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辅助材料,其按照施工要求设置好模板,再向模板内灌注混凝土,因其产品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目前市场广泛使用的建筑模板为钢板、木板或实心塑料板,其中木制模板,木料用量多,因而造成乱砍伐树木的现象,影响环境,钢制模板易生锈,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塑料建筑模板作为一种节能型和绿色环保产品,受到企业的欢迎,它是继木模板、组合钢模板、竹木胶合模板、全钢大模板之后又一新型换代产品,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钢模板、木模板、方木,节能环保,摊销成本低。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空心塑料建筑模板,但这种空心塑料建筑模板稳固度不够,易打滑,且承重不均匀,易变形,导致混凝土定型超差,出现废品,还有现今的空心塑料建筑模板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其目的:承重均匀,提高稳固度,增长使用寿命,具有防滑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包括下模板层,下模板层的上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一中空支撑层、第一分隔层、主体、第二分隔层、第二中空支撑层和上模板层;
第一中空支撑层和第二中空支撑层均由X字型支撑架组成,每两个相邻的X字型支撑架之间形成了一个截面为菱形的四边形通孔;
主体包括竖直加强筋和工字型加强筋,所述竖直加强筋和工字型加强筋交替设置在第一分隔层和第二分隔层之间,每个相邻的竖直加强筋和工字型加强筋之间形成了一个由矩形和等腰梯形组成的六边形通孔,所述六边形通孔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由两个支撑板组成,两个支撑板的夹角为0度至90度;
下模板层和上模板层的表面均为麻面。
优选的,下模板层和上模板层相互对称。
优选的,第一中空支撑层和第二中空支撑层相互对称。
优选的,第一分隔层和第二分隔层相互对称。
优选的,两个支撑板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下模板层和上模板层的材质为聚丙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X字型支撑架的顶部为锁定端,两个相邻的锁定端上设有紧固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分隔层的底部和第二分隔层的顶部均设有与X字型支撑架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凹槽的形状为圆弧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模板层和上模板层的表面均为麻面,防止了该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在使用时打滑,第一中空支撑层和第二中空支撑层均由X字型支撑架组成,每两个相邻的X字型支撑架之间形成了一个截面为菱形的四边形通孔,使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具有一定弹性,确保了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不易变形,增长了使用寿命,主体包括竖直加强筋和工字型加强筋,所述竖直加强筋和工字型加强筋交替设置在第一分隔层和第二分隔层之间,每个相邻的竖直加强筋和工字型加强筋之间形成了一个由矩形和等腰梯形组成的六边形通孔,确保了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承重均匀,所述六边形通孔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由两个支撑板组成,两个支撑板的夹角为0度至90度,提高了稳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公开的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X字型支撑架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第一分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第二分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下模板层 2.第一中空支撑层 3.第一分隔层 4.主体 5.第二分隔层 6.第二中空支撑层 7.上模板层 8.X字型支撑架 81.锁定端82.紧固套 9.竖直加强筋 10.工字型加强筋 11.支撑架 100.四边形通孔 200.六边形通孔 30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包括下模板层1,下模板层1的上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一中空支撑层2、第一分隔层3、主体4、第二分隔层5、第二中空支撑层6和上模板层7。
第一中空支撑层2和第二中空支撑层6均由X字型支撑架8组成,所述每两个相邻的X字型支撑架8之间形成了一个截面为菱形的四边形通孔100,使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具有一定弹性,确保了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不易变形,增长了使用寿命。
主体4包括竖直加强筋9和工字型加强筋10,所述竖直加强筋9和工字型加强筋10交替设置在第一分隔层3和第二分隔层5之间,每个相邻的竖直加强筋9和工字型加强筋10之间形成了一个由矩形和等腰梯形组成的六边形通孔200,确保了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承重均匀。
六边形通孔200内设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由两个支撑板组成,两个支撑板的夹角为0度至90度,提高了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稳固度。
下模板层1和上模板层7的材质为聚丙醛,增强了下模板层1和上模板层7的耐磨性和耐用度,下模板层1和上模板层7的表面均为麻面,防止了该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在使用时打滑。
下模板层1和上模板层7相互对称,第一中空支撑层2和第二中空支撑层6相互对称,第一分隔层3和第二分隔层5相互对称,进一步确保了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承重均匀。
两个支撑板的夹角为60度,进一步提高了该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稳固度。
以上就是一种加强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效果,其优点:结构简单,中空结构较多,整体质量轻,强度够,承重均匀,提高了稳固度,增长了使用寿命,具有防滑能力。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余与实施例1相比,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X字型支撑架8的顶部为锁定端81,两个相邻的锁定端81上设有紧固套82,紧固套82限制了X字型支撑架8的变形方向,能使X字型支撑架8快速回弹,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也不作特别的限制,同样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生产过程也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其余与实施例1相比,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层3的底部和第二分隔层5的顶部均设有与X字型支撑架8的凹槽300,凹槽300防止了X字型支撑架8在变形过程中超出公差范围,避免了混凝土流入至X字型支撑架8内,凹槽300的形状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凹槽300能使X字型支撑架8快速回弹,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也不作特别的限制,同样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生产过程也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