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97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注管道连接装置,特别涉及是一种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柱以其造型流畅、结构受力性能好、截面尺寸经济等优势在钢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钢管混凝土由混凝土填入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采用在管柱下部开临时浇灌孔,用混凝土泵自下而上灌注混凝土的泵送顶升法施工。采用泵送顶升法施工,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不需振捣,可节省大量的混凝土用工和机械。由于混凝土从柱根向上顶升逆向浇灌,利用混凝土的重力自密实,比传统施工工艺浇灌的混凝土更加密实、均匀,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由于无需搭设高空脚手架,因此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在安全保障方面可有较大改善,并且具有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申请号200920083635.7公开了一种“插板止回流式混凝土顶升灌注装置”,它包括有钢管柱、支管、混凝土泵车,钢管柱底部埋设在柱基础内,钢管柱靠近柱基础的一端开设有支流孔与支管连接,支管通过泵管与混凝土泵车相连,靠近泵管一端的支管上开设有插槽,泵管卡箍覆盖插槽与支管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橡胶垫进行顶升灌注,插槽处配置有插板,插板在完成灌注时插入插槽进行截止回流。

上述“插板止回流式混凝土顶升灌注装置”可以通过插板防止混凝土的回流,但是需要人为来操作,当工人因其他事情忘记的执行操作时,仍会造成混凝土的回流。

申请号201020180331.5公开了一种“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包括具有水平端口和上翘端口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上翘端口较高的一侧通过铰链装有单向阀盖,并从钢管柱的下部伸入其中;所述弯管的水平端口与泵送管连接,所述泵送管上装有插板式截止阀。

上述“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通过弯管上铰链连接的单向阀盖虽然能自动防止混凝土的倒流,但是由于弯管是固定在钢管柱上的,这会导致装置不能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一种能自动防止混凝土回流并且可以重复利用的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包括钢管柱,所述钢管柱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管口与泵送管连接,所述泵送管上装有自动止回装置,所述自动止回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设有法兰,所述壳体内设有连轴,所述连轴上铰接有两块能封闭所述壳体的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泵送管通过自动止回装置将混凝土从进料管送入钢管柱内部,当停止输送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回流自动把封板顶回,使得封板把管路堵住,实现自动防止混凝土回流;由于自动止回装置是安装在钢管柱的外部,因此还可以重复利用,减少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内部周向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使得所述封板在封闭所述壳体时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壳体内部周向设有凸起部,当混凝土回流时,能对封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封板被顶过头而造成自动止回装置失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压在所述封板的上端面,使得所述封板具有向凸起部方向旋转的趋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连轴上设置有扭簧,并且扭簧压在封板的上端面,给封板施加了一个预压力,当发生混凝土回流时,能使得封板更快的将管路堵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封板上端面设有凸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封板的上端面设置凸筋,当发生混凝土回流时,凸筋的设置增加了混凝土与封板的接触面,增大了混凝土对封板的摩擦力,当发生混凝土回流时,使得封板关闭的更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起部上端设有第一楔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凸起部的上端设有第一楔形面,当封板在关闭时,可以防止混凝土中的大颗粒石头刚好卡在凸起部的上端面,造成止回失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封板的外圆下端设有与第一楔形面相配的第二楔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封板的外圆下端设有与第一楔形面相配的第二楔形面,使得封板在闭关后与凸起部接触的更加密切,保证了装置的密闭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钢管柱的下部,所述进料管的外管口与所述泵送管之间通过套箍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料管的外管口与泵送管之间通过套箍连接,安装和拆卸都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混凝土从柱根向上顶升逆向浇灌,利用混凝土的重力自密实,比传统施工工艺浇灌的混凝土更加密实、均匀,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由于无需搭设高空脚手架,因此减少了高空作业量,在安全保障方面可有较大改善,并且具有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泵送管通过自动止回装置将混凝土从进料管送入钢管柱内部下端,自动止回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通过法兰与泵送管连接,壳体内部周向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上端设有第一楔形面,壳体内凸起部上方设有连轴,连轴上铰接有两块封板,连轴上还设有扭簧,扭簧压在封板的上端面,封板的外圆下端设有与第一楔形面相配的第二楔形面,封板上端面设有凸筋,当混凝土发生回流时,扭簧给封板的预压力能使封板快速封闭,凸筋的设置增加了混凝土与封板的接触面,增大了混凝土对封板的摩擦力,也能使得封板加快封闭,从而防止了混凝土的回流;封板封闭后,通过第一楔形面与第二楔形面的配合,使得封板在闭关后与凸起部接触的更加密切,保证了装置的密闭性。

2、进料管的外管口与泵送管之间通过套箍连接,安装和拆卸都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自动止回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自动止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柱;2、进料管;3、泵送管;4、自动止回装置;5、壳体;6、法兰;7、连轴;8、封板;8.1、凸筋;8.2、第二楔形面;9、凸起部;9.1、第一楔形面; 10、扭簧;11、套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钢管柱柱芯混凝土顶升连接装置,包括钢管柱1,钢管柱1的下部约300mm~500mm处的进料口伸入有进料管2,进料管2与钢管柱1通过焊接密封,进料管2的外管口与泵送管3通过套箍11连接,泵送管3上连接有自动止回装置4。

结合图2和图3,所述自动止回装置4包括壳体5,壳体5呈圆筒状,壳体5的两端设有法兰6,壳体5的内部周向设有凸起部9,凸起部9的上端设有第一楔形面9.1,凸起部9的上方设有连轴7,连轴7上铰接有两块封板8,封板8的上端面设有凸筋8.1,封板8的外圆下端设有与第一楔形面9.1相配的第二楔形面8.2,连轴7上还套设有扭簧10,扭簧10压在封板8的上端面。

在实际使用时,先将自动止回装置4通过法兰6连接到泵送管3上,再把泵送管3与进料管2的外管口通过套箍11连接,然后开始输送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时,封板8的下端面受到压力后绕着铰接处向上转动,从而形成一个通道,使得混凝土正常通过自动止回装置4,然后通过进料管2给钢管柱1输送混凝土;当混凝土灌满停止输送混凝土后,混凝土因自身压力会产生回流,回流的混凝土会压在封板8的上端面,使得封板8自动压在凸起部9上,形成封闭,同时扭簧10对封板8的预压力能使得封板8关闭的更快;封板8封闭后,通过第一楔形面9.1与第二楔形面8.2的配合,使得封板8在闭关后与凸起部9接触的更加密切,保证了装置的密闭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