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45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它包括底座和夹持架,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和第三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位于底部,所述第二台阶部设置第一台阶部上,所述第三台阶部设置第二台阶部上,所述第二台阶部上设置贯穿第一台阶部的第一沉头通孔,所述第三台阶部的顶面倾斜,其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顶面上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夹持架安装在第三台阶部的顶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其结构简单,根据不同尺寸的玻璃瓶模具可方便对大小和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进行加工。
【专利说明】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玻璃容器如各类酒瓶、玻璃杯、化妆品瓶、酱制品罐、花瓶和饮料瓶等,在制造此类玻璃器皿和玻璃容器的过程中必须先将玻璃料引入玻璃模具内,而后依据不同的工艺进行吹制、压制或离心成型,并且在成型过程中尽可能以较快的速度使模腔内的气体排出,否则滞留于模腔中的气体会进入玻璃器皿或玻璃容器中,导致玻璃制品出现肉眼显见的气泡,影响外观质量,甚至还影响成型。
[0003]在对工玻璃瓶模具的加工中,其加工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有较大难度,存在夹持大小和高度不便于调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和夹持架,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和第三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位于底部,所述第二台阶部设置第一台阶部上,所述第三台阶部设置第二台阶部上,所述第二台阶部上设置贯穿第一台阶部的第一沉头通孔,所述第三台阶部的顶面倾斜,其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顶面上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夹持架安装在第三台阶部的顶面上,所述夹持架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沉头通孔,所述第二沉头通孔与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架一端为折弯状的夹持部。
[000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两个第二沉头通孔的中心间距为20mm。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台阶部的高度为20m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其结构简单,根据不同尺寸的玻璃瓶模具可方便对大小或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进行加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001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15]I 一底座,11 一第一台阶部,12 一第二台阶部,121 一第一沉头通孔,13 一第三台阶部,131 一顶面,132 一螺纹孔,2 一夹持架,21 一第二沉头通孔,22 一夹持部,3 —玻璃瓶模具,31 —内腔肩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它包括底座I和夹持架2,所述底座I包括第一台阶部11、第二台阶部12和第三台阶部13,所述第一台阶部11位于底部,所述第二台阶部12设置第一台阶部11上,所述第三台阶部13设置第二台阶部12上,所述第二台阶部12上设置贯穿第一台阶部11的第一沉头通孔121,所述第三台阶部13的顶面131倾斜,在底座I水平放置时,其顶面1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顶面131上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132,所述夹持架2安装在第三台阶部13的顶面131上,所述夹持架2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沉头通孔21,所述第二沉头通孔21与螺纹孔13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调整多个第二沉头通孔21和螺纹孔132的配合位置,即改变第二沉头通孔21与不同位置的螺纹孔132的配合,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玻璃瓶模具3夹持的调节,所述夹持架2 —端为折弯状的夹持部22。
[0018]两个第二沉头通孔21的中心间距为20mm。
[0019]所述第一台阶部11的高度为20mm。
[0020]通过以上装置的夹持部22及其相应结构可以对玻璃瓶模具3进行夹持,以便对玻璃瓶模具3的内腔肩部31进行加工。
[002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0022]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23]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I)和夹持架(2),所述底座(I)包括第一台阶部(11)、第二台阶部(12)和第三台阶部(13),所述第一台阶部(11)位于底部,所述第二台阶部(12)设置第一台阶部(11)上,所述第三台阶部(13)设置第二台阶部(12)上,所述第二台阶部(12)上设置贯穿第一台阶部(11)的第一沉头通孔(121),所述第三台阶部(13)的顶面(131)倾斜,其顶面(1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顶面(131)上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132),所述夹持架(2)安装在第三台阶部(13)的顶面(131)上,所述夹持架(2)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沉头通孔(21),所述第二沉头通孔(21)与螺纹孔(13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架(2)—端为折弯状的夹持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沉头通孔(21)的中心间距为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瓶模具内腔肩部标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11)的高度为20mm。
【文档编号】C03B19/04GK204138519SQ20142055053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李刚 申请人:成都新志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