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汇总传输端、数据接收分析端,以及数据显示端,数据采集端采用沥青混合料拌合楼内现有数据监测端,数据汇总传输端与拌合楼工控机的各数据监测端相连,通过数据汇总传输端对沥青混合料拌合楼计量的数据进行传输,随后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接收分析端,并将数据存入监控设备服务器,数据接收分析端并入企业局域网或社会公众网络,同时与数据显示端相连。本申请与拌合楼监控系统相结合,在生产前,可进行质量预控;生产中,可及时准确的采集反馈信息,动态的管理;生产后,可对全过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有利于持续改进和提高。
【专利说明】浙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生产中关于混合料的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浙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浙青混合料拌合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很容易出现以下质量缺陷:每天拌合的第一盘浙青混合料易出现废料、在热料仓出现超尺寸的颗粒、混合料出现花白颜色、造成浙青混合料干枯、浙青混合料失去应有的色泽和矿料颗粒形成明显变化等。
[0003]浙青混合料检测过程需要较长时间,而检测结果反馈较慢;且浙青混合料检测取样离散性大不具代表性,结果也不准确,不利于质量监控和指导施工;长时间工作下,拌合楼操作手质量意识减弱时,存在随意大幅调整配比可能,除非全程监督否则不易发现;并且浙青混合料拌合时较难掌握级配、油石比、温度等的动态变化,业主、监理监管难度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拌合站内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及时对浙青、混凝土的生产进行调整的浙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浙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汇总传输端、数据接收分析端,以及数据显示端,数据采集端采用浙青混合料拌合楼内现有数据监测端,数据汇总传输端与拌合楼工控机的各数据监测端相连,通过数据汇总传输端对浙青混合料拌合楼计量的数据进行传输,随后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接收分析端,并将数据存入监控设备服务器,数据接收分析端并入企业局域网或社会公众网络,同时与数据显示端相连。
[0006]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生产前,可进行质量预控;生产中,可及时准确的采集反馈信息,动态的管理;生产后,可对全过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有利于持续改进和提高。本申请与拌合楼监控系统相结合,对拌合楼操作室内的电脑数据实时的进行采集,真实、准确记录各种动态数据情况。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换算,利用统计原理和施工动态控制的方法,能为质量控制提供最为基础、真实、快捷的施工数据,并通过预先设定的警戒值,能及时判断、预警到施工的不合理波动,从而能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减小变异系数,加强施工控制的目的。
[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08]图1是浙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结构示意图。
[0009]【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如图1所示,浙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汇总传输端、数据接收分析端,以及数据显示端。数据采集端采用浙青混合料拌合楼内现有数据监测端,如:温度监测端、油石比监测端、混合料重量监测端、混合料掺配比等监测端。数据汇总传输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浙青混合料数据采集器,该浙青混合料数据采集器与拌合楼工控机的各数据监测端相连,通过浙青混合料数据采集器对浙青混合料拌合楼计量的数据进行传输,随后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接收分析端,数据接收分析端可采用普通PC机,并将数据存入监控设备服务器,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在前述监控设备服务器内设置防火墙,防火墙保护所有数据的安全性。数据接收分析端并入企业局域网或社会公众网络,这样项目管理方通过互联网可以在电脑终端上的浏览器查看相关数据,对保存的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问题所发生的原因,并对施工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在今后的生产中进行调整、控制。同时在浙青混合料拌合楼现场的的LED显示屏上把实时的监控数据显示,以便拌合站操作手及时调整浙青混合料级配、温度、油石比、产量等。前述电脑终端以及拌合站内的LED显示屏即为数据显示端。
[0012]以通过数据的采集、传输,生产中的实时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分析端,通过预设在数据接收分析端内的程序,从而可及时对生产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判断各数据的正常与否。若出现偏高或偏低数据,通过程序即可自动对投料、配料等工艺的设备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自动监测、控制的目的。
[001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浙青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汇总传输端、数据接收分析端,以及数据显示端,数据采集端采用浙青混合料拌合楼内现有数据监测端,数据汇总传输端与拌合楼工控机的各数据监测端相连,通过数据汇总传输端对浙青混合料拌合楼计量的数据进行传输,随后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接收分析端,并将数据存入监控设备服务器,数据接收分析端并入企业局域网或社会公众网络,同时与数据显示端相连。
【文档编号】B28C9/02GK203427193SQ20132051209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黄勇, 向云桂, 马莲霞, 何连明, 陈辉, 李博, 刘涛, 杨三强 申请人:新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