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5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包括第一驱车机构,与所述第一驱车机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驱车机构,还包括横移动力机构,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分别通过第一、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第二驱车机构动作,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具有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横移动力机构将驱动力通过传动机构的从动轮传递至驱车机构,利用驱车机构带动载车板运动,实现后车位的存取车,在每层巷道搬运器上安装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能大大提高整个车库的容车率,具有结构简单,远距离存取方便快捷,故障率低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剧增,停车位供需失衡的情况会越趋严重,因此停车位的需求与规划必需从传统二维的平面方式转向三维的立体停车方式。采用经济、美观、实用和占地面积小等特性的新型立体停车设备,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形和空间,大幅增加停车位数量,不但能减缓城镇停车难的问题,同时能使车辆静态管理进入有序的过程。目前,很多大中城市占用道路停车、占用居住区绿地停车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加剧了交通的拥挤,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
[0003]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存在着单位面积存车数量少,动力源数量大,能耗高等不利因素。这就需要在搬运器两侧存车位进行双列或多列布置,最大程度的满足存车数量。但是由于双列布置的存车位中的前列存取车较为方便,而后列距离较远且车位无动力,普通的取车机构无法顺利进行存取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存车位后列取车不便,且能源消耗大,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远距离存取车动力传输方便快捷、故障率低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6]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包括固定于前车位上的第一驱车机构,与所述第一驱车机构位置相对应的且位于后车位上的第二驱车机构,所述第一、第二驱车机构用于驱动载车板在所述前车位与后车位之间移动,还包括置于搬运器前端水平方向上的横移动力机构,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分别通过第一、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第二驱车机构动作,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具有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当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横移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当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横移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脱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巷道搬运器前端中间位置的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动力源旋转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动力源左右两侧的两横移圆齿条,与每个横移圆齿条连接且可沿所述搬运器滑动的滑座,安装于所述滑座上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上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一主动轮组件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链轮通过一第一链条相连接的主动链轮,一端与所述主动链轮固定的主动轮轴,所述主动轮轴的另一端装有一主动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前车位上的第一从动轮组件,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一从动轮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从动轮轴两端的第一齿轮、第一从动轮,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摩擦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后车位和前车位上的第二、第 三从动轮组件,
[0011]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二从动轮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从轮轴两端的第 二从动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从轮轴上第二齿轮的外侧还设有第二链轮;
[0012]所述第三从动轮组件包括第三从动轮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从动轮轴两端的第 三链轮、第三从动轮,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摩 擦接触;
[0013]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三链轮通过一第二链条相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车机构包括第一驱车轮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驱车轮轴 两端的第三齿轮、第一驱车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车机构包括第二驱车轮轴,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驱车轮轴 两端的第二驱车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轴沿轴向中间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横移动力机构固定连接的 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第三从动轮轴和第一驱车轮轴沿轴向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与所述 前车位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从动轮轴和第二驱车轮轴沿轴向中间位置处均设 有一与所述后车位固定连接的第三轴承座。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至第三轴承座中均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轴承,所述轴承为深 沟球轴承。
[0018]进一步的,所述载车板下表面还设有一齿条,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驱车 齿轮相配合。
[0019]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上与齿相对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配合。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横移动力机构将驱动力通过传动机构 的从动轮传递至驱车机构,利用驱车机构带动载车板运动,实现后车位的存取车,在每层巷 道搬运器上安装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能大大提高整个车库的容车率,同时解 决车位无动力的情况下,安全便捷将后列车辆取至巷道搬运器,具有结构简单,远距离存取 方便快捷,故障率低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横移动力机构的结构示 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主动轮组件、第一从动轮 组件、第一驱动轮组件的传动结构示意图;[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第二从动轮组件、第二驱动轮组件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后车位,2、前车位,3、横移动力机构,4、搬运器,5、第二从动轮组件,6、第二驱车机构,7、第三从动轮组件,8、第一从动轮组件,9、第一驱车机构,10、载车板,
11、取车机构,12、第二链条,13、齿条,14、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16、第三轴承座,17、轴承,31、第一动力源,32、横移圆齿条,33、第二动力源,34、第一链轮,35、第一链条,36、主动轮组件,37、滑座,361、主动轮轴,362、主动轮,363、主动链轮,501、第二从动轮轴,502、第二从动轮,503、第二齿轮,504、第二链轮,601、第二驱车轮轴,602、第二驱车齿轮,603、第四齿轮,701、第三从动轮轴,702、第三从动轮,703、第三链轮,801、第一从动轮轴,802、第一从动轮,803、第一齿轮,901、第一驱车轮轴,902、第一驱车齿轮,903、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0]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包括固定于前车位2上的第一驱车机构,与第一驱车机构位置相对应的且位于后车位I上的第二驱车机构,第一、第二驱车机构用于驱动载车板10在前车位2与后车位I之间移动,还包括置于搬运器4前端水平方向上的横移动力机构3,横移动力机构3分别通过第一、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第一、第二驱车机构动作,横移动力机构3具有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当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伸出位置时,横移动力机构3与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当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缩回位置时,横移动力机构3与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脱离。本实施例中,搬运器4的两侧均分布有依次连接的前车位2和后车位1,其中后车位I远离搬运器4。
[0031]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横移动力机构3包括固定于巷道搬运器4前端中间位置的一第一动力源31,与第一动力源31旋转连接且对称分布于第一动力源31左右两侧的两横移圆齿条32,与每个横移圆齿条32连接且可沿巷道搬运器4滑动的滑座37,设置滑座37是为了整体机构的平稳移动。安装于滑座37上的第二动力源33,第二动力源33上设有第一链轮34,第一链轮34与一主动轮组件36相连接。第二动力源33主要是驱动主动轮组件36动作,进而产生主驱动力,第一动力源31主要是用于驱动横移动力机构3伸出并连接第一、第二传动机构,将第二动力源33产生的驱动力经主动轮组件36传递至第一、第二传动机构。
[0032]参阅图4-5所示,主动轮组件36包括与第一链轮34通过一第一链条35相连接的主动链轮363,一端与主动链轮363固定的主动轮轴361,主动轮轴361的另一端装有一主动轮362。
[0033]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前车位2上的第一从动轮组件8,第一从动轮组件8包括第一从动轮轴801,分别固定于第一从动轮轴801两端的第一齿轮803、第一从动轮802,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伸出位置时,主动轮362与第一从动轮802摩擦接触。
[0034]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后车位I和前车位2上的第二、第三从动轮组件(5、7),
[0035]第二从动轮组件5包括第二从动轮轴501,分别固定于第二从轮轴501两端的第 二从动轮502、第二齿轮503,第二从轮轴501上第二齿轮503的外侧还设有第二链轮504 ;
[0036]第三从动轮组件7包括第三从动轮轴701,分别固定于第三从动轮轴701两端的 第三链轮703、第三从动轮702,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伸出位置时,主动轮362与第三从动轮 702摩擦接触;
[0037]其中,第二链轮504与第三链轮703通过第二链条12相连接。
[003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车机构9包括第一驱车轮轴901,分别固定于第一驱车轮轴 901两端的第三齿轮903、第一驱车齿轮902,其中第一齿轮803与第三齿轮903相啮合。第 二驱车机构6包括第二驱车轮轴601,分别固定于第二驱车轮轴601两端的第二驱车齿轮 602、第四齿轮603,其中第四齿轮603与第二齿轮503相啮合。
[0039]较佳的,主动轮轴361沿轴向中间位置处设有与横移动力机构3固定连接的第一 轴承座14 ;第一、第三从动轮轴(801、701)和第一驱车轮轴901沿轴向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 与前车位2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座15 ;第二从动轮轴501和第二驱车轮轴601沿轴向中间 位置处均设有一与后车位I固定连接的第三轴承座16。其中,第一至第三轴承座16中均设 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轴承17,该轴承17优选为深沟球轴承,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轴承。
[0040]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载车板10下表面还设有一齿条13,齿条13分别与第 一、第二驱车齿轮(902、602)相配合。本实施例中,载车板10下表面的另一侧还设有一与取 车机构11相配合的齿条,取车机构11通过与该齿条啮合,将载车板10拉取至搬运器4或 送离搬运器4。齿条13上与齿相对的一面与第二从动轮502相配合,第二从动轮502与第 二驱车齿轮602共同夹持齿条13,使载车板10的传送更平稳、安全。
[0041]下面通过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的工作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 绍:
[0042]要取后车位I位置的车辆,先将搬运器4运行至车位垂直位置,第一动力源31动 作带动横移圆齿条32横移,拖动横移动力机构3向前车位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动力源33输 出轴旋转带动第一链轮34转动,链轮34带动链条35转动,进而带动链轮363转动,同时通 过主动轮轴361带动主动轮362转动。主动轮362在横移动力机构3带动下前行,与第一 从动轮802、第三从动轮702产生正压力接触摩擦并带动其旋转。
[0043]其一、第一从动轮802通过第一从动轮轴801将运动传递到第一齿轮803和第三 齿轮903啮合,将旋转运动通过第一驱车轮轴901传递到第一驱车齿轮902 ;
[0044]其二、第三从动轮702通过第三从动轮轴701传递到第三链轮703,第三链轮703 通过链条12带动第二链轮504转动,通过第二从轮轴501带动第二齿轮503、第二齿轮503 与第四齿轮603啮合,通过第二驱车轮轴601带动第二驱车齿轮602转动。第一驱车齿轮 902和第二驱车齿轮602同步旋转,先后通过齿条13带动载车板10运动,将其从后车位I 移动到前车位2的位置,再通过取车机构11将载车板10取送到搬运器4,完成整个取车循 环。存车只是将动作顺序颠倒即可完成。
[00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在于:
[0046]1、在有限的场地内,将车辆或产品数量最大化地容纳在立体车库内,减少了搬运 器数量,降低能源损耗和产品的故障率,可进行双排并列储存车辆时通过该机构进行后列车辆存取。
[0047]2、利用一个驱动源可以同步的把左右两侧的两个横移动力机构同步的进行伸出、退回,伸出时,给传动机构上的从动轮一定的正压力,通过横移动力机构上的主动轮与传动机构上的从动轮正压力接触产生旋转摩擦,带动从动轮转动,再通过链条带动驱车轮同步旋转,通过取车机构带动载车板运动,完成存取车。该机构节能环保,动力源少因此故障率低,且传动可靠,适宜车辆的远距离存储。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前车位(2)上的第一驱车机构,与所述第一驱车机构位置相对应的且位于后车位(I)上的第二驱车机构,所述第一、第二驱车机构用于驱动载车板(10)在所述前车位(2)与后车位(I)之间移动,还包括置于搬运器(4)前端水平方向上的横移动力机构(3),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分别通过第一、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第二驱车机构动作,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具有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当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与所述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连接,当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与所述第一、第二传动机构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包括固定于所述搬运器(4)前端中间位置的第一动力源(31),与所述第一动力源(31)旋转连接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动力源(31)左右两侧的两横移圆齿条(32),与每个横移圆齿条(32 )连接且可沿所述巷道搬运器(4 )滑动的滑座(37 ),安装于所述滑座(37 ) 上的第二动力源(33),所述第二动力源(33)上设有第一链轮(34),所述第一链轮(34)与一主动轮组件(3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组件(36)包括与所述第一链轮(34)通过一第一链条(35)相连接的主动链轮(363),一端与所述主动链轮(363)固定的主动轮轴(361),所述主动轮轴(361)的另一端装有一主动轮 (3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前车位(2)上的第一从动轮组件(8),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8)包括第一从动轮轴(801),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从动轮轴(801)两端的第一齿轮(803)、第一从动轮(802),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主动轮(362)与所述第一从动轮 (802)摩擦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后车位(I)和前车位(2)上的第二、第三从动轮组件(5、7),所述第二从动轮组件(5 )包括第二从动轮轴(501),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从轮轴(501)两端的第二从动轮(502)、第二齿轮(503),所述第二从轮轴(501)上第二齿轮(503)的外侧还设有第二链轮(504);所述第三从动轮组件(7)包括第三从动轮轴(701),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从动轮轴(701)两端的第三链轮(703)、第三从动轮(702),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主动轮(362)与所述第三从动轮(702)摩擦接触;所述第二链轮(504)与所述第三链轮(703 )通过一第二链条(12 )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车机构(9)包括第一驱车轮轴(901),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驱车轮轴(901)两端的第三齿轮(903)、第一驱车齿轮(902),所述第一齿轮(803)与第三齿轮(903)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车机构(6)包括第二驱车轮轴(601 ),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驱车轮轴(601)两端的第二驱车齿轮(602)、第四齿轮(603),所述第四齿轮(603)与所述第二齿轮(503)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轴(361)沿轴向中间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横移动力机构(3)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承座(14);所述第一、第三从动轮轴(801、701)和第一驱车轮轴(901)沿轴向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与所述前车位(2)固定连接的第二轴承座(15);所述第二从动轮轴(501)和第二驱车轮轴(601)沿轴向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与所述后车位(I)固定连接的第三轴承座(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轴承座(14、15、16)中均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轴承(17),所述轴承(17)为深沟球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10)下表面还设有一齿条(13),所述齿条(13)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驱车齿轮(902、602)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后列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 (13)上与齿相对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从动轮(502)相配合。
【文档编号】E04H6/22GK203452427SQ201320572864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公红军, 吴军 申请人:山东沃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