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809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必须可少的重要工具,目前,工程中大部分采用的是钢模板或者木模板,其中,钢模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周转次数可达40多次,但是存在成本费用高、重量大及易锈蚀的缺点;木模板虽具有较轻的质量,易吊装、易安装,但是其存在损耗率较高、周转次数少的缺点。为兼具两者的优点以及改善两者的缺点,新型木塑建筑模板则应运而生,例如我国专利号201420368360.2所公开的一种易脱模防水建筑模板,该模板在芯板的两个板面上覆设有与之紧固连接的防水面层,防水面层的外表面还设有外表光滑且与之紧固连接的表面膜,不仅能节约板材的消耗,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有效解决脱模难、周转次数低的问题。在该模板中,芯板与防水面层之间是通过钉凸实现连接,为实现此种方式的连接,则需在芯板端面内设置有容纳钉凸的凹槽,原则上,钉凸在塑料覆于芯板表面上的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但是,为实现两者的稳固连接,凹槽的内壁面通常会留有参差不齐的刺状木纤维(钉凸通过对木纤维的包裹可在芯板上扎下“根”,使得两者连接更加牢固),这样,当塑料覆盖于芯板表面上,则会因刺状木纤维的阻挡而导致塑料难以下流至凹槽内,从而,难以形成钉凸。若将凹槽的内壁面打磨处理成光滑壁面,塑料虽能流入凹槽内形成与凹槽相匹配的钉凸,但是光滑的壁面又会影响两者之间的稳固连接。可见,该模板在实践中要么难以加工,要么难以实现芯板与防水面层之间的牢固连接,进而,会容易造成脱层、开裂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通过锥形凹槽的设置,可提高连接板与玻纤增强塑料板连接的牢固性;通过延伸爪段四个支爪的设计及连接板对延伸爪段的阻挡,可进一步提升玻纤增强塑料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不易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包括芯板,芯板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

芯板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十字型凹槽,连接板与十字型凹槽共同形成有填充区域;

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十字星凹槽相对应的注入孔和若干个与注入孔错开的锥形凹槽,注入孔贯穿连接板的上下端面,注入孔的底端开口位于十字星凹槽的中部且与十字星凹槽连通;

两连接板的外表面上均覆设有玻纤增强塑料板,玻纤增强塑料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伸入锥形凹槽的第一凸起,玻纤增强塑料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穿过注入孔的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的底端部还延伸设置有位于填充区域内且与填充区域相适应的延伸爪段。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与芯板通过胶粘剂胶合而成;玻纤增强塑料板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材,它可由玻璃纤维与热塑性树脂复合而成。芯板、两连接板及两玻纤增强塑料板共同形成本建筑模板,除上下端面外,还应在建筑模板的四个侧面均覆盖有防水涂层。

加工时,注入孔底端开口应落入十字星凹槽的开口内,且位于十字星凹槽的中部。注入孔的内壁面应打磨光滑,而十字星凹槽和锥形凹槽的内壁均应保留有加工所形成的刺状木纤维,连接板于封闭十字星凹槽开口端区域的表面也应保留有裁切形成的刺状木纤维。加工时,通过挤出机将热熔型塑料直接挤出到连接板表面上,并由压辊对覆塑表面进行辊压复合,塑料面层与连接板一次辊压成型形成玻纤增强塑料板,而塑料面层底部则分别形成伸入锥形凹槽内的第一凸起和穿过注入孔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通过对锥形凹槽内木纤维的包裹可在锥形凹槽内形成有根连接,这样,可增强连接板与玻纤增强塑料板连接的牢固性。由于注入孔的内壁面较光滑,因而熔融状态的塑料则易通过注入孔流入十字星凹槽内并在压辊挤压下迅速向四周扩散形成延伸爪段,延伸爪段通过对若干木纤维的包裹则与芯板以及连接板形成有根连接。由于延伸爪段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当玻纤增强塑料板因脱模而进行外力拉扯时,连接板可起着阻挡延伸爪段的作用。另外,十字星凹槽具有四个支腿,因而延伸爪段在挤压作用下亦会形成有四个支爪,如此,可进一步增强玻纤增强塑料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使其不易脱层及开裂,进而,可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凹槽的设置,可提高连接板与玻纤增强塑料板连接的牢固性;通过注入孔的设置,可在保证第二凸起与十字星凹槽之间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便于熔融塑料流入十字星凹槽内形成第二凸起。另外,加上延伸爪段四个支爪的设计及连接板对延伸爪段的阻挡,可进一步提升玻纤增强塑料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不易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

为便于加工十字星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星凹槽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芯板表面内的条状切口,两条状切口垂直相交。

为增大延伸爪段与连接板接触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于覆盖所述十字星凹槽的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圆凹槽,四个圆凹槽均匀分布于所述注入孔的外围且位于十字星凹槽的垂直延伸区域内。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延伸爪段与连接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为便于熔融塑料的流动,进一步地,所述注入孔呈顶端开口大且底端开口小的锥筒状。加工时,注入孔的顶端开口边沿应呈倒角设置。应用时,通过压辊对塑料的辊压复合,可将聚集在注入孔顶端开口处的大量塑料挤压至其下端直至流进十字星凹槽内。

为便于熔融塑料穿过注入孔,进一步地,所述注入孔内壁面设置有光滑膜层。光滑膜层可选用涂抹液体的方式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星凹槽的深度为1~1.5毫米;所述注入孔的深度为2~2.5毫米;所述锥形凹槽的深度为0.5~1毫米。注入孔的深度决定了连接板的厚度,为使得连接板拥有足够的硬度而阻挡延伸爪段,在十字星凹槽深度为1~1.5毫米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将连接板的厚度选取2~2.5毫米较为适宜。为避免锥形凹槽影响连接板的连接强度,锥形凹槽的深度选取0.5~1毫米较为适宜。

进一步地,所述芯板为多层胶合木质板材;所述连接板为单层木质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玻纤增强塑料板的外表面还覆设有表面膜。表面膜可选用PP、PE等薄膜材料,它能具有光滑的外表面,这样,可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脱模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凹槽的设置,可提高连接板与玻纤增强塑料板连接的牢固性;通过注入孔的设置,可在保证第二凸起与十字星凹槽之间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便于熔融塑料流入十字星凹槽内形成第二凸起。另外,加上延伸爪段四个支爪的设计及连接板对延伸爪段的阻挡,可进一步提升玻纤增强塑料板与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不易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中十字星凹槽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芯板,2、连接板,3、十字星凹槽,4、注入孔,5、玻纤增强塑料板,6、第二凸起,7、延伸爪段,8、光滑膜层,9、防水涂层,10、锥形凹槽,11、第一凸起,12、条状切口,13、圆凹槽,14、表面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玻纤增强法拼接夹芯回收建筑模板,包括芯板1,芯板1的上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2;

芯板1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十字型凹槽3,连接板2与十字型凹槽3共同形成有填充区域;

连接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十字星凹槽3相对应的注入孔4和若干个与注入孔4错开的锥形凹槽10,注入孔4贯穿连接板2的上下端面,注入孔4的底端开口位于十字星凹槽3的中部且与十字星凹槽3连通;

两连接板2的外表面上均覆设有玻纤增强塑料板5,玻纤增强塑料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伸入锥形凹槽10的第一凸起11,玻纤增强塑料板5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穿过注入孔4的第二凸起6,该第二凸起6的底端部还延伸设置有位于填充区域内且与填充区域相适应的延伸爪段7。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与芯板1通过胶粘剂胶合而成;玻纤增强塑料板5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材,它可由玻璃纤维与热塑性树脂复合而成。芯板1、两连接板2及两玻纤增强塑料板5共同形成本建筑模板,除上下端面外,还应在建筑模板的四个侧面均覆盖有防水涂层9。

加工时,注入孔4底端开口应落入十字星凹槽3的开口内,且位于十字星凹槽3中部。注入孔4的内壁面应打磨光滑,而十字星凹槽3和锥形凹槽10的内壁均应保留有加工所形成的刺状木纤维,连接板2于封闭十字星凹槽3开口端区域的表面也应保留有裁切形成的刺状木纤维。加工时,通过挤出机将热熔型塑料直接挤出到连接板2表面上,并由压辊对覆塑表面进行辊压复合,塑料面层与连接板2一次辊压成型形成玻纤增强塑料板5,而塑料面层底部则分别形成深入锥形凹槽10内的第一凸起11和穿过注入孔4的第二凸起6。第一凸起11通过对锥形凹槽10内木纤维的包裹可在锥形凹槽10内形成有根连接,这样,可增强连接板2与玻纤增强塑料板连接的牢固性。由于注入孔4的内壁面较光滑,因而熔融状态的塑料则易通过注入孔4流入十字星凹槽3内并在压辊挤压下迅速向四周扩散形成延伸爪段7,延伸爪段7通过对若干木纤维的包裹则与芯板1以及连接板2形成有根连接。由于延伸爪段7位于连接板2的下方,当玻纤增强塑料板5因脱模而进行外力拉扯时,连接板2可起着阻挡延伸爪段7的作用。另外,十字星凹槽3具有四个支腿,因而,延伸爪段7在挤压作用下亦会形成有四个支爪,如此,可进一步增强玻纤增强塑料板5与芯板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使其不易脱层及开裂,进而,可大大提高本实施例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通过锥形凹槽10的设置,可提高连接板2余玻纤增强塑料板5连接的牢固性;通过注入孔4的设置,可在保证第二凸起6与十字星凹槽3之间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便于熔融塑料流入十字星凹槽3内形成第二凸起6,另外,加上延伸爪段7四个支爪的设计及连接板2对延伸爪段7的阻挡,可进一步提升玻纤增强塑料板5与芯板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可见,本实施例具有便于加工、不易脱层开裂及重复使用率高的优点。

为便于加工十字星凹槽3,优选地,所述十字星凹槽3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芯板1表面内的条状切口12,两条状切口12垂直相交。

为增大延伸爪段7与连接板2接触的面积,优选地,所述连接板2于覆盖所述十字星凹槽3的表面上设置有四个圆凹槽13,四个圆凹槽13均匀分布于所述注入孔4的外围且位于十字星凹槽3的垂直延伸区域内。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延伸爪段7与连接板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实施例2

为便于熔融塑料的流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注入孔4呈顶端开口大且底端开口小的锥筒状。加工时,注入孔4的顶端开口边沿应呈倒角设置。应用时,通过压辊对塑料的辊压复合,可将聚集在注入孔4顶端开口处的大量塑料挤压至其下端直至流进十字星凹槽3内。

为便于熔融塑料穿过注入孔4,优选地,所述注入孔4内壁面设置有光滑膜层8。光滑膜层8可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十字星凹槽3的深度为1~1.5毫米;所述注入孔4的深度为2~2.5毫米;所述锥形凹槽10的深度为0.5~1毫米。注入孔4的深度决定了连接板2的厚度,为使得连接板2拥有足够的硬度而阻挡延伸爪段7,在十字星凹槽3深度为1~1.5毫米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连接板2的厚度选取2~2.5毫米较为适宜。为避免锥形凹槽10影响连接板2的连接强度,锥形凹槽10的深度选取0.5~1毫米较为适宜。

实施例4

优选地,所述芯板1为多层胶合木质板材;所述连接板2为单层木质板材。芯板1可选用5层木质板材胶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玻纤增强塑料板5的外表面还覆设有表面膜14。表面膜14可选用PP、PE等薄膜材料,它能具有光滑的外表面,这样,可利于本实施例的脱模工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