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565发布日期:2018-12-18 20:3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砌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升级,以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化绿色建筑具有污染小、工业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但是,与传统普通页岩实心砖相比,混凝土空心砌块对运输和防渗漏等的要求更高,尤其是针对于需要水电管线预留预埋的填充墙更是混凝土空心砌块墙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

长期以来,混凝土空心砌块普遍是采用竖孔形式,一旦其中某个空心砌块出现漏水现象便会向上下蔓延,同时在砌筑过程中,同普通实心砖一样,需要砌一匹砖抹一层砂浆,造成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误差偏大,甚至出现施工错误,多作业人员的熟练度要求较高;对于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混凝土竖孔空心砌块,从理论上看,进行砌筑涂抹砂浆时,砂浆易与孔洞内的保温材料相互挤压,从而影响墙体最终的使用功能;

鉴于此,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有效阻止墙体内部渗漏,增强与构造柱的连接,施工效率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纵向堆砌的砌块层,所述砌块层由若干横向排列的砌块组成,各相邻砌块层的上下砌块之间相互交错分布;所述砌块层分为由标准砌块组成的标准砌块层和由非标准砌块组成的非标准砌块层;所述砌块的上下两端为相互配合用于纵向自锁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前后两端为相互配合用于横向自锁的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所述砌块在水平方向上设有横向通孔;其中,所述非标准砌块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竖向通孔。

按以上方案,所述砌块墙由若干组砌块层纵向堆砌而成;其中,每组砌块层为纵向排列的三层结构。

按以上方案,每组所述砌块层包括设于上层的非标准砌块层、设于中层及下层的标准砌块层。

按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分别为设于砌块上下两端的上侧凸起和下侧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分别为设于砌块前后两端的前侧凹槽和后侧凸起。

按以上方案,所述砌块包括:设有横向通孔的砌块主体和分别贴合于砌块主体的两侧壁外侧的副板;所述副板顶端与砌块主体上端形成上侧凸起,所述副板底端与砌块主体下端形成下侧凹槽,所述副板前端和砌块主体前端形成前侧凹槽,所述副板后端和砌块主体后端形成后侧凸起。

按以上方案,所述砌块的横向通孔中并列设有两个将横向通孔划分成左空腔、中空腔、右空腔的隔肋。

按以上方案,所述标准砌块的左空腔、中空腔、右空腔用于放置填充料及铺设横向管线;所述非标准砌块的左空腔和右空腔用于放置填充料,中空腔用于植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加强带。

按以上方案,所述竖向通孔包括用于浇筑混凝土加强带的第一竖向通孔和用于铺设竖向管线的第二竖向通孔。

按以上方案,所述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所对应的顶面及底面中间均设有相对应的开口,形成第一竖向通孔;所述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所对应的顶面及底面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相对应的缺口,非标准砌块横向排列时,前后相邻的缺口拼合,形成第二竖向通孔。

按以上方案,位于墙顶的砌块不设上侧凸起,其顶面为平面;位于墙底的砌块不设下侧凹槽,其底面为平面。

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自锁式的砌筑方式,免去了复杂的人工砂浆工序,改善了砌筑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以每三层为一组的排列方式砌筑,砌块为预制定型,标准砌块和非标准砌块的横向通孔通过隔肋被划分成不同腔室,填充材料与砂浆不相互挤压,不会影响墙体最终的使用功能,同时隔肋加强了砌块的强度;非标准砌块的竖向通孔便于通过竖向管线,以及便于浇筑混凝土加强带,设有竖向通孔的非标准砌块和不设有竖向通孔的标准砌块的组合砌筑,有效阻止了墙体内部渗漏的弊病;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可以进行植筋并浇筑混凝土加强带,解决了砌块墙与构造柱连接植筋问题,增强了砌块墙与边缘构造柱的结构整体性与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准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非标准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砌块主体、2-副板、3-隔肋、4-左空腔(4a-标准砌块的左空腔、4b-非标准砌块的左空腔)、5-中空腔(5a-标准砌块的中空腔、5b-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6-右空腔(6a-标准砌块的右空腔、6b-非标准砌块的右空腔)、7-开口、8-缺口、9-竖向通孔(901-第一竖向通孔、902-第二竖向通孔)、10-砂浆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替代地,重点在于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此外,在附图中的若干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对应零件。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示例性”或“说明性”表示用作示例、例子或说明。在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或“说明性”的任何实施方式未必理解为相对于其它实施方式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下文所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和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预期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详细地描述了熟知的特征和方法以便不混淆本实用新型。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和其衍生词将与如图1定向的实用新型有关。而且,并无意图受到前文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或下文的详细描述中给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限制。还应了解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实用新型构思的简单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另作明确地陈述。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其包括:纵向堆砌的砌块层,所述砌块层由若干横向排列的砌块组成,各相邻砌块层的上下砌块之间相互交错分布;所述砌块墙由若干组砌块层纵向堆砌而成,所述砌块层分为由标准砌块组成的标准砌块层和由非标准砌块组成的非标准砌块层;其中,每组砌块层为纵向排列的三层结构,包括设于上层的非标准砌块层、设于中层及下层的标准砌块层,如图1所示,在以每三层一组的形式砌筑后,在砂浆缝10的位置涂抹挤压砂浆抹面;

图2和图3示出了砌块的具体结构,图2为标准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非标准砌块的结构示意图;砌块的上下两端为相互配合用于纵向自锁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前后两端为相互配合用于横向自锁的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第一凸起为设于砌块上端的上端凸起,第一凹槽为设于砌块下端的下侧凹槽,第二凸起为设于砌块前端的前侧凹槽,第二凹槽为设于砌块后端的后侧凹槽;砌块在水平方向上为横向通孔,砌块包括设有横向通孔的砌块主体1和分别贴合于砌块主体1的两侧壁外侧的副板2;副板2顶端与砌块主体1上端形成上侧凸起,副板2底端与砌块主体1下端形成下侧凹槽,砌块通过上侧凸起和下侧凹槽形成水平自锁,副板2前端和砌块主体1前端形成前侧凹槽,副板2后端和砌块主体1后端形成后侧凸起,砌块通过前侧凹槽与后侧凸起相配合形成纵向自锁;位于墙顶的砌块不设上侧凸起,其顶面为平面;位于墙底的砌块不设下侧凹槽,其底面为平面;

砌块的横向通孔中并列设有两个将横向通孔划分成左空腔4、中空腔5、右空腔6的隔肋3,隔肋3与横向通孔的两侧壁平行且隔肋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横向通孔的顶面内侧和底面内侧;

横向通孔被分割的不同的空腔结构可以放置不同的填充料、管线以及进行植筋;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标准砌块的左空腔4a、中空腔5a、右空腔6a用于放置防火、隔声填充料及布设横向水电管线;图3示出了非标准砌块的具体结构,非标准砌块的左空腔4b和右空腔6b用于放置防火、隔声填充料,中空腔5b用于植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加强带,使砌块与边缘构造柱形成连接;非标准砌块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竖向通孔9,竖向通孔9包括用于浇筑混凝土加强带的第一竖向通孔901和用于铺设竖向管线的第二竖向通孔902,所述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5b所对应的顶面及底面中间均设有相对应的开口7,形成第一竖向通孔901;所述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5b所对应的顶面及底面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相对应的缺口8,非标准砌块横向排列时,前后相邻的缺口8拼合,形成第二竖向通孔90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砌筑方式为:上层砌块的下侧凹槽和下层砌块的上侧凸起正好契合,使得上下层砌块自动锁住,前方砌块的后侧凸起和后方砌块的前侧凹槽契合,使得前后方砌块自动锁住并摆正,各相邻砌块层的上下砌块之间相互交错砌筑;砌筑时每三层为一组,每一组的最上层采用非标准砌块,在标准砌块的左空腔4a、中空腔5a、右空腔6a加入防火、隔声填充料并布设横向水电管线,在非标准砌块的左空腔4b、右空腔6b加入防火、隔声填充料,在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5b放置钢筋并通过第一竖向通孔901浇筑混凝土加强带,使砌块墙与边缘构造柱形成连接,在第二竖向通孔902中铺设竖向管线;按照上述方式逐渐砌筑至墙顶即可形成自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自锁式砌筑方式,砌块之间自动锁住并摆正,免去了复杂的人工砂浆工序,误差小、操作简单,对作业人员的熟练度要求较低,且明显提高了砌筑速度,改善了砌筑质量,施工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以每三层为一组的排列方式砌筑,砌块为预制定型,标准砌块和非标准砌块的横向通孔通过隔肋3被划分成不同腔室,填充材料与砂浆不相互挤压,不会影响墙体最终的使用功能,同时隔肋3加强了砌块的强度;非标准砌块的竖向通孔9便于通过竖向管线,以及便于浇筑混凝土加强带,设有竖向通孔9的非标准砌块和不设有竖向通孔9的标准砌块的组合砌筑,有效阻止了墙体内部渗漏的弊病;进一步的,非标准砌块的中空腔5b可以进行植筋并浇筑混凝土加强带,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与边缘构造柱的有效连接方式,解决了砌块墙与构造柱连接植筋问题,增强了砌块墙与边缘构造柱的结构整体性与受力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