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13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建材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站每天冲洗搅拌器、运输车等设备时需要用去大量的水,这些冲洗设备的浆水中含有水泥浆、骨料和骨料带入的杂质、外加剂等,这些废料中的砂石等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而现实中是随意排放、丢弃导致了材料浪费;另一方面从环保的角度,清洗水泥浆或混凝土的水具有强碱性,pH值较大,可达12左右,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浆水的再利用是环境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所必要的途径,目前的建筑工程上急需一种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系统用于对泥浆水进行回收利用。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6201774220的中国专利,其介绍了一种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回收系统,其包括回收搅拌车上混凝土的导料槽、与导料槽出料口链接的砂石分离机、与砂石分离机排污口链接的搅拌池,与搅拌池连接的压滤机,以及与压滤机出水口连接的清水池,清水池通过出水管道分别与搅拌楼、导料槽、搅拌车以及计量仓中的喷淋头连接,该方案将循环水通入到搅拌楼、导料槽、搅拌车以及计量仓中的喷淋头连接,使循环水循环使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循环回收后的水进行喷淋时,水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设置额外的水箱作为补充水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合理的循环回收系统用于保证水量的正常供应同时能够起到更好的降尘冲洗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回收系统,通过设置补充水源对循环回收系统进行稀释并增加水量,从而提高污水回收效率,同时提供充足的水进行降尘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回收系统,包括搅拌车上用于导料的导料槽、与导料槽连接的砂石分离机、与砂石分离机排污口连接的搅拌沉降池,与搅拌沉降池连接的压滤机,以及与压滤机连接的清水池,所述搅拌沉降池还连接有用于提高搅拌沉降池水量的补充水源,所述清水池通过设置管道一连接至搅拌沉降池,所述清水池通过设置管道二分别连接至导料槽、搅拌车;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三还连接至搅拌楼、计量仓及卸料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中,经过搅拌车搅拌后通过导料槽运输至砂石分离机进行砂石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杂质排入搅拌沉降池进行沉降处理,然后通过压滤机过滤后排入清水池内,将清水池通过管道运输至各部分进行清洁作用,但是清洁作用所需要的清水量比较多,因此设置补充水源,并且补充水源设置与搅拌沉降池连接用于为搅拌沉降池补充水量,因为当污水排入到搅拌沉降池内时因其浓度较高进行搅拌沉降的效率较低,时间较久,此时补充水量用于稀释污水,能够提高搅拌沉降的效率,方便污水处理,同时能够保证后续降尘时的用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池与管道一、管道二及管道三之间分别设置有增压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水池与管道一、管道二及管道三之间设置增压泵,用于将清水输送至管道内进行喷淋及冲洗,提高水压,特别是对于导料槽内容易凝结混凝土,因此需要较大的水压才能清洗干净。

进一步的,所述补充水源设置有启闭阀门一,所述清水池内安装有水位检测仪,所述水位检测仪与启闭阀门一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充水源通过启闭阀门一开启或者关闭,同时通过在清水池内设置水位检测仪,检查清水池内的水量,当清水池内的水量不够时,水位检测仪将信号输送给启闭阀门一使启闭阀门一打开进行放水作用,补充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仓、搅拌楼及计量仓均铺设有废水收集管路,废水收集管路连通至搅拌沉降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卸料仓、搅拌楼及计量仓内铺设废水收集管路用于将其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导入到搅拌沉降池进行回收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进行降尘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回收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三位于搅拌楼、计量仓及卸料仓内的部分均设置有雾化喷淋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楼、计量仓以及卸料仓内安装雾化喷淋头同于降尘,这样作用面积广,降尘效果好。

进一步的,搅拌楼、计量仓及卸料仓内均设置有粉尘感应器,所述管道三上设置有启闭阀门二,所述粉尘感应器与启闭阀门二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楼、计量仓以及卸料仓内安装粉尘感应器,通过粉尘感应器感应是否有粉尘,当有粉尘是启动启闭阀门二进行喷淋作用,这样能够高效利用水资源,避免无效的喷淋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沉降池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搅拌池、第二过滤池、第三沉降池,所述砂石分离机与第一搅拌池连接,第三沉降池与压滤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沉降池设置为第一搅拌池进行搅拌作用,第二过滤池进行过滤除杂,第三沉降池进行沉降作用,这样能够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池、第二过滤池、第三沉降池之间均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搅拌池和第二过滤池、第二过滤池和第三沉降池之间设置过滤网,用于将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作用,从而逐步提高过滤效果,提高污水的循环使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池设置有驱动液体转动的搅拌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搅拌池内设置搅拌器进行搅拌作用,提高搅拌效率,从而加快污水的流动性,并且能够促进补充水源与污水的混合稀释,除污净化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现有的污水循环系统中加入补充水源,补充水源设置在搅拌沉降池处用于给搅拌沉降池供水,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补充水量的作用,还能够稀释污水,促进污水的回收效率,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污水的回收质量及效率,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政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回收系统的原理图。

图中:1、搅拌车;2、导料槽;3、砂石分离机;4、搅拌沉降池;41、第一搅拌池;42、第二过滤池;43、第三沉降池;5、压滤机;6、清水池;7、补充水源;8、搅拌楼;9、计量仓;10、卸料仓;11、水位检测仪;12、启闭阀门一;13、雾化喷淋头;14、启闭阀门二;15、粉尘感应器;16、搅拌器;17、增压泵;1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混凝土砂石污水循环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搅拌车1上混凝土的导料槽2,与导料槽2相连接的砂石分离机3,砂石分离机3将分离后的污水排入的搅拌沉降池4,搅拌沉降池4将污水搅拌沉降后通过压滤机5导入到清水池6。

其中搅拌沉降池4包括有第一搅拌池41、与第一搅拌池41连接的第二过滤池42、与第二过滤池42连接的第三沉降池43,砂石分离机3将污水导入到第一搅拌池41,第一搅拌池41内安装有搅拌器16进行搅拌作用,然后流入到第二过滤池42进行过滤处理,然后再进入第三沉降池43进行沉降,沉降之后将清水导入到压滤机5,其中第一搅拌池41内安装有搅拌器16用于促进污水的流动性,提高搅拌效率;并且第一搅拌池41还连接有补充水源7,补充水源7可以是通过设置水龙头连接自来水输送管道,也可以将附近的自然水源通过泵输送至第一搅拌池41,并且在输送的管道上还安装有启闭阀门一12,启闭阀门一12通过电路连接有水位检测仪11,水位检测仪11设置在清水池6内,当检测到清水池6内的水量不够时,则水位检测仪11会将信号输送至启闭阀门一12使启闭阀门一12打开,然后补充水源7对第一搅拌池41进行补充水量,水量与污水进行混合时能够稀释污水,从而辅助污水更好的被搅拌、过滤以及沉降,提高污水净化效率;同时在第一搅拌池41与第二过滤池42之间、第二过滤池42与第三沉降池43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18,用于对其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并且第二过滤池42与第三沉降池43之间的过滤网18的滤孔比较第一搅拌池41与第二过滤池42之间的网孔细小,用于逐步提高过滤网18的过滤作用。

同时在施工场地中搅拌楼8、计量仓9及卸料仓10内均安装有雾化喷淋头13,雾化喷淋头13通过管道三连接至清水池6,用于利用清水池6内的清水进行喷淋作用,降低搅拌楼8、计量仓9及卸料仓10内的扬尘,并且在搅拌楼8、计量仓9及卸料仓10内均安装有粉尘感应器15,粉尘感应器15用于感应搅拌楼8、计量仓9及卸料仓10内的粉尘含量是否达到设定值,在管道三上安装有启闭阀门二14,启闭阀门二14与粉尘感应器15电连接,这样当检测到搅拌楼8、计量仓9及卸料仓10内的粉尘含量达到设定值时,启闭阀门二14接受到粉尘感应器15的信号从而被打开,从而进行有效的喷淋作用,这样能够实时监控,根据需求进行喷淋作用,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智能化监控。

在搅拌楼8、计量仓9及卸料仓10的地面上还铺设有管道,管道连接至搅拌池41,这样当进行喷淋之后的污水能够汇集至管道内流入到搅拌池41内再次进行回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并且能够减少污水的排放,有效保护环境,同时从清水池6还通过设置管道一连接至搅拌沉降池4,通过将清水循环至搅拌沉降池4内再次进行搅拌过滤沉降,从而提高系统内部的水循环,提高净化效率,从清水池6通过设置管道二连接至导料槽2、搅拌车1,这样能够对搅拌车1以及导料槽2进行冲洗作用,为了获得较好的冲洗效果,在管道一、管道二以及管道三上均安装有增压泵17,这样就能够实现有效的冲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