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型智能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8391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型智能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尤特别涉及一种圆型智能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上车辆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停车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立体车库占地面积小,停车数量大,能够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地面停车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停车需求,大力发展立体车库是目前解决停车难题的发展趋势。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的智能立体车库,但是,现有的智能立体车库大多都只设有一个进出口,不能够同时进行存取车辆,存取车时间长,导致存取车效率低下,无法完成短时间内清库,且存车量少,因此也造成车库建成后被大量空置,浪费了大量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存取车效率高、存车量大、清库周期短的新型圆型智能立体车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圆型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是:在垂直方向上由进出口层和标准停车位层构成,包括有若干个沿垂直方向设置的标准停车位层、至少一个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底层和/或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之间的进出口层、多台可垂直方向到达任一层的提升机构,每个所述进出口层的中间区域设有2-6个沿同一个圆周布置的可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A,每个旋转平台A上均设有用于搬运车辆的搬运器A,所述标准停车位层包括固定设置的圆环形的固定停车平台、设置在固定停车平台的圆环内侧的圆环形的可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B、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B的圆环内侧的可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C,所述旋转平台C配有用于搬运车辆的搬运器B,所述提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A的外周围,所述进出口层和标准停车位层的固定停车平台上均对应设有提升机构的升降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进出口层中的旋转平台A,通过旋转调节角度,可方便进出车,通过其上的搬运器A,可将停到位车辆运送到提升机构的提升平台上,以便于提升机构将车辆运输到相应的停车层,或将提升平台上的车辆搬运至旋转平台A上,以便于车辆的取出;提升机构主要用于将车辆进行垂直运输,以到达指令的停车层;标准停车位层主要用于调度、停放车辆,其中,搬运器B负责把提升平台上的车辆与标准停车位层中的车位间的车辆来回存取车到位工作,固定停车平台主要用于存放车辆,具有若干个停车位置,旋转平台B的作用包括存车位存取车作用和通过平台的旋转利用搬运器B把车辆存取到固定停车平台的停车位置上的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存取车效率,所述提升机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任一进出口层上的旋转平台A的数量。

进一步的,考虑到设备的结构设计及设备运行的经济性,所述的旋转平台A优选为4个。

进一步的,为便于车辆的存取,所述进出层口的中间为候车室。

进一步的,考虑到设备运行的经济性,所述标准停车位层优选为6-9层,所述进出口层为一个;或者所述标准停车位层优选为10-17层,所述进出口层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存车量大,其各旋转平台与提升机构独立工作,提升工作和平面旋转移动工作同时进行,可同时存取车,大大节约了存取车时间,因此存取车效率比较高;并且本发明的进出口层设置多个旋转平台,为多出入口设计,可同时有多部车进行存取工作,大大提高了存取车效率。本发明由于存取车效率大大高于传统的车库,其清库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本发明的进出口层可根据需要设计在任一层,且可根据需要多层设计,即可实现多层存取车同时操作功能。例如:本设备可在地面平面层设计为进出口层,设备中间层为了与建筑平层完成直接对接存取车时,可将其设计为进出口层,可完成在不同层存取的功能,此功能大大提高了存取的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客人,节省了时间,人性化设计和智能化设计完美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进出口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标准停车位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具有一个进出口层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进出口层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进出口层,2、标准停车层,3、旋转平台A,4、搬运器A,5、候车室,6、提升机构的提升平台,7、固定停车平台,8、旋转平台B,9、升降机构的升降通道,10、轨道,11、搬运器B,12、旋转平台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圆型智能立体车库,其在垂直方向上主要由进出口层1和标准停车位层2构成,其包括有若干个沿垂直方向设置的标准停车位层2、至少一个进出口层1、多台可垂直提升并可到达任一层的提升机构。所述进出口层1可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2的底层,或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2之间。每个进出口层1的中间区域设有2-6个沿同一个圆周布置的可水平旋转的旋转平台A3,每个旋转平台A3上均设有用于搬运车辆的搬运器A4。旋转平台A3的旋转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搬运器A4主要用于搬运车辆,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进出口层1共设置有A、B、C、D四个旋转平台A3,每个旋转平台A3均可进出车辆,四个旋转平台A3中间为候车室5。所述标准停车位层2包括固定设置的圆环形的固定停车平台7、设置在固定停车平台7的圆环内侧的圆环形的旋转平台B8、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B8的圆环内侧的旋转平台C12,所述旋转平台C12配有用于搬运车辆的搬运器B11,其中旋转平台B8和旋转平台C12均可进行水平旋转,其旋转动作均通过动力机构驱动实现,驱动其旋转的动力机构均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旋转平台B8上也设有停车位,可存放车辆,搬运器B11主要用于搬运车辆,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提升机构有多台,均设置在旋转平台A3的外周围,在进出口层1和标准停车位层2的固定停车平台7上均对应设有提升机构的升降通道9。为了提高存取车效率,提升机构的数量应大于或等于任一进出口层1上的旋转平台A3的数量。本实施例中对应于进出口层1上的四个旋转平台A3共设置了四台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用于垂直方向运输车辆,可在任一层停靠,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标准停车位层中的搬运器B1设置在旋转平台B8的圆环内侧的旋转平台C12上,在旋转平台B8上设有轨道10,用于搬运器B11在旋转平台B8和提升机构之间搬运车辆。

根据现场需要,本实用新型中的停车层数与进出口层的数量及提升机的数量都可以定制确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出口层1可根据需要设计在任一层,例如可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2的底层,或设置在任何标准停车位层2之间,且可根据需要多层设计,即可实现多层存取车同时操作功能。例如:本设备可在地面平面层设计为进出口层,设备中间层为了与建筑平层完成直接对接存取车时,可将其设计为进出口层,可完成在不同层存取的功能,此功能大大提高了存取的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客人,节省了时间,人性化设计和智能化设计完美结合。

本实施例中的附图3所示的为具有一个进出口层1的圆型智能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设有一个进出口层1和若干层的标准停车位层2,进出口层1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2的底层。

本实施例中的附图4所示的为具有两个进出口层1的圆型智能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设有两个进出口层1和若干层的标准停车位层2,其中一个出口层1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2的底层,另一个出口层1设置在标准停车位层2之间,该进出口层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考虑到设备运行的经济性,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是:所述标准停车位层2为6-9层,所述进出口层1为一个;所述标准停车位层2为10-17层,所述进出口层1为两个。

考虑到实际场地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车库可以一栋布置建造,也可多栋联立建造,组合形式多样。

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车库与电气控制系统配合可实现智能存取车。控制可采用变频PLC集中控制,设有中央控制室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进车过程:停车到进出口层1的旋转平台A3,检测到位后人方可离开,检测无人后,旋转平台A3旋转到位后,搬运器A4把汽车存到提升机构的提升平台6上,到位后,般运器A4回位,提升机构开始提升同时进出口进出下辆汽车,到达指定的标准停车位层2后,标准停车位层2上的搬运器B11通过旋转平台C12,运行到旋转平台B8的相应位置,旋转平台B8旋转到对应的提升机构位置处后,将提升平台上的汽车运回至旋转平台B8上,旋转平台B8通过旋转到达指定车位位置时,搬运器B11将汽车停车到固定停车平台7上的车位上;或者搬运器B11也可直接回位将汽车存放到旋转平台B8上的停车位位置。存车过程完成。取车反之。

本实用新型中,各旋转平台与提升机构独立工作,提升工作和平面旋转移动工作同时进行,可同时存取车,大大节约了存取车时间,存取车效率比较高,并且本发明的进出口层设置多个旋转平台,为多出入口设计,可同时有多部车进行存取工作,也大大提高了存取车效率。且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立体车库而言,其占地面积小,存车量大,清库时间大大缩短。例如:以占地面积为800平方左右的立体车库为例,如按照进出口层设置四个出入口,有四个提升平台计算,则单层标准停车位层的停车数量为34车位。按照清库时间为半小时,出入口为4个和设计1个进出口层来计算,每小时最大存车量为:30*4/0.5=240车位,大约层数为:7层,此结构为性价比较高的方案。按照清库时间为半小时,出入口为4个和设计2个进出口层时来计算,每小时最大存车量为:30*4*2/0.5=480车位,大约层数为:15层(32米左右高度),此结构为性价比较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在建设时可采用纯钢架式建造,也可采用土建方式来建造。本实用新型在建设时也可采用多组组合式建造,来满足停车数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的场合主要有:飞机场,高铁站,大型商场,科技馆,展览馆等。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