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980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



背景技术: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的能耗途径是围护结构热量损失及空调系统能耗,而围护结构能耗损失是建筑物能耗的最主要部分。墙体是围护结构的主体,做好建筑节能,墙体,尤其是外墙体保温节能系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可靠途径。目前我国的墙体保温节能系统主要由外墙内保温系统、墙体夹芯保温系统和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上各系统各有优缺点,但是其中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优点突出,是目前我国建筑墙体保温节能系统的主流形式,它的主要优点在于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基本消除“热桥”的现象,有利于室温稳定等。

当今,全球建筑材料正朝着高效、节能、薄层、隔热、保温、防水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及符合结构保温节能技术同时,更强调有针对性使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材料,按标准规范设计及施工,努力提高防水、保温和隔热三种效率及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防水、高效保温、高效隔热且环保等特点的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中间防护层及装饰层。

所述保温层具有防水、保温的作用,厚度为30-60mm,由岩棉或矿棉制成,并在该保温层上面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

所述岩棉或矿棉经过有机硅憎水化处理;所述憎水化处理是将岩棉或矿棉的厚度加工成30-60mm,然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将有机硅憎水剂覆盖于岩棉或矿棉的表面,起到防水的作用;

所述喷涂的聚氨酯材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发泡制成:异氰酸酯40-60份,甘油聚醚30-40份,催化剂1-3份,发泡剂1-3份,硅油2-4份,蒸馏水8-10份;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发泡制成:异氰酸酯50份,甘油聚醚35份,催化剂2份,发泡剂2份,硅油3份,蒸馏水9份;所述催化剂为五甲基三乙烯二胺;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三氯甲烷;该聚氨酯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导热低、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所述中间防护层为抗裂抹面砂浆,厚度为3-6mm;所述抗裂抹面砂浆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 280-320份、中细砂150-20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5-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8份、柠檬酸10-12份、硬脂酸铝4-6份、保水剂1-2份、减水剂1-2份、消泡剂0.2-0.6份、水150-250份;优选地,所述抗裂抹面砂浆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300份、中细砂175份、可再分散乳胶粉7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份、柠檬酸11份、硬脂酸铝5份、保水剂1.5份、减水剂1.5份、消泡剂0.4份、水200份。

所述装饰层为金属漆、涂料、幕墙用花岗岩石材或非花岗岩石材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岩棉或矿棉进行有机硅憎水化处理,再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厚度为30-60mm,得保温层;

(2)在步骤(1)制得的保温层上覆盖一层3-6mm厚的抗裂抹面砂浆,并置于温度为18-24℃,湿度为92%以上的养护室中养护6-7天,得到中间防护层;

(3)在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中间防护层表面涂覆装饰层,即得所述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

(4)在使用时,将步骤(3)所得产品通过粘接与锚固结合的方式安装到墙面上。

所述步骤(3)所述的涂覆方式为喷涂、批涂、刮涂或覆盖。

本发明的有效效果是:本发明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具有强度高、质量轻、防水性好、导热低、隔热效果好的特点,采用本产品,不但房屋的功能大大改善,而且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此外,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设备要求低,生产过程环保,易于工业化生产,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中间防护层及装饰层。

所述保温层具有防水、保温的作用,厚度为30mm,由岩棉制成,并在该保温层上面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

所述岩棉经过有机硅憎水化处理;所述憎水化处理是将岩棉的厚度加工成30mm,然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将有机硅憎水剂覆盖于岩棉的表面,起到防水的作用;

所述喷涂的聚氨酯材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发泡制成:异氰酸酯40kg,甘油聚醚30kg,催化剂1kg,发泡剂1kg,硅油2kg,蒸馏水8kg;所述催化剂为五甲基三乙烯二胺;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三氯甲烷;该聚氨酯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导热低、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所述中间防护层为抗裂抹面砂浆,厚度为3mm;所述抗裂抹面砂浆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280kg、中细砂150kg、可再分散乳胶粉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kg、柠檬酸10kg、硬脂酸铝4kg、保水剂1kg、减水剂1kg、消泡剂0.2kg、水150kg。

所述装饰层为金属漆。

上述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岩棉或进行有机硅憎水化处理,再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厚度为30mm,得保温层;

(2)在步骤(1)制得的保温层上覆盖一层3mm厚的抗裂抹面砂浆,并置于温度为18℃,湿度为93%的养护室中养护6天,得到中间防护层;

(3)在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中间防护层表面涂覆装饰层,即得所述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

(4)在使用时,将步骤(3)所得产品通过粘接与锚固结合的方式安装到墙面上。

所述步骤(3)所述的涂覆方式为喷涂。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中间防护层及装饰层。

所述保温层具有防水、保温的作用,厚度为45mm,由矿棉制成,并在该保温层上面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

所述矿棉经过有机硅憎水化处理;所述憎水化处理是将矿棉的厚度加工成45mm,然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将有机硅憎水剂覆盖于矿棉的表面,起到防水的作用;

所述喷涂的聚氨酯材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发泡制成:异氰酸酯50kg,甘油聚醚35kg,催化剂2kg,发泡剂2kg,硅油3kg,蒸馏水9kg;所述催化剂为五甲基三乙烯二胺;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三氯甲烷;该聚氨酯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导热低、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所述中间防护层为抗裂抹面砂浆,厚度为4.5mm;所述抗裂抹面砂浆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300kg、中细砂175kg、可再分散乳胶粉7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kg、柠檬酸11kg、硬脂酸铝5kg、保水剂1.5kg、减水剂1.5kg、消泡剂0.4kg、水200kg。

所述装饰层为涂料。

上述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矿棉进行有机硅憎水化处理,再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厚度为45mm,得保温层;

(2)在步骤(1)制得的保温层上覆盖一层4.5mm厚的抗裂抹面砂浆,并置于温度为21℃,湿度为95%的养护室中养护6天,得到中间防护层;

(3)在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中间防护层表面涂覆装饰层,即得所述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

(4)在使用时,将步骤(3)所得产品通过粘接与锚固结合的方式安装到墙面上。

所述步骤(3)所述的涂覆方式为喷涂。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中间防护层及装饰层。

所述保温层具有防水、保温的作用,厚度为60mm,由岩棉制成,并在该保温层上面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

所述岩棉经过有机硅憎水化处理;所述憎水化处理是将岩棉的厚度加工成60mm,然后采用喷涂的方式将有机硅憎水剂覆盖于岩棉的表面,起到防水的作用;

所述喷涂的聚氨酯材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发泡制成:异氰酸酯60份,甘油聚醚40kg,催化剂3kg,发泡剂3kg,硅油4kg,蒸馏水10kg;所述催化剂为五甲基三乙烯二胺;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三氯甲烷;该聚氨酯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导热低、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所述中间防护层为抗裂抹面砂浆,厚度为6mm;所述抗裂抹面砂浆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320kg、中细砂200kg、可再分散乳胶粉9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kg、柠檬酸12kg、硬脂酸铝6kg、保水剂2kg、减水剂2kg、消泡剂0.6kg、水250kg。

所述装饰层为幕墙用花岗岩石材。

上述建筑用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岩棉进行有机硅憎水化处理,再喷涂一层聚氨酯材料,厚度为60mm,得保温层;

(2)在步骤(1)制得的保温层上覆盖一层6mm厚的抗裂抹面砂浆,并置于温度为24℃,湿度为96%的养护室中养护7天,得到中间防护层;

(3)在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中间防护层表面涂覆装饰层,即得所述防水保温隔热一体化板;

(4)在使用时,将步骤(3)所得产品通过粘接与锚固结合的方式安装到墙面上。

所述步骤(3)所述的涂覆方式为覆盖。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