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楼板制作过程中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群的飞速耸立,楼板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超差的质量问题很严重,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的走动、踩踏,混凝土浇筑设备的碰撞、混凝土重力等都会导致负弯矩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和标高发生变化,甚至有时上下双层钢筋网都会叠加在楼板的底部,导致这部位的钢筋失去了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确保负弯矩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和标高,提高楼板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包括U形固件、直钩件,U形固件两端与直钩件固定连接;所述的U形固件与直钩件互相垂直;所述的U形固件与直钩件为整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确保了负弯矩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和标高,提高了楼板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上、下层钢筋网上筋连接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底模板 2-上层钢筋网上筋 3-上层钢筋网下筋 4-U形固件5-直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见图1-图3,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包括U形固件4、直钩件5,U形固件4两端与直钩件5固定连接;所述的U形固件4与直钩件5互相垂直;所述的U形固件4与直钩件5为整体结构。U形固件4两端头直钩件5,直钩件5按照楼板厚度调整长度,U形固件4的U形端搭在十字交叉位置的上层钢筋网上筋2上,横梁担起上层钢筋网下筋3,两直钩件5端头抵在板底模板I上。[0015]将本装置按需固定在上层钢筋网和板底模板I之间,有效的保障了钢筋网的间距,增强了被施工人员误踩和混凝土重力作用下的回弹强度,减少了后期作业人员提拉负弯矩钢筋的工作。制作的材料选用现场废弃的钢筋边角料即可,不仅很大程度提高了楼板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同时又利用了废弃的资源。本实用新型确保了负弯矩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和标高,提高了楼板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固件、直钩件,U形固件两端与直钩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固件与直钩件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固件与直钩件为整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固定装置,包括U形固件、直钩件,U形固件两端与直钩件固定连接;所述的U形固件与直钩件互相垂直;所述的U形固件与直钩件为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确保了负弯矩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和标高,提高了楼板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
文档编号E04C5/16GK202925768SQ20122061799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宿巳光, 王虎成 申请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