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745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在填充使用时,由于突然倒入某一个坑中或者模具中,内部空气无法及时排除,经常导致混凝土倒入后内部具有空气,导致混凝土填充不实,所以在混泥土进行填充后,为了减少空气产生的缝隙,需要进行夯实,传统的夯实方式均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无法满足工作效率,并且人工手动操作,无法满足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在填充使用时,由于突然倒入某一个坑中或者模具中,内部空气无法及时排除,经常导致混凝土倒入后内部具有空气,导致混凝土填充不实,所以在混泥土进行填充后,为了减少空气产生的缝隙,需要进行夯实。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条形架体,所述条形架体上壁面下壁面位置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上设有夯实结构;

所述位置移动结构包括:一对条形滑轨、一对第一移动轮以及环形框架;

所述条形架体上壁面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一对第一移动轮分别安置于所述一对条形滑轨上,所述一对第一移动轮上共同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环形框架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环形框架内侧壁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上安装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上安装有一对第二移动轮,一对所述第二移动轮上共同安装有第二支座,一对所述第二支座上共同安装有承载架,所述夯实结构安置于承载架上。

优选的,所述夯实结构包括:气缸、圆柱型顶块以及支撑架;

所述承载架下壁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撑架安置于支架下壁面,所述支撑架下壁面边缘处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气缸插装于安装口内部,所述气缸驱动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柱型顶块安置于圆板下壁面。

优选的,所述条形凹槽内安装有贯穿第一移动轮的第一支杆。

优选的,所述圆板上壁面开设有一对插口,所述支撑架下壁面安装有贯穿插口的一对导向杆。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上壁面中心处安装有支柱把手,所述支柱把手上套装有胶垫。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内上壁面均开设有一对弧形滑槽,所述第二移动轮上下壁面均安装有插入一对所述弧形滑槽内的支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混凝土在填充使用时问题,通过移动结构,便于调整夯实结构的使用位置,便于夯实结构使用更加灵活,夯实结构,便于对混凝土进行夯实,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提高夯实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条形架体;2-条形滑轨;3-第一移动轮;4-环形框架;5-第一支座;6-环形滑轨;7-第二移动轮;8-第二支座;9-承载架;10-气缸;11-顶块;12-支撑架;13-支架;14-连接杆;15-圆板;16-第一支杆;17-导向杆;18-支柱把手;19-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包括条形架体1,所述条形架体1上壁面下壁面位置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上设有夯实结构;

所述位置移动结构包括:一对条形滑轨2、一对第一移动轮3以及环形框架4;

所述条形架体1上壁面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一对第一移动轮3分别安置于所述一对条形滑轨2上,所述一对第一移动轮3上共同安装有第一支座5,所述环形框架4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一支座5上,所述环形框架4内侧壁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环形滑轨6,所述环形滑轨6上安装有环形滑轨6,所述环形滑轨6上安装有一对第二移动轮7,一对所述第二移动轮7上共同安装有第二支座8,一对所述第二支座8上共同安装有承载架9,所述夯实结构安置于承载架9上。

条形架体1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条形滑轨2上的第一移动轮3,第一移动轮3能够在条形滑轨2左右移动,带动环形框架4左右移动,并且环形框架4上的环形滑轨6安置的第二移动轮7,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承载架9,承载架9用于支撑夯实结构,所以在第一移动轮3移动时,带动夯实结构能够调整使用位置,第二移动轮7能够在第二移动轮7上移动,形成360°转动,便于承载架9能够360°转动,夯实结构能够转动调整位置。

所述夯实结构包括:气缸10、圆柱型顶块11以及支撑架12;

所述承载架9下壁面安装有支架13,所述支撑架12安置于支架13下壁面,所述支撑架12下壁面边缘处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气缸10插装于安装口内部,所述气缸10驱动端安装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上安装有圆板15,所述圆柱型顶块11安置于圆板15下壁面。

通过气缸10驱动端伸缩,带动圆柱型顶块11上下升降,将圆柱型顶块11与混泥土触碰怕打,形成夯实操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凹槽内安装有贯穿第一移动轮3的第一支杆16;第一支杆16贯穿第一移动轮3,防止第一移动轮3在条形滑轨2上移动时掉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圆板15上壁面开设有一对插口,所述支撑架12下壁面安装有贯穿插口的一对导向杆17;导向杆在支撑架12上下升降时不会偏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架9上壁面中心处安装有支柱把手18,所述支柱把手18上套装有胶垫;支柱把手18在转动承载架9时用具有合理施力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内上壁面均开设有一对弧形滑槽,所述第二移动轮7上下壁面均安装有插入一对所述弧形滑槽内的支板19;通过支板19在第二移动轮7移动时不会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