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4985发布日期:2018-12-08 08:1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浇筑构造柱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木模板制作成斜撮箕进行引流浇筑,混凝土通过斜口浇筑,待浇筑完成后凿除斜口部分的砼;这种方法由于采用木模板制作,支撑难度大,尺寸不一,拆除时容易损坏,基本不可以重复利用和周转使用,且浇筑后都需要对凸出的混凝土进行打凿、凿平,撮箕口混凝土变成了建筑垃圾,增加了工作量,并且剔除斜口之后,构造柱顶与柱身会出现不平整现象,需要进行打凿,费时费力,影响日后工序,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周转重复利用,并且不需打凿簸箕口混凝土的构造柱浇筑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竖直的带进料口的矩形底框板、安装于矩形底框板上的撮箕形加料槽、可沿矩形底框板一侧横向插入后隔离在矩形底框板和撮箕形加料槽之间的混凝土切割板、开设于撮箕形加料槽斜底板下部的卸料口、安装在斜料口的卸料槽;

在所述矩形底框板的上横框的两边分别焊接有顶部固定钩,在左竖框的上下分别焊接有横向固定插扣,在右竖框的上下分别焊接有竖向插销扣,在下横框的底边设置有外翻的卡槽;

所述混凝土切割板为前端上下带有尖刀形导流插销的矩形板,矩形板的后端焊接有拉手;混凝土切割板沿矩形底框板一侧横向插入后,上下两个尖刀形导流插销分别插入左竖框的上下横向固定插扣中,用竖直插销插入右竖框的上下竖向插销扣中,将混凝土切割板固定在矩形底框板上;

所述撮箕形加料槽由对称设置的三角形侧板、斜底板和背部顶框板构成,在背部顶框板上两边开设有挂孔,在斜底板下部开设有卸料口,斜底板的底边带有竖直的插边条;背部顶框板两边的挂孔插入矩形底框板上横框两边的顶部固定钩中,斜底板底边的插边条插入矩形底框板下横框底边的卡槽中;

所述卸料槽包括焊接在斜底板卸料口处的矩形卸料框、安装在矩形卸料框外端出料口的带把手的插板。

本发明装置在背部顶框板两边的挂孔插入矩形底框板上横框两边的顶部固定钩中后,在顶部固定钩内卡入顶部插销。

本发明所述混凝土切割板的后端焊接有加固边条,所述拉手焊接在加固边条上。

本发明所述卸料槽的矩形卸料框外端出料口两侧设置有竖直的插槽,所述插板两侧插装于插槽中可上下拉动。

本发明装置用于浇筑构造柱时,可将矩形底框板固定在构造柱柱头模板上,先将混凝土切割板拉开,然后从撮箕形加料槽向构造柱内浇注混凝土,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将混凝土切割板插入,直至完全堵住进料口,然后固定住混凝土切割板。用灰桶接在卸料槽的出料口,向上提拉插板,多余的混凝土即落入灰桶内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通过混凝土切割板的插入,保证了撮箕口的平整,不再需要打凿撮箕口,省工省力。多余的混凝土可回收利用,减小了混凝土的浪费。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可周转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矩形底框板的示意图;

图3是混凝土切割板的示意图;

图4是撮箕形加料槽和卸料槽的示意图;

图5是卸料槽打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的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竖直的带进料口16的矩形底框板1、安装于矩形底框板上的撮箕形加料槽3、可沿矩形底框板一侧横向插入后隔离在矩形底框板和撮箕形加料槽之间的混凝土切割板2、开设于撮箕形加料槽斜底板33下部的卸料口36、安装在斜料口的卸料槽4。

如图2所示,在所述矩形底框板1的上横框的两边分别焊接有顶部固定钩13,在左竖框的上下分别焊接有横向固定插扣12,在右竖框的上下分别焊接有竖向插销扣14,在下横框的底边设置有外翻的卡槽11。

如图3所示,所述混凝土切割板2为前端上下带有尖刀形导流插销21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后端焊接有加固边条22,加固边条上焊接有拉手23;混凝土切割板2沿矩形底框板一侧横向插入后,上下两个尖刀形导流插销21分别插入左竖框的上下横向固定插扣12中,用竖直插销5插入右竖框的上下竖向插销扣14中,将混凝土切割板2固定在矩形底框板1上。导流插销21的前端加工成尖刀状,便于插入时切割混凝土,保证其能顺利完成混凝土的切割。

如图3所示,所述撮箕形加料槽3由对称设置的三角形侧板31、斜底板33和背部顶框板32构成,在背部顶框板32上两边开设有挂孔34,在斜底板33下部开设有卸料口36,斜底板33的底边带有竖直的插边条35;背部顶框板32两边的挂孔34插入矩形底框板上横框两边的顶部固定钩13中,在顶部固定钩内卡入顶部插销6实现撮箕形加料槽3的固定,斜底板底边的插边条35插入矩形底框板下横框底边的卡槽11中。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卸料槽4包括焊接在斜底板33卸料口36处的矩形卸料框41、安装在矩形卸料框外端出料口的带把手43的插板42。在矩形卸料框41外端出料口两侧设置有竖直的插槽,所述插板42两侧插装于插槽中可上下拉动。

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矩形底框板1通过钉子固定在构造柱柱头模板上,矩形底框板1的上口不得低于构造柱柱头顶部,然后将撮箕形加料槽3背部顶框板32两边的挂孔34插入矩形底框板上横框两边的顶部固定钩13中,再在顶部固定钩内卡入顶部插销6实现撮箕形加料槽3的固定,将斜底板底边的插边条35插入矩形底框板下横框底边的卡槽11中。将混凝土切割板2拉开,使撮箕形加料槽3背部开口37与矩形底框板的进料口16相通。将卸料槽4的插板42向下插入,关闭出料口。然后从撮箕形加料槽的顶部加料口向构造柱内浇注混凝土,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将混凝土切割板2沿矩形底框板一侧横向插入,上下两个尖刀形导流插销21分别插入左竖框的上下横向固定插扣12中,用竖直插销5插入右竖框的上下竖向插销扣14中,将混凝土切割板2固定在矩形底框板1上,完全堵住进料口。用灰桶接在卸料槽的出料口44,向上提拉插板42,多余的混凝土即落入灰桶内,可以回收利用。之后,将整个装置取下,用于下一个混凝土构造柱的浇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构造柱浇筑装置,包括竖直的带进料口(16)的矩形底框板(1)、安装于矩形底框板上的撮箕形加料槽(3)、可沿矩形底框板一侧横向插入后隔离在矩形底框板和撮箕形加料槽之间的混凝土切割板(2)、开设于撮箕形加料槽斜底板(33)下部的卸料口(36)、安装在斜料口的卸料槽(4)。本发明通过混凝土切割板的插入,保证了撮箕口的平整,不再需要打凿撮箕口,省工省力。多余的混凝土可回收利用,减小了混凝土的浪费。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可周转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刚;王玉超;冯洪旭;范泽宇;苗永军;李海银;沈建伟;王勇;胡景辉;李梅;胥皓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6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