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锚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771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用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锚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大致C形的横截面的用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锚轨(Ankerschiene),其中,锚轨包括在横截面中大致U形的基体、两个自由边腿和至少一个锚栓,其中,这两个自由边腿与锚栓相对而置地布置在基体处,其中,在自由边腿之间在锚轨的纵向上形成有缝隙。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锚轨由文件DE 197 18 230 B4已知。这样的锚轨被注入混凝土中,以便然后能够借助于轨道螺母、底接件(Hintergreifteil)、带帽螺栓或锤头螺栓将物体固定在其处。锚轨与这样的固定元件共同形成固定系统。所固定的物体的重力经由轨道几何结构和锚轨的锚栓被传递到混凝土中。除了锚轨在混凝土中的固定可能失效之外,锚轨本身的材料的失效是对于基于锚轨的固定系统的最大不可靠源。在受固定在锚轨处的物体的重力或受其它力负载的情况下,锚轨的轨道和锚栓的连接部位遭受较大负荷。经由锚轨的侧壁和边腿将重力的一部分传递到锚轨的底部上。这可导致锚轨变形,其中,典型地锚栓和底部的连接区域遭受最大负荷且底部可在底部与锚栓之间的连接部位处在该负荷下断裂。在锚栓和底部的这样分离的情况下,整个锚轨的稳定性以及其固定的稳定性受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这种类型的锚轨改进成使得在浇筑混凝土的状态中传递到其上的力没那么强地影响锚轨的稳定性。

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大致C形的横截面的用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锚轨来实现,其中,锚轨包括在横截面中大致U形的基体、两个自由边腿和至少一个锚栓,其中,这两个自由边腿与锚栓相对而置地布置在基体处,其中,在自由边腿之间在锚轨的纵向上形成有缝隙,其中,基体在其面向混凝土的外侧处至少部分地具有成型部(Profilierung)。

对此设置成,基体在其面向混凝土的外侧处至少部分地具有成型部。在此,自由边腿在U形基体的内侧处布置在U形基体的敞开的侧面处。在混凝土浇筑锚轨时设置成,仅锚栓本身和U形基体的外侧与混凝土相接触。在此,U形基体的与U形基体的U形弧相对而置的端面与混凝土表面典型地形成齐平的平面。

通过基体的面向混凝土的外侧的成型部,提高了U形基体的外侧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由此,一方面增大了混凝土和基体的共同的接触面;另一方面混凝土和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接合到彼此中。通过增大共同的接触面,得到锚轨在混凝土中的更好的附着。通过在U形基体的外侧的表面处构造成型部,基体的表面在成型部的区域中具有凹部或突起,其共同形成表面结构。在混凝土中注入锚轨时,该结构被塑造为在混凝土中的负片(Negativ)。在混凝土干燥和凝固之后,基体的成型部的突起接合到混凝土的所属的阴性凹部中。由此,锚轨钩在混凝土中。经由通过成型部锚轨钩在混凝土中,也可将力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通过锚轨的基体的成型部,不仅可将力经由锚轨的锚栓直接传递到混凝土中,而且可经由基体本身。由此使锚栓和基体的连接部位没那么强地受载。作用到锚轨上的力被更均匀地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上。由此,锚轨的稳定性在吸收力时没那么强地受影响。

有利地设置成,锚轨的成型部在锚轨的纵向伸延的30%至100%上延伸。尤其设置成,锚轨的成型部在锚轨的纵向伸延的70%至100%上延伸。尤其在利用整个纵向伸延用于在基体外侧处布置成型部时,将作用到锚轨上的力特别均匀地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上。与此相联系的在锚栓与基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负荷的降低提高了锚轨的稳定性。这导致锚轨的更大的耐久性和更大的最大承受的载荷(其可由混凝土浇筑的锚轨来承载)。

有利地设置成,成型部通过沟槽来实施。沟槽可以简单的方式被安装在基体的外侧上。有利地,沟槽直线地延伸。适宜地,沟槽彼此平行地布置。但是也可设置成,沟槽彼此以一定的角度定向。尤其可设置成,沟槽彼此垂直地定向。通过直线延伸的沟槽,尤其将力横向于沟槽的纵向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在将在该方向上作用的力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时,锚轨的成型部的与沟槽相邻的突起接合到在混凝土中的相关联的阴性凹部中并且如此负责力传递。通过锚轨的成型部的突起钩在混凝土的所属凹部中的这样的力传递对于直线延伸的沟槽当所传递的力在基体的外侧上在正交于直线延伸的沟槽的方向上起作用时那么最有效地起作用。由于该原因,将多个彼此平行地定向的沟槽相应彼此正交地布置可以是有利的。在此,沟槽无须强制交叉。也可设置成将彼此正交定向的平行的沟槽安装在基体的外侧的不同区域中。有利地,沟槽在锚轨的基体中的深度大约为在非成型的区域中基体的壁厚的三分之一。但是也可设置成,沟槽在锚轨的基体中的深度大约为在非成型的区域中基体的壁厚的一半。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沟槽彼此以相同间距布置。这样的成型部可简单地来制造,并且通过沟槽彼此间均匀的间距使从锚轨到混凝土上的力传递均匀地分布到成型部的区域上。由此避免在少量一些部位处成型部的较强的局部负荷。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沟槽以相对于锚轨的纵向成70º至90º的角度在基体上延伸。有利地设置成,沟槽正交于锚轨的纵向在基体的外侧上延伸。以该方式,尤其将作用在锚轨的纵向的方向上的力特别高效地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当锚轨的纵向在混凝土中在竖直方向上定向时,这尤其可以是有利的。固定在这样的锚轨处的物体的重力那么作用在锚轨的纵向上且因此正交于布置在锚轨的基体处的沟槽的纵向。如此,待经由成型部传递的重力的整个份额可经由成型部的与沟槽相邻的突起被传递到在混凝土中的所属的阴性凹部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成型部通过在基体中的凹口来实现。也可设置成,成型部不仅通过沟槽而且通过在基体中的凹口来实现。有利地,凹口是在锚轨的基体的外侧上的类似凹坑的凹部。有利地,在基体的外侧的表面处的凹口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在混凝土浇筑带有由凹口实现的成型部的锚轨时产生凸轮式的从混凝土伸出的阴性突起,其接合到锚轨的凹口中。借助于凹口实现的成型部的一大优点在于,混凝土的从混凝土中凸轮式伸出的阴性突起可承受可在基体的表面平面内在任意方向上围绕成型部的所属的凹口定向的力。尤其经由在锚轨的基体中的凹口和混凝土的所属的凸轮式的阴性突起通过凹口(其凹部方向不仅平行于锚轨的锚栓的纵向定向)也将作用在锚栓的纵向上的力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上。但是如此同时也可将作用在锚轨的纵向上的力从基体的凹口传递到混凝土中。由此极大地提高了锚轨在混凝土中的稳定性。这也与最大承受的载荷的提升相联系。有利地,凹口彼此以有规律的间距布置在基体的外侧上。这使锚轨在成型部的整个区域中通过力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而均匀受载成为可能。有利地,凹口的深度大约为基体的壁厚的三分之一。但是也可设置成,凹口的深度大约相应于在非成型的区域中基体的壁厚的一半。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被加厚。由此,由于与成型部相联系的材料凹口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稳定性的降低较少或不存在。

有利地设置成,在基体的成型部的区域中基体的厚度和成型部的深度彼此协调成使得在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与成型部的深度之间的差相应于基体在基体的未加厚的非成型的区域中的厚度。此处以基体在基体的成型部区域中的厚度来表示基体在基体的成型部的区域中的最大壁厚。即在确定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时考虑成型部的突起。通过所说明的基体在基体的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与成型部的深度彼此的协调,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至少如在非成型的区域中那么稳定。在不考虑成型部的突起的情况下,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相应于基体在基体的非成型的未加厚的区域中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基体在基体的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和成型部的深度彼此协调成使得在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与成型部的深度之间的差小于基体在基体的未加厚的区域中的厚度。在不考虑成型部的突起的情况下,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即小于基体在基体的非成型的未加厚的区域中的厚度。尽管如此,基体在成型的和非成型的区域中的稳定性可以是相同的,因为突起的材料也有助于基体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稳定性。如此,在基体的稳定性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省材料,因为加厚部以较小的壁厚来实施。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基体包括至少两个侧壁,并且成型部在至少一个侧壁处至少在侧壁的部分成型部高度上在锚轨的纵向伸延的至少一部分上作为侧壁成型部来布置。因为侧壁不仅正交于锚轨的锚栓布置,在相应布置侧壁成型部的情况下也可将大致平行于锚轨的锚栓的纵向作用的力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如此,侧壁成型部在平行于锚轨的锚栓的纵向的方向上抵抗从混凝土中拔出锚轨。侧壁成型部但是也可布置成使得将在锚轨的纵向上作用的力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

有利地,侧壁轮廓在该至少一个侧壁的整个高度的30%至100%上延伸。此外有利地,侧壁成型部在该至少一个侧壁的整个高度的70%至100%上延伸。侧壁成型部尤其在该至少一个侧壁的整个高度上延伸。由此将作用到锚轨上的力特别均匀地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与此相联系的在锚栓与基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负荷的降低总体上造成锚轨的稳定性的提高。这造成锚轨的提高的耐久性且造成锚轨的更大的最大承受载荷。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基体包括底部,该至少一个锚栓布置在底部处,并且成型部在基体的底部处至少在底部的部分宽度上在锚轨的纵向伸延的至少一部分上作为底部成型部来布置。此处在底部与侧壁之间的两个过渡部位处这两个相对而置的侧壁的间距被称为底部的宽度。底部成型部布置在其中的部分宽度有利地在底部的整个宽度的1%与30%之间。此外有利地,底部成型部布置在其中的底部的部分宽度在底部的整个宽度的5%与20%之间。典型地,锚轨与混凝土的接触在锚轨的底部的区域中特别好。出于该原因,经由底部成型部可将力特别好地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底部成型部尤其适合于将作用在锚轨的纵向上的力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由此,可以更稳定的方式例如将锚轨(其纵向在混凝土中竖直地定向)固定在混凝土中。在此,尤其将固定在锚轨处的物体的重力更均匀地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中。该传递不再仅经由在基体与锚栓之间的连接部位和锚栓本身进行。而是为此可附加地利用基体的底部成型部。由此提高最大承受的载荷和锚轨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底部成型部在底部的整个宽度的30%至100%上延伸。有利地,底部成型部在底部的整个宽度的70%至100%上延伸。尤其有利地,底部成型部在底部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由此将作用到锚轨上的力特别均匀地从锚轨传递到混凝土上。与此相联系的在锚栓与基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负荷的降低总体上造成锚轨的稳定性的提高。这造成锚轨的提高的耐久性且造成锚轨的更大的最大承受载荷。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基体包括两个侧壁和一底部,侧壁关于底部垂直地布置,侧壁与底部形成外棱,侧壁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自由边腿的背对锚栓的表面在相同高度上在侧壁的背对底部的区域处垂直于侧壁布置。通过自由边腿的背对锚栓的表面相对于侧壁的垂直定向,可将在横向于锚轨的纵向和横向于锚栓的纵向的方向上出现的力有效地经由垂直的侧壁导出到混凝土中。在此将出现的力典型地首先经由带帽螺栓和/或自由边腿传递到侧壁上。侧壁相对于底部的垂直定向此外使典型的带帽螺栓能够容纳到锚轨中。如此制成的锚轨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尤其最佳地协调于锤头螺栓的相应的横截面。

有利地,锚轨由冷轧钢一件式地制成。这有助于锚轨的更大的稳定性。锚轨的提高的强度负责提高由锚轨最大可承受的载荷。通过锚轨的提高的强度,在例如受固定的物体的重力负载时锚轨对于锚轨的弯曲更稳定。此外,以冷轧工艺制造比以热轧工艺制造明显更成本有利且更节能。以该方式可在使用较少能量的情况下制造更稳定的锚轨。

有利地,用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锚轨具有大致C形的横截面,其中,锚轨包括在横截面中大致U形的基体、两个自由边腿和至少一个锚栓,其中,基体包括底部和两个侧壁,其中,这两个自由边腿与基体的底部相对而置地布置,其中,该至少一个锚栓布置在底部处,其中,在自由边腿之间在锚轨的纵向上形成有缝隙。有利地,锚轨特征在于,该锚轨在基体处具有至少一个加厚部。

有利地,用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锚轨具有大致C形的横截面,其中,锚轨包括至少一个锚栓、两个侧壁和两个相对而置的自由边腿,其中,在自由边腿之间在锚轨的纵向上形成有缝隙。有利地,锚轨特征在于,自由边腿在其背对锚栓的侧面处且因此也在锚轨的前面的外侧处关于纵向伸延具有至少部分的齿部。

有利地,锚轨可被用作用于将带帽螺栓固定在待固定在混凝土中的锚轨内的固定系统的部分。有利地,该固定系统特征在于,设置有具有齿部的锁止板,锁止板布置在待固定的物体与锚轨的自由边腿之间,并且锁止板的齿部指向锚轨的自由边腿的方向且在借助于固定螺母固定物体时接合到边腿的齿部中。

成型部由多个成型元件形成。成型元件具有中央部位。相邻的中央部位的间距小于整个高度的一半、尤其小于三分之一、优选地小于基体的十分之一。基体的高度平行于锚栓的纵向的延伸来测量。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锚轨的透视性的图示,

图2显示了图1中的锚轨从锚轨的纵向端部出发在图1中的箭头II的方向上的视图,

图3显示了图1中的锚轨在图1中的箭头III的方向上的视图的部分放大的示意性的部分图示,

图4显示了锚轨的透视性的图示,

图5显示了图4中的锚轨从锚轨的纵向端部出发在图4中的箭头V的方向上的视图,

图6至19显示了锚轨不示出锚栓从纵向端部出发在相应的锚轨的纵向上的视图的示意性的部分图示,

图20显示了锚轨的透视性的图示,

图21显示了图20中的锚轨从锚轨的纵向端部出发在图20中的箭头XXI的方向上的视图,

图22显示了包括图20中的锚轨的固定系统的透视性的图示,

图23显示了图22中的固定系统从锚轨的纵向端部出发在图22中的箭头XXIII的方向上的视图,

图24显示了图22和23中的固定系统的分解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锚轨1的透视性的图示。这样的锚轨例如被注入混凝土中。锚轨1具有大致C形的横截面。为了将锚轨1锚固在混凝土中设置有锚栓2。锚栓2垂直于锚轨1的平的底部7布置。锚栓2关于横向于锚轨1的纵向200的方向布置在底部7的中间。垂直于底部7布置有侧壁3。这两个侧壁3彼此平行地延伸。侧壁3与底部7共同形成锚轨1的基体20,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侧壁3与底部7共同形成锚轨1的基体20的外棱。在侧壁3的背对底部的区域处在相同的高度上布置有自由边腿24。侧壁3超过自由边腿24。侧壁3的背对锚栓2的区域在两个侧壁3的情况下在相同高度上通过侧壁3的端侧14来限制。

在这两个相对而置的边腿24之间,在锚轨1的纵向200上形成有缝隙5。在从锚轨1的纵向端部出发在与在图1中绘出的纵向200相反的方向上锚轨1的视图中,这两个边腿24如在图2中所示示出钩形的轮廓。边腿24的壁厚从锚轨1的侧壁3朝向锚轨1的缝隙5增加。自由边腿24的背对锚栓2的表面与侧壁形成大于270º的角度。

如在图1和2中可辨识出的那样,在锚轨1的基体20的两个侧壁3处布置有成型部作为侧壁成型部17。侧壁成型部17在锚轨1的纵向伸延A的100%上延伸。侧壁成型部17从侧壁3的背对底部7的端侧14出发在侧壁3的在注入状态中面向混凝土的外侧上在侧壁3的部分成型部高度p上延伸。侧壁3的部分成型部高度p大约为侧壁3的外侧的整个高度H的三分之二。两个高度在锚轨1的锚栓2的纵向的方向上来测量。

图3以示意图显示了在图1中的箭头III的方向上锚轨1的纵侧的部分放大的视图。构造为侧壁成型部17的成型部由多个成型元件形成。侧壁成型部17通过沟槽18来实施,其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是成型元件。成型元件具有中央部位89。中央部位89可以是沟槽18的最高的突起的部位或是沟槽18的最深的凹部的部位。沟槽18彼此以相同的间距r布置。沟槽18的间距r相应于相邻的中央部位89的间距。相邻的中央部位89的间距小于基体的整个高度的一半。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中央部位89的间距小于基体20的高度的三分之一、尤其小于十分之一。基体20的高度平行于锚栓2的纵向的延伸来测量。基体20的高度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相应于侧壁3的外侧的整个高度H。沟槽18相对于锚轨1的纵向200以90º的角度且因此平行于锚轨1的锚栓2的纵向伸延。

图4显示了锚轨1的透视性的图示,在其中成型部实施为侧壁成型部157。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成型元件通过在锚轨1的基体20的侧壁3中的凹口48来实现。侧壁成型部157的凹口48布置在侧壁3的外侧(其在锚轨1的安装状态中面向混凝土)处。凹口48是半球形的凹口。各个凹口48彼此具有相同间距。由凹口48构成的侧壁成型部157在锚轨1的纵向伸延A的100%上延伸。

图5显示了图4中的锚轨1从锚轨1的纵向端部出发在图4中的箭头V的方向上、即逆着在图4中绘出的锚轨1的的纵向200的视图。侧壁成型部157的半球形的凹口28的深度大约为侧壁3的壁厚的三分之一。凹口48具有中央部位89。中央部位89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相应于半球形的凹口28的最深的部位。各个凹口48的中央部位89彼此间具有相同的间距aa。中央部位89的间距aa小于基体20的高度的一半、尤其小于三分之一。在根据图4和5的实施例中,中央部位89的间距aa为小于基体20的高度的十分之一。

图6至19显示了锚轨1从纵向端部出发在相应的锚轨1的纵向上的视图的示意性的部分图示。在图6至19中取消锚栓的图示。如在所有附图中那样,在图6至19中相应的部件也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明。

在根据图6至12和14,17,18以及19的锚轨1中,相对而置的侧壁3仅垂直于底部7布置。在此,侧壁3与底部7形成外棱。在根据图13的锚轨1中,这两个侧壁3平地来构造且与底部7包围>90º的角度。在根据图16的锚轨1中,这两个侧壁3不平地来构造,而是大约在一半高度上在未绘出的锚栓的纵向的方向上具有弯折(Knick)。在侧壁3的进一步远离底部7的区域中,侧壁3垂直于底部7延伸。在侧壁3的更靠近底部7的区域中,侧壁3和底部7包围>90º的角度。

根据图6至10和12至19的锚轨1的自由边腿4,24具有在从侧壁3朝向缝隙5的走向中恒定不变的壁厚。对于根据图6,7,9,10,12,13,14和16至19的锚轨1,自由边腿4平行于平的底部7延伸。根据图15的锚轨1的自由边腿4在侧壁3的最远离锚栓的区域中与侧壁3成直角地折弯。对于根据图6至19的所有实施例,相对而置的自由边腿4,24,34在相同的高度上布置在侧壁3的背对底部7或背对未示出的锚栓的区域处。按照根据图6,7,9,10,12,14和17至19的实施例的锚轨1的自由边腿4垂直于侧壁3布置。在图16中,至少锚轨1的侧壁3的邻接到边腿4处的部分垂直于自由边腿4定向。按照根据图6,7,9至19的实施例的锚轨1的边腿4,24的背对未示出的锚栓的表面处于相同的平面中。

根据图11的锚轨1的边腿24的壁厚从锚轨的侧壁3朝向锚轨的缝隙5增加。

根据图8的锚轨1的自由边腿34朝向内弯折。自由边腿34与侧壁3形成<90º的角度。在自由边腿34的更靠近锚轨1的缝隙5的区域与底部7之间的间距小于在自由边腿34的更靠近侧壁3的区域与底部7之间的间距。

在图6至19中,基体20的在其中布置有成型部的区域以矩形框标记。如此标记的成型部不仅可通过沟槽而且可通过凹口来实施。所绘出的成型部在相应的锚轨1的纵向上的纵向伸延不仅可在锚轨1的部分上而且可在锚轨1的整个纵向伸延上延伸。所有在图6至19中所示的成型部布置在基体20的外侧(其在相应的锚轨1的安装状态中面向混凝土)处。

图6,9,14,16,17和19显示了侧壁-和底部成型部17,67,97,127,其被置入基体20中。基体20在侧壁-和底部成型部17,67,97,127的区域中未加厚。这样的侧壁-和底部成型部17,67,97,127以下被称为下沉。这些底部-和侧壁成型部17,67,97,127的深度大约为相应的锚轨1的基体20的壁厚的一半。图6,14,16和19显示了下沉的侧壁成型部17,67。图14和19的侧壁成型部67在侧壁3的整个高度H上延伸。侧壁3的整个高度H示例性地在图19中绘出。整个高度H从底部7延伸直至锚轨1的自由边腿4。图6和16的侧壁成型部17在侧壁3的部分成型部高度p上延伸。侧壁3的部分成型部高度p在图6中示例性地绘出。对于图6和16中的侧壁成型部17,部分成型部高度p大约为侧壁3的整个高度H的一半。

图9和17显示了下沉的底部成型部97,127。图9的底部成型部127在底部7的整个宽度B上延伸。底部7的整个宽度B相应于在侧壁3与底部7之间的连接部位处侧壁3的两个相对而置的内侧的间距。底部7的整个宽度B的尺寸示例性地在图8中绘出。图17的下沉的底部成型部97在底部7的部分宽度b上延伸。部分宽度b大约为底部7的整个宽度B的一半且示例性地在图8中绘出。

图7至14和16至19显示了侧壁-和底部成型部47,57,77,87,107,117,137,147,在其中相应的锚轨1的基体20在成型部的区域中加厚。基体20在这些底部-和侧壁成型部47,57,77,87,107,117,137,147的区域中的厚度s1示例性地在图7中和在图9中示出。基体20在加厚的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s1相应于基体20在该加厚的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壁厚。在此,在加厚的成型部的区域中来测定基体20的最大壁厚。即连同考虑了相应的成型部的突起。在图9中还绘出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基体20的厚度s2。基体20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的厚度s2相应于基体20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的壁厚。

对于图9,10,11,13,16,18和19中的侧壁-和底部成型部57,87,117,147,在基体20的成型部的区域中基体20的厚度s1和成型部的深度t彼此协调成使得在基体20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s1与成型部的深度t之间的差相应于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基体20的厚度s2。侧壁-和底部成型部17,47,57,67,77,87,107,117,127,137,147和167的深度t示例性地在图9中绘出。不同成型部的深度t相应垂直于侧壁3或垂直于基体20的底部7来测量。因为侧壁-和底部成型部57,87,117,147在其整体上伸出超过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这些成型部以下被称为伸出。

图9,10,11,13和19显示了伸出的侧壁成型部57,87。图11和19的侧壁成型部87在侧壁3的整个高度H上延伸。图9,10和13中的侧壁成型部57在侧壁3的部分成型部高度p上延伸。对于图9,10和13中的侧壁成型部57,部分成型部高度p大约为相应的锚轨1的侧壁3的整个高度H的一半。

图10,16,18和19显示了伸出的底部成型部117,147。图10,16和18中的伸出的底部成型部147在相应的锚轨1的底部7的整个宽度B上延伸。图19中的伸出的底部成型部117在锚轨1的底部7的整个宽度B的部分宽度b上延伸。伸出的底部成型部117延伸经过的部分宽度b大约为锚轨1的底部7的整个宽度B的三分之二。

图7,8,11,12,14,17和18显示了侧壁-和底部成型部47,77,107,137,在其中在基体20的加厚的成型部的区域中基体20的厚度s1和成型部的深度t彼此协调成使得在基体20在成型部的区域中的厚度s1与成型部的深度t之间的差小于基体20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的厚度s2。因此,侧壁-和底部成型部47,77,107,137的仅仅一部分伸出超过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基体20的厚度s2。出于该原因,侧壁-和底部加厚部47,77,107,137以下被称为部分伸出。

图7,12,17和18显示了部分伸出的侧壁成型部47,77。图7和18的侧壁成型部77在相应的锚轨1的侧壁3的整个高度H上延伸。图12和17中的侧壁成型部47在相应的锚轨1的侧壁3的整个高度H的部分高度p上延伸。对于图12和17中的部分伸出的侧壁成型部47而言,部分高度p大约为相应的锚轨1的侧壁3的整个高度H的一半。

图15显示了带有U形基体20的锚轨1,基体20既不包括底部也不包括侧壁。自由边腿4联接到U形基体处。自由边腿4布置在U形基体20的敞开侧处。自由边腿4彼此相对而置且彼此面对。自由边腿4处于相同的高度上。相对于自由边腿4,未示出的锚栓布置在基体20的相对而置的外侧处、在U形基体20的闭合的外侧处。

在U形基体20的该外侧处同样布置有伸出的基体成型部167。伸出的基体成型部167在U形基体20的外周缘上从一自由边腿4至另一自由边腿4的最短连接线的三分之一上延伸。

图20显示了锚轨1的透视性的图示。为了将锚轨1锚固在混凝土中设置有锚栓2。锚栓2垂直于平的底部7布置。锚栓2关于横向于锚轨1的纵向200的方向布置在底部7的中间。垂直于锚轨1的底部7布置有两个侧壁3。这两个侧壁3彼此平行地延伸。侧壁3与底部7共同形成锚轨1的基体20的外棱。基体20包括底部7和两个侧壁3。在侧壁3的背对底部7的区域处在相同高度上布置有自由边腿24。侧壁3超过自由边腿24。侧壁3的背对锚栓2的区域在两个侧壁3中在相同高度上通过侧壁3的端侧14来限制。

在两个相对而置的边腿24之间在锚轨1的纵向200上形成有缝隙5。在横向于锚轨1的纵向200的横截面中,这两个边腿24显示钩形的轮廓。边腿24的壁厚从锚轨1的侧壁3朝向锚轨1的缝隙5增加。自由边腿24的背对锚栓2的表面与侧壁形成>270º的角度。自由边腿24的背对锚栓的表面设有齿部6。自由边腿24的齿部6横向于锚轨1的纵向200定向。边腿24的背对锚栓2的侧面也被称为锚轨1的前面的外侧。关于纵向伸延A,自由边腿24在锚轨1的前面的外侧处具有连续的齿部6。边腿24的外侧的齿部6从锚轨1的缝隙5延伸大约直至侧壁3的内壁也处于其中的平面。

图21显示了图20中的锚轨从锚轨1的纵向端部出发在图20中的箭头XXI的方向上、即逆着锚轨1的在图20中标明的纵向200的视图。如在图20和21中可辨识出的那样,锚轨1的基体20在底部7处具有底部加厚部29。在加厚的部位处,底部7大约比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部位处厚一半。在图21中所示的基体20的底部7在底部加厚部29的区域中的壁厚vb大约为锚轨1的基体20的正常的未加厚的壁厚s2的1.5倍。底部加厚部29布置在底部7的背对锚栓2的侧面处、即在U形基体20的内腔中。底部7具有在图21中标明的宽度B,其相应于在底部7与侧壁3之间的过渡区域中侧壁3的平行地相对而置的内侧的间距。横向于底部7和锚轨1的纵向200,底部加厚部29在底部7的整个宽度B的部分宽度b上延伸。部分宽度b大约如底部7的整个宽度B的一半那么大。底部加厚部29布置在平行地相对而置的侧壁3之间的中间且关于横向于锚轨1的纵向200的方向布置在底部7的中间。如图20所示,底部加厚部29在底部7的整个纵向延展A上延伸。

图20和2示出,锚轨1的基体20在侧壁3处具有侧壁加厚部49。侧壁加厚部49的壁厚vs相应于底部加厚部29的壁厚vb且因此又大约为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基体20的壁厚s2的1.5倍。因为vs和vb在该情况中等大,代替名称vs和vb对于基体20在底部加厚部29的区域中和在侧壁加厚部49的区域中的壁厚而言也使用唯一的共同的名称、即s1。如在图21中所示,侧壁3具有整个高度H。侧壁3的整个高度H经由侧壁3的背对锚栓2的端侧14相对于底部7的面对锚栓2的侧面的间距来定义。侧壁加厚部49在侧壁3的该整个高度H的一部分上延伸。侧壁加厚部49从侧壁3的端侧14出发朝向锚轨1的底部3在侧壁3的部分高度h上延伸。侧壁的部分高度h大约相应于侧壁3的整个高度H的一半。如图20所示,侧壁加厚部49在侧壁3的整个纵向延展A上延伸。侧壁加厚部49布置在侧壁3的内侧上。一侧壁3的内侧面向平行地相对而置的另一侧壁3。

在侧壁3的外侧处布置有成型部作为侧壁成型部17。侧壁成型部17在侧壁3的整个高度H的在图21中所示的部分高度p上延伸。部分高度p略微小于侧壁3的整个高度H的一半且因此略微小于侧壁加厚部49延伸经过的部分高度h。

在锚轨1的纵向200的方向上,侧壁成型部17在锚轨1的纵向伸延的整个长度A上延伸。侧壁成型部17由彼此平行地布置的沟槽(其被引入锚轨1的侧壁3的指向外的表面中)构成。如在图21中可辨识出的那样,侧壁3在侧壁成型部17的区域中以侧壁加厚部49来加厚。侧壁3的壁厚在侧壁加厚部49的区域中大约为基体20在基体20的未加厚的区域中的壁厚s2的1.5倍并且在图21中以vs标出。侧壁成型部17的被引入侧壁中的沟槽的成型部的深度t大约为基体20的侧壁3在通过侧壁加厚部49加厚的区域中的壁厚vs的四分之一。侧壁成型部17不伸出超过侧壁3的平的表面。

在图21中可辨识出,边腿24的齿部6在边腿24的与缝隙5相邻的区域中比在边腿24的更加远离缝隙5的区域中更深。锚栓2在其纵向上的长度大于侧壁3的高度H的两倍。侧壁3的高度H在锚栓2的纵向上延伸。这两个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侧壁3的间距在底部7与侧壁3之间的过渡的区域中大约为缝隙5的宽度的两倍那么大且相应于底部7的宽度B。在此,缝隙5的宽度是这两个相对而置的边腿24的最小间距。

图22显示了用于将带帽螺栓8紧固在待固定在混凝土中的锚轨1内的固定系统的透视性的图示。图23显示了图22中的固定系统从锚轨1的纵向端部出发在图22中的箭头XXIII的方向上、即在锚轨1的纵向上的视图。图24显示了在图22和23中所示的固定系统的分解图示。锚轨1在图22,23和24中相应于在图20中示出的锚轨。借助于带帽螺栓8,物体10被固定在锚轨1处。带帽螺栓8包括头部21,利用头部21将带帽螺栓保持在锚轨1中。在此,带帽螺栓8的头部21下接锚轨1的边腿24。典型地,带帽螺栓8是锤头螺栓。为了引入锤头螺栓的头部21,使锤头的纵向平行于锚轨1的纵向200取向,从而可将锤头螺栓的头部21插过锚轨1的缝隙5。接着使锤头螺栓的头部21围绕锤头螺栓的螺杆11的纵轴线旋转90º,从而不能仅通过锤头螺栓在离开锚轨1的锚栓2的方向上的运动将锤头螺栓从锚轨1的轨道中移除。通过锤头螺栓的头部21的面向锤头螺栓的螺杆11的面碰到自由边腿24的面向锚轨1的锚栓2的内侧表面上来使这样的运动停止。在锤头螺栓的所说明的位置中,锤头螺栓的螺杆11从锚轨1的缝隙5中在平行于锚栓2的方向上从锚轨1中伸出。带帽螺栓8在锚轨1的纵向200上的位置借助于锁止板12来固定。

如在图24中可识别出的那样,锁止板12具有通孔15。通孔15的直径与带帽螺栓8的螺杆11的直径相匹配。带帽螺栓8的螺杆11可被插过锁止板12的通孔15。锁止板12具有两个相对而置的表面(通孔15引导穿过其)。这两个表面中的一个平地来构造。这两个表面中的另一个具有齿部13(图23),其与锚轨1的齿部6对应。如在图23中所示,为了固定位于锚轨1的轨道中的带帽螺栓8将带帽螺栓8的螺杆11插过锁止板12的通孔15。在此,将锁止板12如此带到带帽螺栓8的螺杆11上,使得锁止板12的具有齿部13的表面指向锚轨1的锚栓2的方向。锚轨1的自由边腿24的齿部6和锁止板12的齿部13的齿在借助于锁止板12固定带帽螺栓8时接合到彼此中。在此,锁止板12的无齿部的背对锚栓2的表面与锚轨1的侧壁3的端侧14形成平面。对此,锚轨1的侧壁3超过自由边腿24厚度d。厚度d是锁止板12的两个相对而置的边缘(其在锁止板12在锚轨1的自由边腿24上所设置的定位之后在锚轨1的纵向200上延伸)的厚度。如在图23中所示,锁止板12的这些侧边与锚轨1的侧壁3齐平地终止。

锁止板12在该实施例中实施成矩形,并且锁止板12的相对而置的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侧边的间距被称为宽度x。锁止板12的宽度x相应于在布置在侧壁3处的边腿24的高度上锚轨1的侧壁3的内侧的间距y。如在图23中所示,侧壁3的端侧14和锁止板12如此形成齐平的平面。可将待固定的物体10安装到该平面上。

待固定的物体10须具有在图24中所示的开口40,可将该螺杆11插过该开口或者可将螺杆11拧入其中。在图22中,带帽螺栓8的螺杆11插过固定的物体10的这样的开口40且带帽螺栓8借助于碟形弹簧16和紧固螺母9固定在锚轨1中。对此,紧固螺母9被拧在带帽螺栓8的螺杆11上。在拧紧紧固螺母9时,带帽螺栓8的头部21的面向螺杆11的表面被压向自由边腿24的面向锚栓2的内表面。同时,锁止板12被压向锚轨1的自由边腿24。如在图23中所示,在此锁止板12的齿部13的齿接合到锚轨1的自由边腿24的齿部6的齿中。如此,最终在锚轨1中固定带帽螺栓8的位置。同时将物体10固定在锚轨1处。如在图22至24中可辨识出的那样,锁止板12在此布置在待固定的物体10与锚轨1的自由边腿24之间。锁止板12和锁止板12的齿部13与自由边腿24的角位置且与自由边腿24的齿部6相匹配成使得在借助于带帽螺栓8和紧固螺母9固定物体10时几乎锁止板12的面向锚轨1的锚栓2的整个面形状配合地处于锚轨1的边腿24上。

在图22至24中示出的锚轨1可根据在先前的图1至21中示出的锚轨中的任一个来构造。在此可设置成,锁止板12的形状与锚轨1的边腿4,24,34的形状相匹配。锁止板12的齿部13的形状尤其可与锚轨的自由边腿4,24,34的齿部6的形状相匹配。在此可设置成,这两个构件在其接触面处形状配合地接合到彼此中。但是也可设置成,锁止板的齿部的齿和锚轨的边腿的齿部的齿仅构造成使得其在形成空腔的情况下接合到彼此中。此外可设置成,锁止板12的形状与自由边腿4,24,34的任意角位置相匹配成使得在借助于带帽螺栓8和紧固螺母9固定物体10时锁止板12形状配合地处于锚轨1的边腿4,24,34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