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96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包括支座和用于支撑于构件两侧翼缘上的两个承重杆,两个承重杆位于支座两侧,两个承重杆之间具有可容纳构件下方翼缘的间隙,每个承重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支座上。上述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每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两个承重杆之间具有间隙,构件的下方翼缘可插装于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间隙中,其两侧翼缘可支撑于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承重杆上,支撑较为稳固。再者,在翻身构件时,可将承重杆转动至远离构件的一侧,从而实现构件的原地翻身,无需钢支撑和点焊气刨工序,既保证了构件支撑稳固性和构件的质量,节约了主辅材和人工,并且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专利说明】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

【背景技术】
[0002]常规十字构件包括一个Η型构件和两个T型构件,两个Τ型构件固设于Η型构件的上下方组装成十字构件。构件在总装完成焊接前,需将构件下方的翼缘放置胎架上进行焊接,往往十字构件的下方翼缘较窄,而截面较高,放置在常规制作胎架上时,容易产生倾覆,因此,在制作时不得不在构件本体与刚性地面平台之间点焊钢支撑进行固定。
[0003]十字构件一侧的主焊缝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翻身,以焊接对侧的主焊缝。翻身时需将点焊固定的钢支撑气刨去除,并打磨焊疤处,翻身时将十字构件用行车吊运到胎架侧位,翻身完毕后调回胎架,并重新点焊钢支撑进行固定。
[0004]点焊钢支撑工序复杂,点焊缝在钢柱本体钢材上不规则的形成多个热影响区,局部改变了钢材晶体结构,影响到钢柱的整体受力性能,且焊疤打磨影响到构件质量外观;再者,构件翻身时占用胎架侧位的位置,空间利用率降低,操作程度复杂,人力物力耗费明显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较为稳固,翻身时无需钢支撑和点焊气刨工序,且空间利用率较高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包括支座和用于支撑于构件两侧翼缘上的两个承重杆,所述两个承重杆位于所述支座两侧,所述两个承重杆之间具有可容纳构件下方翼缘的间隙,每个承重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包括底座和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立杆,每个承重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立杆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式支撑胎架还包括套管和定位环板,所述定位环板固设于所述套管外侧,所述立杆中设有插装孔,所述套管插装于所述插装孔中,所述定位环板盖设于所述立杆上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立杆中固设有若干劲板,每个劲板上设有所述插装孔,所述套管插装于所述若干劲板的插装孔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套管还包括第一封板和定位柱,所述第一封板封设固定于所述套管下方,所述定位柱固设于所述第一封板下方,并位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的位置;所述立杆下方固设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于所述套管中心轴的位置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定位孔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可支撑于地面上的两个侧向支撑杆和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固设于所述两个侧向支撑杆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还包括多个斜撑杆,每个斜撑杆的一端固设于每个承重杆的下方,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设有耳板,所述承重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耳板上。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包括沿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上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每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两个承重杆之间具有间隙,构件的下方翼缘可插装于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间隙中,其两侧翼缘可支撑于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的承重杆上,这样,通过改变胎架形式,由传统的构件下方翼缘支撑变为两侧面翼缘支撑,支撑较为稳固。再者,在翻身构件时,可将承重杆转动至远离构件的一侧,从而实现构件的原地翻身,无需钢支撑和点焊气刨工序,既保证了构件支撑稳固性,也保证了构件的质量,节约了主辅材和人工,并且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式支撑胎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套管、定位环板、劲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制作构件时,构件支撑于承重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制作构件时,构件提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制作构件时,翻转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制作构件时,构件翻转后再次支撑于承重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包括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包括支座100和两个承重杆200、两个套管300和两个定位环板400。
[0024]支座100包括底座110和两个立杆120,两个立杆120固设于底座110的两侧上。底座110包括可支撑于地面上的两个侧向支撑杆111和拉杆112,拉杆112的两端固设于两个侧向支撑杆111上。
[0025]每个承重杆200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立杆120上,两个承重杆200位于支座100两侧,两个承重杆200之间具有可容纳构件2下方翼缘21的间隙201 (请一同参照图3)。
[0026]优选地,为增加该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的强度,该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还包括多个斜撑杆500,每个立杆120的侧面设有耳板124,每个斜撑杆500的一端固设于每个承重杆200的下方,另一端通过销轴125可拆卸地安装于每个立杆120的耳板124上。
[0027]每个定位环板400固设于每个套管300外侧,立杆120中设有插装孔,套管300插装于插装孔中,每个定位环板400盖设于每个立杆120上方。
[0028]请一同参照图2,具体地,每个立杆120中固设有若干劲板122,每个劲板122上设有插装孔,套管300插装于若干劲板122的插装孔中。
[0029]优选地,套管300还包括第一封板310和定位柱320,第一封板310封设固定于套管300下方,定位柱320固设于第一封板310下方,并位于套管300的中心轴的位置。立杆120下方固设有第二封板123,第二封板123于套管300中心轴的位置上设有定位孔(图中未标示),定位柱320可转动地安装于定位孔中,从而使套管300可沿其中心轴较为平稳地转动,不易产生晃动。
[0030]如图3所示,在制作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的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沿构件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构件2可以为十字构件或者是两侧具有翼缘,且需要翻转焊接对侧焊缝的构件)。构件2的下方翼缘21插设于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的间隙201中,其两侧的翼缘22支撑于两侧的承重杆200上。
[0031 ] 如图4所示,焊接完毕后用行车稍将构件2提起,取下销轴125,将承重杆200旋转至立杆120远离构件2的一侧。
[0032]如图5所示,接着,用行车将构件2原地放下进行翻身作业。
[0033]如图6所示,翻身结束后将构件2提起,将承重杆200旋转至原位,插上销轴125,构件2置于承重杆200上继续进行二次焊接,如此往复。
[0034]上述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及其可旋转式支撑胎架,每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的两个承重杆200之间具有间隙201,构件2的下方翼缘21可插装于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的间隙201中,其两侧翼缘22可支撑于多个可旋转式支撑胎架1的承重杆200上,这样,通过改变胎架形式,由传统的构件下方翼缘支撑变为两侧面翼缘支撑,支撑较为稳固。再者,在翻身构件2时,可将承重杆200转动至远离构件2的一侧,从而实现构件2的原地翻身,无需钢支撑和点焊气刨工序,既保证了构件2支撑稳固性,也保证了构件2的质量,节约了主辅材和人工,并且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00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和用于支撑于构件两侧翼缘上的两个承重杆,所述两个承重杆位于所述支座两侧,所述两个承重杆之间具有可容纳构件下方翼缘的间隙,每个承重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底座和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立杆,每个承重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每个立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式支撑胎架还包括套管和定位环板,所述定位环板固设于所述套管外侧,所述立杆中设有插装孔,所述套管插装于所述插装孔中,所述定位环板盖设于所述立杆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中固设有若干劲板,每个劲板上设有所述插装孔,所述套管插装于所述若干劲板的插装孔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还包括第一封板和定位柱,所述第一封板封设固定于所述套管下方,所述定位柱固设于所述第一封板下方,并位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的位置;所述立杆下方固设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于所述套管中心轴的位置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定位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可支撑于地面上的两个侧向支撑杆和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固设于所述两个侧向支撑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还包括多个斜撑杆,每个斜撑杆的一端固设于每个承重杆的下方,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有耳板,所述承重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耳板上。
9.一种可旋转式支撑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旋转式支撑胎架。
【文档编号】E04G21/00GK204225497SQ20142053625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汤泽银, 李小洪, 郭金池, 朱家勇, 魏万库, 吴应润 申请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