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84334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浙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路政设施的配套建设,浙青混合料制备的路面结构形式现在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浙青混合料路面,在高温天气特别是夏季炎热时段,浙青路面很容易发生软化,车辆从上面经过时容易留下车辙痕迹,出现中间凹陷而边缘鼓起的凹坑。从而严重破坏路面平整,给车辆行驶的顺畅和安全性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浙青混合料高温不易软化,从而不出现车辙痕迹、能充分保障路面平整性和行车安全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该抗车辙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钢渣微粉30% 50%、矿渣微粉10% 25%、煤矸石焚烧灰25% 45%混合后得到混合料,以混合料与硅酸钠溶液(水玻璃)按重量比为(I. 5 3) (I 2)搅拌反应后固化养护、加热、保温、粉磨所得;所述的钢渣微粉为采用热闷钢渣与石灰混合加热至900 950°C,保温2. 5 3小时,再急冷(所述的急冷为将保温处理后的混合料置于常温水中冷却)处理后粉磨的钢渣微粉;上述的热闷钢渣与石灰的重量比为10 I。所述的煤矸石焚烧灰为在750 900°C,保温2. 5 3小时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上述的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均为450m2/kg ;所述的硅酸钠溶液为模数2. 4 2. 8、波美度38 48° B6的硅酸钠溶液。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上述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I)将热闷钢渣与石灰(重量比为10 I)混合加热至900 950°C,保温3小时,再急冷,球磨得到钢渣微粉;(2)将煤矸石焚烧灰在750 900°C,保温2. 5 3小时;(3)将步骤⑴制备的钢渣微粉、步骤⑵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和矿渣微粉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与硅酸钠溶液按重量比为(I. 5 3) (I 2)搅拌混合后固化即常温放置养护28天后加热至800 850°C,保温2. 5 3小时,然后进行粉磨成细度大于150目的粉末即得到抗车辙剂。步骤(I)所述的急冷为将保温处理后的混合料置于常温水中冷却。本发明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混合料与硅酸钠溶液优选重量比为I. 5 3 I。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I.本发明的抗车辙剂,其中的煤矸石焚烧灰和钢渣微粉采用在高温下保温处理,提高原料活性,使得制备的抗车辙剂能与浙青混合料中的浙青相容性好,提高浙青混合料本身劲度,从而提高浙青混合料的抗软化度。2.本发明的抗车辙剂的制备,先将原料进行活化,然后经硅酸钠溶液固化,高温保温处理,提高原料之间的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从而在与浙青混合料配合使用后能发挥很好的相容性,使得浙青混合料中的结构发生变化,制得的浙青混合料路面高温不发生软化;加入本发明抗车辙剂的浙青混合料其车辙试验结果高达5543动稳定度バ次.mm 0 ;而相同配合比未加抗车辙剂基准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仅仅为3768动稳定度バ次.mm-1),提高了 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I(I)将热闷钢渣与石灰按照10 I重量比混合加热至900 950°C,保温3小时,再急冷(置于水中冷却)、球磨得到比表面积为450m2/kg的钢渣微粉;(2)将煤矸石焚烧灰在750 900°C,保温3小时;(3)将步骤(I)制备的钢渣微粉40%、矿渣微粉20%和步骤⑵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40%混合均匀,然后混合物与(模数2. 4硅酸钠溶液)以重量比为2. 5 : I搅拌混合固化即常温放置养护28天后加热至800 850°C,保温3小吋,然后进行粉磨成细度大于150目的粉末即得到抗车辙剂。将上述制备的抗车辙剂加入浙青中,测试抗车辙性能浙青中石化70号浙青用油量5%,浙青混合料实验级配采用AC-16I,采用实施例I制备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样品替代50%矿粉配制浙青混合料;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5543动稳定度/ (次.mnT1);基准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3768动稳定度/ (次.mnT1),提闻32 % o实施例2(I)将热闷钢渣与石灰按照10 I重量比混合加热至900 950°C,保温3小时,再急冷、球磨得到比表面积为450m2/kg的钢渣微粉;(2)将煤矸石焚烧灰在850 900°C,保温2. 5小时;(3)将步骤(I)制备的钢渣微粉35%、矿渣微粉25%和步骤⑵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40%混合均匀,然后混合物与(模数2. 4的硅酸钠溶液)以重量比为2. 5 I搅拌混合固化即常温放置养护28天后加热至800 850°C,保温3小吋,然后进行粉磨成细度大于150目的粉末即得到抗车辙剂。将上述制备的抗车辙剂加入浙青中,测试抗车辙性能浙青中石化70号浙青用油量5%,浙青混合料实验级配采用AC-16I,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样品替代50%矿粉配制浙青混合料;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5187动稳定度バ次.mm 0 ;基准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3768动稳定度バ次.mmり,提闻27 % o实施例3
(I)将热闷钢渣与石灰按照10 I重量比混合加热至900 950°C,保温3小时,再急冷、球磨得到比表面积为450m2/kg的钢渣微粉;(2)将煤矸石焚烧灰在800 850°C,保温3小时;(3)将步骤(I)制备的钢渣微粉30%、矿渣微粉25%和步骤⑵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45%混合均匀,然后混合物与(模数2. 4硅酸钠溶液)以重量比为2. 5 : I搅拌混合固化即常温放置养护28天后加热至800 850°C,保温3小吋,然后进行粉磨成细度大于150目的粉末即得到抗车辙剂。
将上述制备的抗车辙剂加入浙青中,测试抗车辙性能浙青中石化70号浙青用油量5%,浙青混合料实验级配采用AC-16I,采用实施例I制备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样品替代50%矿粉配制浙青混合料;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4913动稳定度/ (次.mnT1);基准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3768动稳定度/ (次.mnT1),提闻23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抗车辙剂用于浙青混合料之后具有动稳定度好,高温不易软化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该抗车辙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钢渣微粉30 % 50 %、矿渣微粉10 % 25 %、煤矸石焚烧灰25 % 45 %混合后得混合料,以混合料与硅酸钠溶液按重量比为(I. 5 3) (I 2)搅拌反应后固化养护、加热、保温、粉磨所得; 所述的钢渣微粉为采用热闷钢渣与石灰混合加热至900 950°C,保温2. 5 3小吋,再急冷、球磨后的钢渣微粉; 所述的煤矸石焚烧灰为在750 900°C,保温2. 5 3小时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钠溶液为模数2. 4 2. 8、波美度38 48° Β 的硅酸钠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均为450m2/kg。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闷钢渣与石灰的重量比为10 : I。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养护为常温放置养护28天;所述的加热、保温为加热至800 850°C,保温2. 5 3小吋。
6.一种权利要求I 5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1)将热闷钢渣与石灰混合加热至900 950°C,保温2.5 3小吋,再急冷,球磨得到钢渣微粉; (2)将煤矸石焚烧灰在750 900°C,保温2.5 3小时; (3)将步骤(I)制备的钢渣微粉、步骤(2)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和矿渣微粉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与硅酸钠溶液按重量比为(I. 5 3) (I 2)搅拌混合后固化即常温放置养护28天后加热至800 850°C,保温2. 5 3小吋,然后进行粉磨成细度大于150目的粉末即得到抗车辙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的急冷为将保温处理后的混合料置于常温水中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浙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步骤(3)中所述的混合料与娃酸钠溶液重量比为I. 5 3 I。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该抗车辙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钢渣微粉30%~50%、矿渣微粉10%~25%、煤矸石焚烧灰25%~45%混合后,以混合料与硅酸钠溶液按重量比为(1.5~3)∶(1~2)搅拌反应后固化养护、加热、保温、粉磨所得;所述的钢渣微粉为采用热闷钢渣与石灰混合加热至900~950℃,保温2.5~3小时,再急冷、球磨后的钢渣微粉;所述的煤矸石焚烧灰为在750~900℃,保温2.5~3小时处理后的煤矸石焚烧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使沥青混合料高温不易软化,从而不出现车辙痕迹、能充分保障路面平整性和行车安全的优点。
文档编号C04B18/30GK102659335SQ2012101040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孙家瑛 申请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