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6338发布日期:2019-08-03 15:5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建筑装饰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格栅,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多的建筑外墙之上通过长条状的横向或竖向格栅矩形构件作为建筑外墙的装饰件,通过该条状的装饰件,可做出山形、波浪形或琴键形的图案,由于其可实现较大型的装饰,故显得古朴端庄大气。各种造型的实现通常是通过一种相同长度的格栅件作为形成图案的基层,图案是通过各种不同长短的格栅件构成不同的造型。如图1所示,建筑装饰格栅包括若干相同长短的基层件和分别与若干基层件相互连接的若干造型件构成;基层件和造型件分别为矩形构件,利用紧固螺丝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不同形状的装饰效果。 现有技术的建筑装饰格栅往往施工较为困难,精度差,加工安装周期长,成本高,螺钉外露,严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装饰的格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建筑装饰格栅中存在的安装复杂成本高、安装周期长、安装精度差以及螺钉外露影响美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建筑装饰格栅,包括若干呈条状的基层件,分别与若干基层件相互连接的若干条状造型件,以及若干连接基层件和造型件的转接件;所述若干基层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基层件与造型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接件设置在基层件与造型件相互连接的基层件的表面上,所述转接件两侧设置有端臂,在基层件与造型件相互连接的造型件的侧面上开设有卡合转接件端臂的卡合槽。

通过设置转接件,可将基层件和造型件相互卡接在一起,安装后可避免螺钉外露,同时将基层件、转接件和造型件制作成标准件,便于快速安装生产。

进一步,所述基层件与造型件立体型的条状结构。一般的建筑装饰格栅的基层件与造型件均为立体型的条状结构,结构简单,显得古朴典雅。同时通过立体型的设置,便于各种材料的加工,减少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

更进一步,所述基层件和转接件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层件上的定位槽,以及设置在转接件上与定位槽相互匹配的定位凸点。通过定位结构的设置,在安装时,可将转接件准确定位在基层件上,从而将转接件快速安装定位,减少了安装时间。

更进一步,所述基层件和转接件通过螺栓相互固定连接。可在定位结构两侧的基层件上和转接件上分别开设相互对应的丝孔,当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后,直接通过螺丝与丝孔相配合,可准确将转接件固定在基层件上,从而准确将造型件与转接件相互卡合,使基层件和造型件之间严丝合缝,提高了安装精度,同时避免了螺钉的外露。

进一步,所述卡和槽为设置在造型件上的通槽,所述转接件卡合在通槽内,所述转接件两侧端臂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凹槽,造型件的通槽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转接件端臂凹槽相互配合的凸起。通过设置通槽,因基层件和造型件相接的一面不外露,从而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更进一步,所述通槽两侧壁上的沿造型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且通槽两侧壁上的凸起相互一一对应。通过在通槽的两侧壁上设置若干凹槽,可调整造型件在基层件上的位置,从而通过若干造型件构筑各种不同的造型。

进一步,若干所述基层件通过其后侧面竖直固定在建筑物上,若干所述造型件设置在基层件的左侧面或/和右侧面或/和前侧面上。通过造型件在基层件上位置的调整可构筑不同造型的图案,以贴合各种不同场景。

进一步,所述基层件与造型件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转接件相连接。通过每条基层件和造型件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转接件相连接,可使基层件与造型件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先将若干基层件平行设置在建筑的外墙上,然后根据已构思好的图案,将若干转接件通过定位结构分别固定在若干基层件上,然后将造型件与转接件相互卡合即可,可将基层件、造型件以及转接件生产为标准件,出厂即可实现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装饰格栅安装简便,安装精度高,成本更低,避免了螺丝外露,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造型件与转接件的立体图;

图3为基层件与造型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件;2、造型件;21、通槽;22、凸起;3、转接件;31、端臂;32、凹槽;4、定位结构;41、定位槽;42、凸点;5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一个非限定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2、3所示,建筑装饰格栅,包括若干呈条状的基层件1,分别与若干基层件1相互连接的若干条状造型件2,以及若干连接基层件1和造型件2的转接件3;若干基层件1相互平行设置,基层件1与造型件2相互平行设置;转接件3设置在基层件1与造型件2相互连接的基层件1的表面上,转接件3两侧设置有端臂31,在基层件1与造型件2相互连接的造型件2的侧面上开设有卡合转接件3端臂31的卡合槽。如图1所示,基层件1与造型件2立体型的条状结构。若干基层件1平行设置且构成整个装饰格栅为长方形结构。

如图2、3所示,基层件1和转接件3之间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定位结构4,定位结构4包括设置在基层件1上的定位槽41,以及设置在转接件3上与定位槽41相互匹配的定位凸点42。在定位槽41的两侧以及在凸点4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丝孔5,基层件1和转接件3通过螺杆及丝孔5的配合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2、3所示,卡和槽为设置在造型件2上的通槽21,转接件3卡合在通槽21内,转接件3两侧端臂3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凹槽32,造型件2的通槽2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转接件3端臂31凹槽32相互配合的凸起22。通槽21两侧壁上的沿造型件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22,且通槽21两侧壁上的凸起22相互一一对应。基层件1与造型件2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转接件3相连接。通过设置若干凸起22,可通过凹槽32与凸起22的配合从而调整造型件2在基层件1上的位置,从而构成不同的造型。将通槽21一侧卡向转接件3,通过通槽21内的凸起22和转接件3端臂31上的凹槽32相配合,实现造型件2与基层件1之间的连接。

如图1、3所示,若干基层件1通过其后侧面竖直固定在建筑物上,若干造型件2设置在基层件1的右侧面和前侧面上,从而构成波浪形或者山形或其他构型。本实用新型的建筑装饰格栅安装简便,安装精度高,成本更低,避免了螺丝外露,更加美观。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