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7226发布日期:2020-02-21 20:4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金属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板系统。



背景技术:

雨棚等建筑结构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墙面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目前雨棚等均采用钢结构框架和安装在檩条上的板构成,其板普遍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现有技术中,板均使用紧固件直接固定在檩条或龙骨上,当受到气候影响而热胀冷缩时,其自身的变形会导致连接结构的破坏,甚至造成屋面板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板系统,对屋面墙面板的安装结构进行了改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板的变形,避免因热胀冷缩原因导致板连接结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适于不同气候环境使用,面积大的、对光反射明显的,采用压纹处理减少光反射、降低光污染、增加装饰质感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板系统,包括屋面墙面檩条或龙骨、立边咬合锁边可滑移支座和屋面、墙面板,所述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屋面檩条,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上对应连接件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沿屋面檩条的横向拉长的长孔;所述板铺设在檩条或龙骨上并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固定,将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的连接孔采用了长孔的设计,能使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檩条或龙骨滑动,因此能够适应板的变形。

进一步,所述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呈z字形,并且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的上边部向下回折,所述板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固接的边部向上弯曲成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表面贴合的折弯翻边,使板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扣合固定在一起,拆装方便。

进一步,所述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的高度为15-80mm,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檩条或龙骨为多个并且平行布置,每个檩条或龙骨上安装有多个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各个檩条或龙骨上的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呈排布置,相邻两排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之间铺设一排板,每排的相邻两个板之间搭接在一起并且其搭接面设有卡齿、自然搭接、收边造型、包边、自然外露末端等不同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实现板之间的拼接和定位及防水,同时也能在热胀冷缩作用下适应板的变形,保持拼接状态,避免板损坏,造成防水问题。

进一步,所述屋面板为金属板,其厚度为0.5-2.5mm,屋面板表面设有压纹和涂层,每个屋面檩条上的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间距为120-1600mm,单个屋面板的厚度和面积尺寸适中,机械强度符合要求,同时重量轻,材料成本合理。

进一步,所述压纹的凹凸深度在10mm以下,采用pvdf、cuppvdf、pe、cd、cdu、cu等涂层处理,涂层类别可以是单一颜色、复合色、仿木纹、仿石纹、仿皮革、仿布、拉丝、照片图案、文字、各种图形等,通过压纹和涂层处理,能降低反光效果,不仅降低光污染,而且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板系统,对屋面板的安装结构进行了改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板的变形,避免因热胀冷缩原因导致板连接结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适于不同气候环境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板系统,包括檩条或龙骨4、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和屋面板1,所述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通过连接件3安装于檩条或龙骨4,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上对应连接件3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沿檩条或龙骨4的横向拉长的长孔;所述屋面板1铺设在檩条或龙骨4上并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固定,连接件3为自攻螺钉,将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的连接孔采用了长孔的设计,能使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檩条或龙骨44滑动,因此能够适应屋面板1的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呈z字形,并且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的上边部向下回折,所述屋面板1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固接的边部向上弯曲成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表面贴合的曲面翻边,使屋面板1与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扣合固定在一起,拆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的高度为15-80mm,单坡越长选择高度越高,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檩条或龙骨4为多个并且平行布置,每个檩条或龙骨4上安装有多个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各个屋面檩条4上的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呈排布置,相邻两排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之间铺设一排屋面板1,每排的相邻两个屋面板1之间搭接在一起并且其搭接面设有卡齿,卡齿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屋面板1之间的拼接和定位,同时也能在热胀冷缩作用下适应屋面板1的变形,保持拼接状态,避免屋面板1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1为金属板,其厚度为0.5-2.5mm,屋面板1表面设有压纹和涂层,每个檩条或龙骨4上的立边咬合可滑移支座2间距为120-1600mm,单个屋面板1的厚度和面积尺寸适中,机械强度符合要求,同时重量轻,材料成本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纹的凹凸深度在10mm以下,采用pvdf、cuppvdf、pe、cd、cdu、cu等涂层处理,涂层类别可以是单一颜色、复合色、仿木纹、仿石纹、仿皮革、仿布、拉丝、照片图案、文字、各种图形等,通过压纹和涂层处理,能降低反光效果,不仅降低光污染,而且美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