端设有吊耳,吊耳与起重设备的钢丝绳相连,每个料斗的下端出口上方设有用于阻挡下料的挡板;所述渡槽上部通过铰接方式挂在料斗底部,渡槽与料斗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调节渡槽倾斜角度的拉绳;渡槽的下端出口设有用于控制下料出口大小的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通过圆铰挂接在料斗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部为长方体形状,中部为四棱台形状,下部为长方体形状,料斗入口的四条棱边上均设有吊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部的四条侧棱上均设有耳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的两侧边均通过所述拉绳与料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阻挡下料的挡板为设在料斗下部的抽屉式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I飞任一项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下料出口大小的挡板为掀起式挡板,渡槽与掀起式挡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该挡板倾斜角度的拉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掀起式挡板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渡槽的出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槽横截面为U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下料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联排式料斗、渡槽和耳板;料斗之间通过耳板连接形成联排式料斗,料斗上部设有吊耳,吊耳与起重设备的钢丝绳相连,料斗下部设有抽屉式挡板;渡槽通过圆铰挂接在料斗底部,渡槽的倾斜角度可随调节拉绳的伸缩进行变化,渡槽的下端设有掀起式挡板以控制下料。本实用新型将块体型废弃混凝土或现浇混凝土与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混合料装填于联排式料斗内,料斗个数可根据浇筑需要和起重能力任意搭配,通过该施工装置能准确无误地将浇筑用料输送到浇筑作业点。该施工装置构造简单,使用灵活,装卸方便,操作安全,造价低廉,对大面积推广块体型废弃混凝土的工程运用能发挥积极作用。
文档编号E04G21/04GK202370255SQ20112035013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吴波, 赵新宇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