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836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居住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家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楼板隔声效果是住宅声环境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为了提高居住舒适度且节约能源,发展墙体保温技术成为必然要求。

现在用于楼板上进行撞击声改善和保温的材料主要为:1.挤塑聚苯板,以聚苯乙烯为原料制成,不吸水,且导热系数较低,具体为≥0.028w/m·k,但其对撞击声改善效果较差。2.xpe或者ixpe材质,对撞击声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用于楼板保温效果较差,导热系数≥0.032w/m·k。现有技术通常通过两种不同效果的材料堆叠来达到同时满足隔音和保温的功能,然而,其施工复杂,楼板层增高,造成施工成本升高,且楼板表面易发生开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不同材料堆叠来实现楼板隔音和保温效果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该复合板具有良好的改善撞击声和保温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包括聚氨酯保温层和聚乙烯减振层,还包括由所述热熔态聚氨酯在加热发泡时部分渗入固态聚乙烯减振层中形成的复合层;减振保温复合板导热系数≤0.029w/m·k,计权标准化撞击声级≤65db。

聚乙烯材料缓冲性强,隔音效果好,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耐热性好,无毒,无味,耐化学药品,且非常容易加工,可任意裁切。聚氨酯材料保温性好,同时具有一定的隔音减振效果,且具有耐热和耐溶剂的优点。本发明利用热熔态聚氨酯在加热发泡时部分地渗入固态的聚乙烯减振层中形成复合层,复合层为聚氨酯保温层和聚乙烯减振层融合在一起的结构,结构紧密,使减振保温复合板在不使用胶合剂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良好的胶合强度,从而在提高复合板的整体强度、改善撞击声以及提高保温效果等多方面的表现实现兼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聚乙烯减振层为发泡聚乙烯,为聚乙烯经预热、加热和再加热三个阶段的发泡反应制成,所述发泡反应的最高温度为200-240℃。

经此发泡反应制成的发泡聚乙烯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减振效果和保温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发泡聚乙烯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交联剂、发泡剂和阻燃剂;所述发泡聚乙烯采用化学交联方式制成。

由此原料采用化学交联方式制成的发泡聚乙烯材料对撞击声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且保温效果得到提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发泡聚乙烯为辐射交联聚乙烯。

辐射交联聚乙烯具有很好的减振隔音效果,使减振保温复合板隔音效果得到提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发泡聚乙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发泡聚乙烯材料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及高的闭孔率使其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从而使减振保温复合板具有更加优良的改善撞击声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发泡聚乙烯密度为30-35kg/m3

此密度值的发泡聚乙烯材料减振效果更优,从而使减振保温复合板具有更加优良的改善撞击声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聚氨酯保温层为硬泡聚氨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具有高闭孔率且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的硬泡聚氨酯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保温效果,从而使减振保温复合板具有更加优良的保温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聚氨酯保温层导热系数≤0.025w/m·k,密度为35-40kg/m3

此密度值范围的聚氨酯材料保温效果好,从而使减振保温复合板具有更加优良的保温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聚氨酯保温层的原料包括聚醚、异氰酸酯、发泡剂和阻燃剂。

由聚醚、异氰酸酯、发泡剂和阻燃剂制成的硬泡聚氨酯,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聚乙烯减振层厚度为4-5mm;所述聚氨酯保温层厚度为4-5mm;所述复合层的厚度为0.2-0.5mm。

此厚度范围的减振层、保温层和复合层能使复合板达到较优的减振保温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减振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将聚氨酯保温层的原料喷注至聚乙烯减振层表面,然后进行加热发泡反应产生聚氨酯保温层,发泡反应后体积膨胀30-40倍。

聚氨酯保温层在聚乙烯减振层表面进行加热发泡反应产生时,部分地渗入固态的聚乙烯减振层中形成复合层,复合层为聚氨酯保温层和聚乙烯减振层融合在一起的结构,结构紧密,使减振保温复合板具有更加良好的改善撞击声和保温效果,此方法操作方便,工序简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发泡反应温度为40-45℃,发泡反应时间为4-5min。

在此发泡温度及发泡时间条件下,得到的减振保温复合板具有最佳的改善撞击声和保温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每平方米聚乙烯减振层表面喷注聚氨酯保温层原料的质量为140-150g。

既能使减振保温复合板达到良好的改善撞击声和保温效果,又能最大程度的节约原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减振保温复合板,包括聚氨酯保温层、聚乙烯减振层和由所述热熔态聚氨酯在加热发泡时部分渗入固态聚乙烯减振层中形成的复合层,复合层结构紧密,为保温层和减振层融合在一起的结构,使减振保温复合板具有更加良好的改善撞击声和保温双重效果,减振保温复合板不仅具有良好的改善撞击声和保温效果、经济实用、无毒、无味、阻燃及可任意裁切,且降低了楼板的施工难度、楼板层高,减少了施工材料成本,降低了楼板表面开裂现象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包括聚氨酯保温层1和聚乙烯减振层2,还包括由所述热熔态聚氨酯在加热发泡时部分渗入固态聚乙烯减振层2中形成的复合层3;所述复合板导热系数≤0.029w/m·k,计权标准化撞击声级≤65db。

聚乙烯减振层2为发泡聚乙烯,为聚乙烯经预热、加热和再加热三个阶段的发泡反应制成,所述发泡反应的最高温度为200℃。

发泡聚乙烯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交联剂、发泡剂和阻燃剂;所述发泡聚乙烯采用化学交联方式制成。

发泡聚乙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发泡聚乙烯密度为30-35kg/m3

聚氨酯保温层1为硬泡聚氨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聚氨酯保温层1导热系数≤0.025w/m·k,密度为35-40kg/m3

聚氨酯保温层1的原料包括聚醚、异氰酸酯、发泡剂和阻燃剂。

聚乙烯减振层2厚度为4-5mm;聚氨酯保温层1厚度为4-5mm;复合层3的厚度为0.2-0.5mm。

制作上述减振保温复合板的方法,将每平方米聚乙烯减振层2表面喷注140g聚氨酯保温层1的原料,然后进行加热发泡反应得到聚氨酯保温层1,发泡反应温度为40℃,发泡反应时间为4min,发泡反应后体积膨胀30-40倍。

对本发明产品进行测试,减振保温复合板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实压级≤65db,符合gb50118-2010标准,导热系数≤0.029w/m.k。

实施例2: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包括聚氨酯保温层1和聚乙烯减振层2,还包括由所述热熔态聚氨酯在加热发泡时部分渗入固态聚乙烯减振层2中形成的复合层3;所述复合板导热系数≤0.029w/m·k,计权标准化撞击声级≤65db。

聚乙烯减振层2为发泡聚乙烯,为聚乙烯经预热、加热和再加热三个阶段的发泡反应制成,所述发泡反应的最高温度为220℃。

发泡聚乙烯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交联剂、发泡剂和阻燃剂;所述发泡聚乙烯采用化学交联方式制成。

发泡聚乙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发泡聚乙烯密度为30-35kg/m3

聚氨酯保温层1为硬泡聚氨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聚氨酯保温层1导热系数≤0.025w/m·k,密度为35-40kg/m3

聚氨酯保温层1的原料包括聚醚、异氰酸酯、发泡剂和阻燃剂。

聚乙烯减振层2厚度为4-5mm;聚氨酯保温层1厚度为4-5mm;复合层3的厚度为0.2-0.5mm。

制作上述减振保温复合板的方法,将每平方米聚乙烯减振层2表面喷注145g聚氨酯保温层2的原料,然后进行加热发泡反应产生聚氨酯保温层2,发泡反应温度为40℃,发泡反应时间为4min,发泡反应后体积膨胀30-40倍。

对本发明产品进行测试,减振保温复合板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实压级≤65db,符合gb50118-2010标准,导热系数≤0.029w/m.k。

实施例3: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包括聚氨酯保温层1和聚乙烯减振层2,还包括由所述热熔态聚氨酯在加热发泡时部分渗入固态聚乙烯减振层2中形成的复合层3;所述复合板导热系数≤0.029w/m·k,计权标准化撞击声级≤65db。

聚乙烯减振层2为发泡聚乙烯,为聚乙烯经预热、加热和再加热三个阶段的发泡反应制成,所述发泡反应的最高温度为240℃。

发泡聚乙烯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交联剂、发泡剂和阻燃剂;所述发泡聚乙烯采用化学交联方式制成。

发泡聚乙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发泡聚乙烯密度为30-35kg/m3

聚氨酯保温层1为硬泡聚氨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聚氨酯保温层1导热系数≤0.025w/m·k,密度为35-40kg/m3

聚氨酯保温层1的原料包括聚醚、异氰酸酯、发泡剂和阻燃剂。

聚乙烯减振层2厚度为4-5mm;聚氨酯保温层1厚度为4-5mm;复合层3的厚度为0.2-0.5mm。

制作上述减振保温复合板的方法,将每平方米聚乙烯减振层2表面喷注150g聚氨酯保温层1的原料,然后进行加热发泡反应得到聚氨酯保温层,发泡反应温度为45℃,发泡反应时间为5min,发泡反应后体积膨胀30-40倍。

对本发明产品进行测试,减振保温复合板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实压级≤65db,符合gb50118-2010标准,导热系数≤0.029w/m.k。

实施例4:一种减振保温复合板,包括聚氨酯保温层1和聚乙烯减振层2,还包括由所述热熔态聚氨酯在加热发泡时部分渗入固态聚乙烯减振层2中形成的复合层3;所述复合板导热系数≤0.029w/m·k,计权标准化撞击声级≤65db。

聚乙烯减振层2为发泡聚乙烯,为聚乙烯经预热、加热和再加热三个阶段的发泡反应制成,所述发泡反应的最高温度为210℃。

发泡聚乙烯为辐射交联聚乙烯。

发泡聚乙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发泡聚乙烯密度为30-35kg/m3

聚氨酯保温层1为硬泡聚氨酯,具有孔径均匀的闭孔细孔结构,且闭孔率不小于85%。

聚氨酯保温层1导热系数≤0.025w/m·k,密度为35-40kg/m3

聚氨酯保温层1的原料包括聚醚、异氰酸酯、发泡剂和阻燃剂。

聚乙烯减振层2厚度为4-5mm;聚氨酯保温层1厚度为4-5mm;复合层3的厚度为0.2-0.5mm。

制作上述减振保温复合板的方法,将每平方米聚乙烯减振层2表面喷注150g聚氨酯保温层1的原料,然后进行加热发泡反应产生聚氨酯保温层1,发泡反应温度为45℃,发泡反应时间为5min,发泡反应后体积膨胀30-40倍。

对本发明产品进行测试,减振保温复合板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实压级≤65db,符合gb50118-2010标准,导热系数≤0.029w/m.k。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