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入口框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223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入口框架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入口框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已经大量普及,对城市的交通和环境起着重大的影响,随之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停车难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却也给机械停车设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城市规划的完善,机械停车设备行业将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朝阳行业,机械停车设备的技术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目前,机械停车设备行业,特别指各类智能立体停车库中,其入口框架由于采用多种机械结构,容易在使用中产生磨损,本身的运行噪音即很大,长期使用后,机械动作不稳定,运行不畅,结构复杂,同时,在搬运框架上,由于车辆在停至滚轮设备上的停驶过程中容易出现与预定位置的偏差,导致不能按预定轨道顺利搬运,严重者会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容易给司机造成恐慌,危险系数极高,由此可见,滚轮设备在智能立体停车库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滚轮设备中,滚轮排和支撑座为固定连接的,当出现问题时,拆卸和组装极为不便,并且,现有的入门框架缺少到位检测部件,导致司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在指定位置了,不好操作,为解决此问题,研发一款组装方便、结构简单、前轮到位检测方便的入口框架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前轮到位检测方便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入口框架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入口框架设备,包括承载架和用于支撑所述承载架的支撑立柱块,所述承载架两端设有两个相对应的载车板,每一载车板上设有前后两个滚轮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前滚轮设备上设有前轮到位检测组,所述前轮到位检测组包括位置传感器和控制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控制器,每一前滚轮设备前端设有挡车杆组件,每一滚轮设备包括相对设立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设置在该两支撑座上的滚轮排,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由底板和侧板组成,所述底板和侧板构成折弯向滚轮一侧延伸的L型,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侧板设有数个开口向上的燕尾槽,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相对应的数个固定孔,所述滚轮排上的轴承一端可插入固定孔,另一端设有橡胶圈,该另一端通过轴承上的橡胶圈的弹性作用卡插入燕尾槽完成滚轮排与支撑座的固定;所述挡车杆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档杆封板和与档杆封板连接的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通过第一连接轴安装于一立式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给档杆封板,从而使档杆封板带动推杆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接轴实现圆弧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架与支撑立柱块之间设有一旋转底座,该旋转底座与设置在承载架上的旋转动力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架两侧通过两竖直立杆连接两支撑板一端,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和承载架间设有斜拉杆。

作为优选,所述燕尾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轴承上的橡胶圈自然状态下的宽度,所述燕尾槽内设有供轴承上的橡胶圈自由滚动的容纳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入口框架设置的前轮到位检测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停到位;

2、所述挡车杆组件的设置可使车辆停到位后在旋转运行的过程中起到阻挡车辆产生位移的作用,使车辆固定;

3、所述入口框架中的滚轮设备通过一端插入固定孔,另一端卡接入燕尾槽的设置可方便拆卸和组装,当滚轮排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滚轮排即可,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挡车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入口框架设备,包括承载架10和用于支撑所述承载架10的支撑立柱块11,所述承载架10两端设有两个相对应的载车板12,每一载车板12上设有前后两个滚轮设备13,所述至少一个前滚轮设备上设有前轮到位检测组18,所述前轮到位检测组18包括位置传感器和控制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控制器,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符合额定要求时,所述控制器会发出指示信息,用以提醒司机已停车到位,保证司机在停车时不发生事故。每一前滚轮设备前端设有挡车杆组件19,每一滚轮设备13包括相对设立的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和设置在该两支撑座上的滚轮排3,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由底板4和侧板5组成,所述底板4和侧板5构成折弯向滚轮一侧延伸的L型,所述第一支撑座1上的侧板5设有数个开口向上的燕尾槽6,所述第二支撑座2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6相对应的数个固定孔,所述滚轮排3上的轴承7一端可插入固定孔,另一端设有橡胶圈8,该另一端通过轴承7上的橡胶圈8的弹性作用卡插入燕尾槽6完成滚轮排3与支撑座的固定;所述挡车杆组件19包括驱动装置24、与驱动装置24连接的档杆封板23和与档杆封板23连接的推杆组件22,所述推杆组件22通过第一连接轴25安装于一立式座21上,所述驱动装置24将驱动力传递给档杆封板23,从而使档杆封板23带动推杆组件22沿所述第一连接轴25实现圆弧运动。

所述承载架10与支撑立柱块11之间设有一旋转底座14,该旋转底座14与设置在承载架10上的旋转动力组15连接,所述旋转底座14和旋转动力组15的设置可以使车辆在所述入口框架上实现掉头,使取车更方便。

所述承载架10两侧通过两竖直立杆16连接两支撑板9一端,所述支撑板9另一端和承载架10间设有斜拉杆17。所述斜拉杆17的设置利用三角支撑的原理使支撑板9和斜拉杆17间的连接更稳固。

所述燕尾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轴承上的橡胶圈自然状态下的宽度,所述燕尾槽内设有供轴承上的橡胶圈自由滚动的容纳空间,该设置可以使橡胶圈压缩时正好可以从燕尾槽的开口卡插入燕尾槽内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的大小大于橡胶圈自然状态下的宽度,可以使被橡胶圈裹住的轴承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圆周运动。

在实施过程中,将支撑立柱块11、旋转底座14、承载架10、滚轮设备13、挡车杆组件19等组装好,在安装滚轮设备时,先将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固定,然后将滚轮上的轴承一端插入固定孔,另一端与橡胶圈过盈配合,利用橡胶圈的弹性作用挤压该橡胶圈从而使轴承卡插入燕尾槽,进入燕尾槽后,橡胶圈弹性复位,从而在驱动装置通过传动链条驱动传动齿轮运转时,与传动齿轮连接的轴承也在燕尾槽的容纳空间内实现自由滚动,从而带动滚轮圆周运动,使滚轮排上的车辆移动至相应指定位置。在运行过程中,当有车辆需要进入立体停车库时,先需要经过入口框架,此时,打开入口框架上的入口大门,入口框架入口处的车辆从入口框架的入口大门往入口框架的出口方向驶入,依次经过斜角杆对运行车辆实行左右方向的粗调,然后继续往前开,直至车辆四个轮胎均落入滚轮设备的滚轮上,在此过程中,所述前轮到位检测组上的位置传感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当所述位置传感器感应到车辆轮胎的信号在额定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此信号发出提醒,并可以通过声光报警器等提示司机已经到位,可以停车,车辆稳定后,挡车杆组件开始工作,用以固定挡住车辆轮胎防止滑动,然后再关闭入口大门,此时,旋转动力组驱动旋转底座开始运动,旋转底座带动承载架上的车辆实现180°旋转,掉头后,再运送至各空车位停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