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升降复合型停车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318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单边升降复合型停车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停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边升降式并且可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以及轮胎打气服务的复合型停车坪。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内的车辆日益增多,停车场规模日益增大,仍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大部分城市都利用路边提供有偿停车。但针对车辆的占道停车、无序停放、影响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尚无有效解决方法。对车辆用户来说,寻找合适的停车位置极为不便,耗费时间长,把车停在路边也不放心,要时刻担心车辆发生碰擦事故。对于道路条件不宽裕马路,问题尤为突出。

汽车保有量巨大和城市用地的限制,使得立体车库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平板式立体车库、梳齿式立体车库等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市场。如何将立体车库应用在道路停车中,是目前研究的难点。

当前的这些立体车库的缺点一是结构复杂,建造一个大型立体车库的工程花费成本较高,需要依托于建筑物,无法直接照搬应用在道路停车需求中。二是现有的立体车库在智能化、功能性上明显不足。车库所提供的车位锁,在享有车位使用权的用户驾车离开车位后,要通过手动开启车位锁,防止其他车辆占位停放,用户返回时还需要手动放下地锁,操作麻烦,长期使用十分繁琐。在停车过程中的计费、支付等环节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没有实现自动化。车停到位后,对于电动汽车充电、普通汽车/电动汽车轮胎打气等需求,在现有大型、多层的立体车库中完全施展不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边升降复合型停车坪,目的旨在实现路边高空环境停车,让车主在路边就能得到快捷、方便、舒适的停车环境,让非机动车和行人也能在停车坪下方正常地通行,并且实现打气、充电、停车功能的自动化,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使城市交通运行机制高效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单边升降复合型停车坪,包括一个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整体支架,所述整体支架为扁平结构,其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其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若干道斜拉索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整体支架的地面下方铺设有地下管道,电缆以及输气管贯穿在所述地下管道中;所述整体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停车位单元,每个停车位单元包括一个升降机构和一个充电打气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整体支架上垂直安装,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底部的进气口与所述地下管道中的输气管相连接,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上的运动部分分别通过水平布置的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与一个停车坪相连接,所述停车坪可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带动下保持水平状态上升、下降或者停止;

所述充电打气机构包括一个复合式可伸缩管道,由固定段和活动段连接组成,所述复合式可伸缩管道的固定段安装在整体支架上不可活动,固定段的底部与所述地下管道连接,所述复合式可伸缩管道的活动段的顶部与充电插座以及打气头相连接;所述复合式可伸缩管道内部穿设有电缆以及输气管,所述充电插座通过复合式可伸缩管道内的电缆与所述地下管道中的电缆相连接,所述打气头通过复合式可伸缩管道内的输气管与所述地下管道中的输气管相连接;

所述整体支架的侧方安装有一个控制中心操作台,所述控制中心操作台的接线端从底部引出并连接至所述地下管道中的电缆上。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停车坪顶部安装有多个轮胎定位装置,所述轮胎定位装置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停车辆的轮胎相对应。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停车坪的四周分别安装有多个光幕设备。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整体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接线端沿着所述整体支架走线并连接至所述地下管道中的电缆上。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地下管道中的电缆与电源相连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地下管道中的输气管与大型压缩泵相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单边升降复合型停车坪,可提供车辆停车充电打汽功能,并且利用高空环境停车,解决道路条件不宽裕地方,无法停放车辆的问题,减少机动车长时间占用非机动车导致的马路安全隐患,夜晚期间还可以双倍利用整条道路作为临时停车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停车坪降下时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线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边升降复合型停车坪,其结构如下:

包括一个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整体支架1,整体支架1为扁平结构,其底部与地面固定连接,其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若干道斜拉索2与地面固定连接;整体支架1的地面下方铺设有地下管道3,电缆4以及输气管5贯穿在地下管道3中;电缆4与电源18相连接,输气管5与大型压缩泵19相连接,如图2所示。

在整体支架1上安装有多个停车位单元,每个停车位单元包括一个升降机构和一个充电打气机构。

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在整体支架1上垂直安装,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的底部的进气口与地下管道3中的输气管5相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上的可运动部分分别通过水平布置的第一连接臂8、第二连接臂9与一个停车坪10相连接,停车坪10可在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的带动下以保持水平的状态上升、下降或者停止。停车坪10顶部安装有多个轮胎定位装置11,轮胎定位装置11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停车辆的轮胎相对应。停车坪10的四周分别安装有多个光幕设备12。

如图1,充电打气机构包括一个复合式可伸缩管道13,由固定段和活动段连接组成,复合式可伸缩管道13的固定段安装在整体支架1上不可活动,固定段的底部与地下管道3连接,复合式可伸缩管道13的活动段的顶部与充电插座14以及打气头15相连接;复合式可伸缩管道13内部穿设有电缆以及输气管;充电插座14通过复合式可伸缩管道13内的电缆与地下管道3中的电缆4相连接,打气头15通过复合式可伸缩管道13内的输气管与地下管道3中的输气管5相连接;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整体支架1的侧方安装有一个控制中心操作台16,控制中心操作台16的接线端从底部引出并连接至地下管道3中的电缆4上,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整体支架1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17,摄像头17的接线端沿着整体支架1向下走线并连接至地下管道3中的电缆4上,如图2所示。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原理和使用说明如下:

整体支架1为扁平、小宽度,可以贴墙设置。整体支架1两侧的斜拉索2设计入地挂钩,用以增加整体支架1两边的牢固性、安全性。整体支架1的长度可以设置的很长,在其上布置多个停车位。

升降机构的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7采用空气动力驱动,比较环保,这是因为如果装一排停车位,多个升降机构的话,用大型压缩泵集中供气压,会节约很多成本。升降机构也可同时采用液压电动泵,实现电动和气动双动力驱动。

地下管道3考虑耐高温设置在最下位置,电缆4以及输气管5贯穿在地下管道3中。其中电缆4为内部包括了电源线、数据线的复合线缆。电源线为升降机构(当采用液压电动泵时可选)、充电插座14供电,数据线为控制中心操作台16对升降机构、充电插座14、打气头15、摄像头17进行控制信号及数据传输,输气管5为升降机构的气缸和打汽头15进行集中供气。

停车坪10在初始时位于架空位置,用户通过控制中心操作台16的操作来完成整个停车坪的使用,控制中心操作台16根据用户操作,进行升降机构的下架动作,以及控制充电插座14、打气头15是否工作。

当车辆行驶上停车坪10后,车辆轮胎会嵌入4个轮胎定位装置11,以保证车辆上升后车辆无法移动,保证安全性。光幕设备12的作用是确保在升降式停车坪周围无东西干扰,如有干扰像电梯一样无法正常使用,同样保证安全性。

当所停车辆为电动汽车时,可用充电插座14进行充电,因电动汽车快充属于高压范围,故目前只提供220V电源插头。此位置还包含一个打汽头15,可为各种车辆进行轮胎打汽。

当用户取车时,可在控制中心操作台16进行停车计费(选择是否充以及打汽)、支付(微信,支付宝,交通卡等多支付接入)、求救(可呼叫应急中心)报警(连接110)、紧急停止(特殊情况使用)。费用结清后停车坪10自动降下,等车开走后停车坪10自动回到架空位置。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