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
背景技术:
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在社会能耗总量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建筑节能成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关键。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集建筑保温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实现保温与墙体同寿命且满足消防防火要求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在现有的保温一体化墙体技术中,保温层均为裁切成固定尺寸的方块保温板,方块保温板与钢筋网组合固定连接后,再与现浇墙体的钢筋骨架及建筑模板支护固定安装,并排分布的方块保温板之间存在拼接缝隙,降低了墙体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该墙体具有保温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快捷,工程造价低的优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由现浇混凝土墙体和可拼接保温板构件组成,所述可拼接保温板构件包括保温板和位于保温板外侧的钢筋网片,所述保温板由若干矩形保温板块拼接而成,每块保温板块两侧均设有凸榫式拼接槽,多块保温板块通过凸榫式拼接槽连接使保温板达到设计尺寸;所述现浇混凝土墙体分布在可拼接保温板构件两侧,包括内侧的剪力墙体和外侧的混凝土防护墙体。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与钢筋网片通过卡扣式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卡扣式连接构件包括穿过保温板的连接杆和位于连接杆端部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上预制有若干模板撑杆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应用于非承重墙部位时,内侧的剪力墙体可以替换为混凝土防护墙体。保温板块高度根据具体工程定制,宽度为固定模数,在宽度上设置凸榫式拼接槽进行拼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保温板设置为拼接方式,利用保温板两侧的凸榫式拼接槽可快速拼接至所需尺寸,同时钢筋网片与保温板的连接也采用了可以快速组装的卡扣式连接构件,组装速度快,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复合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非承重墙体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保温板;2钢筋网片;3凸榫式拼接槽;4剪力墙体、5混凝土防护墙体;6连接杆;7卡扣;8模板撑杆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由现浇混凝土墙体和可拼接保温板构件组成,所述可拼接保温板构件包括保温板1和位于保温板外侧的钢筋网片2,所述保温板由若干矩形保温板块拼接而成,每块保温板块两侧均设有凸榫式拼接槽3,多块保温板块通过凸榫式拼接槽连接使保温板达到设计尺寸;所述现浇混凝土墙体分布在可拼接保温板构件两侧,包括内侧的剪力墙体4和外侧的混凝土防护墙体5。所述保温板1与钢筋网片2通过卡扣式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卡扣式连接构件包括穿过保温板的连接杆6和位于连接杆两端的卡扣7;所述保温板上预制有若干模板撑杆安装孔8。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模板撑杆可采用玄武岩筋或其他导热系数比较小的材料。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拼接保温板构件两侧的现浇混凝土墙体可以采用内侧是剪力墙体、外侧是混凝土防护墙体的承重墙设计,也可以采用两侧全部是混凝土防护墙体的非承重墙设计。将边缘带有凸榫式拼接槽的保温板拼接成所需尺寸,安装连接杆6,然后将钢筋网片2裁剪成所需尺寸,然后利用卡扣7将钢筋网片2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与现浇混凝土墙体的钢筋绑扎连接,合模,浇筑混凝土后,常规养护,完成复合保温结构一体化墙体的制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