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8614发布日期:2020-09-25 18:2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拼接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住宅也日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装配式住宅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如装配式厨房、卫浴间等。装配式住宅的地面或墙面通过多个复合墙体组合形成,复合墙体上设有连接件,复合墙体最外侧设有瓷砖,通过将多个复合墙体上对应的连接件连接,最终形成地面或墙面。但是,相邻的复合墙体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处的防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有的连接件结构复杂,除了设置固定件连接对应的连接件外,还需要额外设置密封胶条插设于连接件中进行防水,另外密封胶条由于胶条老化等原因,容易造成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拼接型材,其连接紧密,能够有效防水。

一种拼接型材,用于拼接复合墙板,所述拼接型材包括第一拼接部、第二拼接部及固定件,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相互抵接设置,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中以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拼接部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用以与复合墙板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拼接部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用以与复合墙板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或第二凸部伸出对应的凹槽设置,所述第二凸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相适配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凸部卡持于所述容置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部外壁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凸部的容置腔的内壁均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部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主体一体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面对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接的凹槽内,以连接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另一侧向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的一侧凹陷以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一侧抵接于形成所述第三凹槽的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凹槽为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中间位置向另一侧凹陷形成的v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向所述第一主体连接复合墙板的一侧弯曲以形成第一折边,所述第二主体上对应设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对接形成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型材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两端的固定板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连接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且分别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所述连接板抵接于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上,其中一所述固定板装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延伸设有第一加固板,所述第二主体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延伸设有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以及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均设有若干凸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为中空长方体结构。

上述拼接型材通过在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对应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通过将第一凸部抵持于第二凸部中,使拼接型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上述拼接型材省去了在对应的拼接部上设置额外的对接凹槽来设置密封条,简化结构,节约生产成本,避免密封条老化漏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拼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拼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拼接型材100设置于复合墙板200中,用于连接相邻的复合墙板200。所述拼接型材100包括第一拼接部10、第二拼接部20及固定件30,所述第一拼接部10和第二拼接部20分别与对应的复合墙板200固定,所述固定件30连接所述第一拼接部10和第二拼接部20,进而连接对应的复合墙板200。

所述第一拼接部10包括第一主体11,所述第一主体11的一侧与复合墙板连接,另一侧向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凹陷以形成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中设有第一凸部13,所述第一凸部13用以卡持于所述第二拼接部20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13大致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凹槽12截面大致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凸部13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凸部1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2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13的外壁表面或外壁两侧表面设有密封件,用以加强所述第一凸部13与第二拼接部20的密封性。所述第一主体11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延伸设有第一加固板14,所述第一主体11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以及第一加固板14上均设有若干凸棱111,所述凸棱111用于与复合墙板连接,通过所述凸棱111卡持于复合墙板中,进而稳固所述第一拼接部10与复合墙板的连接关系。所述第一主体11内设有多个加强筋112以加强所述第一拼接部10的整体结构,所述加强筋1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1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12或其他加强筋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拼接部10为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拼接部20包括第二主体21,所述第二主体21的一侧与复合墙板连接,另一侧向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凹陷以形成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中设有第二凸部23,所述第二凸部23远离所述第二凹槽22的端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凸部23内设有容置腔231,所述容置腔231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凸部13的结构相适配,所述容置腔231用于将所述第一凸部13卡持于所述第二凸部23中。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231为长方体结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部23大致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凹槽22截面大致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凸部23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凸部23伸出所述第二凹槽22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部23的内壁表面或内壁两侧表面设有密封件,用以加强所述第二凸部23与第一凸部13的密封性。所述第二主体21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延伸设有第二加固板24,所述第二主体21与复合墙板连接的一侧以及第二加固板24上均设有若干凸棱211,所述凸棱211用于与复合墙板连接,通过所述凸棱211卡持于复合墙板中,进而稳固所述第二拼接部20与复合墙板的连接关系。所述第二主体21内设有多个加强筋212以加强所述第二拼接部20的整体结构,所述加强筋2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2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22或其他加强筋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加强筋112和加强筋212不限于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他符合需求的连接方式。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拼接部20为一体成型。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13的外壁表面均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二凸部23内壁均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二凸部23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主体21一体设置的挡板232,所述挡板232面对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凸部13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的三个面均设有密封件,以增加密封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23均伸出对应的凹槽,且所述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23的长度相适配。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13的长度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二凸部23的长度,所述第一凸部13或第二凸部23的长度小于对应凹槽的深度。

所述固定件30包括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1大致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3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凸部23抵接,另一侧向与所述第二凸部23抵接的一侧凹陷以形成第三凹槽311,所述第三凹槽311的两连接面以及与所述连接面连接的两侧面均抵接于所述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2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凹槽311为v形凹槽。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一拼接部10抵接于第二拼接部20时,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22对接的凹槽内,以连接所述第一拼接部10和第二拼接部20,

请参阅图3,复合墙板200包括蜂窝板201和固定于所述蜂窝板201上的面砖202,所述第一拼接部10和第二拼接部20一侧通过凸棱与所述蜂窝板201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拼接部10和第二拼接部20对应的加固板分别固定于所述蜂窝板201和面砖202中,所述第一凸部13装设于所述第二凸部23内,所述第一凸部13和所述第二凸部23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22形成的两个插槽中以连接对应的复合墙板200。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11的一侧向所述第一主体连接所述蜂窝板201的一侧弯曲以形成第一折边113,所述第二主体21上对应设有第二折边213。所述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21对接时,所述第一折边113和第二折边213形成一容置槽40,所述容置槽40内装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连接件50。所述连接件50包括位于两端的固定板51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板51的连接板52,所述固定板5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52的两端且分别垂直于所述连接板52的两侧设置,所述连接板52抵接于所述第二主体21上,所述连接件50一端的固定板51容置与所述容置槽40内,另一端固定板51伸出所述容置槽40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52的长度与对应抵接的复合墙板的长度相同,所述连接件50一体成型。在一实施方式中,安装复合墙板的墙体的长度不足以安装相同规格的所述复合墙板200,需要安装一小于常规规格的复合墙板,将装设于所述容置槽40中的固定板51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主体21连接的蜂窝板201上,所述连接件50另一端的固定板51通过螺钉固定于相邻的墙体上,以此加强对应所述复合墙板200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墙体为垂直于所述复合墙板200的墙体。

可以理解的,所述连接板52不限于只抵接于所述第二主体21上,根据实际情况,所述连接件50的连接板52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1上。

上述拼接型材通过在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上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对应的凹槽内设置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通过将第一凸部抵持于第二凸部中,使拼接型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上述拼接型材省去了在对应的拼接部上设置额外的对接凹槽来设置密封条,简化结构,节约生产成本,避免密封条老化漏水的问题,并且通过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连接面上设置密封件,进一步加强拼接型材的防水性。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