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停车位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014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停车位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涉及用于全部支承车辆的地面接车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汽车停车位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停车场中汽车一般都是并排进行停放。为了满足停车和上下人的要求,停车位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满足车门开启的要求。汽车停好以后,相邻汽车之间的间隙比较大,从而导致停车位的部分面积被闲置,进而影响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的设置,影响停车场的利用率。由于车辆的宽度大小不一,而且在汽车进入停车位中时,如果汽车的停靠位置发生了偏移,就会导致车门不易开启或是开启的角度较小,使车上的人员下车时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停车位的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停车位的宽度固定不变,从而导致停车场的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用于汽车停车位的移动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导轨上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支架,支架的顶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板;支架的两侧设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支撑块,支架与支撑块之间连接有液压缸;支撑块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调节板,调节板包括若干横截面呈矩形的支撑条,支撑条并排设置,相邻支撑条的底部枢接,枢接的回转轴线与导轨的轴向垂直;调节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调节板的底部搁置在支撑块上并与支撑块滑动配合;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包括第一触发杆和第二触发杆,调节板上设有平行于导轨的滑槽,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触发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二触发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一触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触发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触发杆与第二触发杆的铰接处固设有上磁块;支撑板的下侧固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与导轨平行,两条第一导杆之间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垂直设置,第二导杆的端部沿第一导杆的轴向与之滑动连接;第二导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上固设有与上磁块异极相对的下磁块;移动块的底部设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上固设有竖向的摆杆,摆杆的下端与两块支撑块之间分别连接有调节拉簧;所述支撑板与支架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两个液压缸的控制器电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增大的时候,液压缸的控制器控制液压缸伸长,当压力感应器感应到压力减小的时候,液压缸的控制器控制液压缸收缩;相邻支撑单元的相邻支撑块固定连接。

调节板包括若干横截面呈矩形的支撑条,相邻支撑条并排设置并且底部相互枢接,通过支撑条的相互拼接形成平板,从而使调节板位于支撑板和支撑块之间的部分形成平板并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使调节板远离支撑板和支撑块的一端可以向下弯曲变形,进而减少水平空间的占用。

工作原理:当要停车的时候,汽车对准支撑单元移动,使汽车的车轮压在同一支撑单元的调节板上。随着汽车的移动,车轮与触发机构的触发杆接触,如果汽车一侧的车轮与第一触发杆接触,同时汽车另一侧的车轮与第二触发杆接触,此时,第一触发杆与第二触发杆的铰接点与汽车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因此,上磁块不会发生沿导轨轴向的位移,从而使下磁块也不会发生沿导轨轴向的位移,从而使单刀双掷开关的摆杆保持竖直状态,使单刀双掷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进而两个液压缸都不会伸长;如果汽车两侧的车轮未同时与对应的触发杆接触时,先与车轮接触的触发杆会在车轮的推动作用下发生摆动,从而使另一根触发杆往靠近汽车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另一根触发杆与汽车另一侧的车轮接触,使第一触发杆和第二触发杆的铰接点重新与汽车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在触发杆移动的时候,上磁块也会发生沿导轨轴向的位移,从而使下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也发生移动,从而使单刀双掷开关的摆杆与两根支撑块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使摆杆在两个调节拉簧的作用下发生倾斜,从而使距离单刀双掷开关较近的支撑块上的液压缸启动并伸长,直到摆杆重新恢复到竖直状态为止。随着车轮的继续移动,车轮压过两根触发杆,从而使支撑板与支架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停止增长的时候,压力传感器给两个液压缸的控制器发出电信号,使两个液压缸同时伸长,使调节板的长度增大,进而使汽车两侧的空间增大,方便车门开启后车内人员下车。当车内人员下车离开调节板后,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减小,从而使液压缸的控制器控制两个液压缸收缩,使两个液压缸带动两个支撑块往靠近支架的方向移动。在支撑块往靠近支架的方向移动前,汽车的重力经调节板传递给两个支撑块和支撑板,所以,压力传感器上感应的压力值会增大;当随着两个支撑块往靠近支架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支撑块移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此时,汽车的重力全部由两个支撑块和调节板位于车轮下侧的区域承担,进而使支撑板不再承受汽车的重力,压力传感器所受到的压力几乎与最初时相同,进而使液压缸的控制器控制两个液压缸停止收缩。调节板的水平长度随着支撑块的移动而缩短,从而使支撑单元位于汽车两侧的空间减小,进而使相邻汽车之间的间歇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设置调节板和支撑块,通过支撑块的滑动来改变调节板的长度,从而使车位可以移动,进而改变汽车两侧的空间大小,方便车内人员下车,同时在车辆在停放好以后,使车位占用的空间减小,进而可以设置更多的停车位,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2、通过设置触发机构,利用车轮对触发机构的作用来实现判断汽车是否停放偏移,从而使支撑块做出调整以改变调节板的长度来使汽车两侧的空间都满足车内人员下车的要求,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的操作。3、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的改变来实现液压缸的伸缩的自动控制,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性能。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弧形的通道,调节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绕过支撑块的顶部并穿过通道朝向支架。通过设置通道,使调节板发生变形的一端可以伸入支架与支撑块之间的空间内,进而对支架与支撑块之间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定位拉簧与支架连接。通过设置定位拉簧,使调节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受到朝向支架的拉力,从而当支撑块朝向支架移动的时候,调节板变形时会受到拉力的牵引作用,从而便于调节板进行变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条的底部设有若干滚轮,滚轮的轴向与支撑条的轴向平行。通过设置滚轮,使滚轮与支撑块接触,从而使支撑条与支撑块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和磨损。

进一步,所述液压缸为四级伸缩式液压缸。通过设置四级伸缩式液压缸,可以使液压缸收缩后的体积较小,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安装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触发杆和第二触发杆上均转动套设有套管。通过设置套管,当车轮与触发杆接触的时候,套管随着车轮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减小车轮与触发杆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所述通道的正上方设有横向的遮挡板,遮挡板与支撑块固定连接。由于调节板伸入通道内会发生弯曲变形,于是使相邻支撑条之间的间隙会增大,通过设置遮挡板,对间隙处进行遮挡,避免人物体掉落到间隙处影响调节板的滑动,同时也方便人进行站立。

进一步,所述上磁块的底部嵌设有与支撑板相抵的万向球。通过在上磁块的底部设置万向球,使上磁块在支撑板上进行滑动时,可以减小上磁块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上磁块与支撑板之间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汽车停车位的移动装置的实施例中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板和调节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块1、调节板2、液压缸3、第一触发杆4、支撑板5、上磁块6、支架7、导轨8、定位拉簧9、第二触发杆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用于汽车停车位的移动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8,导轨8上设有若干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并排设置。支撑单元包括与导轨8滑动连接的支架7,支架7的顶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与支架7之间设有压力感应器。支撑板5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调节板2,调节板2通过螺栓与支撑板5固定连接。调节板2包括若干横截面呈矩形的支撑条,支撑条并排设置,相邻支撑条的底部枢接,枢接的回转轴线与导轨8的轴向垂直。支撑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的轴向与支撑条的轴向平行。支架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导轨8滑动连接的支撑块1,支撑块1上设有弧形的通道。通道的上方设有横向的遮挡板,遮挡板与支撑块1焊接。调节板2远离支撑板5的一端绕过支撑块1的顶部并穿过通道朝向支架7,从而使调节板2位于支撑板5与支撑块1之间的部分保持水平,调节板2远离支撑板5的一端与支架7之间连接有定位拉簧9。支撑块1与支架7之间连接有与导轨8平行的液压缸3,液压缸3为四级伸缩式液压缸,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3的控制器电连接,液压缸的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支撑板5的上侧设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包括第一触发杆4和第二触发杆10,第一触发杆4和第二触发杆10上均转动套设有套管;调节板2上设有平行于导轨8的滑槽,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触发杆4的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第二触发杆10的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一触发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触发杆10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触发杆4与第二触发杆10的铰接处固设有上磁块6,上磁块6的底部嵌设有万向球。支撑板5的下侧固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与导轨8平行,两条第一导杆之间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垂直设置,第二导杆的端部沿第一导杆的轴向与之滑动连接。第二导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上固设有与上磁块6异极相对的下磁块。移动块的底部设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上固设有竖向的摆杆,摆杆的下端与两块支撑块1之间分别连接有调节拉簧。

相邻支撑单元的相邻支撑块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当要停车的时候,汽车对准支撑单元移动,使汽车的车轮压在同一支撑单元的调节板2上。随着汽车的移动,车轮与触发机构的触发杆接触,如果汽车一侧的车轮与第一触发杆4接触,同时汽车另一侧的车轮与第二触发杆10接触,此时,第一触发杆4与第二触发杆10的铰接点与汽车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因此,上磁块6不会发生沿导轨8轴向的位移,从而使下磁块也不会发生沿导轨8轴向的位移,从而使单刀双掷开关的摆杆保持竖直状态,使单刀双掷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进而两个液压缸3都不会伸长;如果汽车两侧的车轮未同时与对应的触发杆接触时,先与车轮接触的触发杆会在车轮的推动作用下发生摆动,从而使另一根触发杆往靠近汽车的位置移动,从而使另一根触发杆与汽车另一侧的车轮接触,使第一触发杆4和第二触发杆10的铰接点重新与汽车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在触发杆移动的时候,上磁块6也会发生沿导轨8轴向的位移,从而使下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也发生移动,从而使单刀双掷开关的摆杆与两根支撑块1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使摆杆在两个调节拉簧的作用下发生倾斜,从而使距离单刀双掷开关较近的支撑块1上的液压缸3启动并伸长,直到摆杆重新恢复到竖直状态为止。随着车轮的继续移动,车轮压过两根触发杆,从而使支撑板5与支架7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逐渐增大,当压力停止增长的时候,压力传感器给两个液压缸3的控制器发出电信号,使两个液压缸3同时伸长,使调节板2的长度增大,进而使汽车两侧的空间增大,方便车门开启后车内人员下车。当车内人员下车离开调节板2后,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减小,从而使液压缸3的控制器控制两个液压缸3收缩,使两个液压缸3带动两个支撑块1往靠近支架7的方向移动。在支撑块1往靠近支架7的方向移动前,汽车的重力经调节板2传递给两个支撑块1和支撑板5,所以,压力传感器上感应的压力值会增大;当随着两个支撑块1往靠近支架7的方向移动并最终使支撑块1移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此时,汽车的重力全部由两个支撑块1和调节板2位于车轮下侧的区域承担,进而使支撑板5不再承受汽车的重力,压力传感器所受到的压力几乎与最初时相同,进而使液压缸3的控制器控制两个液压缸3停止收缩。调节板2的水平长度随着支撑块1的移动而缩短,从而使支撑单元位于汽车两侧的空间减小,进而使相邻汽车之间的间歇减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