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和墙体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2789发布日期:2019-09-21 01:59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墙体和墙体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墙体和墙体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现如今的建筑趋势,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广泛推广,相关施工技术也不断改进。

装配式墙体设置在房屋内部,能够将房屋划分为多个功能性房间,形成住房的结构和形状。现有墙体的工程安装中,墙体的接缝处有作业人员通过人工在阴隼和阳隼连接处抹砂浆连接,墙体接缝处的强度较低,接缝处容易开裂,开裂后抗渗性能和隔音性能都随之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和墙体的安装方法,其能够提高墙体的强度、提高墙体的抗渗性能和隔音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墙体,包括多个墙板;

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浆料。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所述墙板包括骨架结构和浇筑于所述骨架结构外侧的混凝土结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所述骨架结构包括预埋铁件、角码连接件和两个钢筋网格;

两个所述钢筋网格连接在所述预埋铁件的两侧;

所述角码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预埋铁件上;

所述预埋铁件用于与建筑主体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所述预埋铁件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预埋铁件分别布置在所述钢筋网格的四个角的位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所述角码连接件可调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所述角码连接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所述角码连接件与所述预埋铁件连接的安装孔;

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所述角码连接件与建筑主体连接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长圆孔。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环绕所述墙板的周侧面上设置有墙板凹槽。

一种墙体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多个所述墙板沿其安装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之间、所述墙板与建筑主体之间预留间隙;

步骤2,将所述墙板与建筑主体进行连接;

步骤3,通过辅助结构将所述间隙围成浇筑空间;

步骤4,向所述浇筑空间灌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的安装方法,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墙板与相邻所述墙板连接的一端,并且与相邻所述墙板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墙体的安装方法,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墙板与建筑主体连接的一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墙体包括多个墙板,相邻两个墙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浆料。本发明提供的墙体,墙板之间不直接进行连接,而是通过填充浆料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接缝处不容易开裂,因此其抗渗性能和隔音性能较好。本发明提供的墙体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1,将多个墙板沿其安装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墙板之间、墙板与建筑主体之间预留间隙;步骤2,将所述墙板与建筑主体进行连接;步骤3,通过辅助结构将所述间隙围成浇筑空间;步骤4,向所述浇筑空间灌浆。该方法中,墙板预先制作好,在建筑主体的墙体安装位置进行排布连接,最后向墙板与墙板之间、墙板与建筑主体之间的间隙灌浆,墙板与墙板之间、墙板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强度高,接缝处不易开裂,提高了墙体的强度、抗渗性能和隔音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中墙板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中墙板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中墙板内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D-D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E-E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中墙板内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中墙板内部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安装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安装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

100-墙板;101-钢筋网格;102-预埋铁件;103-角码连接件;1031-第一连接板;1032-第二连接板;1033-第一安装孔;104-混凝土结构;105-凹槽;200-第一连接模板;300-浆料;400-第二连接模板;401-灌浆孔;402-观察孔;500-建筑主体;600-穿心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其包括多个墙板100;

多个所述墙板100沿其安装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墙板100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浆料300。

本发明提供的墙体,墙板100之间不直接进行连接,而是通过填充浆料300的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接缝处不容易开裂,因此其抗渗性能和隔音性能较好。

请参照图4至图10,所述墙板100包括骨架结构和浇筑于所述骨架结构外侧的混凝土结构104。

具体的,混凝土结构104为轻骨料混凝土。采用轻骨料混凝土能够减轻混凝土的质量,提高热工效果。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预埋铁件102、角码连接件103和两个钢筋网格101;

两个所述钢筋网格101连接在所述预埋铁件102的两侧;

所述角码连接件103固定在所述预埋铁件102上;

所述预埋铁件102用于与建筑主体500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预埋铁件102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预埋铁件102分别布置在所述钢筋网格101的四个角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墙板100的骨架结构主要两个相对设置的钢筋网格101组成,每个钢筋网格101均由多条钢条纵横交错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钢筋网格101之间通过预埋铁件102连接,具体的,每对钢筋网格10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个预埋铁件102,两个钢筋网格101分别焊接在预埋铁件102的两侧。每个预埋铁件102上均安装有角码连接件103,该角码连接件103能够直接与建筑主体500进行连接。主要采用钢筋网格形成墙板的骨架结构,墙板质量小。由于两个钢筋网格相对设置,因此墙板两侧面的强度大大增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角码连接件103可调节。

角码连接件103固定在预埋铁件102上,用于与建筑主体500连接,为方便连接安装,本实施例的角码连接件103为可调节的结构。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进行连接时,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的间隙可根据角码连接件103进行调节,消除建筑主体500的施工误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角码连接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031和第二连接板1032;

所述第一连接板103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33,所述第一安装孔1033为所述角码连接件与所述预埋铁件连接的安装孔;

所述第二连接板103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所述角码连接件与建筑主体连接的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孔1033为长圆孔。

在第一连接板1031上设置长圆孔的结构最为简单,长圆孔可相对紧固螺钉移动,移动的距离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移动的最大行程为长圆孔的长度,该行程可根据需要设计。

请参照图2和图3,环绕所述墙板100的周侧面上设置有墙板凹槽105。

在墙板100的周侧上设置墙板凹槽105,大大增加了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墙板100与墙板100之间的填充空间,提高墙板100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行程的过程中需要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包括第一连接模板200、第二连接模板400和穿心螺杆600。其中,第一连接模板20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墙板100之间,其位于墙板之间的间隙的两侧;第二连接模板400设置在墙体的四周,位于墙板与建筑主体之间的间隙的两侧;穿心螺杆600用于连接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模板200和相对应的两个第二连接模板400。

墙体安装时,墙板100与墙板100之间预留间隙,在依次连接的多个墙板100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模板200,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模板200、墙板100和墙板100围成浆料300的填充空间。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预留间隙,并通过角码连接件103进行连接,在依次连接的多个墙板100用于与建筑主体500连接的边上设置第二连接模板400,相对应的两个第二连接模板400、墙板100和建筑主体500围成浆料300的填充空间,该填充空间与两个墙板100之间的填充空间连通。

请参照图12和图13,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模板200,以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模板400均通过穿心螺杆600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模板200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连接孔穿心螺杆600由一侧的第一连接模板200穿入,进过两个墙体之间的间隙,由相对应的另一个第一连接模板200穿出,并通过配合的螺母紧固;同理,相对应的两个第二连接模板400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连接孔穿心螺杆600由一侧的第二连接模板400穿入,进过两个墙体之间的间隙,由相对应的另一个第二连接模板400穿出,通过配合的螺母紧固。

请参照图11,靠近建筑主体500地面的所述第二连接模板400上设置有灌浆孔401;靠近建筑主体500顶面的所述第二连接模板400上设置有观察孔402。

本实施例中,灌浆孔401设置在靠近建筑主体500地面的第二连接模板400上,即墙体底部的位置;观察孔402设置在靠近建筑主体500顶面的第二连接模板400上,即墙体顶部的位置。具体的,灌浆孔401上设置有阀门,注浆时打开阀门,注浆结束后关闭阀门。墙板100与墙板100之间、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的间隙是否注满浆料300可通过观察口观察。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连接模板200、第二连接模板400和穿心螺杆600为墙体连接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不属于墙体的一部分。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将多个所述墙板100沿其安装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墙板100之间、所述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预留间隙。

具体的,墙板100能够在工厂预制,墙板100的预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连接骨架结构,包括按设计制作预埋铁件102和钢筋网格101,将位于墙板100四个角的预埋铁件102与两侧钢筋网格101焊接,形成骨架结构。

步骤12,将焊接好的骨架结构放置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104,进行脱模及养护。

墙板100预制成形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安装墙板100首先是进行墙板100位置的排布,具体包括在建筑主体500上弹出安装位置线和将墙板100移到相应位置的步骤。

步骤2,将所述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进行连接。

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通过角码连接件103连接,具体的,角码连接件103的一端通过膨胀螺栓或瓦斯钉与建筑主体500连接,另一端通过自攻螺丝或螺栓与墙板100的预埋铁件102连接;调节墙板100与墙板100,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的间隙,以及墙体的水平和垂直度,紧固墙板100四个角的角码连接件螺栓,将墙板100安装在建筑主体500的空间内。

步骤3,在相邻两个所述墙板100上对应间隙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模板200;在所述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上对应间隙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模板400。

具体的,相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模板200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连接孔穿心螺杆600由一侧的第一连接模板200穿入,进过两个墙体之间的间隙,由相对应的另一个第一连接模板200穿出,并通过配合的螺母紧固;同理,相对应的两个第二连接模板400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连接孔穿心螺杆600由一侧的第二连接模板400穿入,进过两个墙体之间的间隙,由相对应的另一个第二连接模板400穿出,通过配合的螺母紧固。

步骤4,向所述墙板100之间、所述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的间隙灌浆。

底部的第二连接模板400上设置有注浆孔,顶部的第二连接模板400上设置有观察孔402。连接注浆机与注浆孔,向墙板100与墙板100之间、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的间隙注入浆料300,观察顶部第二连接模板400上的观察孔402,根据是否出浆判断间隙是否被浆料300填充好,注浆完成后,墙板100连接形成整体。拆模后,用水泥浆封堵二次注浆时留下的穿心螺杆600孔洞,将墙面、地面卫生清理,完成墙体安装。

本发明提供的墙板的安装方法,墙板100预先制作好,在建筑主体500的墙体安装位置进行排布连接,最后向墙板100与墙板100之间、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的间隙灌浆,墙板100与墙板100之间、墙板100与建筑主体500之间的强度高,接缝处不易开裂,提高了墙体的强度、抗渗性能和隔音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