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从动式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220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从动式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机械的专用装置,国际专利分类为E04H 3/26。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演艺场所、多功能秀场等,为营造神奇梦幻的出场效果,配置了各种形式的舞台机械设备。或独立呈现某种运动效果,或与传统设备配合增强视觉冲击。本文介绍的装置属后一种形式。

目前在双层升降舞台台面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活动盖板,有台仓的固定舞台或单层升降台也有设活动盖板的。其目的多是为输送人员、道具等到演出台面,完成魔术、主角演员进出场,增加特技效果。而在双层台或台仓结构中,两层之间一般有4.2-4.5米的空间。这就需要有专业升降设备与机械升降舞台及活动盖板配合,灵活、快速、安全地完成演员、道具的移动升降任务。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 “塔式”或“剪撑式”移动升降机完成此任务,但存在安全性差,可控性差,稳定性差的诸多不足;还存在舞台表现“穿邦”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多层从动式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层从动式升降装置,由移动驱动车体1、升降过渡框架2、从动台架3三部分组成,以移动驱动车体1为载体,双出轴四绳驱动机1-1、行走、定位机构固定其上;钢丝绳1-2通过固定在移动驱动车体1顶部的四个定滑轮1-3将升降过渡框架2与移动驱动车体1柔性连接,钢丝绳1-2四个绳头固定于双出轴四绳驱动机1-1上;升降过渡框架2上固定的四个随动链轮2-2与四根链条2-1形成柔性传动付,将从动台架3与移动驱动车体1半柔性连接;移动驱动车体1与升降过渡框架2之间;升降过渡框架2与从动台架3相对运动,均由能增强升降稳定性的导轨5进行导向。

本实用新型设计时突出以下特点:(1)巧妙地将移动车体作为升降架体的一部分,有效降低装置自高;(2)专门设计驱动机组,合理布局,藏其在踏步底下,节省空间,同时增强整套装置稳定性;(3)移动采用人力推动,符合舞台狭小空间使用条件;(4)考虑成本,降升采用动力电拖线形式,控制系统在本装置内集成完成,为今后升级预留空间;(5)移动就位升降工作时,设有锁定装置,尽量做到使演员乘坐安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完全升起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置完成降下可移动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向放大图,图5为图2中C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层从动式升降装置,由移动驱动车体1、升降过渡框架2、从动台架3三部分组成,以移动驱动车体1为载体,双出轴四绳驱动机1-1、行走、定位机构固定其上;钢丝绳1-2通过固定在移动驱动车体1顶部的四个定滑轮1-3将升降过渡框架2与移动驱动车体1柔性连接,钢丝绳1-2四个绳头固定于双出轴四绳驱动机1-1上;升降过渡框架2上固定的四个随动链轮2-2与四根链条2-1形成柔性传动付,将从动台架3与移动驱动车体1半柔性连接;移动驱动车体1与升降过渡框架2之间;升降过渡框架2与从动台架3相对运动,均由能增强升降稳定性的导轨5进行导向。

如图1所示,导轨5采用导鞘形式。

如图2所示,移动驱动车体1能够由人力推动平移,电控集成于装置内,只拖动力线。

如图1、图2所示,双出轴四绳驱动机1-1牵引钢丝绳1-2,通过四个定滑轮1-3抬升升降过渡框架2;随着升降过渡框架2上升,使置于其顶部的四个随动链轮2-2与固定在移动驱动车体1及从动台架3间的四条链条2-1形式柔性从动机构,从动台架3被动上升。 反之, 双出轴四绳驱动机1-1放绳,升降过渡框架2下降,随动链轮2-2与链条2-1反向运动,使从动台架3与升降过渡框架2收贮于移动驱动车体1内。整套装置收缩成略高于人体的自高,方便移动。三部分间由六组特制导轨5导向,保证相互间平稳相对运行。

舞台表演时,当升降台面与固定台平齐时,将图2所示状态的多层从动式升降装置移动至舞台活动盖板正下方,按照预留位置锁定本装置。电动移开活动盖板,演员或道具通过踏步登上从动台架,根据事先设置好的升降行程及速度,将演员平稳送至舞台面参加表演;同时补平由于活动盖板移开留下孔洞,保证舞台面人员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