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494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流水线,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锅盖一般为圆形,中间有提纽;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现有的常用锅盖通常如申请号为201530107997.6的中国外观专利所示,包括弧形钢化玻璃本体、包裹在本体边缘处的不锈钢包边以及开设在本体上的出气孔,本体中部安装有手提部,出气孔处安装有包覆纽扣,以防止气孔处边缘处有玻璃碎屑掉落锅中。目前的钢化玻璃锅盖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制作,生产效率差,品质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它包括:

圆片切割设备,所述圆片切割设备包括相配合的切割组件和输料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台顶部的第一承料台以及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承料台上方的切割刀组;所述切割刀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上且延伸至所述第一承料台上方的l型支撑杆、安装在所述l型支撑杆侧面且延伸至所述第一承料台上方的套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套筒内的第一旋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下端的第一连接块、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刀头以及安装在所述l型支撑杆顶部且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相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输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切割组件的两侧,用于向所述切割组件输入和输出钢化玻璃;

打磨设备,所述打磨设备设置于所述圆片切割设备的下游,它包括第一操作台、进料组件、打磨组件和移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台顶部两侧边处的第一传动箱、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传动箱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一传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台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下游的多根限位杆;所述移料组件位于所述进料组件的下游,它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台顶部的支撑基座、固定在所述支撑基座顶部的夹爪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夹爪滑轨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夹爪、安装在所述夹爪滑轨底部且位于所述限位杆上方的第二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气缸下端的第一转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接板上的旋转气缸、与所述旋转气缸相连接并在其带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二转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转接板上的第一真空吸盘;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基座侧面且与所述夹爪相配合的夹料头组、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台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基座一侧的第二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上且与所述夹料头组相配合的打磨砂轮;所述下料吸盘安装在所述支撑基座的下游且与所述夹爪相配合;

清洗设备,所述清洗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台下游的第五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第五支撑架顶部的第二操作台、安装在所述第二操作台两侧边处的第二传动箱、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箱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二传动轴、喷淋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喷淋组件下游的风干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箱上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方的喷淋箱、安装在所述第五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喷淋箱下方的蓄液箱、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蓄液箱之间且与所述喷淋箱相对应的导流围挡、安装在所述蓄液箱内的水泵以及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喷淋箱相连接的至少一根输液管;

加热入料系统,所述加热入料系统设置于所述清洗设备的下游,它包括入料组件、传动组件、烘箱、弯制组件、承料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入料组件包括支撑箱体、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体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罩体、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罩体之间且与其相垂直的第一转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与每根所述第一转轴端部相连接的至少一组传动链组;所述烘箱设置在所述入料组件的下游,其内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处于同一高度且两端延伸至所述烘箱外的多根第二转轴;每根所述第二转轴的至少一个端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槽;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烘箱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座、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中的第三传动轴、固定在所述第三传动轴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应的多个凹槽环、套设在相邻两根所述第二转轴的环形槽内且对应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凹槽环上的多根第一橡胶绳、位于所述支撑箱体一侧且与所述传动链组相连接的第四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第四电机和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链;所述弯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烘箱下游的第一支撑架体、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体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块第二固定板、可转动地安装在任一块所述第二固定板内侧面中部且与其相垂直的多根第一短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另一块所述第二固定板内侧面中部且与所述第一短转轴相对应的多根第二短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块第二固定板内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短转轴和所述第二短转轴两侧的第三转轴、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短转轴和所述第二短转轴下方的模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短转轴和所述第二短转轴上方且与所述模座相配合的按压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短转轴、所述第二短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承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弯制组件的下游,它包括第一架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顶部且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平行的多根第四转轴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上且与多根所述第四转轴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四转轴矮于所述第三转轴;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料组件下游的基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表面的旋转盘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盘上且可移动至所述第四转轴上方的接料板;所述支撑箱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座,所述传动链组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座中的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五转轴端部相啮合且与多根所述第一转轴相配合的第二传动链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体内侧壁上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传动链张力的至少一根张力调节辊,所述第五转轴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机相啮合;所述支撑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第三滚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体侧面的第三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的多个张力调节轮、与多根所述第三转轴端部相啮合且与多个所述张力调节轮相配合的第三传动链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体上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链相配合的第六电机;所述弯制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体上且上端与所述模座相连接的第三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按压头相连接的第四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架体侧面的多个第二固定座、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座中的传动杆、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和所述传动杆上的多根第二橡胶带、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侧面的第五电机以及连接所述传动杆端部和所述第五电机的传动皮带;

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料组件下游且与其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架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两端的两组第三固定座、穿设在每组所述第三固定座内的两根第六转轴、安装在两根所述第六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体内的传送带、与任一所述第六转轴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七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承料槽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体顶部且位于所述承料槽板下游的固定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朝向所述传送带的多个风机;

气钮组装设备,所述气钮组装设备设置于所述冷却组件的下游,它包括第六支撑架、第三操作台、电控箱、压合组件、下模入料组件、纽扣组装槽组和上模入料组件,所述第三操作台安装在所述第六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电控箱固定在所述第六支撑架的侧面,用于进行电气控制;所述下模入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控箱顶部且高于所述第三操作台的第二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表面的振动盘、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相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操作台上方的第一出料槽体、可调节地插入所述第一出料槽体用于阻止下模出料的限位单元以及可转动至插入所述第一出料槽体的拨料杆;所述纽扣组装槽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操作台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出料槽体另一端相连通的组装槽体以及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组装槽体内的推板;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操作台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框、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框顶部的第五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五气缸相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框内的第二连接杆、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的悬垂块以及固定在所述悬垂块底面且位于所述组装槽体上方的挤压针头;所述上模入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框侧面的第二架体、安装在所述第二架体上的储料盘以及一端与所述储料盘相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组装槽体上方的第二出料槽体;所述下模入料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操作台上表面且支撑在所述第一出料槽体底部的料槽支架;所述纽扣组装槽组还包括枢轴连接于所述组装槽体外端部的两块按压块、安装在两块所述按压块侧面的弹性件以及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组装槽体所处延长线上且与所述按压块相配合的承接台;所述纽扣组装槽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操作台底面的第二支撑框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框底部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气缸轴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框和所述第三操作台且与所述承接台相连接;所述气缸轴上固定有与其相垂直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框内的多根第三连接杆,所述纽扣组装槽组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框内壁相连接的弹簧;

包箍设备,所述包箍设备设置于所述气钮组装设备的下游,它包括第四操作台、竖立于所述第四操作台上表面的第七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第四操作台上表面的第三底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底座上表面的限位凸台、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限位凸台上的锅盖放置板、安装在所述第七支撑架侧面的第七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七气缸下端且与所述限位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压块以及包箍组件,所述包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七支撑架侧面的多道水平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轨道上的第二滑块、穿设在所述第七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的调节螺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一侧的安装杆、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侧面且与所述安装杆相接触的垫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侧面且与所述安装杆另一面相接触的第二压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且与所述安装杆上端相连接的第八气缸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下端的压轮;

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第七支撑架上且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悬臂、固定在所述支撑悬臂侧面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自由端的l形转接板、安装在所述l形转接板端部的第九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九气缸下端的安装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第二真空吸盘;

循环下料台,所述循环下料台安装在所述出料组件的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通过采用圆片切割设备、打磨设备、清洗设备、加热入料系统和冷却组件等进行配合,能够实现钢化玻璃锅盖(不包含手提部)的制作而替代了人工,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原料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圆片切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打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加热入料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加热入料系统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加热入料系统的另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钢化玻璃锅盖生产流水线气纽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包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自动化钢化玻璃锅盖生产装置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有关方向的定义是按照钢化玻璃锅盖输送的方向予以定义的。

如图1所示的原料架体1用于放置钢化玻璃片;主要包括第一底框101、搁料架102和第一滚轮103。其中,第一底框101水平设置,它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第一滚轮103。搁料架102有两组,它们安装在第一底框101的上表面且对称设置,每组搁料架102包括竖立在第一底框101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架1022、安装在第一底框101上表面且与第一支撑架1022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架1021、一侧(即第三支撑架1023的一条长侧边)安装在第一支撑架1022顶部且另一侧(即第三支撑架1023的另一条长侧边)安装在第二支撑架1021中部的第三支撑架1023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架1021内且一端与第三支撑架1023相连接的多根第一连接杆1024,利用第一连接杆1024起到增加整个搁料架102强度的作用。在使用时,整片的钢化玻璃倚靠在第二支撑架1021上而其下边放置在第三支撑架1023上,根据第三支撑架1023的宽度可以放置不同数量的钢化玻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1021朝向背离第一支撑架1022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两组搁料架102的两个第二支撑架1021在它们的顶部处相交而形成度数为30~90°的夹角。第三支撑架1023与第二支撑架1021相连接的一侧矮于其与第一支撑架1022相连接的一侧,这样有利于避免原料架体1在转移时钢化玻璃的倾倒。

如图2所示的圆片切割设备2,它安装在原料架体1的下游(即按照钢化玻璃锅盖输送的方向确定,下同)而与其相配合(即原料架体1设置在圆片切割设备2的上游),主要包括切割组件21和输料组件22;输料组件22有两组,它们设置在切割组件21的两侧而处于同一直线上,用于向切割组件21输入钢化玻璃并将切割后的钢化玻璃输出。其中,切割组件21包括第一支撑台211、安装在第一支撑台211顶部的第一承料台212以及可升降地安装在第一承料台212上方的切割刀组213;切割刀组213则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台211上且延伸至第一承料台212上方的l型支撑杆2131、安装在l型支撑杆2131侧面且延伸至第一承料台212上方的套筒2132、可转动地安装在套筒2132内的第一旋转轴2133、安装在第一旋转轴2133下端的第一连接块2134、安装在第一连接块2134上的刀头2135以及安装在l型支撑杆2131顶部且与第一旋转轴2133相连接的第一气缸2139;第一气缸2139的下端与第一旋转轴2133的上端活动连接,这样第一旋转轴2133在转动时不会受第一气缸2139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2134上穿设有横杆以用于安装刀头2135。在使用时,先利用第一气缸2139带动第一旋转轴2133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上下微调,随后在其它部件的带动下使得第一旋转轴2133转动而带动刀头2135以其为旋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制得用于制作锅盖的圆形钢化玻璃片。在本实施例中,输料组件22包括第四支撑架221、安装在第四支撑架221顶部的第二支撑台222以及多组滚轮组223;每组滚轮组223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撑台222上表面的第一底座223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底座2231上的活动座2232以及安装在活动座2232上的第二滚轮2233。切割刀组213还包括套设在第一旋转轴2133外且与其相啮合的转轮2136、安装在l型支撑杆2131侧面的第一电机2138以及安装在第一电机2138和转轮2136上的第一皮带2137,这样可以利用第一电机2138的工作带动第一旋转轴2133的转动。切割组件21还包括通过多根螺栓215可调节地安装在第一承料台212上的限位板214(限位板214的一侧安装有开设安装槽的第一固定板,螺栓215就穿设在该安装槽中而插入第一承料台212内;利用螺栓215调节限位板214安装的松紧程度和限位板214的位置),用于对钢化玻璃片材进行限位,确保得到圆形玻璃片。

如图3所示的打磨设备3设置在圆片切割设备2的下游,主要包括第一操作台31、进料组件32、打磨组件33、移料组件34和下料吸盘35等。其中,进料组件32包括安装在第一操作台31(第一操作台31与切割组件21下游的第二支撑台222相配合)顶部两侧边处的第一传动箱321、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一传动箱321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一传动轴322(多根第一传动轴322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第一传动箱321)以及安装在第一操作台31顶部且位于第一传动轴322下游的多根限位杆323;利用第一传动箱321带动多根第一传动轴322同时转动,从而向下游输送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移料组件34位于进料组件32的下游,它包括安装在第一操作台31顶部的支撑基座341、固定在支撑基座341顶部的夹爪滑轨342、可滑动地安装在夹爪滑轨342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夹爪348、安装在夹爪滑轨342底部且位于限位杆323上方的第二气缸343、安装在第二气缸343下端的第一转接板344、安装在第一转接板344上的旋转气缸345、与旋转气缸345相连接并在其带动下进行转动的第二转接板346以及安装在第二转接板346上的第一真空吸盘347。第一真空吸盘347将第一传动轴322上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吸取后,旋转90°使其处于竖直状态;第一个夹爪348移动至第一真空吸盘347处将其夹取,在夹爪滑轨342上向下游移动至打磨组件33处进行打磨,随后第二个348移动至此处夹取打磨后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继续向下游运动。打磨组件33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基座341侧面且与夹爪348相配合的夹料头组335(夹料头组335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基座341侧面的第一夹料圆片以及可调节地安装在第一夹料圆片一侧的第二夹料圆片,调节方式采用气缸进行,以实现对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夹持)、安装在第一操作台31顶部且位于支撑基座341一侧的第二电机333以及安装在第二电机333上且与夹料头组335相配合的打磨砂轮334。下料吸盘35安装在支撑基座341的下游,它与夹爪348相配合,用于吸取最后一个夹爪348夹住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在本实施例中,移料组件34还包括安装在支撑基座341侧面且与夹爪348相配合的缓冲夹爪349,打磨组件33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操作台31顶部的多道第一滑轨331以及可调节地安装在第一滑轨331上的第一滑块332,第二电机333安装在第一滑块332上,这样可以调节打磨砂轮334和夹料头组335之间的距离。

如图4所示的清洗设备4主要包括第五支撑架40、第二操作台41、第二传动箱42、第二传动轴43、喷淋组件44和风干组件45。其中,第二操作台41安装在第五支撑架40的顶部(第五支撑架40设置在第一操作台31的下游);第二传动箱42安装在第二操作台41的两侧边处;第二传动轴43为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它们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二传动箱42之间而与其相垂直;下料吸盘35能够将吸取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转移至其下游的第二传动轴43上。喷淋组件44用于对第二传动轴43上输送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进行喷水清洁,它包括安装在第二传动箱42上且位于第二传动轴43上方的喷淋箱441、安装在第五支撑架40上且位于喷淋箱441下方的蓄液箱442、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3和蓄液箱442之间且与喷淋箱441相对应的导流围挡443、安装在蓄液箱442内的水泵444以及一端与水泵444相连接且另一端与喷淋箱441相连接的至少一根输液管445。风干组件45设置在喷淋组件44的下游(风干组件45设置在喷淋组件44的一侧),用于对清洁后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风干;它包括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3上下两侧的第一罩体451、一端与第一罩体451相连通的导风管454、安装在第五支撑架40上且与导风管454另一端相连接的鼓风机452以及与鼓风机452相连接用于驱动其工作的第三电机453。

如图5至图7所示的加热入料系统5安装在清洗设备4的下游,它主要包括入料组件51、传动组件52、烘箱53、弯制组件54、承料组件55和下料组件56等。其中,入料组件51包括支撑箱体511、安装在支撑箱体511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罩体512(两个第二罩体512安装在支撑箱体511顶部的侧边处,其延伸方向与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输送方向一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二罩体512之间且与第二罩体512相垂直的第一转轴513以及安装在支撑箱体511上且与每根第一转轴513端部相连接的至少一组传动链组515;这样利用传动链组515能够带动全部的第一转轴513同步转动。烘箱53设置在入料组件51的下游,其内安装有与第一转轴513处于同一高度且两端延伸至烘箱53外的多根第二转轴531(多根第二转轴531等间隔设置,烘箱53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二转轴531相配合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每根第二转轴531的至少一个端部(即端部的周面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槽532。传动组件52包括固定在烘箱53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座520、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第一固定座520中的第三传动轴521(第三传动轴521的延伸方向与烘箱53的侧壁相平行)、固定在第三传动轴521周面上且与第二转轴531相对应的多个凹槽环522(凹槽环522的数量与第二转轴531的数量一致)、套设在相邻两根第二转轴531的环形槽532上且对应套设在第二转轴531和凹槽环522上的多根第一橡胶绳523(第一橡胶绳523中的部分套设在相邻两根第二转轴531的环形槽532上,而剩余的则套设在第二转轴531和对应的凹槽环522上)、位于支撑箱体511一侧且与传动链组515相连接的第四电机525以及连接第四电机525和第三传动轴521的第一传动链524。这样第四电机525能够同步带动第一转轴513和第二转轴531的转动,使得钢化玻璃锅盖圆片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平稳前进。弯制组件54包括安装在烘箱53下游的第一支撑架体541、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体541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块第二固定板542(第二固定板542的延伸方向与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输送方向一致)、可转动地安装在任一块第二固定板542内侧面中部且与其相垂直的多根第一短转轴546、可转动地安装在另一块第二固定板542内侧面中部且与第一短转轴546相对应的多根第二短转轴545(多根第一短转轴546和多根第二短转轴545的长短不一,从而在其之间形成用于限制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空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块第二固定板542内侧面且位于第一短转轴546和第二短转轴545)两侧的第三转轴543(第三转轴543的端部固定有齿圈)、可升降地安装在第一短转轴546和第二短转轴545下方的模座548、可升降地安装在第一短转轴546和第二短转轴545上方且与模座548相配合的按压头544以及分别与第一短转轴546、第二短转轴545和第三转轴543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40;在使用时,按压头544下压使得处于模座548上方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下凹而与模座548形成弧度一致的形状,按压头544在下压过程中,模座548也同步下降。承料组件55设置在弯制组件54的下游,它包括第一架体55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架体551顶部且与第三转轴543相平行的多根第四转轴552以及安装在第一架体551上且与多根第四转轴552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553,第四转轴552略矮于第三转轴543。下料组件56包括设置在承料组件55下游的基座561、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561上表面的旋转盘562以及安装在旋转盘562上且可移动至第四转轴552上方的接料板563,使得接料板563与第三转轴543处于同一高度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箱体51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座516,传动链组515包括穿设在支撑座516中的第五转轴5151、与第五转轴5151端部相啮合且与多根第一转轴513相配合的第二传动链5152以及安装在支撑箱体511内侧壁上用于调节第二传动链5152张力的至少一根张力调节辊5153,第五转轴5151的另一端还与第四电机525相啮合。支撑箱体51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第三滚轮510。第一驱动机构540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体541侧面的第三固定板5404、安装在第三固定板5404上的多个张力调节轮5402、与多根第三转轴543端部相啮合且与多个张力调节轮5402相配合的第三传动链5401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体541上且与第三传动链5401相配合的第六电机5403。弯制组件54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体541上且上端与模座548相连接的第三气缸547、安装在第二固定板542上的框架549以及安装在框架549上且与按压头544相连接的第四气缸5491。第二驱动机构553包括固定在第一架体551侧面的多个第二固定座5531、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第二固定座5531中的传动杆5532、套设在第四转轴552和传动杆5532上的多根第二橡胶带5535、安装在第一架体551侧面的第五电机5534以及连接传动杆5532端部和第五电机5534的传动皮带5533。

如图8所示的冷却组件6包括设置在下料组件56下游且与其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架体61、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体61两端的两组第三固定座62(两组第三固定座62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体61的两端)、穿设在每组第三固定座62内的两根第六转轴67、安装在两根第六转轴67上且位于第二支撑架体61内的传送带63(当第六转轴67转动时,传送带63也同步循环转动;传送带63为金属材质的镂空带,避免高温对其的影响并且有利于散热)、与任一第六转轴67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七电机68(利用第七电机68带动第六转轴67的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63的循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体61上且位于传送带63上方的承料槽板64(承料槽板64与传送带6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60°,用于承接接料板563转移的钢化玻璃圆片)、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体61顶部且位于承料槽板64下游的固定架65以及安装在固定架65上且朝向传送带63的多个风机66。多个风机66处于与传送带63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如图9所示的气纽组装设备7设置在冷却组件6的下游,包括第六支撑架71、第三操作台72、电控箱73、压合组件74、下模入料组件75、纽扣组装槽组76和上模入料组件77等,用于对气纽下模和气钮上模进行组装而在锅盖出气孔处形成完整的气纽;在该设备上对钢化玻璃锅盖进行安装气纽操作时采用人工放置或取下物料。其中,第三操作台72安装在第六支撑架71的顶部,可用于安装或固定其它相关的各个部件。电控箱73固定在第六支撑架71的侧面,它通常分别与压合组件74、下模入料组件75、纽扣组装槽组76和上模入料组件77相连接,用于对它们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下模入料组件75包括第二底座750、振动盘751、第一出料槽体753、拨料杆754和限位单元755等;第二底座750安装在电控箱73的顶部,它位于第六支撑架71的一侧并且高于第三操作台72,这样能够与电控箱73、第三操作台72进行配合,减小第三操作台72占地面积,提高整台钢化玻璃锅盖出气孔气纽组装设备7的空间利用率;振动盘751采用常规的即可,它安装在第二底座750的上表面,用于将其内储存的气纽下模振出。第一出料槽体753的一端与振动盘751相连接且另一端向下延伸(并非直线向下延伸,而是平滑过渡,这样有利于后续限位单元755的出料控制)至第三操作台72的上方;第一出料槽体753(第一出料槽体753可以由多根短槽体拼接而成)内开设有供气纽下模通行的槽孔并且至少在它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凹槽,使得该凹槽和槽孔相连通。限位单元755可调节地插入第一出料槽体753,用于阻止下模出料;它包括安装在第一出料槽体753上的双头气缸、安装在双头气缸的气缸轴端部的两块转接板以及安装在转接板上且指向第一出料槽体753的凹槽的两根限位针(两根限位针在第一出料槽体753的方向上错开设置),这样可以利用双头气缸的工作同步带动限位针进行工作,使得其中一根限位针经第一出料槽体753的凹槽插入槽孔内的气纽下模中,使得气纽下模暂时不能向下游输送,此时另一根限位针则未插入气纽下模中而将其卡住;双头气缸工作转换方向,使得另一根限位针插入气纽下模中,在该转换过程中,两根限位针有短暂时间均为卡住气纽下模,实现了气纽下模的按序逐个出料。拨料杆754可转动至插入第一出料槽体753,它也是用于使气纽下模逐个出料;它呈l形并安装在第一出料槽体753侧面的安装板上,它的一端与旋转气缸相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一出料槽体753的凹槽和槽孔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入料组件75还包括固定在第三操作台72上表面且支撑在第一出料槽体753底部的料槽支架752,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一出料槽体753的支撑强度。纽扣组装槽组76包括固定在第三操作台72上表面且与第一出料槽体753另一端相连通的组装槽体761以及可移动地插设在组装槽体761内的推板764(推板764的一端插入组装槽体761内而另一端通常与气缸相连接);这样当气纽下模经下模入料组件75输入组装槽体761内时,推板764将其向前推送组装槽体761的外端部。纽扣组装槽组76还包括枢轴连接于组装槽体761外端部的两块按压块762、安装在两块按压块762侧面的弹性件763(通常为拉簧,用于确保在无外力作用是,两块按压块762能够相互接触)以及可升降地安装在组装槽体761所处延长线上且与按压块762相配合的承接台760(承接由推板764推送的气纽下模)、固定在第三操作台72底面的第二支撑框765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框765底部的第六气缸766,第六气缸766的气缸轴7661穿过第二支撑框765和第三操作台72且与承接台760相连接;气缸轴7661上固定有与其相垂直且位于第二支撑框765内的多根第三连接杆767,纽扣组装槽组76还包括一端与第三连接杆767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框765内壁相连接的弹簧768。这样利用第六气缸766的工作带动承接台760的上升,从而两块按压块762被撑开而露出气纽下模,此时弹簧768被拉伸;当第六气缸766被卸去气源后,能够利用弹簧768的收缩带动气缸轴7661向下移动使得按压块762复位,这样可以确保气纽下模能够准确卡入钢化玻璃锅盖的出气孔中。压合组件74包括固定在第三操作台72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框740、安装在第一支撑框740顶部的第五气缸744、一端与第五气缸744相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框740内的第二连接杆745、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745下端的悬垂块743以及固定在悬垂块743底面且位于组装槽体761上方的挤压针头741(挤压针头741通常位于承接台760的上方)。上模入料组件77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框740侧面的第二架体771、安装在第二架体771上的储料盘772以及一端与储料盘772相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与组装槽体761(通常延伸至承接台760的上方)上方的第二出料槽体773;在使用时,将钢化玻璃锅盖安装在按压块762和第二出料槽体773之间即可。

包箍设备8’如图10所示,它设置在气钮组装设备7的下游,它包括第四操作台81’、竖立在第四操作台81’上表面的支撑架82’、安装在第四操作台81’上表面的第三底座8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底座83’上表面的限位凸台84’(限位凸台84’可以以自身的轴心线为旋转轴进行转动;该包箍设备8’还包括与限位凸台84’相连接且位于第四操作台81’下方的传动轮85’以及与传动轮85’相连接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八电机80’,这样利用第八电机80’可以带动限位凸台84’的转动)、可拆卸地卡设于限位凸台84’上的锅盖放置板86’(锅盖放置板86’中心处开设有与限位凸台84’相配合的通孔;同时它的上表面开设有多道同心设置的限位圆槽861,以用于安装钢化玻璃锅盖)、安装在支撑架82’侧面的第一气缸88’、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88’下端且与限位凸台84’相配合的第一压块87’以及包箍组件89’,包箍组件89’包括安装在支撑架82’侧面的多道水平轨道891’、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轨道891’上的第二滑块892’(第二滑块892’竖直设置在水平轨道891’上)、穿设在支撑架82’上且与第二滑块892’相连接的调节螺杆893’(通过转动调节螺杆893’能够带动第二滑块892’在水平轨道891’上移动)、设置在第二滑块892’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前侧)的安装杆894’、安装在第二滑块892’侧面且与安装杆894’相接触的垫块895’、安装在第二滑块892’侧面且与安装杆894’另一面相接触的第二压块897’(第二压块897’和垫块895’将安装杆894’夹在中间,这样能够确保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安装在第二滑块892’上且与安装杆894’上端相连接的第八气缸890’以及安装在安装杆894’下端的压轮896’。这样第八气缸890’工作时可以带动安装杆89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压轮896’的上下运动;而调节螺杆893’可以调节压轮896’相对锅盖放置板86’的放置,从而使其与锅盖边缘处的不锈钢条对应。

而出料组件9如图11所示,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撑架82’(支撑架82’的下方为钢化玻璃锅盖包箍操作台)上且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悬臂91(支撑悬臂91与支撑架82’相垂直)、固定在支撑悬臂91侧面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9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滑轨92上的连接板93(可以在支撑悬臂91上安装与连接板93相连接的气缸,用于带动连接板93在第二滑轨92上移动)、固定在连接板93自由端的l形转接板94、安装在l形转接板94端部的第九气缸95(第九气缸95竖直设置,用于驱动其下部安装的部件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设置在第九气缸95下端的安装板96以及固定在安装板96上的多个第二真空吸盘97;这样利用第九气缸95的工作可以带动第二真空吸盘97进行上下升降。循环下料台10安装在出料组件9的下方,用于承接做好的锅盖。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