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陶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7581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陶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陶瓷。



背景技术:

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人们把一种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叫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目前,一种陶瓷产品的前端容易脱落,使用寿命不长。

专利一种耐磨陶瓷砖组件(申请号为CN201520355633.4),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耐磨陶瓷砖组件,它包括多个设有一个通孔的有孔耐磨陶瓷砖和设有多个通孔的衬板钢基,衬板钢基下表面连接设备钢基,设备钢基设有多个与衬板钢基的通孔一一对应的通孔,衬板钢基的上表面通过陶瓷胶粘接多个有孔耐磨陶瓷砖,有孔耐磨陶瓷砖的通孔与衬板钢基的通孔一一对应,衬板钢基的上表面其余面积通过陶瓷胶粘接多个无孔耐磨陶瓷砖。该耐磨陶瓷砖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衬板钢基和设备钢基的螺栓,以及与螺栓匹配的螺母,螺栓依次穿过有孔耐磨陶瓷砖、衬板钢基和设备钢基三者的通孔,并配合螺母将这三者连接紧固。但是该产品含有钢基螺栓等部件,反而使产品变得更复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陶瓷掉头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耐磨陶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陶瓷,以解决陶瓷前端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陶瓷,包括长方体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表面设有有序排列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与本体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本体横截面为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耐磨块横截面为圆形,并且包括三层耐磨块,第一层耐磨块为圆台体,第二层和第三层耐磨块为圆柱体,所述三层耐磨块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步减小。

优选地,所述耐磨块之间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均为6mm,并且所述耐磨块交错排列在本体表面,使得陶瓷头受力均匀。

优选地,所述耐磨块的总高度至少2mm。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的数量至少十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耐磨陶瓷表面设有分布均匀的耐磨块,将头部设计为更容易分散力的结构,使陶瓷表面受力均匀,让陶瓷体更坚固,强度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耐磨陶瓷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耐磨陶瓷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耐磨陶瓷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所述耐磨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耐磨陶瓷,包括长方体本体1,在本体1一端表面设有有序排列的耐磨块2,耐磨块2与本体1连为一体,可以在制造时采用模具制成。

耐磨陶瓷的本体1横截面为正方形,耐磨块2横截面为圆形,耐磨块的总高度为2mm,如图4所示,耐磨块2包括三层耐磨块,第一层耐磨块23为圆台体,第二层耐磨块22和第三层耐磨块21为圆柱体,第二层耐磨块22高度比第一层耐磨块23和第三层耐磨块21都要高,三层耐磨块自上而下横截面积逐步减小。

耐磨块2之间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相等,优选间距为6mm,并且耐磨块2交错排列在本体1表面,这样一来,陶瓷头表面受力时,能够使压力均匀分散,延长陶瓷的使用寿命。

根据不同情况实际需要,可以改变本体1横截面大小,耐磨块2的横截面积和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耐磨块2的数量至少为十三个即可获得满意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