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旗帜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911阅读:1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旗帜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固定建筑物,尤其是旗杆领域。



背景技术:

旗帜作为国家的标识,在我国一些重要场合,需要保证旗帜在无风状态下也能持续飘扬。目前,能保证旗帜持续飘扬大部分是采用鼓风机鼓风,然长时间运行鼓风机消耗电能较大,当室外有风时,旗帜能持续飘扬,并不需要运行鼓风机。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大部分采用光伏供电为鼓风机提供电能,但当太阳光照射强度不足或阴天时,便无法为鼓风机提供电能,不能保证旗帜持续飘扬。

经检索,我国专利(公告号:CN 202945853 U)公开了一种带太阳能吹风装置的旗杆,包括旗杆以及挂在旗杆上的旗帜,所述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一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旗帜的右下角处设有一圆形磁铁,在旗帜下垂时对应旗杆的位置处设有一干簧管;所述旗杆上在旗帜与干簧管之间固定安装一风扇;所述干簧管的两个引脚与风扇电连接;所述风扇和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连接。当旗帜下垂时,圆形磁铁接触干簧管,干簧管接通使电路接通,风扇利用太阳能供电装置供电,开始工作,使神圣的旗帜在无风的天气下处于飘扬的状态。

上述专利中将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旗杆顶端且电池面积小,不足以长时间供电风扇。外置风扇易绞伤旗帜。该专利无光伏供电和人工蓄电两用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旗帜吹风系统,室外有风时鼓风机不运行,而且实现光伏供电和人工蓄电两种不同供电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旗帜吹风装置,包括旗台、中空旗杆,所述空旗杆竖直固定在所述旗台上,所述中空旗杆底部设有鼓风机,所述中空旗杆的顶部设有风口,其关键在于:所述旗台表面铺有薄膜光伏电池板,所述旗台内部设有储存所述薄膜光伏电池板所产生电能的光伏蓄电池,旗台内还设有人工充电的人工蓄电池;

所述中空旗杆设有光敏传感器和硅光传感模块,旗台内设有控制器;

其中光敏传感器发送感光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经风机继电器驱动鼓风机工作;

硅光传感模块发送光照强度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薄膜光伏电池板为光伏蓄电池充电;

控制器检测光伏蓄电池电压,当光伏蓄电池电量充沛时,控制器经光伏继电器控制光伏蓄电池为鼓风机供电,当光伏蓄电池电量不足时,控制器经电池继电器控制人工蓄电池为鼓风机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旗杆的顶部风口的数量为三个。

本发明的原理:通过旗杆上光敏传感器识别旗帜是否无风垂落住光敏传感器上,光敏传感器将信号传给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根据光敏传感器信号判断是否发出驱动鼓风机工作指令,通过旗杆上硅光传感模块识别当天太阳光照射强度信号,系统控制器根据硅光传感模块信号进行判断,灵活采用光伏供电模式和人工蓄电模式,实现了无论阴天与否,都保证了旗帜持续飘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当室外有风时,旗帜能持续飘扬,通过光敏传感器能使鼓风机停止运行,节约电能资源;系统控制器根据硅光传感模块信号进行判断,灵活采用光伏供电模式和人工蓄电模式,当太阳光照射强度足够时,选择光伏供电模式,当太阳光照射强度不足或阴天时,选择人工蓄电供电模式,保证鼓风机正常运行,使旗帜持续飘扬。薄膜光伏电池板铺设在旗台表面,解决了普通光伏电池板占地面积大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本领域内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中:1-3-风口、4-旗杆、5-硅光传感模块、6-鼓风机、7-旗台、8-光伏蓄电池、9-控制器、10-人工蓄电池、11-薄膜光伏电池板、12-光敏传感器、13-旗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旗帜吹风装置,包括旗台7、中空旗杆4,所述空旗杆4竖直固定在所述旗台7上,所述中空旗杆4底部设有鼓风机6,所述中空旗杆4的顶部设有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旗台7表面铺有薄膜光伏电池板11,所述旗台7内部设有储存所述薄膜光伏电池板11所产生电能的光伏蓄电池8,旗台7内还设有人工充电的人工蓄电池10;

所述中空旗杆4设有光敏传感器12和硅光传感模块5,旗台7内设有控制器9;

如图2控制框图所示,光敏传感器12发送感光信号给控制器9,控制器9经风机继电器驱动鼓风机工作;

硅光传感模块5发送光照强度信号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薄膜光伏电池板11为光伏蓄电池8充电;

控制器9检测光伏蓄电池8电压,当光伏蓄电池8电量充沛时,控制器9经光伏继电器控制光伏蓄电池8为鼓风机供电,当光伏蓄电池8电量不足时,控制器9经电池继电器控制人工蓄电池10为鼓风机供电。

所述中空旗杆4的顶部风口的数量为三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使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