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车顶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9827阅读:7443来源:国知局
自动升降车顶帐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顶帐篷,尤其涉及自动升降车顶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减少出行的费用,有人直接睡着车内,但车内空间有限,人们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还有一种就是自带帐篷,睡着帐篷内,现在车顶直接安装帐篷越来越普遍,帐篷在车顶升降灵活性直接影响车主的休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车顶帐篷升降不灵活的缺点,提供自动升降车顶帐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自动升降车顶帐篷,包括罩在汽车本体顶部的帐篷顶盖,汽车本体与帐篷顶盖之间设有支撑杆,还包括固定在车顶板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推动支撑杆运动的自动顶杆,支撑杆的底端伸入到第一滑槽内与自动顶杆连接,支撑杆的顶端与帐篷顶盖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上的自动顶杆来推动支撑杆从而撑开车顶帐篷,车主只需在车内操作就能展开车顶帐篷,无需人工手动展开,方便车内人员及时休息。

作为优选,支撑杆与自动顶杆之间连接有销轴,自动顶杆顶部设有径向的通孔,支撑杆底部两侧都设有固定片,两固定片之间为空腔,固定片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连接孔,支撑杆伸入到空腔内使得通孔与连接孔对齐,销轴穿入连接孔和通孔将支撑杆与自动顶杆连接在一起,销轴两端都穿出固定片的端面,销轴两端均固定有轮子,轮子滑动在第一滑槽内。自动顶杆推动支撑杆向前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杆竖起起来,轮子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方便自动顶杆推动支撑杆。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杆,支杆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支杆用于辅助支撑杆,支杆支撑支撑杆使得车顶帐篷抗压强度更加的高。

作为优选,支撑杆顶部固定有卡销,固定座上设有卡槽,车顶帐篷回收时,卡销与卡槽卡合连接。车顶帐篷回收后,通过卡销和卡槽锁死,使得车顶帐篷不会轻易打开。

作为优选,支撑杆为槽钢支撑杆,卡销贯穿支撑杆两侧面,固定座上设有卡块,卡槽倾斜设在卡块上,卡块的高度大于固定座的高度,车顶帐篷回收时,卡块卡入支撑杆的凹槽内。槽钢支撑杆支撑强度大,卡块伸入支撑杆凹槽内后支撑杆上的卡销再卡入卡块上的卡槽,车顶帐篷与车顶板连接更加的牢靠。

作为优选,帐篷顶盖的内端面设有轨道,支撑杆顶部设有滑轮,滑轮滑动在轨道上。支撑杆在轨道上滑动来辅助帐篷顶盖撑开或者回收,使得车顶帐篷结构更加的紧凑,支撑杆的安装位置不用特别的精确,方便安装车顶帐篷。

作为优选,轨道包括底板,底板两侧都设有侧板,底板与两侧板形成供滑轮滑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开口朝下,第二滑槽开口端两侧均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垂直固定于侧板上,相对的限位板之间为供支撑杆通过的通道,支撑杆伸入通道到第二滑槽内,支撑杆两侧都设有滑轮,滑轮在限位板上前后滚动。第二滑槽为滑轮滑动的空间,限位板一方面防止滑轮与轨道脱离,另一方面作为支撑面供滑轮滑动。

作为优选,帐篷顶盖与车顶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帐篷顶盖的辅助支架,辅助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交叉铰接,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两端分别与帐篷顶盖和车顶板铰接,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帐篷顶盖和车顶板铰接。帐篷顶盖前端被撑起时,辅助支架可以撑起帐篷顶盖后端,使得车顶帐篷内部的空间更加的大,第一支撑板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板使得辅助支架的支撑强度更加的大,不易变形。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板底端两侧面都铰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车顶板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板顶端之间铰接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与帐篷顶盖铰接。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使得车顶帐篷的空间更加的大,第一支撑板底端两侧面都铰接有第三支撑板,增加第三支撑板的抗压强度,两块第三支撑板支撑不易变形。

作为优选,自动顶杆为液压顶杆或者电动顶杆。液压顶杆或者电动顶杆使得车顶帐篷能够自动的展开或者回收。

作为优选,帐篷顶盖与车顶板之间围有密封防水布。密封防水布一方面用于遮挡风雨和飞虫,另一方面可以保护人们的隐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上的自动顶杆来推动支撑杆从而撑开车顶帐篷,车主只需在车内操作就能展开车顶帐篷,无需人工手动展开,方便车内人员及时休息,本实用新型的车顶帐篷支撑强度高,车顶帐篷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顶帐篷第一种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支撑杆与自动推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车顶帐篷第二种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汽车本体、11—帐篷顶盖、12—支撑杆、13—固定座、14—自动顶杆、15—支杆、16—卡销、17—卡槽、18—卡块、19—轨道、20—滑轮、21—辅助支架、22—销轴、23—轮子、101—车顶板、111—帐篷顶盖的内端面、121—支撑杆的凹槽、122—固定片、131—第一滑槽、191—底板、192—侧板、193—第二滑槽、194—限位板、195—通道、211—第一支撑板、212—第二支撑板、213—第三支撑板、214—第四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自动升降车顶帐篷,如图1-6所示,包括罩在汽车本体10顶部的帐篷顶盖11,本实施例的帐篷顶盖11为汽车本体10的外顶盖,帐篷顶盖11的材料与汽车本体10的材料相一致,使得帐篷顶盖11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汽车本体10与帐篷顶盖11之间设有支撑杆12,还包括固定在车顶板101的固定座13,本实施例的固定座13为槽钢固定座,槽钢固定座抗压强度高,不易变形,固定座13上设有第一滑槽131,第一滑槽131内设有推动支撑杆12运动的自动顶杆14,自动顶杆14为液压顶杆,支撑杆12的底端伸入到第一滑槽131内与自动顶杆14连接,支撑杆12的顶端与帐篷顶盖11连接,自动顶杆14推动支撑杆12竖立起来,从而撑开帐篷顶盖11,自动顶杆14包括缸体和伸缩在缸体内的顶杆,顶杆与支撑杆12底部连接,顶杆的伸缩运动使得支撑杆12作跟随运动,实现支撑杆12竖起或者卧倒,从而支撑起帐篷顶盖11。

支撑杆12与自动顶杆14之间连接有销轴22,自动顶杆14顶部设有径向的通孔,支撑杆12底部两侧都设有固定片122,两固定片122之间为空腔,固定片122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连接孔,支撑杆12伸入到空腔内使得通孔与连接孔对齐,销轴22穿入连接孔和通孔将支撑杆12与自动顶杆14连接在一起,销轴22两端都穿出固定片122的端面,销轴22两端均固定有轮子23,轮子23滑动在第一滑槽131内。

还包括支杆15,支杆15一端与固定座13铰接,支杆15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2铰接,支杆15也为槽钢支杆,槽钢支杆抗弯强度高,不易变形。

支撑杆12顶部固定有卡销16,固定座13上设有卡槽17,车顶帐篷回收时,卡销16与卡槽17卡合连接。

支撑杆12为槽钢支撑杆,卡销16贯穿支撑杆12两侧面,卡销16与支撑杆12固定连接,固定座13上设有卡块18,卡块18固定在固定座13的前端,卡槽17倾斜设在卡块18上,方便卡销16能够顺利的卡入卡槽17内,卡块18的高度大于固定座13的高度,车顶帐篷回收时,卡块18卡入支撑杆12的凹槽121内。

帐篷顶盖11的内端面111设有轨道19,支撑杆12顶部设有滑轮20,滑轮20滑动在轨道19上。

轨道19包括底板191,底板191两侧都设有侧板192,侧板192与底板191一体式,底板191两侧折弯形成侧板192,底板191与两侧板192形成供滑轮20滑动的第二滑槽193,第二滑槽193开口朝下,第二滑槽193开口端两侧均设有限位板194,限位板194垂直固定于侧板192上,限位板194与侧板192一体式,侧板192向内折弯形成限位板194,相对的限位板194之间为供支撑杆12通过的通道195,支撑杆12伸入通道195到第二滑槽193内,支撑杆12两侧都设有滑轮20,滑轮20在限位板194上前后滚动。

帐篷顶盖11与车顶板10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帐篷顶盖11的辅助支架21,辅助支架21包括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第一支撑板211与第二支撑板212交叉铰接,第一支撑板211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支撑板212,第一支撑板211两端分别与帐篷顶盖11和车顶板101铰接,第二支撑杆12两端分别与帐篷顶盖11和车顶板101铰接。

第一支撑板211底端两侧面都铰接有第三支撑板213,第三支撑板213与车顶板101铰接,两个第二支撑板212顶端之间铰接有第四支撑板214,第四支撑板214与帐篷顶盖11铰接。

帐篷顶盖11与车顶板101之间围有密封防水布。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特征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自动顶杆14电动顶杆,电动顶杆包括固定有线圈的固定套和伸缩在固定套内的顶杆。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