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451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楼板结构,具体是一种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复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复合墙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复合墙板与混凝土框架的连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选择一个科学的节点安装方式,既能保证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又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且目前的混凝土复合墙体大多数为非承重墙体,研发既能承重而保温隔热性能又好的复合墙体是现阶段研究的方向。

现有的预制板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以及连接方式的不同,需要预制成结构不同的各种预制板,以便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不同连接节点的装配,因此,所需要的预制件种类繁多,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一定的不便,且连接方式相对复杂,装配速度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的复合墙板与混凝土框架连接困难,连接方式复杂,装配速度慢的缺点,提供一种连接简单,方便的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及施工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其组成包括:混凝土框架、复合板,所述的复合板的四周与所述的混凝土框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复合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凹形槽,c形槽钢位于所述的凹形槽内与所述的秸秆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件包括推拉钢架,所述的推拉钢架包括固定钢块和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钢块两侧由相互交叉的多个连接钢板组成的菱形结构,多个所述的连接钢板的端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连接钢板组成的菱形结构上下两端通过竖向钢板连接。

所述的推拉钢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钢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的固定钢块与所述的复合板上的c形槽钢侧面焊接,射钉穿过所述的固定钢板上的射钉孔与所述的混凝土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竖向钢板内设置有从上至下分布的多个圆形卡口,多个所述的圆形卡口的两端设置有弹簧装置,所述的铰链的端部位于所述的圆形卡口内。

所述的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复合板包括秸秆板,所述的秸秆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楼板抹灰,所述的楼板抹灰外侧涂有防火层,所述的防火层外侧涂有防水层。

所述的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所述的秸秆板是由纤维状材料与胶结材料拌合并采用模具及压缩装置压缩成型后所得的板状结构。

一种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的施工方法,秸秆板是由小麦秸秆制成的纤维状材料,加入胶结材料制成混合料,并用模具压缩成型,复合板上下左右部分的中间位置和角落处通过切割的方式去除宽度等于秸秆板厚度,深度等于钢架和钢板厚度之和的部分,之后将c型钢套在上下左右四个面的凹槽内,在墙体的四角部分应套上尺寸和c型钢相同但在两翼缘和腹板位置上焊有一块钢板的钢套,之后再将左右和上下两端的钢架中间的钢块焊接在钢板和c型钢的腹板上即可。最后用一片钢板覆盖在钢架表面,以保证墙体表面的平整;

墙体上下左右四个面的钢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套在凹槽上的c型钢腹板的中间位置,在墙体的四角部分应套上尺寸和c型钢相同但在两翼缘和腹板位置上焊有一块钢板的钢套,之后再将左右和上下两端的钢架中间的钢块焊接在钢板和c型钢的腹板上即可;

墙体在与混凝土框架进行连接时,需将钢架两侧的钢板拉出至混凝土梁或柱的边缘,之后将钢板绕转轴转动至与混凝土梁或柱完全贴合,最后将射钉射入射钉孔并拧紧便可连接成功。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c形槽钢对秸秆板能起到约束作用,以及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因此使得该墙体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质量轻、保温、隔热等优点。

本发明设置连接件,由于混凝土框架柱的尺寸比墙体尺寸要大,左右两侧做成推拉钢架的连接方式,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易于施工,和混凝土框架梁和框架柱贴合的好,整体性较强。

本发明设置条形钢条,推拉钢架可以进行推拉的基础上又让推拉钢架在连接完毕后不发生大的变形,即使在破坏时也会有较明显的预兆,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破坏时突破第一个圆形卡口后其他圆形卡口也会发挥作用,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竖向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c型槽钢;2、复合板;3、推拉钢架;4、固定钢板;5、转轴;6、射钉孔;10、混凝土框架;11、竖向钢板;12、连接钢板;13、圆形卡口;14、弹簧装置;15、连接件;16、楼板抹灰;17、秸秆板;18、防火层;19、防水层;20、固定钢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其组成包括:混凝土框架10、复合板2,所述的复合板的四周与所述的混凝土框架通过连接件15连接,所述的复合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凹形槽,c形槽钢1位于所述的凹形槽内与所述的秸秆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件包括推拉钢架3,所述的推拉钢架包括固定钢块20和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钢块两侧由相互交叉的多个连接钢板12组成的菱形结构,多个所述的连接钢板的端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连接钢板组成的菱形结构上下两端通过竖向钢板11连接。

所述的推拉钢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钢板4通过转轴5连接,所述的固定钢块与所述的复合板上的c形槽钢侧面焊接,射钉穿过所述的固定钢板上的射钉孔6与所述的混凝土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竖向钢板内设置有从上至下分布的多个圆形卡口13,多个所述的圆形卡口的两端设置有弹簧装置14,所述的铰链的端部位于所述的圆形卡口内。

所述的复合板包括秸秆板17,所述的秸秆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楼板抹灰16,所述的楼板抹灰外侧涂有防火层18,所述的防火层外侧涂有防水层19。

所述的秸秆板是由纤维状材料与胶结材料拌合并采用模具及压缩装置压缩成型后所得的板状结构。

施工方法:秸秆板是由小麦秸秆制成的纤维状材料,加入胶结材料制成混合料,并用模具压缩成型,复合板上下左右部分的中间位置和角落处通过切割的方式去除宽度等于秸秆板厚度,深度等于钢架和钢板厚度之和的部分,之后将c型钢套在上下左右四个面的凹槽内,在墙体的四角部分应套上尺寸和c型钢相同但在两翼缘和腹板位置上焊有一块钢板的钢套,之后再将左右和上下两端的钢架中间的钢块焊接在钢板和c型钢的腹板上即可。最后用一片钢板覆盖在钢架表面,以保证墙体表面的平整;

墙体上下左右四个面的钢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套在凹槽上的c型钢腹板的中间位置,在墙体的四角部分应套上尺寸和c型钢相同但在两翼缘和腹板位置上焊有一块钢板的钢套,之后再将左右和上下两端的钢架中间的钢块焊接在钢板和c型钢的腹板上即可;

墙体在与混凝土框架进行连接时,需将钢架两侧的钢板拉出至混凝土梁或柱的边缘,之后将钢板绕转轴转动至与混凝土梁或柱完全贴合,最后将射钉射入射钉孔并拧紧便可连接成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及施工方法。目前的装配式楼板普遍存在整体性,稳定性及抗震能力较差,造价较高的问题,此外若楼板的接缝处连接不够紧密,将导致楼板的隔声效果和抗渗性差。本发明组成包括:混凝土框架(10)、复合板(2),所述的复合板的四周与所述的混凝土框架通过连接件(15)连接,所述的复合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凹形槽,C形槽钢(1)位于所述的凹形槽内与所述的秸秆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用于秸秆‑钢自承重装配式填充墙及施工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林莉;王舒;徐天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莉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