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190997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的成型方法。具体的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复杂形状或曲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模板的制做方法。
目前,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方法主要是通过钢模板、木模板组模浇注混凝土成型、采用上述方法只能满足平面和规则曲面等外形简单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成型。如果现浇施工成型,还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支模周期长,支架浪费量大,或者由于建筑空间高大,设置满堂支架,造成大量的浪费,经济效益不理想,很多施工单位不愿意采用这种方法施工;特别是不规则的复杂钢筋混凝土曲面,采用上述方法施工,由于需要大量的异型模板,和特殊的异形模板支架,致使组模难度极高,很难甚至无法进行复杂钢筋混凝土曲面的成型施工。另外,还有很多抽象雕塑采用复杂曲面造型,而现行抽象雕塑制做是通过塑出等比例的泥坯,翻制出石膏模或石膏复合材料模,分解脱模,最后组模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成型,这种成型方法只能制做2米以下的小型抽象雕塑,而且制做方法极基麻烦,对有复杂曲面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抽象雕塑制做尚无可行的施工方法。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方法,不能满足建筑物、构筑物,抽象雕塑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在技术设计、实用、经济、造型等诸多方面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建筑物、构筑物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成型提供一个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经济的施工方法,同时,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成型能力,使成型难度极大的钢筋混凝土复杂曲面构件的成型更简捷、实用、经济和技术先进,使得许多在建筑物,构筑物大型抽象雕塑中无法施工的复杂曲面钢筋混凝土构件能够成型,为创造出具有独特造型的建筑物,抽象雕塑提供可行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方法的要点在于采用高强防水布类作为模板材料;构造一个与需成型构件形状相同的钢筋网;将模板用铁丝绑扎的方法按钢筋网造型固定在钢筋网上,模板与钢筋网之间有一定间隙,间隙大小根据需成型构件的厚度设定。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具体设计的平面形状进行平面放线定位。第二步,根据具体设计的外形设置纵横正交的钢筋;交点焊接或绑扎形成钢筋网,这种钢筋网要固定和支撑模板,因此,可也称它为固模钢筋网,这种钢筋网也可以直接利用钢筋混凝土物件中的配筋,如梁、板柱中的配筋,再根据设计需求绑扎其它钢筋。第三步,根据固模钢筋网的形状绑扎固定模板,本方法所采用的模板系高强防水布类,如经过防水处理的高强布,或高强有机类的合成布、塑料布、高强有机薄膜、人造革、合成革等,施工中要求这类做模板的材料要具有高强、低弹性、易成形、易脱模、有良好的防水性,支撑前,模板内侧刷防水涂料和脱模剂各一道,模板与固模钢筋网通过高强铁丝连接一起,模板间接继处也用高强铁丝连接,接缝最好在钢筋连接处以提高强度,由此组成完整的模板,如果所成型的构件跨度过大可在模板下薄弱部位设置支架支撑施工荷载。第四步,根据设计需求的标号浇注混凝土,最好分区,分段浇注逐步达到强度以减轻施工荷载,经养护达到设计的拆模强度后拆模。最后,做外表抹灰或其它面层装饰,或是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进行其它围护层的施工,最终达到设计造型要求和其它设计要求。
本发明是在现行钢筋混凝土理论;施工技术,物质材料等条件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现行的物质技术等手段为本方法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本发明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本方法是采用与设计的造型一致的固模钢筋网固定模板,承受大部施工荷载,钢筋通过切割、弯曲、绑扎或焊接等施工方法很容易形成设计所要求的形状,而采用钢模或木模技术施工,除模板本身需要组合成设计需求为形状外,同样还要对钢筋成形,因此,本方法远比采用木模和钢模成型容易、经济;而且,固模钢筋本身就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筋或构造筋,不会造成筋的浪费。考虑到固模钢筋网承受施工中的大部分荷载,可在局部薄弱部位设置支架,上部的其它受力筋也可以固定模板,也可在上部设置吊固模钢筋的骨架,共同承受施工荷载;另外,在施工中,采用分区,分段浇注混凝土,逐步达到强度,同样也能减轻施工荷载。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柱网尺寸,(如柱网不宜过大)和结构形成,也能减少作用在固模钢筋网上的施工荷载,取消大量支架。第二,本方法采用高强防水布类等材料做模板。这些材料由于绑扎和成形容易,重量轻等特点,与固模钢筋绑扎后很容易与其共同形成设计要求的整体形象,使组模非常迅速、实用,而且,目前技术条件所生产的多种高强布类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如强度,浇注能力,弹性伸展率等,以及防水性能都能达到承受施工荷载的要求;另外,通过局部调整固模钢筋的间距和截面,也可提高模板局部薄弱部位的整体承受施工荷载的能力;高强防水布类材料脱模迅速,折模后不变形,损耗少,模板的重复利用率高,因此,与钢模板和木模板相比,施工周期缩短,劳动强度和复杂性降低,模板浪费小,经济效益显著。第三,本方法由于固模钢筋和模板组合成整体承受主要施工荷载,只需在局部薄弱部位设置少量支架,与现行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模板支架,施工周期、工程量和材料消耗也相对减少。
本方法的积极效果是多方面的,与现行方法相比,首先它技术先进、实用、便捷,推广难度不大。第二,本方法材料消耗减少,施工周期缩短,工程量减少,劳动强度和复杂程度降低,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第三,这种方法在技术上为复杂曲面成型提供了一个简便可行的途径,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和抽象雕塑形象,因此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本发明所受的技术制约较少可在全国范围内应用。
实施例本成型方法以一个1/4钢筋混凝土球壳的成型为例1/4球壳的内径为3000mm,球壳壁厚为80mm,施工所选固模钢筋φ6,模板材料采用高强防水布,混凝土标号为C30,在球体2100mm以下高度采用内外两侧组模,以上高度只组内模,其成型的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设计平面进行放线定位,第二步,根据设计形状,绑扎固模钢筋网,钢筋网沿设计外形正交,间距100mm,钢筋交点电焊或绑扎,外侧固模钢只做到2100mm高,由于固模钢筋已经满足了结构和构造要求,不用再绑扎其它钢筋。第三步,高强防水布的内侧刷防水涂料和脱模剂各一道,然后将高强防水布与固模钢筋用8号铁丝绑扎,铁丝间距30mm~50mm,防水布接缝处最好在固模筋处,用8号线连接,线间距为30mm,再通过8号线连接多余的防水布,使其与固模钢筋网坚固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与设计形状一致的完整模板。第四步,分段浇注混凝土振捣,每段浇注高度为300mm,然后,按前述方法在组模浇注混凝土,经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最后,做外饰面抹灰保护层,达到设计需求的形象。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强防水布类作为模板材料;构造一个与需成型构件形状相同的钢筋网;将模板用铁丝绑扎的方法按钢筋网的造型固定在钢筋网上,模板与钢筋网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间隙大小根据成型构件的厚度来设定;按设计要求浇注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材料是采用高强有机类的合成布或塑料布或高强有机薄膜或人造革或合成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成型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的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曲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成型方法,主要特征是采用高强防水布类作为模板材料并构造一个与成型构件形状相同的钢筋网,将模板绑扎在钢筋网上并留一定的间隙,然后浇筑混凝土。本发明方法构思巧妙,采用布类作为模板材料,以钢筋网作为骨架,容易成型各种复杂形状和不规则曲面的构件,施工方法简单易行,节省大量的木材钢材,施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是一种先进实用的方法。
文档编号B28B7/06GK1091354SQ9310157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5日
发明者李大为 申请人:李大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