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建筑垃圾生产广场砖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35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建筑垃圾生产广场砖的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建筑垃圾生产广场砖的模具。



背景技术:

房地产开发行业需要用到大量的砖。目前常用的砖是采用粘土、煤矸石等混合烧结制成的烧结砖,不仅会耗费大量能源,而且挖取粘土、燃烧尾气还会破坏周边环境。目前,将建筑垃圾粉碎后重新利用生产出的再生免烧砖因其节能、环保效果较好而逐渐被人们接受。然而目前建筑垃圾生产砖体的工作效率低,且生产的砖体坚实度不够,不能满足砖体使用要求,抑制了将建筑垃圾大范围再利用生产砖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建筑垃圾生产广场砖的模具,提高了建筑垃圾用来生产砖体的效率,且生产的砖体坚实度高,可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有益于建筑垃圾的大规模生产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用建筑垃圾生产广场砖的模具,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下模体,且输送带靠近输出端上方设置上模体,所述上模体与驱动液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下模体内设置成型模腔,且在成型模腔的底部均匀布置凸起块,所述上模体的上端面设置固定连接块,上模体的下端面上均匀布置挤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的靠近输入端上方设置建筑垃圾的加料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体在输送带上均匀布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体与上模体的形状大小相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液缸固定在支撑架上,且驱动液缸的活塞杆与上模体上端面的固定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块与挤压块的形状大小相同,且凸起块与挤压块布置有相同的数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砖体时,通过输送带的输入端上方的建筑垃圾的加料料斗,将经处理过的建筑垃圾从加料料斗加入至输送带上的下模体的成型模腔内,而下模体在输送带的带动下向输出端运行,而输送带靠近输出端上方的上模体在驱动液缸的驱动下,向下运行与下模体压合,从而将建筑垃圾在下模体模腔内挤压成型,特别的是下模体在输送带上均匀布置有多个,且输送带的输入端加料料斗的建筑垃圾向下模体内的加料工序,输送带的输出端上模体与下模体压合对建筑垃圾的挤压成型同时进行,实现了砖体加工的不间断挤压生产,提高了建筑垃圾用来生产砖体的效率,同时在下模体的成型模腔的底部均匀布置凸起块,并在上模体的下端面上均匀布置挤压块,而凸起块和挤压块的布置,有效提高了上模体与下模体压合时对建筑垃圾的挤压成型效果,提高了砖体的坚实度,可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有益于建筑垃圾的大规模生产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建筑垃圾生产广场砖的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体的主视图。

其中:1、输送带;2、下模体;3、加料料斗;4、支撑架;5、上模体;6、驱动液缸;7、成型模腔;8、凸起块;9、挤压块;10、固定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建筑垃圾生产广场砖的模具,包括输送带1,所述输送带1上设置有下模体2,且输送带1靠近输出端上方设置上模体5,所述上模体5与驱动液缸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下模体2内设置成型模腔7,且在成型模腔7的底部均匀布置凸起块8,所述上模体5的上端面设置固定连接块10,上模体5的下端面上均匀布置挤压块9,所述输送带1的靠近输入端上方设置建筑垃圾的加料料斗3,所述下模体2在输送带1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所述下模体2与上模体5的形状大小相配,所述驱动液缸6固定在支撑架4上,且驱动液缸6的活塞杆与上模体5上端面的固定连接块10连接,所述凸起块8与挤压块9的形状大小相同,且凸起块8与挤压块9布置有相同的数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生产砖体时,通过输送带1的输入端上方的建筑垃圾的加料料斗3,将经处理过的建筑垃圾从加料料斗3加入至输送带1上的下模体2的成型模腔7内,而下模体2在输送带1的带动下向输出端运行,而输送带1靠近输出端上方的上模体5在驱动液缸6的驱动下,向下运行与下模体2压合,从而将建筑垃圾在下模体2模腔内挤压成型,特别的是下模体2在输送带1上均匀布置有多个,且输送带1的输入端加料料斗3的建筑垃圾向下模体2内的加料工序,输送带1的输出端上模体5与下模体2压合对建筑垃圾的挤压成型同时进行,实现了砖体加工的不间断挤压生产,提高了建筑垃圾用来生产砖体的效率,同时在下模体2的成型模腔7的底部均匀布置凸起块8,并在上模体5的下端面上均匀布置挤压块9,而凸起块8和挤压块9的布置,有效提高了上模体5与下模体2压合时对建筑垃圾的挤压成型效果,提高了砖体的坚实度,可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有益于建筑垃圾的大规模生产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