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8107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大多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然而,在倡导绿色施工形势下,核心筒结构施工越来越多采用液压爬模体系与铝合金模板两者相配合使用的施工模式,同时超高层结构施工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也给施工管控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结合部位的施工,传统工艺采用模板散拼散装方式,拼装效率低,拼接质量完全依靠工人操作,结合部位存在错台等质量缺陷,混凝土外观质量难以达到较高质量要求,施工周期也无法满足进度要求。

如图1所示,在反复拼装模板加固基础上进行深化,考虑铝模与爬模结合,现有技术中对爬模加装木块进行定位,对定位块的设计作出以下要求:

1、定位块材质为木模板,尺寸为长50mm,宽50mm,厚15mm。

2、安装时每块最少钉4颗钉子,墙身和铝模板结合部位需要4块,按铝模板高度均布;梁侧板和爬模结合的部位需要2块,上下各一块。(定位块的具体数量根据铝模板设计图中铝模与爬模拼接数量进行确定)。

但是,采用爬模加装木块进行定位的方式,定位块仍有错台现象,无法满足结合部位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且定位块在墙柱内浇筑后遗漏缺陷需要二次修补,增加了额外工程量。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结合部位的施工方法中,存在错台质量缺陷、混凝土外观质量差以及施工周期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结合部位的施工方法中,存在错台质量缺陷、混凝土外观质量差以及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包括环绕核心筒设置用于爬升的爬模和与爬模固定连接用于跟随爬模共同爬升的铝模,爬模包括内筒爬模大模板和外筒爬模大模板,铝模包括铝模IC(阴角连接件)板和铝模边梁侧板,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相结合用于对核心筒的内筒进行拼接;外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边梁侧板相结合用于对核心筒的外筒进行拼接;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还包括用于对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的内筒紧固机构以及用于对外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边梁侧板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的外筒紧固机构。

进一步地,内筒紧固机构包括内筒锁定杆,内筒爬模大模板的外侧设置有内筒固定梁,铝模IC板的侧缘上对应设置有与内筒固定梁相匹配的内筒固定壁,内筒固定梁和内筒固定壁通过内筒锁定杆相锁定;外筒紧固机构包括外筒锁定杆,外筒爬模大模板的外侧设置有外筒固定梁,铝模边梁侧板的侧缘上对应设置有与外筒固定梁相匹配的外筒固定壁,外筒固定梁和外筒固定壁通过外筒锁定杆相锁定。

进一步地,内筒紧固机构还包括内筒支撑件和内筒填充件,内筒固定梁包括内筒腹板和连接在内筒腹板两端的内筒翼缘板,内筒腹板上设置有内筒贯穿通孔,铝模IC板上对应设置有内筒贯穿通孔相配合的内筒定位孔,内筒锁定杆穿过内筒贯穿通孔和内筒定位孔后将内筒支撑件夹持固定在内筒爬模大模板和铝模IC板之间,内筒填充件填充在内筒爬模大模板和铝模IC板之间的空隙内。

进一步地,内筒紧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内筒翼缘板的侧面用于防止铝模IC板侧向变形的内筒模板条、设置在内筒翼缘板的端部用于固定铝模IC板的内筒定位板、以及设置在内筒定位板的端部用于调节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之间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的内筒调节杆,内筒模板条的一端抵接在铝模IC板上,内筒模板条的另一端抵接在内筒定位板上,内筒调节杆包括内筒固定块和与内筒固定块活动连接的内筒旋转件,内筒固定块与内筒模板条固定连接,内筒旋转件的一端悬空,内筒旋转件的另一端抵接在铝模IC板上。

进一步地,铝模IC板上设置有内筒铝模板背愣和内筒斜拉座,内筒爬模大模板上设置有内筒大模板背愣,内筒斜拉座用于将内筒铝模板背愣和内筒大模板背愣相连接以对内筒爬模大模板加固;铝模边梁侧板上设置有外筒铝模板背愣和外筒斜拉座,外筒爬模大模板上设置有外筒大模板背愣,外筒斜拉座用于将外筒铝模板背愣和外筒大模板背愣相连接以对外筒爬模大模板加固。

进一步地,铝模还包括铝模WR(内墙墙身板)墙板,铝模WR墙板与铝模IC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通过内筒紧固机构对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以及外筒紧固机构对外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边梁侧板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保证了结合部位的平整度、牢固性以及模板的可靠拼接,提高了砼实测实量合格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可有效避免错台质量缺陷、且混凝土外观质量高、施工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采用爬模加装木块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结合部位施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外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边梁侧板结合部位施工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结合部位施工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定位块;11、内筒爬模大模板;12、外筒爬模大模板;21、铝模IC板;22、铝模边梁侧板;31、内筒锁定杆;111、内筒固定梁;211、内筒固定壁;32、外筒锁定杆;121、外筒固定梁;221、外筒固定壁;41、内筒支撑件;51、内筒填充件;1111、内筒腹板;1112、内筒翼缘板;11111、内筒贯穿通孔;211、内筒定位孔;61、内筒模板条;71、内筒定位板;81、内筒调节杆;811、内筒固定块;812、内筒旋转件;23、WR墙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包括环绕核心筒设置用于爬升的爬模和与爬模固定连接用于跟随爬模共同爬升的铝模,爬模包括内筒爬模大模板11和外筒爬模大模板12,铝模包括铝模IC板21和铝模边梁侧板22,内筒爬模大模板11与铝模IC板21相结合用于对核心筒的内筒进行拼接;外筒爬模大模板12与铝模边梁侧板22相结合用于对核心筒的外筒进行拼接;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还包括用于对内筒爬模大模板11与铝模IC板21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的内筒紧固机构以及用于对外筒爬模大模板12与铝模边梁侧板22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的外筒紧固机构。其中,内筒紧固机构和外筒紧固机构可以采用螺栓紧固机构,也可以采用扣接紧固机构,在此不做限定,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通过内筒紧固机构对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以及外筒紧固机构对外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边梁侧板的结合部位进行紧固,保证了结合部位的平整度、牢固性以及模板的可靠拼接,提高了砼实测实量合格率。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可有效避免错台质量缺陷、且混凝土外观质量高、施工周期短。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内筒紧固机构包括内筒锁定杆31,内筒爬模大模板11的外侧设置有内筒固定梁111,铝模IC板21的侧缘上对应设置有与内筒固定梁111相匹配的内筒固定壁211,内筒固定梁111和内筒固定壁211通过内筒锁定杆31相锁定;外筒紧固机构包括外筒锁定杆32,外筒爬模大模板12的外侧设置有外筒固定梁121,铝模边梁侧板22的侧缘上对应设置有与外筒固定梁121相匹配的外筒固定壁221,外筒固定梁121和外筒固定壁221通过外筒锁定杆32相锁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通过内筒锁定杆直接锁定和紧固内筒爬模大模板和铝模IC板,通过外筒锁定杆直接锁定和紧固外筒爬模大模板和铝模边梁侧板,结构简单,保证了结合部位的平整度、牢固性以及模板的可靠拼接,提高了砼实测实量合格率。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可有效避免错台质量缺陷、且混凝土外观质量高、施工周期短。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内筒紧固机构还包括内筒支撑件41和内筒填充件51,内筒固定梁111包括内筒腹板1111和连接在内筒腹板1111两端的内筒翼缘板1112,内筒腹板1111上设置有内筒贯穿通孔11111,铝模IC板21上对应设置有内筒贯穿通孔11111相配合的内筒定位孔2111,内筒锁定杆31穿过内筒贯穿通孔11111和内筒定位孔2111后将内筒支撑件41夹持固定在内筒爬模大模板11和铝模IC板21之间,内筒填充件51填充在内筒爬模大模板11和铝模IC板21之间的空隙内。其中,内筒固定梁111和外筒固定梁121采用木工字梁,内筒支撑件41可采用两根4.35m长且直径为25mm的钢管,内筒填充件51可采用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内筒填充件51沿纵向贯通填充,要求填充均匀、密实和无空鼓现象,并做好验收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内筒紧固机构采用内筒锁定杆、内筒支撑件和内筒填充件,从而防止铝模IC板和铝模边梁侧板侧移,保证了结合部位的平整度、牢固性以及模板的可靠拼接,提高了砼实测实量合格率。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可有效避免错台质量缺陷、且混凝土外观质量高、施工周期短。

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内筒紧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内筒翼缘板1112的侧面用于防止铝模IC板21侧向变形的内筒模板条61、设置在内筒翼缘板1112的端部用于固定铝模IC板21的内筒定位板71、以及设置在内筒定位板71的端部用于调节内筒爬模大模板11与铝模IC板21之间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的内筒调节杆81,内筒模板条61的一端抵接在铝模IC板21上,内筒模板条61的另一端抵接在内筒定位板71上,内筒调节杆81包括内筒固定块811和与内筒固定块811活动连接的内筒旋转件812,内筒固定块811与内筒模板条61固定连接,内筒旋转件812的一端悬空,内筒旋转件812的另一端抵接在铝模IC板21上。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内筒调节杆81可采用于对半切开的花篮螺栓。内筒调节杆81固定焊接在内筒定位板71上。内筒模板条61采用18mm覆膜胶合板。内筒定位板71采用12#槽钢。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采用内筒模板条防止铝模IC板侧向变形,采用内筒调节杆来调节内筒爬模大模板与铝模IC板之间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从而防止铝模IC板和铝模边梁侧板侧移,保证了结合部位的平整度、牢固性以及模板的可靠拼接,提高了砼实测实量合格率。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可有效避免错台质量缺陷、且混凝土外观质量高、施工周期短。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铝模IC板21上设置有内筒铝模板背愣和内筒斜拉座,内筒爬模大模板11上设置有内筒大模板背愣,内筒斜拉座用于将内筒铝模板背愣和内筒大模板背愣相连接以对内筒爬模大模板11加固;铝模边梁侧板22上设置有外筒铝模板背愣和外筒斜拉座,外筒爬模大模板上设置有外筒大模板背愣,外筒斜拉座用于将外筒铝模板背愣和外筒大模板背愣相连接以对外筒爬模大模板12加固。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采用内筒斜拉座将内筒铝模板背愣和内筒大模板背愣相连接以对内筒爬模大模板加固;采用外筒斜拉座将外筒铝模板背愣和外筒大模板背愣相连接以对外筒爬模大模板加固,从而防止铝模IC板和铝模边梁侧板侧移,保证了结合部位的平整度、牢固性以及模板的可靠拼接,提高了砼实测实量合格率。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可有效避免错台质量缺陷、且混凝土外观质量高、施工周期短。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结构,铝模20还包括铝模WR墙板23,铝模WR墙板23与铝模IC板21固定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