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59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房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是一种专业化设置,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易于拆迁、安装便捷、运输便捷、仓储,可多次重复使用、临时或具有永久性质的房屋。广泛运用于建设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宿舍;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

集成房屋主要由墙板构成,两个相邻的墙板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现有连接件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用于连接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墙板的连接件;另一种为用于连接两个相互垂直的两个墙板的连接件。这两种连接件功能单一,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包括连接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夹持部连接,连接部包括第三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形成第一夹持缝,第二夹持部形成第二夹持缝,第三夹持部形成第三夹持缝,第一夹持部的夹持方向与第二夹持部的夹持方向相反,第一夹持部的夹持方向与第三夹持部的夹持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连接部还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折弯部的一端与第一夹持部连接,第一折弯部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二折弯部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连接,第二折弯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与第三夹持部抵触。

进一步地,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依次连接,第一竖直板与第一折弯部连接,第二竖直板与第二折弯部连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与第一水平板抵触。

进一步地,第三夹持部包括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第一竖直板、第一水平板和第二竖直板依次连接,第一竖直板与第一折弯部连接,第二竖直板与第二折弯部连接,第一夹持部与第一竖直板抵触,第二夹持部与第二竖直板抵触。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二水平板、第三竖直板和第三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竖直板和第三水平板依次连接,第三水平板与第一折弯部连接,第二水平板较第三水平板远离第一折弯部,第二水平板与第三水平板间形成第一夹持缝。

进一步地,第一折弯部包括第四竖直板和第四水平板,第四竖直板的一端与第三水平板连接,第四竖直板的另一端与第四水平板一端连接,第四水平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夹持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水平板的长度大于第三水平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连接件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件本体为左右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具备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夹持方向与第二夹持部的夹持方向相反,可连接两个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墙板。第一夹持部的夹持方向与第三夹持部的夹持方向垂直,可连接两个相互垂直的墙板。此外,还可同时连接三个墙板。这种连接件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安装形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的左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连接件本体10;连接部100;第一折弯部110;第四竖直板111;第四水平板112;第二折弯部120;第三夹持部130;第一竖直板131;第一水平板132;第二竖直板133;第一夹持部200;第二水平板210;第三竖直板220;第三水平板230;第二夹持部300;第一夹持缝400;第二夹持缝500;第三夹持缝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10,连接件本体10可对两个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墙板或两个相互垂直的墙板或三个墙板进行连接,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如图1所示,连接件本体10包括连接部100、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通过连接部100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00位于左侧,第二夹持部300位于右侧,第一夹持部200形成第一夹持缝400,第二夹持部300形成第二夹持缝500,第一夹持部200的夹持方向与第二夹持部300的夹持方向相反。此外,连接部100包括第三夹持部130,第三夹持部130形成第三夹持缝600,第三夹持缝600的夹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00的夹持方向。第一夹持部200的夹持方向即为墙板进入第一夹持缝400的运动方向;第二夹持部300的夹持方向即为墙板进入第二夹持缝500的运动方向;第三夹持部130的夹持方向即为墙板进入第三夹持缝600的运动方向。第一夹持部200的夹持方向与第二夹持部300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墙板能够分别从左侧、右侧插入第一夹持缝400、第二夹持缝500中;第一夹持部200的夹持方向与第三夹持部130的夹持方向垂直,即两个墙板分别插入第一夹持缝400、第三夹持缝600后,两个墙板相互垂直。

连接件本体10中的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和第三夹持部130可同时连接两个墙板,也可以同时连接三个墙板。若两个墙板为房屋墙体的一面墙壁的一部分,即该两个墙板处于同一平面内,这时由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对两个墙板进行连接,第三夹持部130处于闲置状态;若两个墙板为房屋墙体的拐角,即该两个墙板处于垂直位置,这时由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中的一个与第三夹持部130对两个墙板进行连接;若房屋内设有隔板,隔板与墙壁连接处将由三个墙板构成,这时由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第三夹持部130对三个墙板进行连接。

第三夹持部130与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夹持部130与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间接连接。如图2所示,连接部100还包括第一折弯部110和第二折弯部120,第三夹持部130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折弯部110的一端与第一夹持部200连接,第一折弯部110的另一端与第三夹持部130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二折弯部120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300连接,第二折弯部120的另一端与第三夹持部130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三夹持部130通过第一折弯部110连接后,第一夹持部200与第三夹持部130之间可相互制约,第二夹持部300和第三夹持部130通过第二折弯部120连接后,第二夹持部300和第三夹持部130之间可相互制约,使得连接件本体10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第三夹持部130包括第一竖直板131、第一水平板132和第二竖直板133,第一竖直板131、第一水平板132和第二竖直板133依次连接,第一竖直板131与第一折弯部110连接,第二竖直板133与第二折弯部120连接。第一竖直板131与第二竖直板133间形成第三夹持缝600,第一竖直板131和第二竖直板133的布置方向相同,即第一竖直板131与第二竖直板133平行,使得第三夹持缝600的宽度均匀,墙板很容易进入到第三夹持缝600中并将其填满,墙板与第三夹持部130连接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部200包括第二水平板210、第三竖直板220和第三水平板230,第二水平板210、第三竖直板220和第三水平板230依次连接,第三水平板230与第一折弯部110连接,第二水平板210较第三水平板230远离第一折弯部110。第二水平板210与第三水平板230间形成第一夹持缝400,第二水平板210与第三水平板230的布置方向相同,即第二水平板210与第三水平板230平行,使得第一夹持缝400的宽度均匀,墙板很容易进入第一夹持缝400中并将其填满,墙板与第一夹持部200连接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板210的长度大于第三水平板230的长度,这种结构可增大第二水平板210与墙板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夹持部200与墙板连接后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此外,墙板在插入第一夹持缝400的过程中,这种结构可方便向第二水平板210施加侧向压力,增大第一夹持缝400的开口,便于墙板插入第一夹持缝400中。

此外,连接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三夹持部130的第一折弯部110包括第四竖直板111和第四水平板112,第四竖直板111的一端与第三水平板230连接,第四竖直板111的另一端与第四水平板112一端连接,第四水平板112的另一端与第三夹持部130的第一竖直板131连接。这种结构的第一折弯部110与第一夹持部200构成“S”形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由第一夹持部200、连接部100和第三夹持部130构成的连接件本体10为左右对称结构,即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关于第三夹持部130的中线对称,第一折弯部110和第二折弯部120关于第三夹持部130的中线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在向第一夹持缝400和第二夹持缝500中插入墙板时,连接件本体10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的受力情况相同。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向第一夹持缝400和第二夹持缝500中插入墙板时,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受力后两者将发生变形,若用力过大甚至会发生折断。因此,为保证连接件本体10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00与第二夹持部300均与第三夹持部130抵触。

如图1所示,第三夹持部130的第一水平板132同时与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抵触。墙板在插入第一夹持缝400和第二夹持缝500的过程,第三夹持部130可抵消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所受到的翻转力,从而防止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发生变形,使连接件本体10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连接件本体10为一体式结构,连接件本体10可由一个板件通过弯折的方法制得。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具备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和第三夹持部130。第一夹持部200的夹持方向与第二夹持部300的夹持方向相反,可连接两个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墙板。第一夹持部200的夹持方向与第三夹持部130的夹持方向垂直,可连接两个相互垂直的墙板。还可同时连接三个墙板。这种连接件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安装形式,适用范围广。此外,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均与第三夹持部130相抵触,使得该连接件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夹持部130与第二夹持部300和第一夹持部200的抵触方式可使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不易变形。而向第三夹持缝600中插入墙板时,第三夹持缝600也会相对第一夹持部200、第二夹持部300发生变形。

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三夹持部130与第二夹持部300和第一夹持部200的抵触方式与上述实施例有所不同。如图4所示,第三夹持部130位于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之间,第三夹持部130的第一竖直板131与第一夹持部200抵触,第三夹持部130的第二竖直板133与第二夹持部300抵触。墙板在插入第一夹持缝400和第二夹持缝500的过程,第三夹持部130可抵消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所受到的翻转力;墙板在插入第三夹持缝600的过程中,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可抵消第三夹持部130的变形力,进一步提升了连接件本体10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房屋墙板连接件,通过改变第一夹持部200和第二夹持部300与第三夹持部130的抵触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连接件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