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617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窑炉,特别是涉及一种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
传统的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是在熔窑后面接一个换热室,回收烟气中的热量,用以预热助燃空气,即二次风。由于受厂房条件、成型工艺条件,如滴料高度的影响,其有效换热段短。一般立式逆流换热段在5-7米左右,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换热室基础挖不下去,有效换热段则受影响更大,因而烟气离开换热室的温度高,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少,二次风预热温度低。再就是现行的陶质换热器气密性差,特别是进熔窑的二次风通道以及烟气进烟道前的风火道,一般都是由盒子砖砌筑。盒子砖只是左右有楔头,上下没有楔头,故砌体上、下不呈板块结构,上下缝的泥浆收缩后易漏风,这种盒子砖结构在高温区易变形,因而漏风更为严重。所以,传统的双碹玻璃池窑,熔化温度不太高,特别是燃煤炉,能源消耗大,窑炉的有效热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以克服传统玻璃池窑的换热段短,能耗大热效率低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即这种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包括熔窑,与之联接并导通的小炉和煤气通道,其关键在于一个换热室,所述的换热室由第一段换热室和第二段换热室串联而成,在其内腔设有一组换热器件,每两排换热器件间对应的换热室墙上均设有检查清灰孔;在第一、二段换热室之间设有一个二次空气通道,该通道与换热器件内腔相导通;在第二段换热室内环,设有一个废气通道,该通道与第一、二段换热室相导通。
所述的换热器件由上下左右对应联接部位上设有凹凸楔头的盒子砖、单接头砖、风火道盖板砖和矩型筒形砖函接砌筑而成。
按照上述构成的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当煤气通过煤气通道在小炉中与二次空气预混合后在熔窑内燃烧时,会产生高热,其高温烟气通过双碹中间通道进入第一段换热室进行热交换,然后再经废气通道进入第二段换热室进行热交换,由于第一、第二段换热室的设置有效地增加了换热段的长度,可最限度地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并使二次空气预热温度大大提高,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熔窑温度,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空气在热器件的矩型筒形砖内从下往上流动,烟气在各换热器件外表面从上往下流动,形成逆流热交换,避免了烟气中的粉尘在矩型筒形砖内腔聚积而造成堵塞的不足;由于每两排换热器件间对应的换热室墙上均设有检查清灰孔,即使烟气中的粉尘在两排换热器件间聚积,也很容易清除;由于在盒子砖四周,盒子砖与矩型筒形砖联接用的单接头砖,以及风火道盖板砖的对应方向上都留有楔头,这样盒子砖与盒子砖之间,盒子砖与单接头砖之间,两矩型筒形砖之间上下左右楔头呈凹凸函接,从而形成整体板块结构,加上相应的固定形砖,使换热器不易变形,再加上砖与砖之间没有真通缝,即使泥浆收缩也不易漏风,从而克服了陶质换热器气密性差的问题;由于增设了第二段换热室,使有效换热段加长,从而使二次空气的预热温度由传统窑炉的600~800℃提高到1000~1200℃,即使采用简易阶梯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炉温也可由原1500℃提高到1640℃以上,煤炭消耗可下降20%以上,特别适用于燃煤中小型玻璃窑炉,以及受地下水位及其它地质条件影响,换热室基础挖不下去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室的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包括熔窑3,与之联接并导通的小炉2和煤气通道1,其关键在于一个换热室,该换热室由第一段换热室4和第二段换热室6串联而成,第一段换热室4通过双碹中间通道与熔窑相导通,在第一、二段换热室内腔,设有一组换热器件8,每两排换热器件8间对应的换热室墙上均设有检查清灰孔;在第一、二段换热室之间,设有一个二次空气通道7,该通道与换热室中的换热器件8内腔相导通;在第二段换热室内环,设有一个废气通道5,该通道与第一、第二段换热室相导通。以外,第二段换热室出口与烟道、烟囱相通。
按照上述制成的两段换热式玻璃池窑,其工作过程如下述一、煤气经过煤气通道1在小炉2内与二次空气预混合后在熔窑3内燃烧放出热量,高温烟气经过双碹中间通道进入第一段换热室4;二、进入第一段换热室4的烟气被排列成几队的换热器件主体即矩形筒形砖分成数股流股在筒形砖外从上往下流动,将热量通过矩形筒形砖传递给二次空气,然后经过第二段换热室6旁边的废气通道5从上面进入第二段换热室6;三、进入第二段换热室6的烟气以高于在第一段换热室4中的流速在第二段换热室6中从上往下流动,进行热交换,然后进入烟道、烟囱排入大气;四、空气则以相反的方向从第二段换热室6下部进入,在矩形筒形砖内由下往上流动,然后从第二段换热室上部经过二次空气通道7进入第一段换热室4底部;五、进入第一段换热室4的二次空气又从下往上运动,通过矩形筒形砖进行热交换后进入小炉2与煤气混合燃烧。
权利要求1.一种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包括熔窑,与之联接并导通的小炉和煤气通道,其特征在于一个换热室,所述的换热室由第一段换热室和第二段换热室串联而成,在其内腔设有一组换热器件,每两排换热器件间对应的换热室墙上均设有检查清灰孔;在第一、二段换热室之间,设有一个二次空气通道,该通道与换热室中的换热器件内腔相导通;在第二段换热室内环,设有一个废气通道,该通道与第一、二段换热室相导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件由上下左右对应联接部位上设有凹凸楔头的盒子砖、单接头砖、风火道盖板砖和矩型筒形砖砌筑函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热效率高的新型换热室结构的两段换热式双碹玻璃池窑。换热室由第一段换热室4和第二段换热室6组成,从而解决了一般换热室热交换的有效面积小、热交换的时间短等问题,换热器采用特制的矩形筒形砖与盒子砖等换热器件砌筑,使换热器呈板块和整体结构,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普通陶质换热器的气密性较差,热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因而具有窑炉温度高,温度稳定,热效率高,节约能源20%以上等优点。特别在那些地下水位浅,地质复杂,换热室基础挖不下去的地方更显示其适应用性和合理性。
文档编号C03B5/04GK2204298SQ94206109
公开日1995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8日
发明者陈兴孝 申请人:陈兴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