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6338发布日期:2021-06-11 19:3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台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台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大商业楼层建筑的挑空区域进行侧裙装饰装修施工时,其上的龙骨施工、面板安装的施工量极大,而一般在挑空区域进行侧裙过程中,常规做法均需要从首层搭设满堂架作为操作平台以便工人进行侧裙装修,施工极其不方便,且占用大量的施工通道,施工效率较低。因此出现了悬挑移动平台或升降车作为操作平台进行施工,但是移动平台高度固定,无法适应现有的多种形式的施工情况,升降车则购置成本高,无法进行悬挑施工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台架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台架,能够悬挑进行施工,而且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台架,包括移动底座、升降平台和连接装置,所述升降平台通过连接装置设在移动底座上,悬挑设在移动底座的内侧;

所述移动底座包括移动轮、支撑框架和固定台面,所述支撑框架内侧的支撑竖杆高出固定台面,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活动框架、活动台面和护栏,所述活动框架连接在支撑竖杆上,所述活动台面和护栏设在活动框架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牵拉绳和固定销,所述牵拉绳连接在活动框架和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竖杆顶端设有滑轮,所述牵拉绳穿过滑轮与活动框架连接,所述固定销设在支撑竖杆和活动框架上;

所述活动框架内侧设有滑套,所述滑套设在支撑竖杆上,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竖杆上间隔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销设在连接孔内,连接滑套和支撑竖杆;

所述支撑框架外侧设有一级爬梯,内侧设有二级爬梯;所述支撑框架内设有配重箱。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竖杆设置三根,分别位于支撑框架内侧的左右两侧和中部;所述滑套包括侧边滑套和中部滑套,所述侧边滑套为c型结构,相对设置在两侧的支撑竖杆上,所述中部滑套为套筒,套设在中部的支撑竖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绳设置两根,其内端分别连接在活动框架的两侧,固定端连接在支撑框架内的同一个卷扬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支撑竖杆上设有斜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框架为三角形框架结构,其内侧上部设有吊环,所述牵拉绳的内端连接在吊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成组设置,每组设置两个侧边滑套和一个中部滑套,所述滑套上下间隔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活动框架内侧的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外周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上设有一级爬梯的让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连接装置将悬挑升降平台连接在移动底座上,可以根据施工情况来调整施工位置和施工高度,适应性好;采用卷扬机控制高度升降,调节操作便捷,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连接稳定,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滑套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移动底座,11-移动轮,12-支撑框架,121-支撑竖杆,122-滑轮,13-固定台面,2-升降平台,21-活动框架,211-连接滑套,22-活动台面,3-连接装置,31-牵拉绳,32-固定销,4-配重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悬挑操作台架,包括移动底座1、升降平台2和连接装置3,所述升降平台2通过连接装置3设在移动底座1上,悬挑设在移动底座1的内侧。台架内的卷扬机通过收卷牵拉绳31带动升降平台2在支撑竖杆121上升降活动来调整高度,施工人员在合适高度的升降平台2上施工。

本实用新型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便于移动且易于调整高度的操作平台,同时具有安全防护性高,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如图1、2、3、5所示,所述移动底座1包括移动轮11、支撑框架12和固定台面13,移动轮11设在支撑框架12的底部,用于自由移动,固定台面13作为一级平台,用于施工人员登高,并通过支撑竖杆121上的为二级爬梯攀登至升降平台2;所述支撑框架12内侧的支撑竖杆121高出固定台面13,所述升降平台2包括活动框架21、活动台面22和护栏,所述活动框架21活动连接在支撑竖杆121上,所述活动台面22和护栏设在活动框架21上;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牵拉绳31和固定销32,所述牵拉绳31连接在活动框架21和支撑框架12上,所述支撑竖杆121顶端设有滑轮122,所述牵拉绳31的内端穿过滑轮122与活动框架21连接,所述固定销32穿过支撑竖杆121和活动框架21上,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移动底座1通过移动轮11能够将装置灵活的移动至任意施工位置,设置了配重箱4的支撑框架12为升降平台2提供稳定支撑,避免施工过程中倾覆,有效保证安全;升降平台2作为人员的施工平台,在支撑竖杆121上升降来调整适合的高度,并且采用滑套211的连接方式,连接稳定可靠且调整方便;牵拉绳31既用来传递动力带动升降平台2活动,同时也作为防坠绳具有安全防坠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施工安全,固定销32用于固定升降平台2的位置,保证升降平台2调整到位后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杆121的顶端离地高度根据建筑层高设置,其高度在3-4.5m之间。

如图1、4所示,所述活动框架21内侧设有滑套211,所述滑套211设在支撑竖杆121上,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竖杆121上沿其杆身上下间隔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销32穿过滑套211和支撑竖杆121上的连接孔,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进而将升降平台2的位置固定在支撑竖杆121上。

成组设置滑套211且分为侧边滑套和中部滑套,在破坏爬梯结构及不影响升降活动的情况下,保证升降平台2和移动底座1连接的稳定可靠,具有连接稳定以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框架12外侧设有一级爬梯,内侧设有二级爬梯,一级爬梯及二级爬梯均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用于从不同侧进行攀爬;所述支撑框架12内设有配重箱4,所述配重箱4设置在移动底座1的外侧底部。一级爬梯用于攀爬至固定台面13上,在两侧设置避免因建筑结构限制导致无法登上操作平台的缺陷;二级爬梯用于从固定台面13攀爬至活动台面22上,二级爬梯的顶部高于升降平台2,方便在任意高度登上升降平台2。

优选的,所述一级爬梯顶部与固定台面13平齐,分别位于支撑框架12的左右侧面,所述二级爬梯顶部与支撑竖杆121顶部平齐,高于升降平台2的活动台面22。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竖杆121设置三根,分别位于支撑框架12内侧边的两端和中部;所述滑套211包括侧边滑套和中部滑套,所述侧边滑套为c型结构,相对设置在两侧的支撑竖杆121上,所述中部滑套为矩形套筒,套设在中部的支撑竖杆121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框架21内侧设有三根竖杆,三根竖杆与支撑框架12上的三根支撑竖杆121相对应,所述滑套211连接竖杆及支撑竖杆,将活动框架21和支撑框架12连接在一起。

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滑套能够限制活动框架21的左右及前后位移,中间套设在中部的支撑竖杆121上的中部滑套起到多重防护的作用,具有限位、连接和作为轨道的作用,增强侧边滑套的连接效果,有效保证施工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绳31设置两根,其活动内端分别连接在活动框架21左右两侧,固定端连接在支撑框架12内的同一个卷扬装置上。

采用同一个卷扬装置连接两根牵拉绳31使得升降平台2两侧保持同步升降,使其一直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

优选的,所述牵拉绳31通过多组滑轮改变方向及传递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1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竖杆121上间隔设有斜拉杆。斜拉杆加强结构稳定,保证稳定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框架21为三棱柱结构,其内侧设有吊环,所述牵拉绳31的内端可拆卸连接在吊环上。将活动框架21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保持结构的稳定,并利用三角形结构对活动台面22进行有效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211成组设置,每组设置两个侧边滑套和一个中部滑套,所述滑套211上下间隔设置两组,分别位于活动框架21内侧顶部和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12的外周设有护栏,所述护栏上设有一级爬梯的让位。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11为重型自锁万向轮。能够提供有效支撑及锁定功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12和活动框架21上均设置有多根斜撑杆,用于加强结构强度,保证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施工人员推动操作平台至施工位置后,将移动轮11锁定,保持状态稳定,之后将卷扬装置和现场电源连接,施工人员登上固定台面13将固定销32取下,然后控制卷扬装置运行,进行升降平台2的高度调整,调整到位后,使用固定销32将升降平台2固定,并切断电源,然后施工人员经由爬梯登上升降平台进行施工,当前位置施工完毕后,或高度不符合要求后,施工人员移动或进行升降调整进行后续施工,直至施工完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