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347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包括水箱、置于水箱中将水箱分为若干格挡的若干隔板,隔板的底部设置有通孔,以及填充于所述格挡中的海绵,本发明中的海绵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即多孔性,与传统的调频液体阻尼器相比,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中的水体在波动过程中,在海绵的孔隙内穿梭,磨擦阻力更大,减振效率更高;同时,由于海绵的吸水作用,减振水箱中的水体不会因为波动而溅洒,水箱中可以将水加满,能更有效的利用水箱空间。
【专利说明】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建筑结构抗振要求的提高,采用结构减振控制技术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结构减振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在结构设置各种阻尼器耗散结构的振动能量,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常用的阻尼器有:粘滞阻尼器、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摩擦阻尼、调频质量阻尼器和调频液体阻尼器。目前,通常的阻尼器设置方式在结构上额外附加阻尼器装置,这通常需要占据建筑使用空间,而调频质量阻尼器和调频液体阻尼器则需要在专门的楼层设置巨大的质量块或水箱,给所在楼层结构造成很大的承载负担。因此,传统的阻尼器设置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提高结构整体的阻尼也很有限,使得减振控制效果受到影响。此外,对于调频质量阻尼器和调频液体阻尼器,因设置楼层位置和质量的限制,其减振控制频率范围窄,减振效果很小。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作为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包括:
[0006]水箱I ;
[0007]置于水箱I中将水箱I分为若干格挡的若干隔板2,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通孔21 ;
[0008]以及,填充于所述格挡中的海绵3。
[0009]优选地,所述水箱I带有上凸沿和下凸沿,上凸沿的尺寸大于下凸沿尺寸。
[0010]优选地,所述下凸沿的下方带有卡条。
[0011]优选地,所述海绵3的尺寸略大于其所填充的格挡的尺寸,以形成过盈配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海绵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即多孔性,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与传统的调频液体阻尼器相比,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中的水体在波动过程中,在海绵的孔隙内穿梭,磨擦阻力更大,减振效率更高;同时,由于海绵的吸水作用,减振水箱中的水体不会因为波动而溅洒,水箱中可以将水加满,能更有效的利用水箱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隔板2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水箱叠放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B区域放大视图。
[0017]图5是图3中C区域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包括水箱1、隔板2和海绵3。隔板2将水箱I分割成若干个格挡,每个格挡中填充海绵3,海绵3的尺寸略大于其所填充的格挡的尺寸,以形成过盈配合。如图2所示,每个隔板2的底部有通孔21,形成连通器结构,以便注水后每个格挡中的液体高度一致。由于液体的来回晃动,产生消能功效,为了使液体在晃动的过程中阻力更大,消能效果更好,每个格挡内都填充海绵3,进而使液体在海绵3的孔隙间往复运动产生消能功效,从而对建筑结构进行减振。海绵3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护水作用,以防由于建筑物晃动过大造成液体从水箱中溢出。
[0020]为增加减振效果,该减振装置需要多个组合使用,如图3所示,水箱I带有上凸沿和下凸沿,上凸沿的尺寸大于下凸沿尺寸,再如图4所示,下凸沿的下方带有卡条,从而使水箱I之间可以通过上凸沿与下凸沿夹紧叠放,消能效果也同样成倍增加。
[0021]将海绵3填充于每个格挡中,然后根据所需用水量,分别向每个水箱中注水,注水后效果如图5所述,水4在海绵3中被吸收,不会溢出。然后利用水箱I的上、下凸沿叠放水箱1,根据需要选择叠放水箱I的个数。即完成了本发明的构建。
【权利要求】
1.一种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I); 置于水箱(I)中将水箱(I)分为若干格挡的若干隔板(2),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通孔(21); 以及,填充于所述格挡中的海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I)带有上凸沿和下凸沿,上凸沿的尺寸大于下凸沿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沿的下方带有卡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水海绵吸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3)的尺寸略大于其所填充的格挡的尺寸,以形成过盈配合。
【文档编号】E04B1/98GK103590503SQ20131056163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刘天云, 金峰, 李庆斌, 周孟夏, 桂耀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