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及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29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及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大量民用建筑的建造,各种类型的玻璃采光顶(玻璃屋顶、玻璃天窗)、玻璃幕墙,亦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宾馆饭店、车站、机场、商业城、百货大厦、展览馆、体育馆、博物馆及医院等。

现有玻璃采光顶、幕墙一般是由玻璃和金属结构组成,而玻璃表面具有换热性强和热透射率高的特点,对室内热条件有极大的影响;玻璃采光顶、幕墙已成为建筑物热交换和热传导最活跃、最敏感的部位,是传统墙体失热损失5~6倍,采光顶、幕墙的能耗能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40%左右,故对于玻璃墙体的节能措施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其中,采用遮阳措施是玻璃幕墙建筑节能设计的必要手段。

目前,遮阳的具体方案一般都是在玻璃内侧设置布帘、竹帘、软百页、帆布蓬等临时性遮阳装置,或者通过设置遮阳板或遮阳帘等永久性遮阳装置来实现,其中临时性的遮阳装置,其受限于本身条件而具有遮阳性能有限的特点;而对于永久性遮阳装置,其进一步又分为水平式遮阳、垂直式遮阳、综合式遮阳以及挡板式遮阳,永久性遮阳装置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很好的遮挡能量辐射密度大的直射光,并且不影响散射光进入,从而影响室内采光。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及其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包括第一外层钢化玻璃、第二外层钢化玻璃,第一外层钢化玻璃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之间设有容置腔,第一外层钢化玻璃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通过设置在边缘的第一铝隔条固定支撑,第一铝隔条外涂装有密封结构胶,容置腔内置有中层钢化玻璃,中层钢化玻璃将容置腔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位于第一外层钢化玻璃和中层钢化玻璃之间,上空腔边缘设有第二铝隔条固定支撑第一外层钢化玻璃和中层钢化玻璃,下空腔位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与中层钢化玻璃之间;所述下空腔内置有遮阳板网;

所述第一外层钢化玻璃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边缘还夹装有开口向外的 U型附框;

所述遮阳板网包括第一单元网片,第一单元网片包括上下交错平行连接的上衔接片、下衔接片;第一单元网片绕下衔接片外边缘翻转形成第二单元网片,第一单元网片绕上衔接片侧边缘翻转,形成第三单元网片,第二单元网片绕上衔接片侧边缘翻转,形成第四单元网片;第一单元网片、第二单元网片、第三单元网片、第四单元网片的组合体沿横向、纵向阵列分布成形为板网。

所述第一铝隔条、第二铝隔条、U型附框与钢化玻璃接触面涂装有用于密封及粘结固定的丁基胶。

所述第一外层钢化玻璃厚度12mm,第二外层钢化玻璃厚度12mm,中层钢化玻璃厚度4mm。

一种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固定装置,包括横梁,横梁穿装在龙骨转接框内,并通过螺钉固定,支撑龙骨转接框,龙骨转接框侧面卡装有装饰的横梁扣板,龙骨转接框上端中部设有压块支撑部,上端两侧肩型部位为附框支撑部;

压块支撑部上方安装有玻璃压块,玻璃压块两侧分别安装有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玻璃压块的两端分别伸入并压紧在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的U型附框内;

玻璃压块上方安装有装饰压块,装饰压块上方罩装有装饰扣盖,所述装饰压块、装饰扣盖与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的接缝处填装有泡沫棒,泡沫棒外通过耐候密封胶封装;玻璃压块下方设有支撑压块,支撑压块开口向下,支撑压块上表面顶紧玻璃压块,支撑压块内安装有内设有阶梯槽的压块支撑件,压块支撑件与压块支撑部连接,压块支撑件、支撑压块、玻璃压块、装饰压块依次通过螺栓贯穿连接,螺栓头卡嵌在压块支撑件的阶梯槽内;

附框支撑部分别安装有玻璃附框,玻璃附框设于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第二外层钢化玻璃边缘下方,玻璃附框上表面支撑第二外层钢化玻璃,玻璃附框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接触面设有条状双面胶和矩形结构胶。

所述玻璃附框与附框支撑部接触面垫有胶条,胶条上设有凸起的卡条,卡条卡装在附框支撑部的卡槽内;玻璃附框与附框支撑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二层遮阳玻璃是一种固定式的遮阳结构,具体可以布置采光顶、玻璃幕墙,内置的遮阳板网具有特殊开口角度的透光孔,能够最大限度的遮挡能量辐射密度大的直射光,但是允许室外散射光进来,不影响室内采光。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材料和加工成本低廉,适合机场、车站等基础设施中大面积布置的采光顶、玻璃幕墙采用,且不需要后期维护,实用性、方便性较高,造型美观,不会影响室内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遮阳板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包括第一外层钢化玻璃1、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第一外层钢化玻璃1厚度12mm,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厚度12mm,第一外层钢化玻璃1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之间设有容置腔3,第一外层钢化玻璃1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通过设置在边缘的第一铝隔条4固定支撑,第一铝隔条4外涂装有密封结构胶 5,容置腔3内置有中层钢化玻璃6,中层钢化玻璃6厚度4mm,中层钢化玻璃6将容置腔隔成上空腔601和下空腔602,上空腔601位于第一外层钢化玻璃1和中层钢化玻璃6之间,上空腔601边缘设有第二铝隔条 7固定支撑第一外层钢化玻璃1和中层钢化玻璃6,下空腔602位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与中层钢化玻璃6之间;所述下空腔602内置有遮阳板网 8。

所述第一外层钢化玻璃1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边缘还夹装有开口向外的U型附框9。所述第一铝隔条4、第二铝隔条7、U型附框9与钢化玻璃接触面涂装有用于密封及粘结固定的丁基胶10。

如图2所示,所述遮阳板网8包括第一单元网片801,第一单元网片801包括上下交错平行连接的上衔接片802、下衔接片803。第一单元网片801绕下衔接片803外边缘翻转形成第二单元网片804,第一单元网片801绕上衔接片802侧边缘翻转,形成第三单元网片805,第二单元网片804绕上衔接片802侧边缘翻转,形成第四单元网片806;第一单元网片801、第二单元网片804、第三单元网片805、第四单元网片806 的组合体沿横向、纵向阵列分布成形为板网。

如图3所示,一种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固定装置,包括横梁11,横梁11穿装在龙骨转接框12内,并通过螺钉固定,支撑龙骨转接框12,龙骨转接框12侧面卡装有装饰的横梁扣板13,龙骨转接框12上端中部设有压块支撑部1201,上端两侧肩型部位为附框支撑部 1202。

压块支撑部1201上方安装有玻璃压块13,玻璃压块13两侧分别安装有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玻璃压块13的两端分别伸入并压紧在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的U型附框9内。

玻璃压块13上方安装有装饰压块14,装饰压块14上方罩装有装饰扣盖15,所述装饰压块14、装饰扣盖15与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的接缝处填装有泡沫棒16,泡沫棒16外通过耐候密封胶封装17;玻璃压块13下方设有支撑压块18,支撑压块18开口向下,支撑压块18 上表面顶紧玻璃压块13,支撑压块18内安装有内设有阶梯槽的压块支撑件19,压块支撑件19与压块支撑部1201连接,压块支撑件19、支撑压块18、玻璃压块13、装饰压块14依次通过螺栓贯穿连接,螺栓头卡嵌在压块支撑件19的阶梯槽内。

附框支撑部1202分别安装有玻璃附框20,玻璃附框20设于中置固定式遮阳板网的二层遮阳玻璃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边缘下方,玻璃附框20 上表面支撑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玻璃附框20与第二外层钢化玻璃2接触面设有条状双面胶21和矩形结构胶22。

所述玻璃附框20与附框支撑部1202接触面垫有胶条23,胶条23 上设有凸起的卡条24,卡条24卡装在附框支撑部1202的卡槽25内;玻璃附框20与附框支撑部120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